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右边竖着现出两句诗: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后淡淡隐去。
小镇的清晨伴随着太阳的升起,渐渐人声鼎沸,河道边的石板路挤满了商户,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呼喊小孩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牛车,驴车和行人走在同一条拥挤的道路上。
小河上时不时划过几艘小船,船上堆放着各种瓜果蔬菜。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都穿上了体面的新衣裳。
色彩艳丽的衣裙和长袍行走间如一道道彩虹在流动,小儿手中拿着风车唱着童谣奔跑着。
【好一副市井图,他们真开心啊。】
【端午是什么节日,有知道的吗?】
【不知道,没查到资料。】
【他们的衣服样式真多,每一款都好看。】
因刘院长还没有研究出具体的日子,很多资料内容没办法解读,所以暂时没有公布出去。
镜头掠过街市来到街尾一家大门前。
大门打开,挎着篮子的妇人走了出来,回头对着屋内整装待发的小孩喊道:“初五,采完艾草早点回来。”
“知道啦,阿娘。”
镜头随着小孩奔跑移动,小镇的面貌也呈现在眼前,七拐八绕的出了镇子,沿着土路走了不一会儿初五停下了。
林间小河边有一群小儿在摘河边一种植物叶子,还有几个孩子光脚在浅滩摸鱼,他们身后两个女娃娃在弯腰摘花草。
初五跑到一丛高大的植物前砍了不少放在背篓里,又去河边摘粽叶和菖蒲。
“初五,你怎么现在才来,我们都在等你呢,小雨他们都等不及要斗百草了。”
“奶奶给我编五彩绳耽误了,看,好看吧。”
“我们也有。”说着孩子们纷纷亮出自己手腕上的五彩绳后相视一笑,哈哈哈的声音响彻林间。
【好看,好看,初五说是编的,又一项纯手工技艺。】
【看着太复杂了,怎么才能编成这样呢?】
【直播结束后去研究院官网看看吧,或者去宋氏官网找找。】
【宋云纱懂事长都发文强调了,联邦不止他们一家在做复原古华国服饰,另外几家叫得上名号的都在研究了。】
【看到出来是真被网友催怕了,还没见给别家公司推销生意的董事长呢哈哈哈。】
孟阮冬配音的旁边配合着画面响起:“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这天全国放假庆祝佳节的到来。”
【不!我们不知道!】
【另外三个节日呢?你说呀。】
【好家伙,自古以来!听听这话,我们这些后代子孙真是没脸面对列祖列宗。唉?我为什么会说出‘列祖列宗’这么有内涵的词?唉?唉?】
【血脉觉醒?!】
【只有我关心这天放假吗?】
“我们去收集花草吧,等会这里集合,斗百草。”
孩子们一哄而散,埋头找各种他们看得上的花花草草。
初五跑到了林间,还遇到了镇上的郎中祁爷爷拿着小锄头在挖东西,“祁爷爷,你怎么在这里呀。”
“初五呀,这是在收集百草呢?别往里面走了,再进去就危险了。”
“爷爷在采药,端午这天药性最烈,药效好。”
初五听不太懂,只记住了不能再往里走,“嗯,我这就回去啦,祁爷爷再见。”
老郎中看着初五确实原路返回了才放下心来,继续蹲在地上挖草药。
【又出现了,草药。】
【听说风家的医疗研究实验室已经在研究古华国医学了,估计不久就会有成果。】
【他们会诊脉吗?】
【这就有点为难人了,咱不是那么刻薄的网友。】
【斗百草是什么意思,怎么斗呀。】
小孩子们又聚到一块儿了叽叽喳喳兴奋地聊着天。
“先文斗吧。”一个胖嘟嘟的大孩子提议,大家都同意了。
每个小朋友把自己收集的花草放在地上摆好,大家互相辨认花草的名称。最终在大家的一致认可下,小丫赢了。
小姑娘开心的蹦起来,发髻一上一下的甩着,可爱极了。
“开始武斗啦,初五,我跟你比。”
“来吧,我不会输的。”
两人挑出自己认为最结实的草茎交错成十字,用力拽,在一声声的加油声中初五惜败。
围观的小朋友很贴心的给出了各自的鼓励。
【原来这就是斗百草呀,真有意思。】
