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巧坐马车回家,一路上本就闷闷不乐,在家门口看到苏少卿和牟玉婉,以及他们身后被笔墨覆盖的墙,她就更郁闷了。
当朝律法在这方面,是不曾明令禁止的,除非他们私闯入宅中。
俩人一见到她,纷纷藏好笔并行礼,在礼节上根本挑不出什么错来。
苏少卿负手而立,把笔藏在身后:“苏某见过方表妹。”
“方姑娘好啊,我正好路过。”牟玉婉把笔收进长袖,冲方云巧福身,微笑道。
“哼。”方云巧白了他二人一眼,扭头就走入家门。
许秋月是在家的,方才只是故意不见苏少卿,听下人来报女儿回来了,她自是期待的。
若女儿能与京城首富江家结亲,对她们母女而言只会百利而无一害。
没想到的是,方云巧哭哭啼啼地跑来寻她:“娘,我今儿又遇上苏青青那小贱蹄子了……”
“怎么,出什么事了?”许秋月心有所觉,急着问道。
方云巧只字不提自己违反拍卖规则,且重点说苏青青他们仗势欺人,就连江公子也被他们下跑了。
许秋月听着,很快就联想到了自己与姐姐之间的状况。
她细眸一眯,冷笑一声道:“呵,果然跟她娘一样,自己没什么本事,全凭一张脸。”
许秋月和许芳秋同父同母,但许秋月自己却觉得自己与姐姐是很不一样的。
她幼时就过继给嫡母,吃穿用度皆与嫡出无异,她向来不喊自己的生母一声娘亲,更不会把许芳秋当作一母同胞的姐姐。
生活在同个大宅子那么多年,原本也算得上相安无事,可有一件事一直令许秋月记恨至今。
她们到定亲的年纪之后,嫡母开始为她们谋婚事。
当年,苏渊被所有富贵人家视为贵婿,一来是家世显赫,二来是他在武举中势头正猛,注定前途无量。
嫡母与苏渊的母亲又恰好有一些交情在,在苏渊的婚事上,许家女儿比其他高门女子更有机会。
许秋月也曾偷偷告诉嫡母,自己属意苏渊,嫡母也确实应下了。
可谁知苏渊发什么疯,武举只得了第二名之后,居然弃武从文,那个时候,边境常乱,先帝还重武轻文。
世人一下子就对苏渊没那么看好了,许秋月受此影响,向嫡母吐露自己不愿定亲,想再等等。
可令她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嫡母就定下了许芳秋与苏渊的婚事。她质问嫡母,嫡母说是苏渊主动求娶。
因此,许秋月至今都认为,一定是许芳秋使了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抢走了她的婚事。
她未必对苏渊有什么留恋,但她眼见姐姐嫁给他后越过越好,她怎能不妒忌?
要知道,她嫁入方家后,用了无数手段才除掉夫君身边的女人。
若她当初嫁给了苏渊,何至于如履薄冰多年?
她之所以给女儿指腹为婚,为的不是真让女儿嫁入苏家,而是为了故意恶心他们。
苏少卿若要想与别的女子定亲,指腹为婚的事一暴露,亲事多半就吹了。而如今外人不知,云巧还可以先找真正的未来夫君。
许秋月陷在自己的情绪里许久,直到方云巧再次开口:
“娘,另外还有一件事,苏青青的身子好像没什么问题,苏家会不会早就知道了?”
许芳秋摇摇手,挑了挑眉,十分笃定道:“不可能,蛊毒是一起下的,就算他们有幸解了其中一种,另一种也会要了苏青青的命。”
方云巧嗤笑道:“您就不怕当初的推算有误?我看她那样子,根本和未来凤星不搭边。”
“可别的都应验了。”许芳秋喃喃道,“应该不会错的。”
十几年前,那位仙道说过,未来帝星会在这两年现身,未来凤星也会随之出现,要夺天下,得先从凤星下手。帝星会是谁他尚推断不出,但凤星他认为是苏渊之女苏青青。
家主对此深信不疑,才会让自己的女人铤而走险,去给苏青青下蛊、下毒。
方云巧仔细说了苏青青的身体状况,许芳秋还真有点担心是被苏家发现了,沉思片刻,蹙眉道:“再不行,我们就在她的及笄礼上动动手脚。”
……
苏青青名字虽像出生于春日的,但其实她的生辰在初冬时节。
一到中秋,离初冬也就不远了。
近日朝中也有不少事,苏渊忙得抽不开身,直到中秋他才难得有一日清闲,陪家人吃了顿家宴。
家宴结束,趁人还没走,苏渊开口感叹道:
“日子过得真快,青青的及笄礼也该筹办起来了。”
苏渊再忙,也始终记得儿女的生辰。
许芳秋乜他一眼,“我早就在准备了。”
苏青青听见父母谈起她的及笄礼,顿时喜出望外:“及笄礼?那我可以自己挑吗?”
