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去吃粥底火锅,吃完身上没有火锅味,不会影响到曲嘉楹的新裙子。
她在餐桌上就讲了裴女士的邀请。
“这次去了是不是就大概率能获得那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使用权?”闫铮都激动起来了。
向旻反而有些不相信:“也不一定吧?”
“那干嘛要找嘉楹?她们怎么不去找其他更有名的人呢?”闫铮反驳。
向旻被说服了,也积极加入了讨论。
说的正热闹,乐逸突然开口道:“我就不去了。”
曲嘉楹放下筷子,看向乐逸。
乐逸斟酌道:“我不是对你去参加有什么意见,但是我不去。”
曲嘉楹直到吃完饭,单独拉着乐逸出来才问道:“你上次就不想去,到底是为什么?”
曲嘉楹跟他们三个人相处久了,也发现了些许东西。
有些东西他们没法在同性面前讲或者直接讲出来,但还是可以和她说的。
她一边觉得好笑,一边觉得观察这件事有点意思。
乐逸认真解释道:“这是是特供的表演。”他虽然偶尔有些迷茫,会怀疑自己弹琴到底是为了什么,但他很清楚自己不想给什么人弹琴。
曲嘉楹其实完全理解他的想法,可是她劝道:“但最初你还是要先加入其中,再说这些。”
“可你现在的方向也不是完全加入。”乐逸尖锐地指出道。
曲嘉楹一下就生气了,她也不想再多说什么了,气呼呼地去练琴了。
可等她静下心练完琴,回过神再重新思考,她的生气一半是对自己的,还是无法确定自己走的这条路完全没问题。
曲嘉楹认识小星和大维后也有新的困惑,演奏经典作品和创作新作品,哪一种才是更好的?
她也困惑,在作曲的人眼里又是什么样子的,跑去问向旻。
向旻吸取了戏曲和民乐的东西,采用了它们的音调,节奏,音色,力度,但整体还是用西方乐器,所以听上去不会很怪,他关注民族音乐,但不代表他会全盘使用,刻意去打族裔这张牌,创新更多在本质上,和声,分句,结构上面。
“本质上音乐是种语言,我作曲的时候感觉像移民作家创作,敏感的人其实会对语言更敏感。”向旻说道。
曲嘉楹反应过来,为什么自己音乐还不错,因为她语言天赋好,什么外语都能轻松上手。
“但我还是想写只有我能写出来的作品,我想写你,想写我的母亲,这是我的人生经验,这是我现在想表达的东西,不过未来我没法保证别人是怎么评价的。”向旻轻笑道。
快到期末了,曲嘉楹已经拿到《绿夜》第一乐章的总谱和校交响乐团一起排练,她对比着去年还有今年的其他作曲系作品,向旻的才能确实很突出,创新融合的同时很好听,还有让人记住的旋律,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就算现在的作品还很青涩,未来是不可估量的。
作为向旻作品的第一个演奏者,她的演绎和谱子并不完全一样,难道她不是在创造吗?
对经典作品几乎每个演奏者都会重新演绎,难道这和创作新作品有多大的区别?
这就是演奏者的悖论,不像影视或近现代的音乐作品,它有最初的模版,翻拍和翻唱总是不如意,可他们只有谱子,没有声音,不知道几百年前的作品是什么样子,所以才有了无限可能。
曲嘉楹自己对创作没多少兴趣,但她还是很想多和不同类型的音乐人合作的,她很喜欢不同乐器的声音共鸣时构成的空间感。
但是让她用电小提琴还是算了。
至少目前还做不到。
曲嘉楹拒绝小星递过来的设计精巧的白色电小提琴:“骂我保守都行,我真没法用它。”
大维连忙解释道:“我理解你的想法,但音乐节的舞台是敞开的,和音乐厅的封闭不一样,音乐厅的墙壁都是特意设计能聚音的,可是音乐节就在室外,就算用麦克风,扩音效果也一般。”
之前录过音了,今天过来排练,只有闫铮跟着来,他饶有兴趣地试着拉了拉电小提琴,评价道:“这个震动感好奇怪,就算要用它也得适应半天。”
而且他还有别的顾虑,前几天小星的团队在网上发了和曲嘉楹合作的动态,乐逸和向旻那俩家伙只关心自己的事情,他却在网上看到了小星的粉丝质疑还没有拿过大奖的曲嘉楹。
“我觉得还是让她用自己熟悉的小提琴更好一些,省得有人怀疑她的水平。”闫铮说道。
曲嘉楹诧异地反问:“谁怀疑我呢?可以说我的演绎不传统,但不能怀疑我的技术!”
