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穿越重生 > 心机美人又纯又媚 > 第94章 干草

第94章 干草

农历九月,已是深秋,天高气爽。

九月的初九,乃重九节,素有登高远眺一俗。

这一日开始,戴茱萸,吃糕饼,饮菊花酒,在台榭宴饮,或者去郊外野餐,登高跳远,再来一个登高会。

这样天空作美的好时节,不应节俗去一下,实是辜负了这大好的时光。

如今没了头上的婆母,更没了新妇在婆家的腼腆生疏,一个人居一大宅,身边有财帛又有人手,还仗着夏云川的势,毕竟是夏云川这么大年岁之后才点头肯娶的女人,没人会主动上来找麻烦,刘乐阳也就趁着这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行登高之俗。

扯了散心的由头,再扯了去寺庙为夏云川祈福的由头,又或是去乡野山村做好人好事为夏云川积福,等等诸如此类的事。

有了这些由头,除了不好在幽州城最繁华的坊市醉生梦死一番,再挥土如金一二,其余去那里耍都不影响。

于是乎,但见幽州城外的山上枫叶红了,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一口气登上最高的山峰,仰头见风吹云动,俯瞰下可远眺幽州城万家灯火。

太晚了宵禁也无妨,城外也有新置的庄子。

这庄子是连着百亩良田一起购置的,佃户送来打来的野味,山鸡和野兔,又是秋天硕果累累缀满枝头的时节,晚上夜宿新庄子,吃着炙烤的野味,再几个果子解腻味,也别是一番野趣。

河北虽是偏远,却历来都是科举大州之地,学风算是浓厚。

幽州乃上州,周边的各大县,乃至小到村落,多是富庶,至少两个村落间都有一所村学。

不好在幽州城内坊市逛,那就去县里逛,再资助一些村学和贫寒学生,对外自是给夏云川积福,当然也就不会做好事不留名。

刘之成乃国子监祭酒,掌科举之事,便是朝廷势弱,河北更是不服朝廷管束,身为读书人又怎能不知道长安的刘家。

就这样一个举动间,便是一举数得了,不到半个月各类好名声就传了出去。

刘乐阳乃一个俗人,就喜欢听人夸赞,听说外面有读书人写文作赋夸赞自己,还找了一个邻县的酒肆略坐一二,便听得常去的读书人感慨难怪一直没有成婚的夏云川愿意求娶,如此才德貌兼并的女子,自是让人爱慕。当然更不乏称赞她和夏云川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等等溢美之词。

也不知可是听了这些人一个劲道她和夏云川,白天的时候还想着陈氏和陈宝珠姑侄听到这些估计要气上一气,那些对夏云川动心思的人家怕也是要有不快,不由得一乐,却不想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竟少见的失眠了,然后就想起了夏云川。

也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夏云川能凯旋而归吧.....?

