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荷裳将自己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白天,她是运筹帷幄、冷峻果决的联盟元帅,主持防御会议,批阅堆积如山的军务文件,用绝对的权威维持着联盟这台庞大战争机器的表面平稳。夜晚,她则潜入数据的深海,像一条沉默的猎食者,追踪着那些隐藏在正常流程下的异常波纹。
她不敢再依赖兴奋剂,那会让她的判断在关键时刻出现致命的偏差。取而代之的是更浓的黑咖啡和强行压榨自身极限的意志力。眼下的乌青愈发明显,衬得她本就冷白的肤色近乎透明,唯有那双眼睛,锐利如故,甚至因为过度专注而燃烧着一种冰冷的火焰。
线索在一点点汇聚。
她调取了契诃夫担任元帅最后几年所有被驳回或“暂缓”的提案。其中一份《关于建立联盟精英治理委员会的构想》引起了她的注意。提案核心是废除形同虚设的理事会,由军方、科技界和工业界的顶尖精英组成核心决策层,对联盟实行“更高效、更集中”的管理。这份提案在当时以“过于激进,有违《联盟宣言》精神”为由被内部否决。
她又追溯了近几十年来,联盟境内几起规模不大却影响恶劣的“秩序混乱”事件——行星级别的罢工、对军方管制的大规模抗议、资源分配不公引发的骚乱。这些事件的报告最终都汇总到契诃夫那里,而处理意见往往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效率和对“稳定”的极端强调,镇压手段也一次比一次强硬。
最关键的突破,来自她对Ω星历次遇袭报告的交叉比对。她发现,每次海盗发动大规模袭击前,总会有一些小规模的、看似无关紧要的骚扰发生在联盟其他边缘星系。这些骚扰恰到好处地牵制了部分机动兵力,使得Ω星的防御在关键时刻总是显得捉襟见肘。
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偶然,但十几次、几十次……这就是精妙的战术调度。
而能对联盟军力分布如此了如指掌,并能精准预测其调动规律的,除了她这个现任元帅,就只有深耕军方数百年、门生故旧遍布各个角落的契诃夫。
乌荷裳调出了契诃夫的个人履历和早期发表的一些军事理论文章。在一篇发表于新星历初年的、关于《论人类社会形态与生存效率》的陈旧论文中,她找到了根源。
文中,年轻的契诃夫以一种近乎偏执的理性论述道:“……‘人人平等’是理想主义者的呓语,是文明初期为了凝聚个体而必要的谎言。宇宙的生存法则是残酷的,有限的资源注定只能由最优秀、最强悍的个体和群体支配。民主与自由在生存压力面前是低效的奢侈品。人类文明若想延续,乃至走向深空,必须建立如蜂群、如蚁巢般高度秩序化、等级分明的社会结构,牺牲不必要的个体自由,换取整体的生存与发展效率……”
文章的结尾,他写道:“若混乱是阻碍文明的顽石,我愿化身最无情的铁锤。”
当时这篇论文并未引起太大反响,甚至被一些学者批评为“反人类”、“极端社会达尔文主义”。随着契诃夫在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些早期的激进思想似乎被他刻意隐藏了起来。
直到现在。
乌荷裳靠在椅背上,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她终于明白了。
不是简单的权力**,也不是私欲膨胀。这是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基于某种冰冷信念的宏大计划。
契诃夫看到了联盟在《联盟宣言》表象下的混乱、低效与堕落,他认为这条道路终将引向毁灭。于是,他亲手扮演了那个“无情铁锤”的角色。他利用甚至可能主动培植了“星际海盗”这股力量,用它来不断敲打、削弱他所厌恶的旧秩序(理事会),同时也在持续的“外部威胁”下,不断强化和集中军方的权力。
Ω星理事会的反复被袭,直至最终覆灭,恐怕不仅仅是因为它弱小,更因为它象征着契诃夫所要摧毁的“平等”与“自由”的旧梦。而第七舰队遭遇的新式武器,不过是计划推进中,必要的牺牲和测试。
在他的蓝图里,旧的联盟必须被彻底打碎,然后在废墟上,由他,或者他选定的、认同他理念的继承人,建立起一个高度集权、绝对服从、等级森严的星际帝国。
而她,乌荷裳,被他选中,悉心培养,推上元帅之位,或许正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帝国奠基人”之一。他可能一直在观察,在等待,看她是否会像他一样,对联盟的“顽疾”失去耐心,最终认同他的道路。
想通这一切的瞬间,乌荷裳并没有感到豁然开朗,反而像是坠入了更深的冰窟。她想起契诃夫将元帅权杖交给她时,那双充满期许又深不见底的眼睛。那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认可,更像是在审视一件即将完成的作品。
她猛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舷窗前。窗外是α星人造夜空下冰冷的军事基地,探照灯的光柱如同利剑,划破黑暗。这片她誓言守护的星空,在真相揭露后,变得如此陌生而充满恶意。
“所以……老师,”她对着玻璃上自己模糊的倒影,无声地低语,“你给了我力量,给了我权柄,最终是想让我成为你……成为砸碎这个你所憎恶的世界的,最后,也是最重的一锤吗?”
她嗤笑一声,笑声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多么讽刺。他厌恶混乱,自己却成了最大的混乱之源。他追求秩序,手段却是最极致的无序和背叛。
那么,殷水墨呢?在那个冰冷的帝国蓝图里,那个阳光般耀眼、屡次违逆他“高效”原则(比如为了保护民众不惜牺牲整个舰队)、甚至可能窥破了他秘密的“小家伙”,又是什么?
一个需要被清除的……bug?
乌荷裳的眼神骤然变得冰冷坚硬,如同α星地壳深处最坚硬的合金。
她转身,回到操作台前,清除了所有非必要的调查记录。证据链依然不够完整,无法公之于众,尤其无法动摇那些对契诃夫抱有根深蒂固忠诚的老派将领。但对她而言,已经足够了。
理念的不同,无法调和。道路的选择,你死我活。
她按下通讯键,接通了米哈伊尔:“通知下去,一小时后,召开最高级别军事会议,所有舰队队长、地面军及联勤军主要负责人,线上参加。”
“是,元帅。议题是?”
乌荷裳看着屏幕上那份被她加密隐藏的、关于契诃夫早期论文的摘要,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议题:关于调整联盟长期防御战略,及……清理内部冗余信息节点,确保指挥系统绝对纯净的必要性。”
战争,从未停止。只是换了一个,更残酷的战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