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咸鱼人设爆改大女主剧本【快穿】 > 第4章 国公府的远房表妹

第4章 国公府的远房表妹

【水月庵田庄取得大丰收,奋斗值 5】

稻田里,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打谷场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核算小组的成员们拿着新的账本和算盘,紧张而兴奋地核算着每一户的最终产量。

结果令人震惊:整个田庄的总产量,比往年最好的年景,还高出了五成不止。

当最终数量公布时,整个庄子都沸腾了,特别是李老五承包的上田,超产部分折算成粮食,比他往年全年所得还要多出一倍。

捧着那黄澄澄的粮食,这个憨厚粗犷的汉子,竟激动得嚎啕大哭。

其他超产的庄户,也个个喜笑颜开,盘算着这些粮食能换多少布匹,能给家里添置些什么,孩子今年的冬衣终于能做厚实点了,四面漏风的草屋也可以加固了。

按照契约,唐闲代表的国公府,已经收足了固定的田租,并且这部分田租,已超过了往年田庄上报的总收入。而剩下的、数量庞大的超产部分,则全部分发到了庄户手中。

事毕,唐闲带着整理好的、清晰无比的新账册,以及装满了几大车、远超定额的田租,浩浩荡荡地准备返回镇国公府。

“原来事业有成的感觉是这样的。”唐闲掀开马车帘子,望着自己辛苦多日的成果,极为舒心地对系统说。

“这才加了多少奋斗值,离目标还远着呢。”系统依旧热衷于泼她冷水。

等到了国公府,当那沉甸甸的、颗粒饱满的粮食被搬入库房,当那本条目清晰、无可挑剔的账册摆在王氏面前时,整个锦乐堂都安静了。饶是几月前世子归家时说过那田庄如今已很有些样子,她也没料到“沈清韵”能把事情办得如此出色。

王氏这边不断翻看着账册,那边再看看库房报来的实收数目,脸上俱是无法掩饰的震惊和喜悦。她原本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没料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孤女,竟还真有些手段,不仅填平了往年的亏空,还带来了如此丰厚的盈余。

“好!好!韵丫头,你真是立了大功了!”王氏难得地露出了真切的笑容,“说说,你是如何做到的?”

唐闲依旧态度谦逊,只挑了改革的几项核心举措略略讲了一遍,并未过多提及过程中的艰难。

王氏听得连连点头,看向她的目光,充满了欣赏和重新评估的意味,她深觉自己往日看走了眼,这个外甥女,竟是块被泥沙掩盖的美玉。

“你辛苦了,回去好生歇息几日。”王氏和颜悦色道,“府中针线房近来也有些不成样子,过几日,你也帮着去看看,整顿一番。”

唐闲微微一笑,王氏显然已经认可了她的管理能力,都想让她帮忙料理国公府的内务了。于是便躬身应下:“是,舅母。”

回到自己住的秋水苑,唐闲发现屏幕上的进度条纹丝未动,大为不满:“系统,我都答应那个王氏去管理国公府的针线房了,你怎么不给我加奋斗值啊?”

系统无语:“之前是新手保护期,想随随便便说几句话就加奋斗值,你以为做慈善呢?”

唐闲正想反驳,只见春桃喜滋滋地捧了个青瓷食盒进门,放在桌上后又揭开盖子,拿出了一碟还冒着热气的蟹粉酥,并一小碗用冰镇着的杏仁奶酪。

“小姐,奴婢按吩咐去库房交还对牌钥匙,路过后院时,那厨房的葛大娘非把这些塞给奴婢,说是孝敬给小姐你的,”春桃俯在她耳边低语,一脸神秘,“奴婢已用银针测过,无毒。”

上次唐闲“误食”芥末的惨状给春桃留下了极大的阴影,自那以后,她对给唐闲的一饭一菜都严格把关。

“都是你干的好事,看把人吓成什么样了。”唐闲哭笑不得,此刻也顾不上理论,叫春桃坐下一起吃了起来。

古代和现代果然都一样嘛,有了事业才有人巴结。

就这么愉快地休整几日后,王氏派身边的心腹丫鬟将唐闲唤了去。

锦乐堂内,王氏端坐上位,气色比往日好了许多,看向唐闲的目光也带上了几分真切的暖意。“韵丫头,田庄的事,你办得极好。不仅填了亏空,还有盈余,着实替府里分忧了。”她顿了顿,话锋一转,“眼下,府里还有一处,让我甚是头疼。”

唐闲心知肚明,垂首静听。

“几日前我也同你说过,这麻烦便是那针线房。”王氏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倦怠,“如今府里人多事杂,光是各房主子四季衣裳、丫鬟仆役的份例,就够他们忙乱。可近来他们的活计是越做越慢,绣样是越做越糙,还动不动就抱怨人手不足,月钱不够。那管事吴妈妈是府里的老人,我也少不得要给她几分体面,不好深说,可这不成器的样子,又实在恼人。”

她看向唐闲,目光中带着审视与期待:“你既有法子把田庄那样一个烂摊子理顺,这针线房,可能也替我看看?”

