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骕沉默良久,赌气般低语,“别以为你什么都懂。”
谢三娘没忍住摸了摸他有些潦草的发顶,拉着他重新坐下来。经年长于掖庭,他身量瘦削,发丝也呈现出枯黄之色,让人看着便不由得心中一紧,再多的重话说教也都难以宣之于口。
“我是无法完全读懂你的心,但我也曾有过与这相似的经历。”
谢三娘缓声道,“我家是乡里乡间最平常不过的庄户人家。你知道的,劳苦人,从来都是权贵案板上的鱼肉。”
“除了兄长之外,我其实还有个姐姐。她是家中长女,比我大六岁。”
萧骕一顿,国师的兄长他早有耳闻。
毕竟是新科状元,此时可谓是风头无量至极。且这一双兄妹同在前朝为官,此事乃大雍仅有,他常听太傅说起,次数多得耳朵都能磨出茧来。
可他们竟还有位长姐?
这是从未有人提及过的……
只听国师继续道,“我阿姐早慧,从小就帮着爹娘扛起了家里的重担,自然也包括照顾我与兄长。”
“可就在我七岁那年,阿姐在镇上采买之时被员外郎的儿子相中,直接强娶回府做了妾。我们甚至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此事便木已成舟。爹娘带着我们求遍了所有乡贤显贵,皆吃了闭门羹。”
“世态炎凉……哪有人会为了我们这样蝼蚁般的庸常,去费力得罪有钱有势的员外郎呢?”
忆起往昔,谢三娘的神色有些落寞下来,萧骕没再自顾自地低头,而是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她。
谢三娘对上他的视线,轻轻笑了笑,“所以从那之后我就知道,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强大起来。这条路一定很难,但只有这样,我才有能力保护好我想保护的人。万千险阻,我俱在所不惜。”
萧骕愣了愣神,好似心底里被她眼中的光灼烫了一下,脱口而出便道,“那你后来,救回你阿姐了么?”
谢三娘一顿,垂眸低声道,“她死了。”
“死在我第一次成功预言天灾的前一月。”
萧骕无声嗫嚅几下,终是回归沉默。
国师神通广大,自年幼之时便已彰显天资。这是大雍上下举国皆知的。因此萧骕从未想到过,原来她神童般看似毫不费力顺风顺水的往昔里,也还藏着这样一段无法言说的隐痛。
“好啦。我的故事讲完了,现在轮到你了。”谢三娘轻笑着拍了拍萧骕瘦削的肩,“和我说说你的烦恼吧。什么都不说全蒙在心里,可是会把自己憋坏的。”
“我没什么可说的。”萧骕只觉得在国师的经历面前,自己那些面对繁重课业产生的逃避与畏惧简直不可理喻。
谢三娘看着他,一双慧眼仿佛能够洞穿一切伪装,她没再纠结深言,只是笑道,“这天地之间,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逼迫你违背本心而活。做你想做的便好。”
萧骕怔怔望向她,这是自他被皇帝找回之后第一次听到有人不在他面前提及那些国之重担,而是叫他做自己就好。
可他现在,已经有了想成为的样子。
只为着这人间正道,他亦愿竭尽心力。
不知何时,汇聚于空间上方的光点又渐渐四散飞去,如长夜萤火缀于二人衣角鬓边,镀上一层月色般的轻软薄纱。
朦胧如水的暗色里,谢三娘清亮的眸子中盈满夺目绚光——顾盼生辉,溢彩得不似凡间客。
萧骕不知不觉便看走了神,无意识中喃喃道,“国师,会变成神仙飞走吗?”
谢三娘“噗哧”一笑,轻轻点了点他额间,“傻孩子。成仙一事难于登天,古今又有几人做到?哪是我敢肖想的。”
“可国师这般神通广大,与天上的神仙又有何异?”甚至……在那曾发生过的天灾**面前,连神仙都比不上倾尽所有全力帮扶的她。萧骕想着,神色也挂上了些戚然。
也是,神仙皆是如此眼高于顶淡薄冷漠,还是别成为的好。
看他这样,谢三娘笑得眉眼弯弯,接过话头道,“那我可权当作是你在夸我了。”
萧骕一噎,心里的烦恼忧愁竟无端都被她这副展颜样子驱散殆尽,他扭过头,再次站起身来,“我回去温书了。”
谢三娘看着他那步履匆匆好似赶得极紧的背影,蓦地便又笑了出来。
这般看来……大雍国事,还真后继有人矣。
自打这回从假山缝隙出来之后,萧骕整个人都像是一下子精神了起来。不仅功课读得那叫一个聚精会神废寝忘食,连和皇帝间的父子关系也都有了很大进展。
想来他应是看清了自己的心。
谢三娘想着,微微扬起的嘴角却因余光里瞥见的罗盘方向倏然一僵。
“下雪了!”
