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的余波,像水底的暗礁,表面平静,却悄然改变着班级河流的走向。
林薇能清晰地感觉到这种变化。以前,她宣布班级事务或执行规则时,迎接她的是理所当然的服从或沉默。现在,她偶尔能捕捉到一些迟疑的眼神,一些欲言又止的表情。尤其是在她强调某些纪律条款时,空气里会弥漫开一种微妙的、不易察觉的抗拒。
比如,在宣布下周进行“课桌物品整齐度突击检查”时,她看到坐在后排的沈哲,那个以前大大咧咧从不质疑的体育生,居然微微皱了下眉,小声嘀咕了一句:“有必要这么形式主义吗?”
声音很轻,但在安静的教室里,还是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水中。旁边几个同学虽然没有附和,但眼神里流露出相似的情绪。
林薇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扎了一下。沈哲以前是她管理的坚定支持者。
她维持着脸上的平静,加重了语气:“保持环境整洁是基本要求,不是为了形式,是为了培养良好的习惯。希望大家配合。”
沈哲撇了撇嘴,没再说什么,但那种无声的不满,却比大声的反驳更让林薇感到无力。
她知道,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那个靠窗的座位。江辰甚至不需要再说什么,他就像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持续扩散,改变着水流的惯性和温度。
更让她心烦意乱的是,她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关注他。
她的目光总会在不经意间穿过大半个教室,落在他身上。看他低头看书时垂下的浓密睫毛,看他偶尔用那支暗红色钢笔在纸上飞快书写时微微蹙起的眉头,看他课间独自一人靠在走廊栏杆上望着天空时,那线条清晰又带着孤寂感的侧脸。
有一次物理实验课,分组操作。阴差阳错,老师临时调整,她和江辰分到了一组。
那是辩论赛后,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实验内容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两人需要合作操作气垫导轨,测量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
整个过程,江辰几乎没有多余的话。
“计时。” “记录数据。” “误差分析。”
他的指令简洁、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精准。他的手指修长而稳定,操作仪器时有种行云流水般的老练,完全不像个高中生。
林薇扮演着辅助记录的角色,偶尔在他操作时,目光会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实验室的日光灯在他轮廓分明的下颌线上投下淡淡的阴影,他鼻梁上那副简单的金属框眼镜,让他看起来比平时更多了几分冷静和疏离。
当两组滑块在导轨上清脆地碰撞,发出“啪”的一声轻响时,林薇的心跳,毫无预兆地也跟着漏跳了一拍。
那一刻,她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像是薄荷混合了旧纸张的味道,清冽而独特。
“数据。”他转过头,看向她。
林薇猛地回过神,慌忙低头去看手中的计时器,脸颊有些不受控制地发烫。“啊,好,碰撞前速度是……”
她念出数据,声音因为一瞬间的慌乱而微微发紧。
江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似乎在她微微泛红的耳廓上停留了半秒,然后没什么表情地转回头,在实验报告上写下数据。
他的平静,反而更衬出她刚才那一瞬间失态的可笑。
整个实验过程,他们配合得其实很高效,数据完美地验证了定律。但林薇却觉得这短短的几十分钟,比一场考试还要难熬。一种陌生的、紊乱的情绪,像细小的藤蔓,悄悄缠绕上她的心绪。
她试图将其归因于对实验的紧张,或者是对他这个人本身的警惕和不适。
但当实验结束,两人各自收拾东西,即将分开时,江辰拿起他们共同完成的那份实验报告,目光扫过最后“实验结论”那一栏林薇工整的字迹,忽然淡淡地开口:
“结论写得不错。”
林薇一愣,抬起头。
他已经将报告放下,拿起自己的东西,转身离开了实验室。留给她的,只是一个清瘦挺拔的背影。
就这简单的、不带任何感**彩的五个字,却让林薇站在原地,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攥了一下,一种混合着意外、一丝极其微小的雀跃、以及更多茫然无措的情绪,猛地涌了上来。
这算什么?
肯定?还是仅仅出于对合作者完成任务的客观评价?
她分辨不清。
但那种心跳失序的感觉,却真实得让她无法忽视。
她想起辩论赛上他锐利如刀的眼神,想起他写下神秘公式时冷静的侧影,想起他此刻平淡无奇的五个字……这些截然不同的画面交织在一起,让她对这个叫江辰的男生产生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无法定义的观感。
有敌意,有挫败,有警惕,有不服。
但现在,似乎还掺杂进了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对方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而产生的……紊乱。
像是精密仪器里突然混入了一粒微尘,虽然细小,却足以让整个系统出现难以察觉的偏差。
心动信号,第一次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紊乱。
林薇用力甩了甩头,试图将这种荒谬的感觉驱散。
她告诉自己,这只是因为他是对手,是一个强大的、需要全力以赴去应对的对手。关注他,研究他,是为了更好地找到他的弱点,是为了赢得那场赌约。
仅此而已。
可是,心底那个微弱而陌生的警报声,却固执地响着,提醒着她,有些东西,似乎已经开始偏离她预设的轨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