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心狱 > 第4章 替代

第4章 替代

医院大楼里弥漫着消毒水特有的冰冷气味。温清澜避开人流拥挤的电梯间,选择走消防楼梯上楼。心理诊所所在的楼层不高,楼梯间里安静得多,只有她自己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水泥结构里发出轻微的回响。

刚走上转角平台,上方传来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她下意识抬头。

一个墨绿色的挺拔身影正从楼上下来。

陈琰。

他显然也看见了她,脚步微顿,两人在狭小的楼梯平台相遇。晨光从高处的小窗斜射进来,在他冷硬的侧脸上投下一道明暗分界线。

“温小姐”他率先开口,声音在寂静的楼梯间里显得格外低沉。

“陈上校”温清澜点了点头,停下脚步,“这么早来医院?”

“嗯”陈琰应了一声,目光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停留了一瞬,“做心理评估”。

温清澜了然,像他们这样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心理的创伤有时比身体的伤痕更隐蔽,也更致命,定期的心理筛查是必要的。

“预防PTSD?”她问,语气带着职业性的理解。

“例行程序”陈琰像是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任务,他看了她一眼,“你呢?”

“拿份之前的体检报告”温清澜自然地接话,语气轻松,没提心理医生的事,她指了指楼上,“我去楼上”。

陈琰点了点头。

短暂的沉默在楼梯间里弥漫,没有需要虚与委蛇的场合,没有旁人在场,两人之间反而呈现出一种奇怪的、近乎平和的静止。昨夜的尴尬疏离,被清晨楼梯间偶然的相逢冲散,只剩下一种寻常。

“那……我先上去了”温清澜侧了侧身,示意他先过。

“嗯”陈琰没多言,迈步向下走去,军靴踏在水泥台阶上,发出清晰而富有节奏的声响。

温清澜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下一层的转角,才继续抬步向上。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属于他的、冷冽而干净的气息。她无意识地按了按胸口,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昨夜梦醒时分的悸动,以及刚才擦肩而过时,一丝难以言喻的紧绷。

---

接待她的是一位看起来十分年轻干练的女医生,姓林,不过三十岁上下,却是北区有名的心理专家,也是母亲叶歆极力推荐并信任的人。

“温小姐,最近感觉怎么样?”林医生笑容温和。

温清澜在她对面的沙发上坐下,揉了揉依旧有些发胀的额角:“还是老样子”。

林医生记录着,问道:“上次催眠治疗后的效果,维持了多久?”

“不到一个月”温清澜如实回答,“昨天又开始了,那个梦我还是记不住”。

林医生放下笔,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这是一个专注倾听的姿态,她看着温清澜,眼神锐利却又不失温和:“温小姐,关于你的情况,我最近在做一项相关的研究。我们通常认为记忆和情感主要储存在大脑,但有一些前沿理论开始关注心脏在其中的作用。”

她说:“比如,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会释放特定的神经肽,直接影响大脑中与情绪、记忆相关的区域,如杏仁核和海马体。这是一种‘心脑对话’。”

温清澜静静地听着。

“你的情况比较特殊,”林医生继续道,语气平稳,“你经历过心脏移植手术,供体心脏虽然不再保留原主人的记忆,但其固有的电生理特性和神经肽分泌模式,可能会与你的大脑产生一种独特的、需要长期磨合的互动。这种‘磨合’过程,在某些个体身上,可能会以梦境、情绪波动或躯体感觉异常等形式表现出来。”

温清澜的心微微沉了一下。

她的心脏是别人的。

十九岁以前,她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身体虚弱得连长时间走路都困难,而那场成功的心脏移植手术改变了一切。她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体能奇迹般地恢复,甚至远超常人,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坚韧的意志,进入了北区战地医院,成了一名在一线与死神抢夺生命的血液科医生。

她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力量、健康乃至事业,某种程度上,都是这颗跳动心脏的功劳。

“所以,您的意思是,我的梦魇,可能和这颗心脏有关?”温清澜的声音很轻。

“这是一种可能性较高的推测”林医生谨慎地回答,“心脏移植后的心理适应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它不仅仅是接纳一个器官,可能还包括了某种程度的……生理层面的情感共鸣?当然,这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

温清澜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回到自己的会诊室,温清澜没有直接换工作服。

她靠在椅背上,手掌下意识地覆上左胸,隔着衣物和皮肉,能感受到那颗心脏有力而平稳的搏动。

砰——砰——砰——

健康,充满活力。

她只知道这颗心脏来自一个因失血过多而脑死亡的捐献者,联系不到亲属,以温家的权势,获取这样一颗匹配的心脏,并不需要她去过问具体过程。

光鲜生活背后可能存在的阴影不是她需要关心的。

但此刻,一种莫名的、深切的悲伤毫无预兆地席卷了她。

她是不是——替代了某个人活着?

那个陌生的、已经逝去的人,他是否也曾这样有力地心跳过?是否也有未竟的梦想,和无法忘怀的人?

那个梦里的声音——“不要忘记他们”——

温清澜皱紧眉头,深吸了一口气。

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从未有过的念头。

这颗在她胸腔里跳动了五年、给予她新生的心脏,究竟属于谁。

---

陈琰完成了冗长的评估量表和一些仪器检测。最后的面谈环节,心理医生看着报告,例行公事地问出那些他回答过无数次的问题:

“陈上校,就你目前的状态而言,你是否认为自己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是完善的?比如,是否有可以信赖的家人、爱人,或朋友?”

陈琰坐在椅子上,背脊挺直,目光平静地看着医生。

“有”他回答,声音没有任何波澜。

“他们现在……”

“在东区”陈琰打断了他,语气依旧平淡。

医生点了点头,在记录上写了几笔,没有再多问。

陈琰的目光越过医生,仿佛穿透了墙壁,落在了遥远的地方。

家人。爱人。朋友。

在他此刻脚下的土地里沉睡着。

那是支撑他活下去,也是让他永远无法真正安宁的全部根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咸鱼暗卫打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