废话,我难道还能拒绝么?唐闲心说,嘴上却道:“既是舅母嘱托,清韵愿去针线房协助吴妈妈,略尽绵薄之力。只是最终能否见效,还需舅母鼎力相助。”

王氏自然知道她是什么意思,点了点头说:“那即日起,你便去针线房协理,一应事务,可先行处置,再报与我知。”

针线房位于国公府西侧一处独立院落,名唤锦绣阁。唐闲带着春桃踏入时,一股混合着布料、丝线和脂粉的沉闷气味扑面而来。

屋内,十几个绣娘正低头做着活计,看似忙碌,但仔细一瞧就知道,有不少人是在磨洋工,针脚缓慢,神色懈怠,有几个甚至还借着理丝线的由头光明正大地扯闲篇。

至于管事吴妈妈,一个五十岁上下、穿着体面绸缎褂子、发髻梳得油光水滑的妇人,此刻正坐在靠窗的暖榻上,悠闲地喝着茶,旁边还有个小丫鬟给她捶腿。

见唐闲进来,吴妈妈慢悠悠地放下茶杯,脸上堆起职业化的假笑,起身行礼:“老奴给表小姐请安。夫人已经吩咐过了,表小姐日后就在这针线房协理事务。”她特意加重了“协理”二字,眼神里透着不以为意,“只是针线房琐事繁杂,怕污了小姐的眼,小姐在一旁看着指点便是,具体活计,自有老奴督促她们。”

敢情这是把“一个远房的野鸡小姐来这里摆什么架子,哪凉快待哪去吧”直接写脸上了。

“你这妈妈怎的如此不知礼数?我们小姐可是夫人亲自……”

唐闲拦住正想发作的春桃,不着痕迹地将绣房扫视一圈,语气平静:“吴妈妈辛苦了。我初来乍到,不敢说指点,只是想先熟悉一下情况。烦请妈妈将近日各房交付的活计清单、完成时限,以及各位绣娘擅长的手艺、每日大致完成的件数,先拿来与我看看。”

吴妈妈脸上的笑容僵了僵:“这个……小姐,这些都是日常琐碎,哪有什么清单账目,都在老奴心里记着呢。”

“都在心里?”唐闲微微挑眉,“妈妈好记性。不过,我既受夫人之托,自然要以提升绣房效率,做到公平分明为要,往后还是白纸黑字、记录在册更为妥当。从今日起,所有承接的活计,无论大小,都需登记造册,明确要求、工时和具体负责人。”

吴妈妈的脸色瞬间阴沉,唐闲也不去看她,转向众绣娘,声音清晰却不失温和:“也请诸位姐姐将各自手头正在做的活计,预计完成时间,报与春桃登记。”

绣娘们面面相觑,目光在唐闲和吴妈妈之间来回逡巡,一时间竟无人敢动,也无人敢率先开口,厅内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落针可闻。吴妈妈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拿起茶盏,好整以暇地看着,仿佛在欣赏一场与己无关的好戏。

针线房的第一天,便在这样的无声对峙中度过。吴妈妈在此浸淫已久,绣娘们慑于其多年积威,也不敢轻易倒向这位看似势单力薄的表小姐。

“没想到这吴妈妈还真有那么几分本事,今天竟然没有一个绣娘来找我登记。”回到秋水苑,唐闲先是交代了春桃几句,然后对着系统大倒苦水。

“强龙都难压地头蛇,何况你还不是强龙,”系统不放过任何补刀的机会,“你刚要春桃干什么去了?”

“我让她去帮我打听点事儿。我就不信了,就吴妈妈这个德行,还能让整个锦绣阁的绣娘都心服口服不成?”唐闲双手托腮,若有所思。

春桃的办事效率很高,很快她就打听到,绣房里有一位名叫芸娘的年轻绣娘,苏绣手艺极佳,尤其擅长双面绣,但其因性格耿直,不愿奉承吴妈妈,常被分配最繁琐、最不出彩的活计,工钱也被克扣得厉害。

另有几个手艺不错的小绣娘,也都是埋头干活、不敢多言的角色。

得到消息后,唐闲在书房铺开纸张,把今日在针线房观察到的问题写了下来。

工作分配不公:吴妈妈凭个人喜恶分配任务,导致能者多劳却未必多得,挫伤积极性。

缺乏量化标准:干好干坏一个样,效率高低无衡量,形成大锅饭心态。

薪酬体系僵化:月钱固定,与工作量和质量无关,无法激励员工。

流程混乱:领料、登记、验收等环节模糊,容易滋生贪墨和推诿。

至于如何解决,唐闲决定先去见见那个芸娘再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你的大师兄

错认龙傲天老公怎么办

太过分了二师兄

过天门

该毛茸茸上场乱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