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守卫冰冷的矛尖和审视的目光带着强烈的寒意穿透浓雾笼罩在陆辰寰和苏暮星身上。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飞梭尾部破损处袅袅升起的黑烟,在湿润的雾气中扭曲升腾。
“外来者,报上身份和来意!” 为首的精灵守卫再次开口,声音清越却带着强烈的压迫感。
他浅蜜色的皮肤在浓雾中显得格外沉静,银发下的尖耳微微颤动,捕捉着一切细微的声响。他身后的几名守卫也绷紧了身体,手中或持长矛,或握造型奇特的短刃,眼神锐利如鹰。
陆辰寰上前半步,不动声色地将苏暮星挡在身后半个身位。这个细微的动作让精灵守卫的眼神更加警惕。
“陆辰寰,” 他声音清冷平稳,如同寒潭深水,报出名字,同时右手掌心向上,一个由纯粹星光构成的、复杂而古老的徽记瞬间浮现——那是观星者组织的印记。“观星者,星陨城。” 星光徽记散发着纯净而内敛的能量波动,在浓雾中清晰可见。
精灵守卫首领的目光在星光徽记上停留片刻,眼中的警惕稍减,但审视之意丝毫未退。观星者的名号,在艾瑟拉诸多势力中代表着古老、中立与对星辰奥秘的探求,但在这黯蚀弥漫、人心惶惶的时刻,任何外来者都值得加倍警惕。
“观星者…为何驾此等…奇异造物,迫降我雾歌港?” 守卫首领的目光扫过冒着黑烟、造型与精灵或人类船只迥异的飞梭,尤其在尾部狰狞的撕裂处停顿了一下。
“遭遇不明势力袭击,舰船受损,紧急迫降。” 陆辰寰言简意赅,避开了具体的战斗细节和雾源之种的存在。
“我们需要一处安全之地暂作休整,并寻求面见迷雾先知的机会,有重要信息需沟通。”
“面见先知?” 守卫首领眉头微蹙,露出一丝近乎无奈的神色。“先知们深居议会山聆雾尖塔,已闭门谢客多日。黯蚀异动频繁,议会正全力解读迷雾预兆,无暇接见外客。”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敬畏,仿佛议会闭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闭门谢客?” 苏暮星忍不住从陆辰寰身后探出脑袋,琥珀色的眼睛睁得溜圆,“那…那我们要等多久?” 他一路奔逃,好不容易抵达一个看似安全的地方,却连门都进不去?
守卫首领的目光落在苏暮星身上,少年裹着不合身的宽大斗篷,脸上还带着些许狼狈和长途跋涉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清澈明亮,带着未被磨灭的生气。他语气稍缓:“先知们的智慧如迷雾般深邃难测,何时出关,无人知晓。或许数日,或许…更久。”
他顿了顿,补充道,“在此期间,你们可暂居港区漂泊者旅栈,但需遵守雾歌港的律法,不得擅闯禁区,尤其是议会山范围。一切所需,自行解决。” 意思很明确:管住,但不包办。
陆辰寰沉默地点点头,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迷雾先知议会的神秘和超然是出了名的,尤其在敏感时期。强行求见只会适得其反。他需要时间和方法。
在两名精灵守卫的“护送”下,陆辰寰和苏暮星离开了礁石滩,踏上了通往雾歌港上层建筑群的蜿蜒石阶。
石阶湿滑,覆盖着薄薄的苔藓,两旁是巨大的永雾松,它们如同沉默的巨人,不断从浓雾中汲取水分,滴滴答答地落下,滋养着石缝间顽强生长的发光苔藓和蕨类植物。
越往上走,雾气似乎稍淡了些,雾歌港的真容也渐渐揭开面纱。房屋依附着陡峭的山崖而建,大量运用深色硬木和一种散发着柔和月白色光泽的天然石材。建筑线条优雅流畅,许多阳台和露台悬挑在悬崖之外,被茂密的藤蔓和耐寒的雾生花卉装点。狭窄的街道在房屋和巨大的树根间穿梭,地面铺着打磨光滑的鹅卵石。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木头、海盐、苔藓和某种清冽花草的混合气息。
最令苏暮星惊奇的,是这里无处不在的对迷雾先知议会的虔诚。
路过一家飘散着烤鱼香气的摊档,店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人类老妇人,在将一份用巨大蕉叶包裹的食物递给客人前,她双手交叉按在胸前,微微垂首,低声祝祷:“愿迷雾的智慧指引前路,愿议会的庇护常伴吾身。” 客人也郑重地回以同样的手势和低语:“感恩迷雾,感恩议会。”
街角,几个精灵孩童在玩耍,其中一个不小心摔倒了,同伴立刻将他拉起,小手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胸前比划:“迷雾护佑,议会看顾,不痛不痛!”
