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谭明朝就揣着一张手绘地图拍开了房门,嗓门亮得能穿透晨雾:“今天主打‘历史与美景双丰收’!中山陵、明孝陵安排上,顺便去美龄宫绕一圈,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南京的浪漫’!”
宋安川刚洗漱完,眼角还带着点未散尽的睡意,被他的热情感染得瞬间清醒,连忙拉着云逸辰换好衣服。一行人吃过外祖母准备的葱油饼和豆浆,驱车直奔中山陵。
拾级而上时,清晨的阳光透过松枝洒下,在石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谭敏慧体力最好,跑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喊:“小川哥,快上来!这里视野超好,能看到半个南京城!”
宋安川跟着往上走,没一会儿就微微喘气,云逸辰自然地接过他手里的背包,放慢脚步陪在他身边,时不时伸手扶他一把:“慢点走,不急,我陪着你。”
谭明朝在后面看得啧啧出声,故意放大声音:“哎哟,这才爬了几十级台阶就心疼了?云逸辰,你这护犊子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小川是易碎品呢!”
云逸辰回头瞥了他一眼,嘴角噙着笑却不反驳,只是更紧地扶了扶宋安川:“他身子骨没你结实,慢点总没错。”
宋安川脸颊微红,轻轻推了推云逸辰:“我没事,能爬上去的。”话虽这么说,脚步却不自觉地跟着云逸辰的节奏放缓。谭敏慧跑下来接他们,笑着打趣:“小川哥,你就乖乖被表哥照顾着吧,他呀,以前带我们爬山,可没这么耐心过,连我摔倒了都只让我自己爬起来呢!”
“那能一样吗?”谭明朝立刻反驳,“小川是爱人,我们只是他的表兄妹,待遇能一样?”话没说完就被谭敏慧瞪了一眼:“合着我们亲表兄妹还不如他呢?”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拌嘴,倒让爬山的疲惫少了大半。
到了中山陵顶端,俯瞰着脚下的城市与远方的山峦,宋安川忍不住惊叹。云逸辰拿出手机,悄悄给她拍了几张照片,又拉着他站在碑亭前合影。谭明朝凑过来抢镜,故意做出搞怪的表情,谭敏慧则站在一旁,笑着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幕,还不忘调侃:“表哥,你看你跟小川哥拍照,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平时让你跟我们合影,脸都绷得像块铁板!”
离开中山陵,一行人去了明孝陵。红墙黄瓦映着残雪,古松翠柏透着苍劲,宋安川被石象路的神道吸引,蹲在石象旁细细观察,手里的速写本不停记录着。云逸辰蹲在他身边,指着石象的纹路给他讲解:“这些石象都是明代的石刻,线条很有力量,你做文创设计,或许可以借鉴这种古朴的线条感。”
谭明朝凑过来,假装严肃地说:“听听,听听,这就是‘恋爱脑’的威力!以前带他来,问他石象有什么讲究,他就说‘不知道’,现在为了小川,连石刻历史都研究上了!”
“我本来就知道。”云逸辰面不改色地反驳,却悄悄给宋安川递了一瓶温水,“别蹲太久,腿会麻。”宋安川仰头喝水,刚好看到云逸辰耳尖的微红,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
午后去美龄宫时,谭明朝特意绕着环形公路开了一圈,指着窗外的法国梧桐说:“你们看,这梧桐树形成的项链形状,就是当年为宋美龄种的,浪漫吧?”他转头看向云逸辰,挤眉弄眼,“逸辰,你什么时候也给小川整个这待遇?”
云逸辰没接话,只是握紧了宋安川的手,眼底带着温柔的笑意:“只要他喜欢,什么都可以。”宋安川脸颊发烫,轻轻挣了挣,却被云逸辰握得更紧了。谭敏慧在一旁笑着拍手:“哇,表哥好浪漫!小川哥,你赚到啦!”
在美龄宫的花园里,谭敏慧拉着宋安川拍照,让他站在花丛旁摆姿势。云逸辰站在不远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手里的相机快门就没停过。谭明朝走过去撞了撞他的肩膀:“可以啊逸辰,现在拍照技术都练出来了,以前拍我,把我拍成一米五的矮子!”
