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第三日上午,三十二强比赛全部结束。林锦佑、卡莱、希尔曼三人全部进入十六强。
在下一阶段的赛事中,林锦佑对利欧,希尔曼对汤普森,希尔曼对米歇尔。
比赛进行到第五日晚上,四分之一决赛全部结束。在半决赛中,林锦佑将会对决希尔曼,而卡莱则是对决艾尔文。
第六日,下午两点,林锦佑与希尔曼的比赛开始。
19局10胜的比赛,两人鏖战至双赛点局,以林锦佑抢黑胜利结束。
虽然输了,但是希尔曼并没有太过难受。输给林锦佑他还算心服口服,好歹没有输给另外几个讨厌的人。
而且世青赛对他来说本就是意外之行。
晚上七点半,卡莱与艾尔文的比赛开始。
赛前在场馆外,卡莱一行人碰巧遇见了艾尔文。
“你好。”卡莱率先向人家打招呼。
艾尔文侧头看了一眼,伸出手,十分有礼貌地握手。
“你好,期待过会儿和你的比赛。”艾尔文说道,眼神却是瞟向林锦佑。
林锦佑毫无察觉,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
再过段时间是不是要下雪了?他心里想道,有些期待。
本来大家也不熟,就没有多做寒暄,很快分道扬镳了。
背过身走了一段路后,卡莱松了松领结,长叹一口气。
“咋了,看起来愁眉苦脸的?”林锦佑撞了下他的肩膀,问道。
“艾尔文太厉害了。”卡莱有些担心,“不想输给他啊。”
“我相信你可以的!”林锦佑一下子跳到他前方,伸开双臂,“你可是我们俱乐部最最最厉害的人!”
卡莱笑得有些命苦,胃里那股难受的感觉没有消退,一阵一阵的逼得他想吐。
卡莱和艾尔文都是学院派的球手,风格细腻,战术考究,不过卡莱更擅长单向缜密的进攻,而艾尔文对于战术运用更加得心应手。
相同风格选手的对决,更加能看出彼此的能力。
在技术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两人对决的关键,在于细节的处理,和难以捉摸的“状态”。
“真的别担心了。”林锦佑一把搂住卡莱的肩膀。
“不要担心了。”站在桌前准备开球的卡莱,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他深吸一口气,俯下身,准备击球。
林锦佑和希尔曼坐在观众席,看着卡莱,面色都很凝重。
卡莱的状态很差,赛前甚至跑到厕所里吐了,出来之后面色苍白,额上冷汗止不住地流。
两人都担心他的身体,但是卡莱说自己没事,坚持要比完这场。
“他真的没事吧。”林锦佑叹了口气,时刻关注着卡莱。
希尔曼听不懂,但也是同款担忧脸。
卡莱的开球符合他的正常水准,撞开一颗红球,母球回到下半区。
被撞开的红球露出一杆长台机会,但是难度比较高。
通过前几天的比赛以及视频研究,卡莱了解到艾尔文并不擅长长台。
这是他冒险留下的一杆“钓鱼球”,看似显眼的机会球,如果没进,将会替卡莱吹响进攻的号角。
不过艾尔文十分谨慎,没有冒险进攻,他走到袋口处观察了一下,选择低杆左塞,母球在撞击红球后又撞击到库边,回到开球区,而红球则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在咖啡球的遮挡下无懈可击。
卡莱略带可惜地叹了口气,不过也在意料之中,没有太让人失望。
他上场,歪了歪头,思考一番。
之前已经说过,两个人风格相似,都很谨慎、细致,守了好几个回合,推来扯去,直到艾尔文一球打得有点薄了,露了杆机会被卡莱抓住,才拿下整场第一分。
台下的林锦佑本来都看得有点耐不住了,直到卡莱开始得分才兴奋起来,激动地举起手,刚想大叫的时候就想起来,斯诺克作为一项绅士的运动,在观众席大声叫喊好像不太礼貌,于是又压了回去,用力鼓了鼓掌。
卡莱一鼓作气,拿下了第一局比赛。
19局10胜的比赛,距离结束还早得很。
卡莱现在看起来比赛前的状态要好很多,虽然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
四局比赛之后,会有差不多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
卡莱前往休息区,拿了瓶贴着赞助广告的矿泉水,拧开喝了一口。
然后他坐在椅子上,靠着椅背,闭上了眼睛。
现在的比分刚好是2:2,后面还有硬仗要打。休息了一会儿,卡莱站起身,到球桌边练球。
他一边出杆,一边反思自己在前面几局比赛中的问题。
在前面的比赛中,卡莱逐渐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他想明白了,自己的实力其实没比艾尔文差。