有小宫娥惊喜的声音此起彼伏飘荡在窗外。
初雪至。
今年的寒月竟来得这般早。
就仿佛……一支绝唱的挽歌。
雪落了一夜。
皇帝的寝宫之中亦忙碌了一夜。
步履匆匆的宫人一时失察两相对撞,手里端着的铜盆猛然坠地,发出一声轰天巨响。
大雍人励精图治的开国君主,崩逝了。
尚未及舞勺之年的萧骕懵懂之间便被推上了那高处不胜寒的皇位,成了身系万千大雍百姓的九五至尊。
可就偏是这样不巧。
君王年幼,却遇上了百年罕有的险灾。
灾殃反反复复,竟一晃便是五年。
“谢二郎,又一夜未睡,你不要命了?”谢三娘闯进大殿之内,一把薅起了自家兄长就要往外走,“快给我回去休息。”
“诶诶诶,痛……”谢霁小声求饶道,“我错了我错了,好三娘,给阿兄留点面子。我都已不称这名字许久,你咋还总爱这么叫呢。”
谢三娘冷冷扫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我只知我兄长名唤二郎,谢霁又是个什么东西。”
自打几年前谢二郎乡试中举后,族里便连夜拉出了族谱要给他添上一笔功绩。乡长一拍脑袋,提议要给已是举人的二郎改个名字,可万万不能再如此潦草轻率下去。
料想往后若是二郎真在殿试中得了好名次,皇帝一张金尊玉口读出此等名字,只怕是会让旁人笑掉大牙,觉得他们谢氏一族都是些没文化得紧的乡下汉。
乡长之意不好轻弗,可他们祖祖辈辈确实都是庄稼人,哪懂什么文墨。此等大事就连夫子也摆手推就,最后还是谢二郎自己琢磨了一夜,又传了封家书进京到谢三娘手上征求意见,这才定下了单名一个霁字。
想着自己吃了肉也不能忘分妹妹一口羹,疑似取名字上瘾的谢二郎谢霁又大手一挥,给自家妹妹也重新取了个雅致名号,要乡长一同加进族谱里。
谁承想,后写了此事的家书竟没能成功送到,谢霁误以为三娘默许此事,便直接拍板做了决定。
直到两年之后谢霁高中状元,酒后误打误撞说出此事,谢三娘才知道,自己不在的这三年,她竟连名字都被改了。
便因着他先斩后奏这事,谢三娘直到现在都一肚子气,成天也不愿叫他阿兄,就“谢二郎谢二郎”的叫,生怕旁人不知道他曾叫这名字似的。
不过谢霁自知理亏,才不敢在妹妹气头上再和她盘算此事,他飞快应承下来,“不是东西,我不是东西。”指向一旁的萧骕转移火力道,“你看陛下,这都是他带的头。”
萧骕捏着奏章的手一顿,只自顾自地埋着头,试图掩盖他那眼下浓重的青黑。
“陛下,您真的该去好好歇息了。”谢三娘看着他,深深叹了口气。
这五年来,萧骕的飞速成长他们皆有目共睹。
可这实在太快了,让人不由得便想到——揠苗助长。
五年以来持续不断的天灾压得满朝文武俱不得喘息,更何况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他。
一个这么点大的孩子,硬生生凭借惊人的意志撑过了一次又一次与股肱之臣们的彻夜长谈。
而这一次,崇贤殿内的宫灯又长明了整整三日。
“灾祸之下庶务何等庞杂,一时之间又怎么能够处理得完?”谢三娘清浅的眸色中泛着忧心与怜惜,她柔声道,“当下你们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只有好好休息,才能保证有足够清醒的头脑去处理更多的事情。”
“大雍不能没有你们。请务必保重身体。”
萧骕固执地不肯放下的笔杆轻轻颤了颤,他终于听进了谢三娘劝说的话,抬头道,“好,批完这条我就去休息。”
谢三娘与谢霁俱是松了口气,四只眼睛直直盯着萧骕圈圈点点,搁下笔走进内殿。
和服侍完萧骕就寝退出来的大监对视一眼,看到他微微颔首的动作,谢三娘这才完全放下心来,押着谢霁走出大殿。
“三娘,你实话与阿兄说,这次的天灾到底还要持续多久……”谢霁惯是会察言观色的,尤其是对自家妹妹。纵使谢三娘的神色掩饰得再毫无破绽,他还是察觉到了些微妙的不对劲。
谢三娘的脸色微微一变,捏紧的拳头又渐渐放开,终是瞒不过兄长,她站定,垂眸道,“星象晦暗。我不敢保证,但……”
“至少还有五年。”
“五年?!”谢霁失声惊叫,他忙掩唇压低声音,不敢置信道,“怎么会这样……”
“三娘,你可知,国库存下的赈灾银早就花光了。就算全国上下再紧衣缩食,也就只能撑过数月而已。”
“五年……难道是天要亡我大雍么?”
“是我之过。”谢三娘垂下眼睫,遮住眸色之中深重的沉痛与自责,“我的预测失算了。”
很爱兄妹俩[可怜]
大雍前尘苦苦的又夹杂点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追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