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许君长乐 > 第41章 浅议

第41章 浅议

明堂二楼的雅间里,木窗半开着,楼下大堂的谈笑议论丝丝入耳。

张岁安临窗而坐,面对着一桌子的好菜,却没动几次筷子,心思全挂在堂下那几个身着儒衫的学子上,他们意气风发,语气中论的正是传闻东宫要领头试行的考成法。

这些日子,他特意将消息放出来,为的就是先在这些谋不得官路的学子间掀起一阵议潮,当下听着这几人聊得眉飞色舞,看来这考成法已是先行赢得了寒门才子的心。

江崇一听文人吵架就头大,正一脸黑地坐在对面:“可惜阿秋在孝期,害得我成了这个作陪的冤大头。”

张岁安殷勤一笑,还刻意扶着袖口替他夹了一筷子菜:“说好了我要请你吃饭的,不能失约啊。”

江崇哀怨道:“你也没说是来这儿吃饭啊,这的东西又不好吃。”

经过廷尉府大牢一遭后,江崇的父亲江闫便求到了景和帝跟前,说自己家犬子就是一莽撞蠢货,实在难堪皇子近侍大任,还请陛下放他回骑都署老老实实牵马。

景和帝本想着东宫初立,就让江崇顺势随侍太子,但江闫既已开口,他自然也不好强留,便也就放他回去了。

江崇心里气闷不过,佑炆殿失火,他挨了一顿板子不说,眼见着七皇子入主东宫,自己好歹也能官升一阶,却没想到被自己老爹给一把拽了回去。

既然官场失意,那就另辟蹊径,便又开始相亲,相到了车骑将军王氏家的女儿。

没曾想连面都还没见上一眼,这王家的三女儿,竟然与三皇子传出了私情。

三皇子出宫立府后,与景和帝为他择定的皇妃落了亲,如今正值新婚,却没想到这三皇子这样耐不住,转头又与王家的女儿搞在了一起,把三皇妃气得直接回了娘家。

可毕竟是车骑将军府的女儿,私情竟已曝出,三皇子府还是有媒有聘地纳入了门。

这事让王将军丢尽了颜面,他堂堂车骑将军府,没想到竟生出了这种上赶着给人做妾的女儿,虽说是贵为皇子侧妃,但毕竟走的不是什么体面门路,让他这将军府白白落了个家风不正的名头。

王家的声名扫地了不说,就连江崇也被钉上了一个冤大头的名声。

前有曹家,后有王家,就连江伯母这样不信邪的人,都开始怀疑江家的祖坟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要不然怎么看中一家黄一家,还都黄得这么不体面。

江崇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黄了两桩婚事,心中对这还没机会涉足过的男女之情,已有了几分哀莫大于心死的觉悟。

眼下他是官场失意,婚事更是得意不了一点,整个人颓得好似一鳏寡怨夫。

他嘎嘣猛嚼了两口菜:“要我说,不仅做官得考,成亲也得考,谁有本事谁先成亲。”

“你这是恨娶恨疯魔了?”张岁安笑了笑,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语气,“不过说到成亲,曹表妹与郑岐兄上月才在西平郡落了亲,眼下赵氏虽没了,但毕竟梁氏还在,曹家碍着这一层,也不好让郑岐入朝为官,便在西平郡为他荐了官职,我也包了份大礼送去。”

江崇脸色绿得发亮:“张子康,你对别人都是好言好语的,怎么对我就老戳刀子,我招你惹你了?”

“我话还没说完呢。”张岁安慢悠悠地顿了顿,“曹表妹回了一封书信,信上说,她一向不喜婚姻大事沦为家族筹码,只想自己做主,并非是瞧不上你这个人,还祝你早日觅得佳人。”

江崇半信半疑,把脸一抹,故作洒脱道:“算了,我就不信了,我这么一表人才,还能找不到媳妇。”

张岁安望向堂下,方才还围着热议的几个学子,不知何时已散了去,兴致勃勃的议论声渐渐消停,只剩下零星酒客的闲谈,这考成之法虽是惊起了一阵反响,却只似那小石子投湖,荡起了几圈涟漪便没了。

这种并无先例的吏治改革,本就不会只因几句议论便掀起大浪,只有等到真正露出成效时,才会激起延绵不绝的长尾之效。

张岁安软磨硬泡地耗了司徒府月余,杨老太公又拄着拐杖去御史台把几个尸位素餐的骂了一通,朝中各自你推我挡的风气才消下去半截。

新制要想落地,离不开人,也离不开银子。

按照新拟定的考成细则,新增官职要俸银,个别家境不济的学子也得提供赴考补助,管着钱袋子的司农寺一听,立刻就开始哭穷。

先前大司农梁瑞将手下的司农丞推出去挡了灾,新上任的司农丞更是个不知道从哪找来的混子,算账哭穷一把好手,规划财政一概不行。

张岁安此前知道国库空虚,却没曾想竟空成这样,年年省,年年穷,司农寺举步维艰,梁府倒是夜夜笙歌,景和帝这个名义上的舅舅占着皇亲国戚的颜面,是骂不得也动不得,如此一来,只好架空。

他私下跟杜何通了个气,寻得了新司农丞的错漏,禀到了御史台去,杨老太公此前才把御史台这群避重就轻的家伙骂了一通,眼下谁也不敢再当着老太公的面装瞎,该弹劾弹劾,该罢免罢免。