想到这些,想到夏家面临的局势,刘乐阳在床榻上不耐地又翻了一个身。

刘乐阳本就不是很喜欢晚上折腾阿秋她们四人守夜,和夏云川成婚以来,一个月同床共枕之下,更是免了侍女的晚上值夜。

遂翻来覆去睡不着之下,也没有唤人,兀自从床榻上坐了起来,便是撩帘下榻,就着屋当中方案上的一盏小油灯光亮,走到案边坐下,为自己倒了一杯清水,一仰而尽。

已经是后半夜了,又不是冬日有暖炉温着水壶,在深秋的这个时候水早已凉透,甚至带着几分寒凉。

一杯冷水这样饮下,心头的浮躁倒是跟着静了一些。

跟着坐了片刻,只着贴身里衣的身子不禁有些凉意了,胳膊上有寒冷的小疙瘩生出,刘乐阳心下一叹,放下空了的杯盏,转身回到了床榻重新躺下。

床帘垂下,床内一片漆黑。

刘乐阳盖上被子,看着漆黑的一切,床帘从薄纱换成了锦缎,被子也更厚实了,冬日也快到了吧,战况差不多当有一定的结果了吧。

一整夜的胡思乱想到这里就差不多了,知道唯今之际就是等,最多再做些好事多为夏云川积福一下,如是也终于有了困意,沉沉睡去。

之后一切也就照旧,不过稍微分神多询问一下夏云川那边可有消息。

这样悠哉游哉的日子是过得真快,倏然一两个月过去,转眼到了十月里。

这个时候寒冬已近,到处都开始开暖炉会了,富户人家也纷纷宰羊进补。

幽州真是地处北方,远非长安的冬天可比,不过农历十月中下旬,一夜起来竟是飘起了小雪。

雪不大,撒盐般的小颗粒,落在地上便化了。

可是朔风强劲,尤其是卷起那雪粒子,刮在脸上就像冰刀子似的。

读书自古都是不易,时下能有个认得数十个字的,在乡下都能被称为读书人。

这幽州附近的村落再是富庶,建了乡学,请了教书郎,便也是没有其他钱帛了。

这座距离幽州城不远的乡学,乃周边三个村子出资建的,一个巴掌大的院子,正堂连着东西屋也就五六间屋子。

正堂三间做了学堂,为了好光线,南墙没有门窗,北墙还造了三扇窗子。

纸张素来不便宜,能用来练字,乡下哪里舍得糊窗,三扇窗子也就透风了。

这一下就成了南北通透,完全一个可以堪比穿堂风了,朔风一起,风声“呼呼——“,人也冷得哆哆嗦嗦。

刘乐阳不由打了一个寒噤,忍不住缩了一下脖子,就想将书案上的手炉拿在手心里暖一下,但见书案下十二三个学生,最小六岁,最大也不过十二岁,他们个个冻得鼻子通红,却还是正襟危坐着,不由想到自己半个月前第一次来上课时,教导大家书本外的第一课,当下又忍住,也保持着正襟危坐的坐姿。

然后朗声道:“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忍住了起初的畏寒之感,接下来也就顺利成章讲下去了。

这些学生年岁不一样,所学的也不一样。

小的在《三字经》启蒙,大的已经可以学《孝经》和《论语》,此两本儒家经典乃所有科举学生都要兼通的基本。

寒风凛冽,吹得人脸生疼,讲到最后刘乐阳已经不由打了一个喷嚏,好在终于午间了,这一大上午过去。

院子里的小厨房飘来了羊肉汤的香味,到底是孩子心性居多,羊肉也不是寻常农户之家能吃的,香味儿一飘出,又听到了下课的铃铛响,大伙儿也就风一般的跑出去了。

院子里是黄土夯实的地面,雪粒子化在地上湿哒哒的,一群学生跑得鞋袜都溅泥了也不在乎。

刘乐阳站在门口,看着那泥泞的院子地上,忍不住有些头疼。

“县主,听这里的人说,往年十一月就有大雪,更不好走了。要不,明儿起就不来上课了吧。”知道自家县主最是喜洁,往年只要下雨,一贯不出府,就是怕弄得衣服鞋袜全是泥,又见刘乐阳冻得小脸一阵阵雪白,阿秋一面为刘乐阳披身红缎貂皮里的披风,一面建议道。

半个月前才入十月,天只是有些寒意,倒还不算冷,想着夏云川那边该有消息了,毕竟入冬一般即使战事没结束也多是僵持,正好路过乡学,念及夏家父子派回来的人不定要汇报自己的情况,至少夏云川那边肯定要问自己吧,于是就动了讲学积福的念头,而这一讲就是大半个月。

除了寒冷,讲学倒是讲出了几分乐趣,她只当是家族遗传,她阿翁阿耶可都是教书郎,好为师表。

可是夏云川却还是不见消息。

刘乐阳感受着貂裘带来的温暖,冻僵的手指也在暖炉下有了温度,不由舒服地叹了一口气,又问道:“夏大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这半月来,刘乐阳是每日一问夏云川的消息,阿秋听得习以为常了,撑着伞服侍刘乐阳踩着湿漉漉的土路道:“今早差去城里问消息的人回了,还是一样,暂无消息传来。不过福叔说了,看这天气,应该这两日就有消息了,总不会超过十一月的。”

走得再是仔细,鹿皮靴子上也溅了一鞋子泥,不用看她的裙摆上肯定也有,雪粒子刮在脸上又疼得紧,刘乐阳顿时没了好气,走出院子,就立在马车外,反正鞋子都脏了,索性狠狠跺了一脚,泥土四溅,怒道:“夏大这种人,居然还能成婚,也亏得他是节度使,不然就是成婚了,妻子也得跑了!”

阿秋低头,不予表态。

泄愤过,刘乐阳多少消了点气,言归正传道:“明儿除了送羊肉过来,再把乡学的院子铺些干草。”交代了这些,这才踩着小木几上了马车。

可一坐下看着鞋上的泥,就是不快,忍不住又怒道:“男人的话信不得,之前还答应每日送一个手编织的小物件!结果呢!?呵呵。”

造就,马车里一片安静,阿秋不答一言,只在心里暗道,郎君若不送一盒手编的小物件,自家县主到时怕是要可劲折腾。

也在这时,一列军队野外打尖时,一人禀告道:“将军,这是您要的干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4章 干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我妻薄情

纲吉的绝对倒霉体质

[红楼]公主自救手册

炮灰的人生2(快穿)

惩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