闫铮无奈,这位正主几乎不上网,根本看不到这些,不过让小星明白就行。
小星愣了一下,迅速掏出手机刷了一会儿,认真和曲嘉楹和闫铮说道:“我会解决的。”
曲嘉楹迷茫地点点头,闫铮没说什么。
除了这个小插曲之外,排练很顺利,闫铮也学到了很多,小星这次要演唱五首曲子,三首她的代表作品,还有两首新曲。
前三首重新编曲了,融合了电子乐,同时和曲嘉楹的弦乐搭配到一起,这样有了更多的声音,却非常和谐动听。
“流行乐和交响乐融合到一起也很有趣,你们今天真该去排练现场看看的。”闫铮一回来就给乐逸和向旻讲。
曲嘉楹学到的是小星的舞台表现力,如何和乐队配合,身体的动作是怎么自然地舒展表现享受音乐,但没法讲清楚,只能体会其中奥妙。
还有大维重新编曲的想法,也让她耳目一新,他的改编思路和向旻那种为了各个乐器之间的和谐同时不改变大结构完全不同,而是将原本的流行变成电子风,将摇滚改成爵士风。
乐逸和向旻对视一眼,好吧,现在不是装模作样的时候了。
向旻放下对大维的竞争意识,打算下次演出就跟着曲嘉楹到现场看看。
音乐节时间安排就在慈善基金会的理事长退休派对之后两天,两个举办地也隔得不远,本来就要给学校这边请假,再多几天也不耽误。
但更关键的是乐逸,他本来就要去音乐节,问题是前面的退休派对。
他沉默了片刻,答应会去退休派对,但他强调道:“我不演出,只给你们帮忙。”
曲嘉楹冷淡道:“那就这样定下来,没多少时间了,都是经典曲目,不过要改成三重奏的谱子,我来改。”
闫铮和向旻都很微妙的察觉到了,现在的曲嘉楹对乐逸态度和他们是有差别的,会对乐逸生气、不满,但乐逸本人和曲嘉楹都没有意识到。
他们俩没有好心到提醒,就算曲嘉楹有意识,闫铮也认为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他了解曲嘉楹,她不会花时间操心这些事情,她需要的是能陪伴在她身边且有自己主意的的人,乐逸自己对未来还迷茫着呢,完全没有压力。
而向旻无比在意,可是他没有立场,又碍于作曲,他和曲嘉楹之间的距离不能更近。
乐逸沉默地走到一边研究下个月考试的钢琴谱,但总是没法静下心。
曲嘉楹瞬间不去多思考这些事情了,她最近真的很忙,校交响乐团那边要给指挥系和作曲系的考试排练,自己的期末考试练习,还有小星和退休派对这边的事。
她不仅想都搞好,还有自己想尝试做的事情,她现在在技巧上很难再有什么进步了,演绎上虽然找到了诀窍,可很多东西她没法体会,只能从其他方面突破,所以以前改编都交给向旻和闫铮,这次受小星影响,她自己也要试着做。
“裴女士那边给我说,基调不能伤感,要庆祝退休,而且基金会那些成员大都不怎么懂古典音乐,就算是经典曲目,除了最熟悉的部分外,很多人也觉得陌生,干脆做成串烧好了。”曲嘉楹说道。
闫铮和向旻平时也演奏过很多遍经典曲目,也有些厌烦了,都觉得曲嘉楹主意不错。
曲嘉楹就将维瓦尔第的《四季·春》第一乐章、奥芬巴赫的《康康舞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卡门》序曲还有收尾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中最耳熟能详的片段串烧编到一起。
效果出奇得好。
基金会的成员都听得很高兴,甚至不知道是谁开始的,一男一女组队在跳国标,曲嘉楹见状连忙变慢速度,没办法,大部分成员都在五十岁往上的年龄段,柳儒还是这里面相对年轻的。
即将退休的理事长是位姓原的优雅奶奶,也慢悠悠地跳了几圈舞,曲嘉楹等人的演奏暂告一段落,柳儒示意曲嘉楹过来问好,他身边是原奶奶。
曲嘉楹放下小提琴,深吸一口气,准备往过走,乐逸拦下她,递上一杯冰柠檬水。
谁能想到退休派对在游艇上举办,她之前的晕船一直没有好,原本以为是临时性,毕竟过去没有这个毛病,完全没有想到居然又晕船了,好在演奏的时候注意力集中,没有太多感觉,但一停下,她就头晕恶心。
更别没想到的是乐逸第一个注意到了她的身体状况,她深深地望了安静的乐逸一眼,缓缓喝下,感觉稍微抑制住难受劲,将水杯还给乐逸,往过走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