大司农梁瑞因为此前的贪腐案低调了一阵子,当下也不好再太过偏护自己人,司农丞的位置就这么空了出来。

司农寺里有个姓郭的老部丞,资历老道,是个实干之人,之前还因赏识杜何提携调任过他,当下司农丞这个位置空在那里,便也只能先让他顶上去。

只是他一把年纪,眼见着没几年就要告老还乡,手下自然需要几个帮他办事的人,杜何便随他一同入了丞署,东拆西补地梳理出了一份财政结余,最后还不得不朝少府借了一笔,才总算是定了下来。

银子一旦落了账,压力也跟着上了一层,毕竟真金白银写在了账上,国库就这么点,做出成绩了那算是千秋功业,做不出就等着落个劳民伤财。

等张岁安上上下下地打通朝中的关节,眼见已临近入秋。

今年的秋季四方顺遂,大有丰收之势,日日放晴,秋空开阔,东宫的宫人们也早早地开始准备迎秋祭,往来布置,忙里忙外。

只有北侧的书堂安静如常。

虽是晴日,也有些泛冷,温茶的炉子咕噜咕噜地冒着,热腾腾的茶香腾起一阵雾气。

张岁安早到了些时辰,内侍先行过来奉好了茶:“少傅在此处稍等一会儿,尚衣署的人来了。”

“是又来为殿下量体做衣了吗?”张岁安不疾不徐地抿了一口茶水。

小内侍答道:“正是,教授殿下射艺的夫子说,殿下箭术精进得快,正好在明年春猎前为殿下赶制一套猎服出来。”

正说着,常乐忽而也从殿中过来传话:“殿下听说少傅到了,传您进去说话。”

张岁安跟着走进殿中,只见付辕正由着宫人给自己套上外袍,转头一见他来了,眼底亮了亮,方才还淡淡的脸上,冷不丁地挂出了一个笑来,露出颗尖尖的虎牙。

付辕大开着手,朝他道:“尚衣署的人选了两种团纹,少傅觉得哪种好看?”

张岁安顿了顿:“暗云纹隐而不晦,适合殿下。”

“那就定这个。”付辕胡乱地把外衣一套,就大步朝张岁安走了过来,“幸而没误了时辰,不然又要挨你的戒尺了。”

他散着头发,连衣带也没系齐整,宫人们跟在他身后小心地替他穿戴,却因他站在张岁安面前,没人敢站到两人中间来替他理前面的领子。

付辕低头弄着自己的领口,也不知是理还是扯,越弄越歪。

“离上课还有些时辰,殿下不必着急。”说完,张岁安随手抬起手,替他把夹在领口的头发轻轻拨了出来。

付辕只觉得颈侧忽然一凉,好似有阵风,随着那截冰冰凉凉的手指,一同划过了脖颈,激得他寒毛一颤,愣了半天。

他慌忙埋头,自顾自地乱理一通,不去看张岁安,闷声转开话题:“我听说你要去南阳?”

张岁安沉声应着:“南阳富裕,离京城近,又是张氏祖籍,是当下最适合试行考成的一处郡县,秋收之后,土地休耕,农户有余,正是筹备的好时机。”

“要去多久?”

“若是顺利,隔月便回,若是不顺,恐怕要多留些日子。”

付辕半晌没说话,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我能去吗?”

张岁安一怔:“殿下是要出京?”

付辕退了两步,任凭宫人将自己胸前的衣领理平整:“天天困在这宫里,也不知道外头什么光景,怎么能懂得民间疾苦呢?少傅说是不是?”

“殿下贵为储君,若要离京,必得调动郎官缇骑护送,这般声势浩大,臣怕……”

“那就不以太子的身份去,就扮作你的书童。”

张岁安只淡淡地看着他,付辕就从他眼中看出了“有失体统”四个大字。

付辕眉头一挑:“我不过玩笑两句,少傅还就当真了?”

张岁安见他调侃自己时,张口就来,一时恍惚,仿佛在这少年的脸上,看到一股熟悉的气质。

而那气质,竟然像极了嘴欠时的自己……

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教训也是轮到他了。

付辕心头明白,出宫离京这种事情张岁安做不了主,便刻意借着晨昏恭定,婉转地跟景和帝提了。

本以为景和帝是不会答允的,没想到他竟然准了。

“多去见见民生,看看地方吏治,也是好事,朕当年做太子时,也曾替父皇微服私巡过。”

景和帝此话说得确实,若不是他当初微服私巡,也不会能从京郊铁铺里捞出个宠冠六宫的赵贵嫔来。

“不过此行既是为了推行考成之法,那便要切记,公事公办,不要流连太久。”

“是。”付辕面上宠辱不惊,心里已经偷偷乐开了花。

可还没等这心花盛放,景和帝又一盆冷水给他浇灭了——

“这南阳郡乃张氏祖籍,是张氏一族的命脉所在,张淮之的那个弟弟留在南阳任职数年,听底下的人说,南阳诸卿皆以张氏马首是瞻,弄得那处倒像是南阳的私地,而非我袭国的郡县了。”

付辕心口一沉,瞬间明白了景和帝允准自己去南阳的用意,推行考成为虚,私察不臣才为实。

那堂上之人还在不疾不徐地说着:“你此行与张岁安同路,正好也替朕探探这南阳的虚实,是不是真如传闻中那般,唯张氏之命是从。”

付辕面无表情的脸色藏在半暗半明的烛火中:“儿臣,遵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浅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