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小户飞出金凤凰 > 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刘须的尸体闷咚一声,倒在地上,临死前,还有话未说完,张大了嘴合不拢。眼睛睁得老大,死不瞑目,死前仿佛仍然难以置信,乾祐帝身为九五之尊,怎会死了,这天下都是乾祐帝的,怎会有人杀他?

追随刘须的几个人,跟刘须一起关着,听见乾祐帝死了,这几个人比刘须清醒的早,识时务的接连求饶,恳求李冒放过。

李冒没有心慈手软,若郭后虞不反,他窝藏朝廷罪犯的罪名下来,此刻,坐在大牢中,任他们这几个折辱打杀的人,便是他李冒。

李冒处置刘须后,给了身边侍卫眼色,追随刘须的几个下属,李冒转身出牢房的时候,身边的人,就地将几个人杀了。

李冒不想杀人。若非形势所迫,他其实连刘须都不想杀。但是,此刻正是立威之时,焉能心慈手软,刘须等人,不杀不行。

无威不立自身,李冒一改往日温和的做派,以雷霆手段处置不服的属官,处置刘须后,接手济州庶务时,十分顺利,再无人多说一句。

方臣刚等人,都是郭后虞的心腹,李冒这次严惩作奸犯科的人,很赞同。李冒,回了趟京城,整个人都变了。

李冒心想,不变不行,主公郭后虞即将跟刘崇对阵,他务必将济州,治理好,作为郭后虞坚不可摧的后盾。李冒投靠了郭后虞,这济州,真正隶属郭后虞统治下。

李冒本就颇有才能,得了郭后虞器重,心里格外激昂,将济州,治理的十分繁荣,济州加派了兵力驻守码头,治军严谨,防范扎实,将济州治理得坚不可摧。

李冒在济州,名声很好,十分得百姓爱戴。

不出月余功夫,济州安稳下来,李冒开始打听姑父薛将军的下落。

打听了许久,终于有了线索,李冒安顿好济州事务,亲自去寻姑父,薛将军。

薛将军走出京城许久,找了处山清水秀的地方,每日闲时垂钓,看着女儿养花种草,十分惬意。朝中的事,他不打听,也不想知道。他从京城带来的财富,足够他们这十几个人两辈子的花用。

直到有一日,李冒不知从何处得来他的下落,找了过来。

京城的态势,李冒跟姑父都说了,得知乾祐帝自裁了,薛将军沉默了许久。

旧主去世,哀伤难免。

乾祐帝死了是真,若说自裁,怕是另有隐情,乾祐帝的性子,只要有一点希望,也不会自杀,被杀倒是可能。

薛将军了解旧主,李冒说乾祐帝自裁,怕是给他这个忠义老臣的旧主,留了些颜面。

乾祐帝睚眦必报的性子,实在没有君王的气度。乾祐帝为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惜将手足都杀了,这才逼得先帝替他铺路登基,虽说天家无父子,先帝老了,心软了。

遗憾的是,奈何先帝几经替乾祐帝铺路,这天下,在乾祐帝手中,没有撑几年的功夫,还是败了。

纵使刘承佑宫变,先帝还替他铺路,这是父子血脉,先帝对乾祐帝失望透顶,还是迫于多重考虑,宽宥了他,尽可能的替乾祐帝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扫平登基的障碍,亏得乾祐帝自以为自己能力超卓,有统领天下之才。

先帝的苦心,乃血脉亲情,可是,朝臣们对乾祐帝的做派,失望透顶,死了愚忠的心,譬如他,这个老臣,自从乾祐帝出生,便护着他,多年的主仆情分,渐行渐远。

薛将军心道,这世道,在乾祐帝的统治下,果真是乱了。

薛将军心灰意冷,不愿出山。

他也曾在乾祐帝登基时,从龙有功,荣华富贵享受过,心灰意冷下也看透了世事。

如今的薛将军,只想远离那些争斗,远离朝堂,每日闲暇垂钓,看着女儿日渐长大,人生如此闲云淡日,也知足。

李冒却不认同薛将军避世的想法,宝剑,本就不该藏于剑鞘,终日不见光。薛将军有统军之才,若隐于静地,实在是浪费,且表妹大了,也该替表妹打算。

薛将军沉默了,这辈子,他对不住发妻,不能再耽搁女儿,他初到此处想找个苍野憨汉子,让女儿嫁了,虽然日子清苦,但乐在自在。乡野虽然清苦,但人性淳朴,如此平淡过一生,也是幸事。

隐世虽避免了争斗,但苍野出身的憨汉子,薛将军留心观看了许久,乡野数十里地的青年汉子,无一人入他的眼。

薛将军想让女儿嫁个良人,一生安稳,李冒劝说,说中了他的软肋,不为他自己,为了女儿日后嫁人,薛将军终于同意出山,投靠郭后虞。

但他有条件,只替郭后虞守城,绝不替郭后虞攻略旧主乾祐帝的城池。

李冒应了,迎回薛将军。路上,李冒亲笔写信,请郭后虞安排薛将军的去处。

李冒替他寻来这样的旷世将才,郭后虞大赞一声。

李冒治理济州有方,还想着替他劝薛将军投入麾下,这李冒,也是个投槐报李的,给他一分田,还你一亩地。

又得一虎将,郭后虞大喜 。薛将军重情,不忘旧主,郭后虞丝毫没有不快,这样的骨风,他佩服!