父母和兄长皆怔怔地看向她。
一般来说,及笄礼不会由及笄的女子来挑,毕竟及笄礼送来送去其实就那么几样东西,无非是材质决定价格而已。
苏渊好奇道:“青青是有什么特别想要的礼物吗?”
苏少卿道:“你想要什么,为兄闲着,帮你去买。”
苏青青想了想,斟酌着回道:“倒也不算礼物吧,只是……青青特别想去茶馆听一次书,买几本流行的话本。”
话本是消遣物,有的家族觉得话本会使子女玩物丧志,不让子女买,但仍是阻止不了世人对话本故事的热忱。
京城书局里的话本常常售空。这些年,部分茶馆酒楼也开始有话本买卖,配合上说书先生的精彩讲述,总能引来一大批公子小姐们的青睐。
苏青青也喜欢看话本,但比起看话本,她其实更想听一回说书。
苏少卿笑了笑:“你想去茶馆听书,早说便是,今晚我就能带你去,静心茶馆如何?”
他也偶尔会去茶馆坐会儿,这家静心茶馆绝对是京城内数一数二的。
且傍晚有凉风,若坐在茶馆内的窗边位置,最是惬意。
“好。”苏青青欣然答应。
傍晚,苏少卿去苏青青的住处找她。
然后映入眼帘的,是苏青青和赵初言在院子里放风筝?
嗯?
赵初言是什么时候进来的?翻墙么?
莫非前世,他们的感情就是这么产生的?
“咳。”苏少卿假咳一声,试图引起好友和妹妹的注意。
马上的俩人倒还有几分良心,看到他出现,立刻停下跑动,匆忙收线。
苏青青垂在两边的手不停抓自己的衣角,紧张道:“哥哥,你、你怎么来啦?”
苏少卿微微叹气:“我不能来么?不是你自己说要去茶馆听书的?”
赵初言反而面不改色,垂眸看着自己手里的风筝,解释道:“我以为你们不打算出去呢,便想着好歹是中秋佳节,总得有点过节的气氛。”
“走吧青青,我们去茶馆。”
苏少卿尽管知道赵初言只是找理由来见青青,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命中注定的两情相悦,能为彼此带来愉悦,这是多难得的事。
苏青青脸色变换很快,一见哥哥没有生气,就立马得寸进尺起来:“让初言哥哥也一起吧?”
“……好。”
入夜了,总得有根亮着的蜡烛,不是吗?
……
中秋佳节,万家团圆,可有家人家,还团圆不了。
是皇家。
“陛下,又是一年中秋了。”
凤仪宫内,灯火通明,皇后陈宜风与皇帝楚越月下对饮。
陈宜风最不喜欢过这种本该大团圆的节日。
少时,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又在外征战,一直是姐妹三个一起过中秋。
婚后,陛下宠她,恩准她每年中秋都可以见家人,可想见却见不到了。
大姐一家被外敌报复被杀,父亲也死在战场上。小妹陈昭华嫁人后也随夫征战,她可是经常为其提心吊胆。
后来她有了孩子,再加上帝王的独宠,也尝过几年一家团圆的滋味。
一年中秋,她还怀着第二个孩子,恰逢陛下御驾亲征,战报频传回京,却总不是捷报。
陈昭华等多位将士重伤、陛下所在的城可能失守等等,许多噩耗,令当时的陈宜风坐不住。
她一生下次子,就赶往边境去支援去了。
后来,长子出了意外,次子……若不是太后心思缜密,恐怕也活不下来……
别人家能一家团圆,真叫人羡慕。
皇帝看得出她有些醉了,而且还回忆起伤心往事,便温柔地提议道:“宜风,陪朕出宫走一走,好吗?”
宫外热闹,多少能分散一下皇后的注意力。
“好。”皇后其实醉得不深,站起来还算稳。
静心茶馆。
中秋佳节的热闹在别处,不在茶馆内。
大概是今日的客人太少,茶馆的说书先生似乎不是以前那位了,看着十分面生。
但苏青青却不觉得说书先生面生,她觉得先生扇起折扇的模样,好熟悉呀!
她为了想起说书先生是谁,双眸便一直盯着对方,赵初言坐在她身边,看她直勾勾地盯着说书先生,莫名觉得不自在。
他搞不明白,台上那说书先生,粉面红唇,一看就是个文弱书生!有什么好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