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成功的喜悦:来自患者家属的感谢锦旗
那场艰难卓绝的联合救治,最终迎来了阶段性的胜利。虽然距离完全康复仍有漫漫长路,但那位曾经被多家医院判了“死刑”、全身浮肿奄奄一息的老人,在沈聿珩和顾清涵带领的团队精心治疗下,情况奇迹般地稳定下来,并且呈现出持续向好的趋势。
水肿显著消退,呼吸平稳,能够自主进食流质,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甚至能在搀扶下短时间坐起。化验单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红色箭头大多变成了表示接近正常的黑色数字。他终于可以离开ICU,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
转科那天,老人的儿女,一对中年夫妻,早早地等在了ICU门口。当看到父亲被医护人员平稳地推出来,脸色虽然依旧苍白,但眼神有了光彩,还能对他们露出一个虚弱的笑容时,夫妻俩瞬间泪流满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几天后,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联合门诊刚刚开始接诊,那对夫妻却出现在了诊室门口。丈夫手里捧着一面鲜红的锦旗,妻子则提着一个果篮,两人脸上都洋溢着无法抑制的感激之情。
“沈主任!顾医生!”丈夫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他深吸一口气,和妻子一起,朝着正准备起身迎接的沈聿珩和顾清涵,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个举动让两人都愣了一下,连忙上前:“快请起,别这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丈夫直起身,眼眶通红,将手中那面叠得整整齐齐的锦旗双手奉上。锦旗展开,红绒面上绣着两行遒劲有力的金色大字:
“中西医合璧创奇迹,仁心仁术恩重如山”
落款是患者全家敬赠。
“沈主任,顾医生,”丈夫的声音哽咽了,“真的……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父亲他……他可能就……”他说不下去,只是用力地抹着眼睛。
妻子也含着泪接口道:“我们跑了那么多医院,听了那么多专家的‘没办法’,都快绝望了……是你们没有放弃,想了那么多办法,把我爸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才好……”
他们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最真挚的情感。那面锦旗,沉甸甸的,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重生和无尽的感激。
沈聿珩和顾清涵接过锦旗,看着上面那两行字,心中都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成就感。作为医生,最大的荣耀莫过于此——看到患者重获健康,得到家属的认可。
沈聿珩依旧保持着冷静,但眼神柔和了许多,语气郑重:“您太客气了。看到老人家好转,我们和大家一样高兴。这是整个医疗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老爷子自己生命力顽强。”
顾清涵的眼眶也有些湿润,她微笑着说:“是啊,后续的康复调理还要继续坚持,中西医结合的路还长,我们一起努力。”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家属,诊室里暂时没有新的病人。那面鲜红的锦旗被暂时靠在墙边,金色的字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沈聿珩和顾清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情绪——疲惫过后的欣慰,压力释放后的轻松,以及一种共享成就的巨大喜悦。
沈聿珩走到顾清涵身边,目光落在那面锦旗上,低声说:“‘中西医合璧’……这五个字,总结得很好。”她顿了顿,看向顾清涵,眼神深邃,“这一次,如果没有你的坚持和那些精妙的方药调整,单靠西医,恐怕很难撑过来。”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直接而明确地肯定顾清涵在危重救治中的决定性作用。
顾清涵心中暖流淌过,摇了摇头:“不,如果没有你带领团队稳住最基本的生命线,搭建起治疗的平台,再好的中药也没有施展的空间。是我们一起,缺一不可。”
她伸出手,轻轻握住了沈聿珩的手。这一次,没有羞涩,没有犹豫,只有并肩作战后的坦然与默契。
“看来,”沈聿珩反手握住她,指尖微微用力,嘴角扬起一个清晰的弧度,“我们这条‘合璧’的路,走对了。”
“嗯。”顾清涵重重点头,笑容灿烂,“而且,会越走越宽。”
成功的喜悦,需要有人分享。而最美好的时刻,莫过于与你最在意的人,共同品尝这份由汗水、智慧和坚持浇灌出的硕果。
这面锦旗,不仅仅是对她们医术的褒奖,更是对她们爱情最特别的见证——它证明了,她们的结合,不仅能创造情感的港湾,更能迸发出拯救生命的力量。
这份共同的荣耀,像最甜的蜜,将她们的心粘合得更加紧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