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和往常一样,准备在下班前按店铺顺序处理一遍售后,企业微信突然疯狂跳动闪烁,原打算处理完售后再看,不停闪烁的红点点差点让她强迫症犯了,索性直接点开——
公司总群:
@所有人:3:00钟所有人到会议室开会!
@客服组也需要到场!
蓉蓉也看到消息,问她:“你知道老板要说什么不?为什么我们客服也要去?而且三点钟我们都要下班了才开会,这不是加班嘛,好烦!”
“嘘,小声点。”
她看时间离三点差不多一刻钟,余光却看到其他同事往客服组这边走近,她赶紧让蓉蓉禁声别说话。
“张晓,吴蓉蓉,你们先去会议室吧,店铺我们先接待着。”
张晓起身让开位置,并把比较**的微信聊天界面都关闭了,和吴蓉蓉一前一后先到了办公室。
“坐!”年轻的老板看到她俩,让先坐下。
吴蓉蓉年纪比较小,很容易看清楚她此刻神色不安。
张晓都是职场老油条了,不动声色坐下,用余光打量老板的神色,老板也没让她过多猜测,直接开门见山的说:“等下会议也会说,但我还是提前给你们打声招呼,公司快经营不下去了。”
“这……”蓉蓉坐不住,刚要接茬,老板摆了摆手,“先听我说完了再说。”
“我也知道大家平时都很认真,但大环境不好,我们公司经营的行业又和人口生育率挂钩,国家的生育率连年下降,公司已经入不敷出,尝试过转行,但你们也看到了,失败了。”
老板还在继续说,张晓已经听不进去了。
她开始疯狂在脑海里盘算起每个月的固定开支,房贷一千五,物管水电气一百五,再加上生活饮食,至少需要两千五来开支。
哪怕她天天吃面条,生活费也要3-500,也就是说两千块是需要的。
如果离开了这家公司,继续找工作,按照她未婚未育年龄30 的个人条件,一般的公司都不敢要她。
“……所以公司决定客服组由原来的4人,减少至2人,且工资目前也只能按照基本工资3000发,公司也确实没有办法了,这几个月的开支都是我们几个合伙人从银行贷款出来的,可以说是背水一战……”
到了三点钟,有点巧合的是,今天所有的员工都在上班,无一人缺勤,连她们客服组也没人休息,会议室满满当当坐满了人,位置不够还从外面收纳了许多独凳放在靠墙的角落。
“下面是目前暂时停工的名单……”
无一例外,做得不好的运营和大部分运营助理都被劝退了,助理的工作内容之后由运营自己做,目前店铺进的咨询消息不多,一台电脑可以同时登陆几十个店铺且不至于太卡顿,所以两个客服绰绰有余。
客服部也裁掉了两人。
经过了几分钟的单独谈话,张晓其实早就晓得了客服组裁员名单,老板想留下她,但是也知道她才买了房子不久,房贷压力大,公司只能发3000元的固定工资,所以他们也不确定张晓愿不愿意继续干。
张晓愿意吗?
私心里她并不愿意拿三千的固薪。
在干这份工作之前,她都是做的销售,高工资拿习惯了,好不容易稳定心态一个月老老实实拿五千的工资,这一下子工资快降了一半,每个月真的只是糊口了。
“老板,我先暂停一下工作吧,要是后面公司需要人了,可以再喊我。”
老板也能理解,他们给出的工资没房贷还能勉强生活,张晓有房贷,选择走人也能理解。
她收拾好桌上的小物品,除了一个水杯,一个充电器,一个笔记本,还有个抱枕。
所有的东西她一个黑色垃圾袋都装好打包提走了。
“晓晓姐,我一点不想你走。”吴蓉蓉泪眼婆娑的拉着张晓不放。
“怕什么,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记得你是有后盾村里有房子土地的人,遇到什么事往家跑就行了。”张晓一句玩笑话,没想到日后竟然一语成谶。
原本吴蓉蓉是在裁员名单里,张晓自愿走人,把这个名额留给了吴蓉蓉。
但这事儿吴蓉蓉并不知情,只觉得运气好。
这下子之前搁浅的小摊子也该支起来了。
张晓下了班后,拎着塑料袋,特地在轻轨站出口的小吃街对面天桥底下坐了半下午,等真正到下班高峰期的时候,看看小吃街的行情。
小吃街沿着轻轨站出口一路延伸出去几百米,卖菜的、卖水果的,卖糕点面包的,卖凉面炸土豆炸淀粉肠的,也有单价高些的卤菜和炸熟肉、炸小鱼干的,连猫狗都有在这卖的。
出了轻轨口过路的基本都是年轻人,年纪大的也有,但他们都不是小吃摊的客户群体,真正的客户群体还得是年轻人。
张晓看到,停留驻足最多的就是卤货摊和炸土豆凉面摊子,凉面路边摊和有门店的价格都差不多,都是六元一份,像土豆泥都要十块钱打底。
以前不觉得,这下仔细看了,才觉得这小吃摊的价格真不便宜。
一份土豆最多一个土豆,土豆才多少钱?好像一块钱一斤,一个土豆顶了天一斤,所以这份土豆泥纯利润至少在70%往上。
眼见观察得差不多了,张晓往家走。
这边轻轨站她其实来得不多,离她家小区还有个更近的轻轨,但那条线路比这条线路人流要少一些,出了轻轨都是一些拉大货车卖水果的摊贩居多,卖小吃的比较少。
而且这边轻轨站附近还有个小学,也是五六点钟下学,从五点到七点,这里是人流最大的时间段。
不过张晓也看到了小孩群体的商贩又不一样了,他们卖的食物都非常迷你,凉面都是用小纸杯一份一份装好,只卖两块钱一份。
还有直接往脖子上套根绳索,胸前摊开一个小泡沫箱子,里面放着各种胃口的寿司,也是两块钱一个。
张晓给公司同事和熊家两兄弟做了一段时间葱油饼,也算做出了经验,五十个葱油饼,她一个钟头就做出来了。
因此她打算明天先来试试卖葱油饼,就用那个胸前挂盒子卖寿司的摊贩一样,直接用保温盒子走着兜售。
她拎着一兜焉哒哒的甜菜回家,正好碰上对面出来扔垃圾遛狗的熊家兄弟。
熊律川:“这会儿才回来?”