薛将军乃是将才,郭后虞正缺这样人。且薛将军的性情,不会攻略前朝一起为官的忠捍老将守卫的城池,曾经的同僚,如今成了对立面,不过是各为其主。

郭后虞理解,薛将军不肯带兵讨伐乾祐帝治下的城池的心境,让薛将军看守云州,他定会同云州共存亡。

郭后虞将云州,交由薛将军守城。

李洪养好伤后,落下了病根,卸任武将,该为文官,升任许州刺史,替郭后虞坐镇一方。

鄚州阮刺史,率部下,投诚郭后虞。阮长占威胁刘崇时,心里就已经打定了主意,投诚郭后虞。

不仅仅因为阮向英跟了郭后虞,还因为,从郭后虞身上,看到了大业。

郭后虞的实力,又增了一成。

李守贞的旧部,刘克妻,听闻郭后虞起兵,带着几个人,前来投奔郭后虞。

郭后虞迎刘赟入京称帝,刘克妻等人隐姓埋名,在林间靠打猎度日。虽然有旧仇,但是处境立场不同,各为其主,并不是天生宿敌。

当时乾祐帝派了郭后虞攻打李守贞,他们这些旧部,重伤后活着,全凭郭后虞宽厚。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给他们留了一线生机。也算再造之恩。

郭后虞得胜回京,刘克妻等人,在伤势未好之际,便离开了,他们不想担着降兵的名头,分入乾祐帝麾下。

如今江山易主,郭后虞称帝,刘克妻等人仿佛看见了希望,前来投奔。

刘克妻等人的加入,郭后虞痛快的接收了,还安排了差事。刘克妻练兵,是把好手。郭后虞校验过几回,委以重任。

郭后虞的信任,这些曾经是李守贞的部下,十分感恩。刘克妻等人觉得自己投靠的是英明的主子,从而生出万丈豪情,日后打仗,士气倍增。

都是拿性命拼前程,世道生存不易,若能有机会走康庄大道,何苦纠结以往的新仇旧怨,大丈夫立于天地,岂能这点度量都没有!

郭后虞治军,因刘克妻的提议,一改常态,另立了项目,将士们谁擅长什么,便调拨去何处,这一点,让很多将士赞扬。

擅长骑射的,专门成立了骑射营,擅长长矛的,专门设立了长器营,擅长近身格斗的,专门设立了偷袭营,各发挥所长,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很快,郭后虞治下的军队,打仗的气势,越发高涨!

崇州这边,刘崇心中有恨,整日操练兵马,随时准备开战。

刘崇得知儿子从被废到幽禁起来,而后被郭后虞毒杀,短短十日功夫,心里那个恨!从京城到崇州,快马加鞭也要五六日,郭后虞唯恐消息泄露,他带兵攻入京城,幽禁儿子时,郭后虞煞费苦心,抹杀消息。

刘赟以为,郭后虞拿他要挟自己,却不曾想,郭后虞竟放弃了有利的议和条件,直接毒杀刘赟,竟连样子都不做。

郭后虞旧部拥护,在京城称帝了。

儿子的尸身,葬在乾祐帝生前修葺的陵山。刘崇总弄明白了,郭后虞为何不挟持刘赟,跟他索要粮食兵器。

郭后虞在怕,只要刘赟活着,朝中文臣们,定有人指责郭后虞谋反,其罪当诛。文臣们的嘴,虽然比不上武官的刀剑锋利,但文臣的嘴,安得了天下,也骂得了帝王。刘赟死后,那些文臣转了心思,替一个死去的帝王,拿身家性命抨击新帝,实在不值当。

郭后虞在京城称帝后,下了好几条惠民令。本该被千人唾骂的乱臣贼子,竟得了个爱民的好名声。不仅如此,还处处节俭,真真的虚伪至极。

刘崇眼下虽不能立刻将郭后虞杀了报仇,但绝不臣服郭后虞。

刘崇自认刘氏乃皇族正统,在崇州自立称帝,跟郭后虞各拥一方。

郭后虞欺诈刘崇,假意迎刘赟入京称帝,待郭后虞的兵马度过崇州后,毒害了刘赟,他失去最得他心的儿子,这笔账,刘崇咽不下去,杀了当初附和郭后虞同意应刘赟进京的幕僚,接连召了心腹们议事,即便一时半刻不能杀了郭后虞,也要给郭后虞点颜色瞧瞧。

听闻郭后虞的军费银两,是他在济州纳的通房丫头替他筹集打理,刘崇派人刺杀存悠。

虽然这个消息不见得可靠,刘崇宁可错杀,也不放过。

郭后虞废了刘赟后,担心刘崇报复,早就命人去接存悠来京城。

京城许多事情,都需存悠打理。

京城大势所趋,郭后虞并未遭到文臣笔墨诛伐。

刘赟被废,而后中毒身亡,史官连句话都没敢多说。乾祐帝本就心胸狭窄,朝堂更迭,君王易主,也是众望所归。

郭后虞发动宫变时,宫里死了多少人,那惨样,仿佛还在眼前,文臣们出于敬畏,或者说出于对乾祐帝日渐失望,又或者是活下去的本能,没有诛伐郭后虞。

存悠收到郭后虞的来信,让她尽快处理好手头的事务,速来京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天幕:皇帝聊天群

六十二年冬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