【今年已经过了五月五了,等明年我也要跟朋友们这么玩。】
就这样玩了好一会儿,有大人来喊了,小孩子们拿上自己的艾草、菖蒲、粽叶和花草返回家中。
初五回来时,他的奶奶刚把泡好的糯米端到园中的石桌上。
“我们初五真能干,摘了这么多。来,给奶奶,奶奶给挂起来。”
奶奶熟练的用菖蒲条把艾草、菖蒲和其他气味较浓郁的花草捆在一起,倒悬挂在大门口,卧室门口和厨房门前。
“今年的艾草长的可好了,味道也浓,挂在门前蚊虫鼠蚁和灾厄都不敢来我家啦。”
“哈哈,是啊,我们初五摘的艾草一定会让大家安康一整年的。”奶奶抚摸着孙儿的脑袋,皱纹里都含着笑意。
还剩下一大把的艾草,奶奶说:“剩下的这些晒干了留着泡脚。“
初五高兴的说道:“祁爷爷说了,冬病夏治,艾草泡脚能祛湿活络,散寒消疲劳哩。”
“对对对,初五真聪明。”
【记下了,记下了。】
【冬病夏治?哪些病是冬病呢?】
【好神奇的理论知识,先记下再说。】
“老伴儿,粽叶洗好了,我们包粽子吧。”
这时初五阿娘也回来了,“阿耶,阿娘,我回来了,今年的雄黄酒和菖蒲酒比往年都难买,我跑了好几家才买到。”
除五爷爷:“这酒真不错,辛苦了。”
“瞧您说的,初五跟爷爷奶奶一起包粽子,娘去做饭,下午去给你阿耶送吃的去。”
“好耶,好耶,去看阿耶喽。”
【目前来看,端午节有挂艾草、菖蒲,喝雄黄酒或者菖蒲酒,包粽子。】
【这两种草我家门前的小河边就有,以前区里还清理过,长的太高了。我现在就去砍回来挂门上。】
【驱邪,避虫蚁,古人真浪漫啊。】
等那位网友跑到河边的时候留给她的就剩一小片了,大家一看又来人了,加快了拔艾草的速度。
“给我留点!!”
镜头下,奶奶拿起两张粽叶交叠放在手上一折就折出一个漏斗状,把糯米,蜜枣填入粽叶里后看不清怎么做的,就这么一包,一个完美三角角黍就完成了。
【发生什么了,怎么就包好了?】
【我再看一遍。】
【这丝滑的动作,看的强迫症舒适极了。】
“奶奶,我想吃灰水粽,不想吃蜜枣的了。”
“有,还有白粽,肉粽,豆沙粽,蛋黄粽和海鲜粽奶奶都准备了。”
初五开心了,稳稳地坐在石凳上,小小的手里攥都攥不住粽叶,努力再三,一个扁扁的三角形放在了完美粽子框里,一眼就能看出是谁包的。
【初五小朋友实名演我哈哈哈!】
【我的水平就跟他一样。】
【我想吃蜜枣馅的,我没吃过。】
漫海星经济部一看到这评论,得益于禹航星的同僚们有经验在前,也带着官方的圣光出现在了评论区,表示官网有售。
这话一出网友还能等?一秒钟售罄下架。
漫海星经济部一看这速度,个个捶胸顿足,恨自己格局太小了,第一批准备的数量不够多。
他们又学起禹航星的做法开启了预售,网友骂骂咧咧的让其坚持了两秒才售罄下架。
“奶奶,为什么每年端午都吃粽子呀。”
“当年吴国名将伍子胥被沉入钱*江,姑苏百姓怕鱼虾啃食忠魂,就用艾草包着糯米投进江里喂鱼虾……”
爷爷久坐不适,拿着蒲扇在院子里走圈,听后补充道:“也有说是为了纪念楚国屈原的,……”
“屈原五月五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时,以竹简贮米,投水祭之。”初五摇头晃脑的背了出来。
“我听隔壁的读书人念过,就记下了。”
又得到二老的一番夸赞后小孩子坐不住了,想要出门玩。
奶奶拿着香囊挂在初五的腰间,又用小网兜坠了两颗咸鸭蛋,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去玩了。
画面定格初五的香囊和咸鸭蛋,标了注解。
【又一纯手工绣花配饰,里面塞草药,驱邪避蚊虫,如果换上香珠什么的岂不就是香水携带版了,这法子好。】
【咸鸭蛋?蛋还好好的怎么做成咸的呢?】
【看,每家门前都悬挂着艾叶,那个大门头上还挂了好漂亮的长条子。】
【原来叫端午幡呀,随风飘起来真漂亮。】
初五跑到了临河边的街上,看到了他表叔,“二表叔。”
“初五哎~”说话间抱起孩子就转圈圈,在初五晕之前把他放下了。
“表叔去取做好的咸鸭蛋,初五跟我一起去吧。”
“好呀。”
【这个二表叔好像是我们副执行长吧。】
漫海星执行长在索尔星参加联邦会议,咬着小手帕嫉妒地看着副执行长那眉开眼笑的样子,越看越来气,“那是我的角色!”