“是啊,公司临时有点事耽搁了,以后就不用了。”
以后就不用?熊律川抓住了这个字眼。
他在张晓脸上扫了扫,没看出什么,又在她手上那个硕大的黑色塑料袋上停留了片刻,“怎么回事?”
系统,你知道张晓在公司发生了什么不?
熊律川在心里问系统。
他也发现了,只要是关于张晓的,系统的电流流动特别快,还经常起小火花。
系统装死不出声。
“没什么,就是累了休息一段时间。”张晓不好意思说公司要倒闭了被裁员了,“熊大熊二都等不及了,你们赶紧带下楼叫人家好好放松。”
回到家张晓换了居家服,铺在沙发上查看银行卡余额,把几个软件的余额全部加在一起,勉强凑齐了一万,这钱精打细算估计也就够一个季度的房贷和生活费,最多再延长一个月。
招聘软件她下午都已经翻了一遍,除了销售还是销售,不是卖酒卖保健品的销售,就是卖保险的销售,张晓苦笑一声。
不过在看到厨房的小葱时,她想起了口口空间。
空间里的紫土地休耕一周后,第二次她就种了胭脂萝卜。
胭脂萝卜是他们这个地方比较受欢迎的一个菜品,他们这个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冷热分明,夏天热得很,冬天却格外湿冷,虽然嫌少下雨,但得风湿的人却很多,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家里泡泡菜坛子,吃了除寒气。
往前数几十年,农村地区没医疗条件,感冒了把泡菜坛子里的老咸菜抓起来下一碗滚烫的面条,吃了捂着被子痛痛快快睡一觉,感冒就好了。
而这腌制萝卜,就是泡泡菜的一大绝佳武器。
刚泡的泡菜坛子,丢几个腌制萝卜进去,不仅颜色殷红漂亮,还不易生花。
一想到泡菜坛子,张晓也不躺沙发了,起身往家里的泡菜坛子地儿去。
“喵~”张大强亦步亦趋跟上,见张晓取开土陶盖子,往里瞧,它也凑过大头要看。
“过去些,小心你毛给我掉进去了。”她的泡菜坛子井口深,天色又暗,看不清里面情况,支着手机电筒光,才看得分明。
胭脂萝卜,顾名思义像胭脂一样漂亮。
空间紫土地出产的胭脂萝卜,那就更漂亮不已。
而且这次的胭脂萝卜并不是往个头优化,而是往口感上下了功夫。
萝卜成熟那天,她光是空口当水果吃,一口气就吃了五个。
甜甜脆脆,抿甜~
她夹了几个浮起来的胭脂萝卜,连带着坛水也带出来部分,泡菜坛水氤氲在白瓷碗中,氤氲的西瓜红,摇一摇,跟琥珀流动似的,漂亮极了。
看到泡好的胭脂萝卜,她晚饭也想好了吃什么。
半刻中功夫,一份酸萝卜泡椒肉丝面热腾腾出锅了。
一锅煮熟的面条,得配比较宽的九叶面,每根面条都煮得晶莹剔透,裹着汤汁儿和油汁儿,根根诱人。
“瞎操心了。”一墙之外,熊律川嗅着空气里酸辣开胃的味儿,笑着说。
他和自家弟弟走到半途中,想了想,还是决定折返问问张晓具体情况,前段时间人都不舒服了还想着上班,再看她家的摆设,估计钱财方面并不算富余。
刚好他别的不算多,钱还算有点。而他又被系统箍在家里码字,钱也没机会花,所以要是张晓有需要,他也可以借些给她救急。
熊律川试探系统:“你看现在谁还主动借钱给人当债主的,看在我这么善良的份上,每天字数可否降两千?”
系统不吭声。
要不是有滋滋的电流声在脑海里流动,熊律川都差点以为它关机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