“那是你本身就不高。”云逸辰淡淡回应,视线却没离开宋安川。谭明朝气结,转头就对宋安川喊:“小川,你快管管你家云逸辰,他欺负我!”宋安川笑着跑过来,拉着云逸辰的胳膊:“云哥,不许说表哥坏话。”云逸辰立刻点头:“好,听你的,不说他。”
傍晚时分,四人去了附近的一家私房菜,点了南京特色的芦蒿炒香干、金陵丸子、鸭血粉丝汤。饭桌上,谭明朝给宋安川夹菜,还不忘打趣:“小川,你可得多吃点,不然被云逸辰宠得越来越娇气,以后我带不动你玩了。”
“哥,你这是羡慕吧?”谭敏慧夹了一块丸子塞进嘴里,“羡慕小川哥有人疼,你要是羡慕,也找个对象啊!”
“我才不羡慕!”谭明朝嘴硬,却悄悄看了眼云逸辰给宋安川剥虾的动作,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回去的路上,宋安川靠在云逸辰怀里,翻看白天拍的照片,嘴角一直挂着笑意。谭敏慧从后视镜里看到这一幕,偷偷跟谭明朝说:“哥,你看他们俩,真甜,我都有点羡慕了。”谭明朝哼了一声,却忍不住放慢了车速,让他们能多享受一会儿这份宁静的温馨。
车窗外的夜景流光溢彩,车内满是欢声笑语,这一天的游玩,不仅让宋安川领略了南京的历史与美景,更让他感受到了家人般的热闹与温暖,而那些穿插其中的打趣与调侃,都成了这份美好回忆里最鲜活的注脚。
第三日的行程被谭敏慧攥在手里,一早她就举着两张画展门票晃到客厅:“今天主打‘文艺之旅’!省美术馆有非遗文创展,下午去颐和路民国公馆区,那边的老洋房拍照超有feel,还能给小川哥的设计攒灵感!”
宋安川眼睛一亮,连忙放下手里的粥碗:“非遗文创展?正好想看看传统工艺的设计思路!”云逸辰看着他雀跃的模样,眼底漾着笑意,默默拿起他的围巾:“外面风大,带上这个,别冻着。”
刚走到门口,谭明朝突然“哎呀”一声,故意夸张地说:“完了完了,今天又要当电灯泡了,还是两千瓦的那种!”他伸手想去搭宋安川的肩膀,被云逸辰不动声色地侧身挡住,还顺带往旁边推了他一把:“走快点,晚了要排队。”
“嘿,你这护食的样子!”谭明朝嚷嚷着,却还是快步拉开了车门,不忘回头朝宋安川挤眼睛,“小川,你可得管管他,不然以后他连我这个表哥都要防着了!”宋安川被他逗得笑出声,拉了拉云逸辰的袖子:“云哥,别欺负表哥。”云逸辰低头看他,嘴角弯起:“好,听你的。”
省美术馆里,非遗文创展看得宋安川目不暇接。苏绣的屏风、剪纸的装饰画、竹编的收纳盒,每一件都让他驻足良久。谭敏慧凑在他身边,指着一幅蓝印花布的挂画说:“小川哥,你看这个配色,靛蓝配留白,多雅致,做书签肯定好看!”
“眼光不错。”宋安川点头附和,拿起速写本飞快地勾勒起来。云逸辰站在他身后,指尖轻轻点了点画纸:“这里可以加些细小的纹样,像你之前设计的文创徽章那样,更有辨识度。”
谭明朝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我说你们俩,逛个展都跟上班似的,能不能放松点?”他伸手想去碰展台上的竹编盒,被谭敏慧一把拍开:“别乱动!弄坏了赔不起!你看看小川哥多认真,再看看你,就知道捣乱。”
“我这不是活跃气氛嘛!”谭明朝委屈地嘟囔,转头看到云逸辰正给宋安川递温水,还细心地拧开了瓶盖,立刻凑过去打趣:“逸辰,你这服务也太周到了,要不要再给小川喂一口啊?”
