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赵师傅领着徒弟们打地基。
村里的三名汉子也会打地基,帮着一起干。
十人干活很快,当天下午就打好灶屋和耳房的地基。
赵师傅打地基有经验,打完地基,指挥几人清理周遭杂物,撒上清水,填土,做好接搓,柱墩,再关盒子,塑出大致模样,第二日便可砌砖。
午食有吴婶看着,请来的两名婶子手脚老实,做出来的菜油水足,工人们吃得尽兴,下午干活更卖力。
晚上,余南叶点燃油灯,就着灯光记下今日花销。
给村里汉子开的三十五文,三人就是一百零五文,赵师傅他们一天五十文,七人就是三百五十文,扣除五十文的伙食,三十文请婶子的铜板。
一天就是五百三十五文。
灶屋和耳房至少需要盖十天半个月,也就是最少都要五两银子,最多八两。
八两工钱,材料八两,共十六两。
余南叶不会写字,也不会算数,他一边费劲掰指头,一边用小点记下。
陆柘景在檐下洗漱完,进了屋,见少年坐在桌前掰手指,身前放着一张从旧衣上裁下的麻布,针线穿过麻布。
陆柘景看了会儿,没瞅明白,“这是在做什么?”
余南叶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跳。
他抬头,骤然对上一双蕴着淡淡笑意的眼眸,那颗本就因惊吓而过快的心跳,跃动地更快。
若不是阿景还在跟前,他真想一把捂住心口。
陆柘景看到少年脸上的惊愕,知道自己把人吓着了,缓和了语气,又问了遍。
“我在记今日的花销。”心跳一点点平复,余南叶回道。
陆柘景看少年用旧麻布,在上面做着只有自己能看懂的记号,晓得他这是不会写字。
他不动声色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一团,措辞后道:“记在布上不方便。”
“没事,也就这几日。”在林家村时没什么花费,自然不需要记账,这几日开销大,这才起了记账心思。
但他一无纸张,二不会写字,只能用这种笨拙方法。
陆柘景却觉得他很聪明,“上面的一团代表什么?”
“这是一百文的意思。”余南叶有些不好意思。
不会有谁家供哥儿读书,林家村又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贫困村。
整个村子,只有村长家的孙子上了私塾。
这里没有哥儿,阿景也只把自己当寻常男子看待,他会不会觉得自己没有志向?
“很好的法子,你这么一说,我便知道怎么看了,只是记在布上,终究不方便,待房子建好后,我们再去一趟镇上。”
余南叶点了点头,他点的黄豆长出豆芽了,他打算带去镇上买。
陆柘景已无大碍,他没让少年继续打地铺,而是自己打地铺,少年睡床。
一开始余南叶还不同意,被他摁上床才乖乖同意。
第二天砌灶屋,十个年轻力壮的汉子干活,又都是砌砖好手,仅一天就砌了个七七八八。
余南叶看着逐渐成型的灶屋,原以为得十天半个月。
从前林家村有户人家建泥瓦房,三间房子,一间房就用了十天,三间花了整月,村里人还夸汉子们干活麻利。
现在一对比,才晓得还有干活更快的。
这天夜里,余南叶依旧在旧布上记账,陆柘景看着也不打扰。
这些天家里剩的饭菜,余南叶分给了吴婶,都是些没吃的,村里人怕糟蹋粮食,也没人在意剩不剩的。
吴婶本想留着小南吃。
余南叶表示家里还有,他和阿景实在吃不完,吴婶这才收下,第二天一早又拿来一小篮子鸡蛋。
余南叶推拒不得,想给吴婶涨工钱,又怕婶子多想,到时候两家生分,只能给吃食。
等到第五天,灶屋和耳房都修好了,还有多余的青砖,陆柘景便让赵师傅他们砌院墙,工钱依旧。
赵师傅自然乐意,带着徒弟们热火朝天干了起来,十人手脚麻利,干活仔细认真,第二天就砌好近一丈高的院墙。
陆柘景给结了工钱。
余南叶在一旁瞧着,记下银钱,晚上又记在旧布块上。
宝宝们觉得不错的话收藏哦~今天申榜QAQ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015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