叔侄俩走了没一会儿,裹咸鸭蛋的摊位前围了一圈人。
只见摊主将各家带来的新鲜鸭蛋在黄泥浆中裹了一层泥后捞出聚在一堆,又在草木灰堆起的斜坡上将鸭蛋从上面落下滚了一圈,就完成后。
裹好泥浆和草木灰的鸭蛋被摆在一旁,一家家排队裹咸鸭蛋。
【真解压,我能看一整天。】
【这样就能做咸鸭蛋了?等个把月煮熟后食用?】
照例咸鸭蛋售卖通道打开,网友不管三七二十一闭眼就是下单,先买回来再说。
【我没抢到咸鸭蛋,抢到了变蛋】
【看,那个穿橘色衣服的大娘拿了一筐鸡蛋过来,说去年在摊主这做的变蛋特别好吃,今年又来了。】
【看介绍都是要煮熟后吃的,变蛋是凉拌的,咸鸭蛋直接吃或者做点心,做点心?】
二表叔拿到自己家的咸鸭蛋后准备叫上初五一起回去,初五想继续玩就没跟着走。
“那成,等下午我们全家都去给你阿耶助威。”二表叔说完拎着咸鸭蛋就回了。
执行长:演的绝对没有我好!
初五找到上午一起玩的小伙伴,玩起了撞咸鸭蛋的游戏,谁的咸鸭蛋先碎谁就输啦。
小孩子们玩的开心,大人们在一旁包着端午的粽子聊着天。
“昨天我家小皮肺热咳嗽,晚上给他炖了木瓜鲈鱼汤,今天终于不咳了。”
“她小姨,我记得你前两天说浑身无力,干什么事都没精神,现在好了吗。”
“喝了几天滋阴补血的汤好多了,今天换茅根马蹄瘦肉汤喝了”
【真的假的?】
【这些食材他们是怎么想起来配到一起的?】
【我居然很想试试。】
这时爷爷来找初五了,“初五,回家吃饭喽。”
“来啦,爷爷。”初五开心的跟小伙伴道别。
爷爷也跟街坊邻居打打招呼,带着初五回家。
“快去洗手吃饭了。”
“饭前一碗汤,长寿又健康,给,海椰无花果生鱼汤。”
爷爷:“论煲汤,我们漫海星可是没服过谁。小病小痛,对症喝汤就能防病治病。”
被撞坏的咸鸭蛋也被切成两半盛放在上桌。
【嗯……打广告呢吧,绝对是广告。】
【暗广。】
【以前不是,从今天起恐怕他们漫海星真的会成为煲汤之冠。】
【咸鸭蛋蛋白有点咸,还能忍受,它的蛋黄流油啊!黄澄澄的太有食欲了。】
【别只顾着看了,吃啊喝啊,孟师出品必属精品。】
【真好喝,鱼汤一点都不腥!奶白色的汤,第一次见。】
【咸鸭蛋黄也好吃,口感沙沙的,特别香,我现在特别好奇咸蛋黄馅的粽子。】
一桌子菜全是当地特产,炒明虾,鱼仔饼,凉拌鱼皮,鱼生,鲍鱼黄鳝饭,焗蛤蜊。
“粽子出锅喽,小心烫。”
一大盆各种口味的粽子被摆在正中间。
奶奶:“那几罐生腌晚上等船队比赛结束都开了吃。”
“这几天吃味道最美,时间上正好呢。”
【灰水粽果然好吃,包的过程中一度让我很疑惑能不能吃,老祖宗果然权威,我什么档次居然怀疑祖先。滑跪抱大腿求饶.jpg】
【我跪的最标准。】
【蜜枣的简直长在了我的味蕾上。】
【我喜欢白水的,淡淡的粽叶香我太喜欢了。】
【唉……我没抢到,但是我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妈,我妈正在包粽子。】
【这位网友,我劝你想好再发言,想被大家的口水淹死吗?】
【其他菜也都意外的美味,跟比那星那边完全不是一个风格的。】
吃完午饭,一家人换上出场子的好衣服,挎着一篮子粽子,准备出门。
“出发,去江边。”
朝着江边去的人皆是三五成群,以家庭为单位有说有笑的走着,初五年纪小,个头矮,看不见前方的路,抬首只能看见一片片高大的身影和骑在自家阿耶头上的稚子背影。
江边人头攒动,有卖饮品的,走动卖糕点的,卖香囊、风车、粽子和小食的。
【商家卖的是油炸小螃蟹?】
【另一个小姐姐在摆摊卖水果,但都是酸的,味道非常特别。】
【蒜泥生蚝,我的年度食物出现了!我永远的最爱。】
【炒花蛤,这是辣的,好吃,多吃。】
【肠粉大家都去冲,米浆做的,人怎么能聪明成这样!】
【我不允许有人错过浆水鱼鱼!】
【太多了,太多了,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小食?芋泥冰粉,粿条,蛋黄酥……】
