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64章 天意

第164章 天意

都说社牛搞社交是在放松,而社恐搞社交堪比上工。王喜凤与这两种状态都有一定的距离,可她知道有一种每个人都很喜欢的社交状态,就是酒逢知己。再i的人在自己最熟悉最信任的人面前也会如鱼得水。

要不都说知己难求呢?哪怕是宝玉这般不摆谱会聊天的客人,王喜凤依然觉得这样的拜访不能给她带来愉悦,依然是打工人应付老板家的傻儿子的一天呢。

送走宝玉,深感人生虚度的王喜凤重新烧水给自己泡了杯茶,继续将剩下的时光抛费。

院子里仍是满目苍翠,日头渐渐西斜,时间也悄然从夏日步入秋天。

熊孩子闲出屁来,总会作点妖。这一点贾母并没有留意过。她看宝玉向来戴着八百米厚的滤镜,孩子有什么错?都是下人的错。王夫人不也是这样?宝玉粘着金钏儿拉手扯袖子,都是金钏儿狐媚子带坏的。唉!

大观园里来来去去不过是那么些个新闻。宝黛钗的恩怨情仇起初还能抢人眼球,后来狗都不吃,铁三角却浑然不觉。

这日后廊上的芸儿爷为了搭上宝玉的线,孝敬了两盆开得正好的白海棠进来。宝玉正指点着人摆到院子里,可巧,探春派人送了帖子来,想结个诗社。宝玉喜出望外,撒丫子就往秋爽斋去了。

王喜凤自然不知道他们这帮半大的孩子已经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她近日学习有所得,感悟写的那叫一个详实有条理,跟实验报告似的。若不是誊抄起来太麻烦,早就能装订出一本书来。如今她也只是随意标号拿匣子装了,哪天想放空脑子的时候再来整理。

乘着诗社的东风,宝玉撺掇着贾母接了史湘云来府里小住。史湘云也是个爱来事儿的,又是吃螃蟹宴,又是作菊花诗,接连好几日园子里都闹出些动静来。

这些小动静一般都碍不着王喜凤什么事,偏这一日,听洒扫的婆子闲聊,说是贾母要带一个叫刘姥姥的庄户人家逛园子。王喜凤一听就明白了。既是邀了亲戚游园,她这栊翠庵大小也是个有名有姓的“景点”,是必来的。

王喜凤做完早课,吩咐丫鬟备好待客的一应茶水器皿。既然注定是等人上门的一天,心无旁骛是做不到了,刚好整理近期的学习心得。

但凡贾母参与的活动,就小不了。这位老太太一脚踏出,下头的儿媳孙媳个个都要侍奉,加上哥儿姐儿们一起,阵容可想而知。一向冷寂的栊翠庵立刻热闹起来。

王喜凤跟府里的主子们打交道不多。贾府在城外有家庙,栊翠庵不过是一处备用设置,象征意义大过实际用途。贾母是个颜控,看着妙玉不过是个身世可怜的标志姑娘,怜惜几分也是有的。下头的太太奶奶们看人下碟,上行下效,这才有了王喜凤的清静日子。

贾母的茶是王喜凤亲自奉上的,还陪着说了几句话,方才退下。退出来不代表轻松了,还有对她格外感兴趣的姑娘们跟上来蹭私房茶。

这些人中,黛玉和惜春来往了几次,再是宝玉和宝钗私下来过两回,迎春和探春不过是随大流那回来过。真正首次登门的只有史家大姑娘史湘云。这位姑娘不仅话多,还是个大嗓门,一个人就能将场子热起来,很是讨喜。

王喜凤给这帮子贵客上了茶,话题就多了起来。从沏茶的水到品茶的杯,再到各种茶的不用泡法,加上近期开了诗社,令人聊兴大发。你一言我一语,倒也看不出是交流的多还是攀比的多。王喜凤只负责抛砖引玉,偶尔当一当捧哏,再就袖手旁观,莫名有种宝钗附体既视感。她本就年长,如此这般倒也相宜。

迎春和惜春已经习惯了各有千秋的姐妹们聚在一起斗法,一如既往地低调沉默,却是对王喜凤正在整理的学习心得有些好奇。王喜凤随她们去看,有时还应答几句。话题偏到玄学,便不是人人都能参与了,偏宝玉不懂还要强辩,惹人发笑。

外头贾母歇了好一阵,说着要走,王喜凤便送了众人出山门。

有客来访的日子,便是休息日。

送走客人,让人收拾干净屋子,又燃了香,王喜凤很有仪式感地烹水煮茶,细细回味;感天悟地似的闭上眼睛,让大脑放空。旁人见她又开始打坐,只觉得她一心向佛,哪里知道这是她的休息方式。