甚至在一间小小的工具铺前,一个满脸油污的矮人铁匠在结束一天的劳作,准备拉下厚重的木门时,尽管被浓雾和建筑遮挡,也对着议会山的方向行了一个简单的礼,嘟囔着:“愿先知们安眠,明日炉火更旺。”
这种渗透到日常点滴的信仰,让整个雾歌港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既安宁又肃穆的氛围。居民们脸上带着一种因信仰而生的平和,但眼底深处,也藏着一丝对黯蚀弥漫、迷雾预兆混沌的隐忧。
“漂泊者旅栈”位于港口区相对热闹的一角,是一座三层高的木石结构建筑,门口悬挂着一盏用巨大鱼鳔制成的、散发着朦胧暖光的鱼腹灯。
旅栈老板是个沉默寡言、脸上有道疤的男性精灵,名为艾隆。他只看了陆辰寰展示的观星者印记一眼,又瞥了瞥他们身后跟着的守卫,便一言不发地递过一把沉重的黄铜钥匙,指了指通往二楼的木梯。
房间不大,但干净整洁,有一扇小窗对着雾气弥漫的港口海面。两张铺着厚实亚麻布的单人床,一张小木桌,两把椅子。仅此而已。
精灵守卫在旅栈门**代几句后便消失在浓雾中。想来监视应当并未解除,但总算有了一个暂时的落脚点。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以一种奇特的节奏展开。风暴洋的狂暴仿佛被那厚重的珍珠灰雾墙隔绝在外,雾歌港内只有永不停歇的、轻柔的雾气流淌和永雾松滴水的滴答声。
陆辰寰变得异常忙碌。他主要忙于两件事:寻找修复飞梭的材料和收集情报。
修复飞梭需要替代尾部装甲的特种合金、修复能量回路的导魔水晶,以及稳定引擎核心的“星尘砂”。导魔水晶相对好找,但特种合金和星辰砂在这精灵族为主的港口极为稀缺。他穿梭于各个工坊、材料铺,甚至在甩掉可能的尾巴之后冒险接触了一些在黑市边缘活动的船工和走私者。他那张俊美却冰冷的脸和观星者的身份带来了一些便利,也带来了更多警惕和漫天要价。
同时,他不动声色地打探着迷雾先知议会的消息、黯蚀在西尔维亚群岛的具体影响,以及那个红发女子所属势力的蛛丝马迹。他光顾酒馆,坐在最角落的位置,沉默地听着水手、商人和冒险者的交谈。收获甚微。
议会闭门是事实,黯蚀的侵袭在此地被民众们描述为“迷雾的哀伤”,而红发女子的势力似乎也并未在此地公开活动。
苏暮星则成了陆辰寰的“后勤”和“探索先锋”。陆辰寰给了他一些在雾歌港流通的、由议会发行的“雾晶币”,让他负责采购食物和一些基础生活用品。
这正中苏暮星下怀!他像一只被放出笼子的小鸟,带着旺盛的好奇心和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一头扎进了雾歌港的市井生活。他很快学会了入乡随俗地在吃饭前和睡觉时,像本地人一样将双手交叉按在胸前,低声念诵“感恩迷雾,感恩议会”。
他在喧闹的早市流连忘返,惊叹于种类繁多的发光海藻、奇形怪状的深海鱼类、用永雾松树脂制作的透明器皿。虽然常常失败,但试着跟精明的精灵鱼贩讨价还价,用几个雾晶币换来了香喷喷的烤鱼和一种用发光浆果制成的甜腻果酱。
他甚至利用自身强大的雾海亲和能力在雾歌港中行动地如鱼得水。他清晰地感觉到雾气流动的细微差别,避开容易迷路的区域,甚至能隐隐感知到某些区域雾气中蕴含的、强大的、古老的魔法气息。他发现了不少依靠指引海葵光芒也找不到的、藏在小巷深处的特色小店。