【恨不能生在古华国!】
在一家人挤过人群,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片空地,初五阿娘把带着的布铺开,坐着等龙舟赛开始。
这时画面一字一字显现出两句诗: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2#
画面切到孟阮冬。
“请龙舟!”浑厚的声音响彻云间。
在一间雕梁画柱的建筑中,三十多人穿着统一的队服,为首的手持三炷香,皆跪在地上。
显然是在跪拜着谁。
族公在一旁念着大家听不懂的词,念完后首位之人上前把香插在香炉内,众人埋首拜了下去。
这时网友才看到,高台上摆着的是牌位。
画面注释写着他们是在宗祠祭拜,保平安求胜利。
直到族公一声令下,“请龙舟”,龙舟队起身离开后网友才敢发言。
【刚刚我根本不敢说话,太震撼了,令人敬畏。】
【他们在拜祖宗!宗祠……我找到了,宗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者先贤的场所。】
【宗祠真壮观啊。】
对于宗祠网友们由心产生的敬畏之情使得他们不敢多言,直播第一次出现沉默空白的弹幕时间段。
三十几人齐心协力把龙舟扛了出来,画面给了龙舟一个特写,昂首而立威严无比的龙头,细窄的船身被一条条板子分割为座位,船中间有块空地。
【船……长这样?】
【我真的太期待赛龙舟了。】
【激动激动,真人划船竞技,太酷了。】
当孟阮冬一行出现在江边合力将龙舟成功入水时,岸边的人群开始骚动。
确认龙舟状态一切完美,家属才靠近给各自的家人投喂食物。
“阿耶~等下要加油哦。”
孟阮冬边嚼着粽子边应和,点头笑着,“初五,明天的孩童龙舟赛也要加油。”
“嗯,我们一定会赢的。”
【不是,这么小的孩子也有少儿级别的赛龙舟?】
【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这时江边的龙舟越来越多,大家都在做赛前准备了。
初五突然向前方上游一指:“看,那是桂花婶。”
桂花婶和她老伴儿带着儿女们站在一龙舟队前,她把自己手中的瓜果糕点,以及家人手里拿的东西一一递给船队上的人。
接收礼物的年轻人将收到的红色头巾分发给船队上众人扎在额头上。
复朝着桂花婶拜了三拜,桂花婶抹着眼泪摆了摆手。
“这是桂花婶娘家的船队,桂花婶在给船队‘上红’呢。”
“桂花奶奶嫁过来后就没有回去过,她娘家比较偏远,这支船队一路划过来想必一定又累又饿。”
【所以才给了那么多吃的,真看不得这种温情的桥段,会哭晕过去。】
【我这个猛女看到都落泪了。】
【传统文化真的太有魅力了。】
时间推进,“呜——”岸边号角奏响,“上船!”各船队准备就绪,船身空地上原来是用来安置大鼓的。
“咚咚咚”各船队回应似的敲着各自节奏的鼓点,等待发船信号。
“砰!”两岸冲天炮竹炸响,十支龙舟犹如游龙出水,穿梭而去。
“咚——咚——咚——”密集的鼓点,激荡的号子声,整齐划一的划桨动作,看的现场观众和直播间的网友心跳加速。
【明明对比平时我们坐的船的速度不算什么,但是我现在特别激动,我感觉自己能上场大干一番。】
【太热血了,太快了,三十多人居然能配合的这样好,一点不乱,人力居然可以达到这种速度!】
【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根本坐不住。这就是赛龙舟!】
前面水路越来越窄,最后只能允许三条船并排通过的宽度,孟阮冬他们船队现在排第二。
两岸作为群演的内城居民忘记了自己在演,发自内心的呐喊助兴。
直播间的网友们不堪落后,气势上比谁都盛。
不幸的是,有条落后在倒数第二的船队翻船了,大家在水里不见慌乱,齐心协力把船翻正后上船继续比赛,船桨丢了的就用手划。
【我的泪点平时很高的,怎么今天动不动就流泪。】
