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在台灯柔和的光线下,翻开了那本用了很多年的工作笔记。纸张有些泛黄,记录着每一届学生的点滴。他翻到记录高二下学期的那几页,指尖停留在一个名字上:王朽。
旁边是他当时用红笔写下的、字迹略显潦草的备注:
> **王朽**:帮扶对象(张诺负责)。严重缺课,基础极差。家庭情况复杂(家访受阻,父酗酒暴力倾向)。状态:封闭、抗拒、自弃。眼神空洞,如行尸走肉。危险评估:高(自毁倾向?)。帮扶难度:极高。重点关注。
看着这些冰冷的字眼,老李深深叹了口气,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个总是缩在教室最后一排角落、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戾气的少年。那时的王朽,像一块被整个世界遗弃的、冰冷坚硬的石头。
他继续往后翻。笔记的间隔变得稀疏,关于王朽的记录也变得简短,却有了微妙的不同:
> 3.15:张诺反馈,第一次上门辅导,环境恶劣(描述触目惊心)。王朽态度冷淡抗拒。
> 4.02:观察,王朽上课偶尔抬头了?张诺似乎取得微弱进展。
> 4.28:篮球场见王朽打球,爆发力惊人,眼神有光?与平日判若两人。(意外发现腰侧有大片淤青!疑遭家暴!需高度警惕!联系社工介入。)
> 5.XX(日期模糊):暴雨夜,王朽离家,暂住张诺家。次日清晨,王家发生严重冲突,王朽受伤入院!报警立案!(张诺父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