云逸辰没理他,只是轻声对宋安川说:“喝口水再画,别累着眼睛。”宋安川抬头喝水,脸颊微红,刚好对上谭敏慧促狭的目光,连忙低下头继续画画,耳朵却悄悄红了。
午后的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梧桐树枝桠交错,老洋房的红砖墙爬着青苔,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光影斑驳。谭敏慧拉着宋安川在一栋浅灰色洋房前拍照,让他站在雕花铁门前摆姿势:“小川哥,笑一个!对,就这样,超有文艺范儿!”
云逸辰站在不远处,手里的相机一直对着宋安川,从不同角度抓拍。谭明朝走过去撞了撞他的胳膊:“可以啊,现在拍得比专业摄影师还好,以前让你给我拍张照,你拍得我妈都认不出我!”
“那是你不上镜。”云逸辰淡淡回应,视线却没离开宋安川。谭明朝气笑了,故意大声喊:“小川!你家云逸辰说我不上镜!”宋安川回头,看到两人“对峙”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表哥很好看啊,是云哥拍照技术不行。”
云逸辰闻言,嘴角弯了弯,朝他招手:“过来,我给你和敏慧拍张合影。”宋安川跑过去,和谭敏慧并肩站在铁门前,两人对着镜头笑得灿烂。谭明朝凑过来抢镜,做了个鬼脸,结果被谭敏慧一把推开:“别捣乱,破坏画面!”
逛到一家民国风咖啡馆,四人进去歇脚。点单时,谭明朝故意说:“逸辰,给小川点杯甜的,他肯定喜欢。”云逸辰点点头,熟练地对服务员说:“一杯桂花拿铁,少糖,再要一杯美式,谢谢。”
谭敏慧眼睛一亮:“哇,表哥你居然记得小川哥的口味!上次我让你帮我带奶茶,你都忘了我要少糖!”宋安川心里暖暖的,偷偷看了眼云逸辰,对方刚好也在看他,两人相视一笑,满是默契。
“那能一样吗?”谭明朝替云逸辰辩解,“小川的喜好是重点关注对象,你的是附加项。”谭敏慧瞪了他一眼:“合着我在你这就是附加项?”两人又吵了起来,咖啡馆里满是他们的欢声笑语。
喝着咖啡,宋安川翻看着白天画的速写,跟谭敏慧分享自己的设计想法:“我想把蓝印花布的配色和民国建筑的线条结合起来,做一系列书签和笔记本。”谭敏慧立刻点头:“这个想法超棒!我可以帮你画草图,我们一起打磨细节!”
云逸辰看着两人热烈讨论的模样,眼底满是欣慰,转头对谭明朝说:“敏慧跟小川聊得来,以后他们可以一起做设计,互相帮衬。”谭明朝点点头:“那挺好,小川有才华,敏慧有想法,两人合作肯定能成。”他顿了顿,又打趣道:“不过你可得看好了,别让敏慧把你家小川拐跑了,她可是个设计狂魔。”
云逸辰笑了笑,看向宋安川的目光温柔而坚定:“不会的,他不会离开我。”宋安川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抬头看他,眼里满是笑意,轻轻点了点头。
傍晚离开时,夕阳把老洋房的影子拉得很长。谭明朝开车,谭敏慧坐在副驾驶哼着歌,宋安川靠在云逸辰怀里,翻看手机里的照片,时不时和他小声说着话。车窗外的风景缓缓掠过,车内满是温馨热闹的气息,这趟旅程,不仅装满了美景与灵感,更装满了家人般的温暖与欢乐。
第四日的行程是谭明朝早就敲定的“烟火气之旅”,一早就拍着胸脯保证:“今天带你们吃遍南京巷弄里的宝藏小吃,从早到晚不重样,保证让小川吃到扶墙走!”
车子刚停在城南老巷口,宋安川就被巷子里的热闹吸引。卖梅花糕的小贩推着小车吆喝,蒸笼里的小笼包冒着热气,刚出炉的葱油饼香飘老远。谭明朝熟门熟路地领着众人钻进一家窄窄的小店,“这家的小笼包是老手艺,皮薄馅足,汤汁鲜甜,你们可得尝尝!”