【看前面,进入镇里了,临街的那条河特别窄,只能一条船过去,还有桥。】
【河道不是直的,有弯,糟了,怎么办怎么办……】
网友担心的翻船落水事件没有发生,第一个过来的是初五他们隔壁村的船队,一个骁龙摆尾船漂移过去了,漂移过去了……
岸边看龙舟赛的观众围了里三圈外三圈,在这一刻爆发出了热烈的尖叫声,响彻云霄。
【我眼睛是不是出问题了?不然怎么看到了水上人力漂移?】
【不瞒你说,我的下巴差点掉下来。】
船队上的人全是漫海星水性极好的青年,为了这一手他们没日没夜的训练了将近十天,撞坏了不少船,落了不知多少次水。
今天有惊无险通过,大家彻底卸下心防,全力比赛。
围观的人群热情不减,扯着嗓子继续呐喊,船队一个接一个的漂移过弯道,给观众们上演了一场场视觉盛宴。
【我嗓子都快喊劈了,还好一个人住。】
【我妈以为我病危了,看到我在看直播后就不管我了。】
【太帅了,漫海星是吧,我这就来!】
【真热血,一个个胳膊上的肌肉简直迷死人。】
随着鼓点越来越快,船员知道终点就要到了,个个牟足了劲地划,人群的助威声随着鼓点传到船员耳中,他们只有一个信念——要赢!
所有船队发了狠将自己最后一丝力气榨尽。
在一阵贺彩声中,孟阮冬他们的龙舟队以微弱的优势胜出,隔壁村的排第二,桂花婶娘家的排第三。
翻船的那只龙舟队最后一名到达终点,大家献上了热情的掌声,祝贺他们抵达终点。
镇长高兴上头了,爬上高石振臂一呼:“今晚摆庆功宴,大家都来。”
【镇长大气,喔哦~】
【恭喜冠军龙舟队!恭喜最后安全抵达终点的龙舟队。】
“端午安康!”人群中一人由发出一声呼喊,随后所有人都在喊着“端午安康。”
这就是体育竞技的影响力!
太阳西陲,江面映照着红火的夕阳,岸边的大家兴奋的回味着刚刚的比赛。
孟阮冬他们的队伍捧着冠军的奖旗相视一笑,“今年不用去跪祠堂真是太好了。”
夜幕降临,镇子上灯火通明,家家都拿出了自己的食物出来,在长街摆了长长的宴席。
孟阮冬换下队服,换上活动方便的胡服长靴,在席间忙碌着。
切腊肉腊肠,一排排小巧的陶锅摆开,油润的煲仔饭在火上沸腾。
红火香辣的江边烤鱼,沸腾鱼片,麻辣小海鲜热油一泼十里飘香,铁板鱿鱼调料一撒,所有人都被勾成了翘嘴。
清蒸鲈鱼,红烧海鱼,炖杂鱼上桌秒没。
重头戏是佛跳墙,汤盅在头天就上火煲了,盖子掀开,所有人恨不得飘过来上手抢,只想最快速度放嘴里。
席间年轻的少男少女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载歌载舞。
副执行长暗戳戳的问到:“孟大师,有没有电影呀,比那星的时候都放了,我们没有的话大家会伤心的。”
他的话遭到了风听、云飞扬和罗银一众的白眼。
到底是从政的,副执行长脸皮厚顶得住。
孟阮冬想了一会儿,答应了副执行长这个要求。
于是,当长街上空飘起超大天幕的时候,所有人爆发出一阵欢呼。
片头一出,小孩子们乐疯了,“是动画片,动画片,太好了。”
影片开头盛唐长安的繁华将大家的情绪带到了顶峰。
《长安万里》,谁能拒绝爱李白呢。
【屈原五月五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时,以竹简贮米,投水祭之。】:选自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见于书本《端午》 刘晓峰.著
2#:唐.张建封《竞渡歌》
给船队上红这个习俗我查到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才有,不过为了剧情我也加进去了,勿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第 35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