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先生请坐 > 第70章 其道大光

第70章 其道大光

一九八五年,以郑学文、张祈中为领导的党史编撰小组,完成了自一九二一年党成立以来,至一九四九年建国期间关于党的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

郑学文做完了这件他梦想中最大的事之后,从中央离职,回归家庭。

48岁的张祈中正式接到党中央的调令,任国家抗战纪念馆馆长。

他也终于完成了这件在他生命中看来最重要的事。

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五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40位师生代表走进国家抗战纪念馆,真正走进那段并不平静和安宁的过往,张祈中亲自出面,向那些孩子详细讲述那段历史和岁月。

“国家抗战纪念馆修建于一九四五年,前身为华东抗战纪念馆,第一任馆长为顾诗月女士。国家抗战纪念馆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肩负传播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开展和平教育的使命。”

张祈中带着前来参观学习的师生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介绍,声音不急不徐、掷地有声。

“邹夜春同志,**|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前**中央总司令,战时任东北地区负责人,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间,参与大大小小战事超100场,在东北战事最焦灼的时候坚守东北,一枪一炮守下来如今东北的盛世安好。”

“盛东升同志,**|党员,战时任华东地区负责人,带领自己手里的军队驻守山东和上海,并在其它各地危急时第一时间支援,在山东筑起了上海最坚固的防线,为后来的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病逝于北京。”

“纪豫行同志,**|党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成员,前华东地区负责人。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间,直接指挥作战军队超三十万,在全面抗战中确定令人震惊的成绩,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霍尚智,**|党员……”

参观队伍走到张承霖那块介绍板前时,有孩子率先问了句:“为什么张承霖先生的介绍只有一句话啊?”

张祈中看了悬在那块介绍板上的照片一眼,他每次都能从那张不会动的照片里,看到父亲凌厉眉眼间的温柔,好像冥冥之中看见父亲在向他笑着。

张祈中开口解释:“这句话,是顾诗月女士眼中的张承霖先生。”

“他们两个人认识吗?”有孩子又问。

“他们是夫妻,是这世间最爱彼此的人。”张祈中答。

“爸爸是革命英雄,妈妈是纪念馆馆长,”有孩子又开口,语气里全是让人忽视不了的羡慕:“那他们的孩子得多幸福啊!”

听见这句话,张祈中弯唇笑笑,刚要说什么,站在他旁边的孩子又突然开口:“那他们有孩子吗?”

这个问题一出,随队有知道些情况的老师笑着看向张祈中,倒也是很好奇张祈中会怎么回答。

张祈中眉眼认真,开口说话时带了几分孩子气,也染上些刚刚那个孩子语气里的骄傲:“他们是我的爸爸妈妈。”

“哇——”

孩子的羡慕总是纯粹又深厚的,惹得旁人动容。

国家抗战纪念馆经过四十年的不断完善、修整,其规模已经不可小觑,完整参观下来,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下午五点多,张祈中带着师生介绍完最后一个板块“五星闪耀”。

最后,转角处又回到纪念馆的大门。

转过转角,从幽暗的场馆里直面阳光,抬眼间天光大亮。

那是中华大地数年战火纷飞走向终点,无数英雄先辈用热血换来阳光洒满中国。

那个作为领队名叫“张楚岚”的孩子转头,看见了出口处墙上的几行结束语。

张祈中顺着他的视线转头,引导身后的师生看过去。

笑着开口解释:“这几行字出自国家抗战纪念馆第一任馆长顾诗月女士之手。”

所有人的目光随着她的介绍看过去,硕大的宋体字在白皙的墙上被阳光映得金光闪闪——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如果多年后的你因为历史书中承载的硝烟战火走进这里,请不要忘记,华东这块土地上留下的每一颗子弹都是那段异常艰难的历史进程中不可忽视且浓墨重彩的一笔。

愿多年以后,枣庄这座城,通红的背景下是如他们所愿的盛世安好。

勿忘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纪念馆存在的意义是让历史书上的文字具象化,愿你们学史知史懂史,见证新时代的红日初升与新中国的其道大光。

如此,每一次相遇才有意义。

—正文完—

完结啦~

原本想在最后补一个关于张承霖和顾诗月在现代的番外的,想了又想,就到这儿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挺圆满的。

那就愿张先生和风月小姐来世幸福喜乐,岁岁平安。

黑暗中所有为了和平盛世奋斗的英雄必将彪炳千古,永垂不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0章 其道大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