刘姥姥来这么一回,惜春倒是多了件差事。因要专心琢磨贾母安排的绘画任务,便是连诗社那头都请了长假。她每日只在暖香坞孵蛋似的画大观园,连栊翠庵这里也不大串门了。

栊翠庵里一片安宁祥和,并不代表贾府平静无波。

贾母不知怎地突然折腾起全家来,要学小家小户凑份子给凤姐过生日。当时召了府里的主子及大大小小的管事齐聚荣庆堂,好大的场面,个个都凑贾母的面子慷慨解囊。凤姐还没消化完这样独一份的宠爱,琏二爷便做出了凤姐生日当天引相好的上门厮混这等没皮没脸的事,分明是将凤姐的脸面往泥地里踩。

凤姐可不是泥捏的性子,被她捉奸在床的后果便是几个人当场撕掳起来。夫妻两个大打出手,平儿一个劝架的,也被波及挨了打,里外不是人。一时间,鸡飞狗跳,人尽皆知。

凤姐哭得泪人儿似的到贾母跟前叫屈,平儿一肚子委屈躲去了大观园,和贾琏偷情的下人媳妇鲍二家的悬梁自尽,贾琏倒是得了清静。

世家大族讲究的是家丑不可外扬,什么事都要拿大被捂严实了。偏偏凤姐反其道而行之,成就了贾府多少天的热一。走在路上每个人哪怕不说话,脸上写满的都是琏二爷与鲍二家的不得不说的二三事。可能连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细节,在吃瓜群众脑海里都能续出一套逻辑严丝合缝的小说。

王喜凤也吃到了这个陈年大瓜,估计短期内没谁能压的过这个劲爆程度。

之后的日子果然风平浪静,无非是哪日琏二爷被打了,又是哪一日薛大爷被打了。皮小子们谁不惹点祸挨几顿打呢?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下人们听过也就罢了。

随着秋冬季来临,园子里的风景也新换了一茬颜色。无论打理得多好的花木,到了秋日必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叶子什么时候变黄变红,什么时候开始一场“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轮回,皆自有天意。

天气一天冷似一天,栊翠庵的访客也越来越少。王喜凤有大把的时间循序渐进,她甚至还给自己安排了每日习题。

以前追网文的时候,总会见到所谓的“半仙”们占卜算卦都设计一个次数限定,主打一个饥饿营销。王喜凤给自己留作业也参考了类似设定,从三日一卦,到一日一卦到现在的一日三卦,真的在努力了。

如今,卜凶吉算是常规作业,即便有失误也能靠模棱两可的卦词圆回来。若再细节的东西,就得结合面相命理,那又是另一套玄学。升斗小民能学通一种术法就已经很不容易,实在没精力搞什么跨界。

去年刚搬到栊翠庵,几株梅树还没缓过气来,活下来都是险之又险,更别提开花。这么天生地长自有散漫了一年,倒是有了欣欣向荣的模样。王喜凤每日都看上几眼,就等着它们默默积聚能量,凝出花苞,在寒冬腊月满枝头绽放。

不得不说,山子野老先生对大观园的每一处院落景观都是精心设计过的。例如:栊翠庵的冬日的红梅,稻香村春日的红杏,怡红院的芭蕉,潇湘馆的斑竹。而这样的设计又隐隐与其间的住客挂上钩,可谓天意。

妙玉住在栊翠庵,对应“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红梅。妙玉虽是出家人,却也是年华正好的姑娘啊!她便如红梅般遗世独立,清冷气质更是拿捏的死死的,可不正是恰如其分?

李纨就更好品了,“红杏枝头春意闹”与她槁木般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是讽刺,又是暗示。

宝黛无需赘言,简直就跟量身定做似的。

大观园的特色景致自然不这么几处,只王喜凤往常看过,如今又要尽量避免出门,却也只得盯着庵里的梅树出神。

服侍她的人看着还觉得挺新鲜。这位姑娘也好,大师也罢,小小年纪就遁入空门,失了师父更是跟没了主心骨一般。得贾府相请前来主持栊翠庵,丫鬟和嬷嬷们也都替她暗暗高兴过,只不敢喜形于色。

这一截的不稳定还真是妙玉的锅,而妙玉自打入了大观园便让人重获她当初跟着师傅苦学技艺的既视感。今日竟难得看她既没有访客也不专研各种书册资料,不是反常是什么?

只王喜凤向来我行我素,下人纵使觉得怪异,却并不跟旁的世家女身边的人一般上前询问劝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4章 天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女主并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