再加上输和赢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自己还这么年轻,还有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机会可以继续打斯诺克,所以哪怕这场输了,日后还有很多赢回来的时候。
林锦佑说得对,没什么好担心的。
这是一场学院派选手之间的对决。两位年轻球手的交锋略显稚嫩,但是那种已经可以看出日后“战术大师”的影子。
而另外一边的艾尔文,正拿着一个本子在写什么。
其实一开始,他并没有将卡莱放在眼里。
从开始接触斯诺克起,艾尔文接受到的声音基本都是他人的赞誉与羡慕,“天才”与“前途无量”两个标签,几乎是伴随着他长大的。
他当然没有愧对这份赞誉。从小到大,身边的同伴没有一人可以比他更优秀,这也养成了他斯文外表下,傲慢的性格。
像卡莱这种一看就是规规矩矩的老实孩子,打球也没什么亮眼之处,最多称得上稳重,哪有资格入他的眼?倒是那个黑色头发东方面孔的选手,还有些意思。
不过,也就是有点意思,仅此而已。
但是出乎艾尔文意料的是,卡莱在今晚表现出来的实力超乎寻常,每一杆球都步步紧逼,丝毫不落下风。
在他所瞧不起的“稳重”里,又多了几分令人窒息的“围剿”。
艾尔文想了很多,看着自己的笔记,沉思许久后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赢得太顺利也很没意思的。
-
这场比赛和下午的比赛一样,一直比到了9-9双赛点局,战线拉得无比之长。
林锦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持久的比赛,中途厕所都去了好几回,看得他都有点焦灼了。
虽然在他们俩的比赛中,林锦佑可以学到很多自己欠缺的技巧与思路,但是说实话,他还是更习惯也更喜欢快节奏高效率的比赛。
林锦佑到现在依然觉得,大开大合的比赛节奏,大刀阔斧的进攻,才能让人感到激动与快感。
赛点局,依然轮到卡莱开球,依旧是一颗长台机会的红球。
艾尔文这回还是没有去尝试去拼一下长台,而是选择撞击红球,让白球停在顶库库边。红球在撞击下缓缓滚向蓝球身后。
其实在前面的博弈中,卡莱基本都是同一种开局,艾尔文有试过进攻红球,但是失败两次之后便再也不尝试了。
今天的长台之神没有眷顾他。
卡莱上场,稍作停顿便做出了一个十分不符合他平常风格的选择——母球大力撞向球堆,几颗红球散开后形成了多颗危险球,而母球则是一库后停在绿球之后。
这几乎是明晃晃的宣战,不像卡莱的球,倒像是林锦佑的风格。
但是艾尔文避而不战,面对长台没有直接进攻,而是选择击打红球使其回到球堆,母球依然停留在顶库。
在卡莱的主动宣战之下,艾尔文的防守显得很被动,不漏机会,也不创造机会。
直到第六次上场,艾尔文才选择进攻红球。虽然没有进,但是母球的落点很好,即k开了红球,又不给对手留空子,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艾尔文开始进攻之后,卡莱反而谨慎了起来,不再挑衅似的击球,而是做了一杆十分保守的安全球。
一般比赛进行到这个阶段,比拼得就不仅是球员的技术,更是一种重压之下依然冷静的心态。很多时候,哪怕是富有经验的大赛选手也会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因为心态压力出岔子。
卡莱一边小心翼翼地完善自己的防守,不再透露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机会球,一边仔细地观察整个球型,为后续的进攻筹划。
艾尔文也不着急,慢慢和卡莱耗着,等待着最佳时机。
在一杆与一杆的交锋之间,两个人都在一点一点地调整球型,试图寻找到最自己最有利的位置,给对手以致命一击。
看似重复的动作,却处处流露出算计与心机。
林锦佑试图去揣摩两个人每个动作之后的深意,竟然也慢慢从这没有进攻的试探中品味到一点意思。
与自己脑海中截然不同的出球路径,恰恰展现出一种他从来没有拥有过的视野。从这个视野看去,球桌上的每一颗球都更加动态,他不仅仅可以看见当下,还能看见未来的变化。
当然,如果换做是林锦佑在场上,他还是会选择更直接的方式。
毕竟理解不等于可以实操。
关于比赛的时间安排和赛制啥的,涉及大量大量私设,大家不要太考究现实~[彩虹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