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谢无恙怀揣对萧玉璃的思念离开了楚国,却在即将抵达梁国边界线时目睹了兵乱—梁国皇帝昏庸无道日夜醉卧美人怀,梁国农民们也正值辛苦劳作也喂不饱娇妻幼子的时候于是在一场暴雨初霁时纷纷揭竿而起,于是谢无恙便在楚国与梁国边境看到这般景象,当机立断命百名随行护卫的士兵投身战斗,自己转身回车棚剪短长发,加之极类父的长相出仓喝止争斗。
于是随行的那些所剩无几相处已久的士兵们也立刻受意高喝“梁皇无能我等迎回质子承位,尔等草民速速跪下叩首恭迎新王”,于是纷纷护在“假小子”谢无恙身前。那些农民们也间接听说了楚国长公主十分爱重质子的传闻,加之谢无恙临危不惧:“孤知悉近年天灾**不断诸位劳作辛苦,待孤回到国都成功继位,免诸位一年赋税,开仓放粮。”于是碍于当时主流尊君爱国的思想作用下纷纷如蒙圣主般跪下磕头,护送谢无恙等人离去。
在返回国都途中谢无恙凭借着最先跟着护送的农民们收留路过的贫困农民滚雪球一般扩大队伍剿灭过路的山匪吞并物资愈演愈烈,直至国都城下已有八千有余的所谓散兵游勇。
当然谢无恙极善洞察人心,有物资后先按战功嘉奖有功“士兵”,然后慢慢的收拢游民中的铁匠,亲自设计图纸令铁匠们打造铁甲,于是两月有余连带着作战和劝服归降,身边便汇集了上万身着铁甲器具的精兵和两名原土匪大当家做猛将,一赐名“二狼”,一名“大虎”。
当然有了人就有江湖,谢无恙是女子的秘密纵然有亲卫保护也被得知,可谁说女子不如男,在亲卫们的鼓吹下谁敢肯定谢无恙就不是下一个穆桂英(之前在楚国的时候路过诗社听到的女英雄于是现学现卖)呢。自然便有了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借用一下)的口号,何为黄天,以公主为首的女兵们。
等到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赶到都城前夕,便有亲卫告知那个狗皇帝想提前当众杀了谢无恙之母公开谢无恙是女子之身。救母心切谢无恙带着千余精兵快马赶回都城,门上巡逻的士兵们自然听说过“谢桂英”的故事,纷纷全当自己眼睛不好没看见放谢无恙一行进入都城和皇宫。
谢无恙带着两名死士潜入皇宫,打晕几名守卫救下生母,蹲下背着她潜出皇宫回到郊外的临时大本营安排死士们护着然后独身纵马去京郊旁的一处小道,放飞雄鹰预警附近士兵雄鹰尖啸,刺破黎明前的沉寂,那是进攻的号角,也是复仇的宣言。
京郊大营瞬间沸腾。早已摩拳擦掌的“二狼”与“大虎”闻声而动,率领着上万身着铁甲、目光锐利的精兵,如同决堤的洪流,自预定的几处城门缺口汹涌而入。城墙上那些“眼睛不好”的守军,此刻更是“识趣”地退避三舍,甚至有人暗中指引方向。
谢无妄一马当先,并未直扑皇宫,而是率精锐直取屯驻禁军的西大营。她深知,擒贼先擒王,但更要瓦解其爪牙。晨光微熹中,她勒马立于营前,并未立刻发动攻击,而是运足中气,声音清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响彻整个营地:
“禁军的兄弟们!梁皇无道,民不聊生!他不仅要杀我谢无妄,更要杀尽所有敢于质疑之人!你们家中可有父母妻儿?可曾受够饥寒交迫?今日,我谢无妄在此,非为私仇,乃为梁国万千子民,请清君侧,正朝纲!愿随我者,卸甲不杀,日后论功行赏!执迷不悟者——”
她话音未落,身后上万精兵齐声怒吼,兵甲铿锵,杀气冲天!那声势,足以撼动山河。
禁军中本就人心浮动,多有对皇帝不满者,加之早已听闻“谢桂英”的仁义与勇武,此刻见其兵锋之盛,气势之雄,哪里还有战意?不知是谁先扔下了兵器,随即如同连锁反应,叮当之声不绝于耳,大批禁军士卒选择了投降。
兵不血刃,拿下西大营!谢无妄即刻分兵,令“二狼”与“大虎”各率一部,迅速控制都城各处要道与衙门,自己则亲率最精锐的亲卫,直扑皇宫!
皇宫内,梁皇得知谢无妄不但没死,反而已兵临城下,甚至策反了禁军,顿时惊怒交加,状若疯癫,嘶吼着要处死所有与谢无妄有关的人。然而,此时宫墙之内,也早已是人心惶惶,宦官宫女四散奔逃,侍卫们也大多踌躇不前。
谢无妄率兵突破宫门,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她目标明确,直奔皇帝所在的正殿。
殿门被轰然撞开。晨曦的光芒涌入,照亮了金碧辉煌却冰冷彻骨的大殿。龙椅之上,那昏聩的皇帝面色惨白,手持长剑,兀自强撑。
谢无妄一步步走入大殿,染血的战靴踏在光洁的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回响。她看着那个名义上的父亲,眼中没有恨,只有一片冰冷的决然。
“逆女!你……你敢弑父弑君?!”皇帝声音颤抖,色厉内荏。
谢无妄停下脚步,缓缓举起手中长剑,剑尖直指,声音平静却带着雷霆万钧之力:
“君?无道之君,何以称君!父?视子女如草芥,何以为父!今日,我非弑君,乃是为梁国,除一害!”
话音落,剑光起!
殿外,朝阳终于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万丈金光洒满大地,也照亮了这座即将改天换日的宫城。一场属于谢无妄的传奇,正随着染血的长剑,悍然书写。而远在临淄,尚不知变故的萧玉璃,仍在日复一日地,望着南方的天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