他也会帮烤鱼摊的老妇人捡起掉落的铜盘,对方送了他一小包海盐饼干;他会跟街角的精灵小孩分享糖果,很快成了孩子王,从他们口中听到了关于“雾中幽灵船”和“会唱歌的礁石”的童谣传说。他甚至跟旅栈老板艾隆那只懒洋洋趴在门口的、皮毛油光水滑的大黑猫“暗影”建立了友谊,每次回来都会挠挠它的下巴。
每当傍晚,陆辰寰带着一身疲惫和冷冽的雾气回到旅栈,总能看到苏暮星坐在小木桌前,桌上摆着还冒着热气的烤鱼、海藻汤和硬面包,兴致勃勃地向他讲述一天的见闻。
“陆辰寰!你猜我今天遇到什么了?码头那边新到了一艘船,船帆上画着一只好大的、会发光的鸟!他们说那是从寂静海珊瑚王国来的!”
“那个卖发光海螺的老爷爷说,议会山上的聆雾尖塔顶端的雾钟,已经一百年没响过了!他说钟响的时候,整个群岛的雾气都会变成彩虹的颜色!”
“我还听到几个水手在酒馆后面偷偷议论,说北边的碎礁岛好像出现了奇怪的痕迹…不是什么好事,他们看起来很害怕…”
陆辰寰通常只是沉默地听着,偶尔“嗯”一声表示知道了,然后坐下,动作优雅却迅速地解决掉食物。
但苏暮星注意到,当他讲述那些关于议会山或黯蚀异动的零碎信息时,陆辰寰那双深邃的紫眸会变得更加专注,进食的动作也会微微放缓。而当苏暮星眉飞色舞地描述那些奇闻趣事时,陆辰寰周身那种生人勿近的冰冷气息,似乎会不易察觉地消散一丝丝。
飞梭的维修进展缓慢。关键材料难以凑齐,黑市的价格高得离谱。陆辰寰的脸色一天比一天沉凝。
苏暮星也收起了最初的兴奋,开始学着精打细算那不多的雾晶币,甚至尝试着去港口扛小件的货物、修补渔网赚取一点外快,虽然笨手笨脚常常被精灵工头嫌弃,但他干得很起劲。
一天傍晚,苏暮星带回一个消息,让陆辰寰终于停下了手中的材料清单。
“陆辰寰!我听说议会山脚下,负责管理雾生苗圃的一位老园丁艾拉瑞尔,是少数能偶尔接触到议会侍从的人!他脾气有点怪,但特别喜欢研究稀有的雾生植物!你说…我们如果找到一种很特别的植物送给他,会不会有机会让他帮忙递个话?”
陆辰寰抬起头,紫眸中闪过一丝微光。接触议会,似乎看到了一丝迂回的缝隙。他看向苏暮星,少年琥珀色的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鼻尖上还沾着一点不知道在哪里蹭到的苔藓绿。
“需要…什么植物?” 陆辰寰问道,声音依旧清冷,但苏暮星敏锐地感觉到,那里面多了一丝…可以称之为“计划”的意味。
苏暮星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我问到了!叫月影昙!只开在永雾松树冠最高处,只在最浓的月夜雾气中绽放,像月光凝结成的花,据说香气能让暴躁的雾影海豚安静下来!不过很难找,而且采摘很危险…”
寻找罕见的月影昙?这听起来像是新的挑战。苏暮星搓了搓手,眼中非但没有惧色,反而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光芒。被困在雾歌港的日子固然有趣,但他也没有忘记查明世界之脉哀鸣的真相。而这一次,或许能为他们敲开通往迷雾先知议会的大门,撬开一丝希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