点完单,四人围坐在小小的方桌旁。谭敏慧看着宋安川好奇打量四周的样子,笑着说:“小川哥,这里的小吃都是南京本地人常吃的,比那些网红店正宗多了。”话音刚落,小笼包就端了上来,宋安川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刚咬开一个小口,滚烫的汤汁就涌了出来。
云逸辰眼疾手快地递过纸巾,又轻声提醒:“慢点吃,先吸汤汁再咬皮。”说着还拿起醋瓶,给他的碟子倒了适量的醋,“蘸点醋解腻。”
谭明朝在一旁看得打趣:“逸辰,你这都快成小川的专属服务员了,以前跟我们出来吃小笼包,你连自己的醋都懒得倒!”谭敏慧立刻附和:“就是啊!上次我想让你帮我递个勺子,你都说‘自己拿’,现在对小川哥也太双标了!”
宋安川脸颊微红,连忙给云逸辰夹了一个小笼包:“云哥,你也吃。”云逸辰笑着接过,眼底满是宠溺:“好,一起吃。”
吃完小笼包,谭明朝又带他们去吃鸭血粉丝汤。店里的鸭血嫩得像豆腐,鸭肠脆生生的,粉丝吸满了鲜美的汤汁。宋安川喝了一口汤,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太鲜了!比之前吃的都好吃!”
谭明朝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那可不,这家店我从小吃到大,老板都认识我。”他转头看向云逸辰,故意说:“逸辰,你也多喝点,补补身子,不然天天围着小川转,体力都跟不上了!”
云逸辰没理他的调侃就说了句滚,只是给宋安川夹了一块鸭血:“多吃点,补补气血。”宋安川笑着接过,心里暖烘烘的。
午后,四人去了夫子庙旁的花鸟市场。谭敏慧被笼子里的小鹦鹉吸引,站在摊位前不肯走,宋安川也跟着看了起来,时不时和她讨论鹦鹉的颜色。云逸辰站在两人身后,手里拎着刚买的糖画,那是宋安川刚才多看了两眼的龙形糖画。
谭明朝凑过来,撞了撞云逸辰的胳膊:“可以啊,现在这么会讨小川开心了,以前我让你给我买个糖画,你都说‘幼稚’。”云逸辰看了他一眼,把糖画递给宋安川:“尝尝,刚做的,还热着。”宋安川接过糖画,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忍不住笑了起来。
逛到傍晚,四人去了秦淮河畔。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游船缓缓驶过,岸边的灯笼渐渐亮起,暖黄的灯光映着古建筑,别有一番韵味。谭敏慧拉着宋安川坐在河边的石阶上,轻声说:“小川哥,你看这秦淮河的夜景,是不是很美?我小时候总跟哥来这里玩,夏天还会在这里捉萤火虫。”
宋安川点点头,转头看向云逸辰,刚好对上他温柔的目光。云逸辰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轻轻握住他的手:“喜欢这里吗?以后我们可以常来。”
谭明朝在一旁看得啧啧出声:“哎哟,这狗粮撒得,我都快吃饱了!”他转头对谭敏慧说:“妹,咱们还是走吧,别在这当电灯泡了,不然一会儿得被他们甜晕过去。”
谭敏慧笑着站起来:“好啊!小川哥,表哥,我们去前面的小吃摊买些夜宵,带回去给外祖父外祖母尝尝!”
四人沿着秦淮河畔往前走,谭明朝和谭敏慧在前边打打闹闹,宋安川和云逸辰跟在后面,手牵着手,偶尔低声说着话。晚风带着秦淮河的水汽,吹在脸上凉凉的,却让人心里暖暖的。
回到家时,外祖父外祖母已经在门口等着了。宋安川把买的夜宵递给外祖母:“外祖母,我们买了些秦淮小吃,您和外祖父尝尝。”外祖母笑着接过:“哎哟,你们有心了,快进来,外面冷。”
晚饭时,餐桌上摆满了外祖母做的家常菜,还有他们带回来的小吃。众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分享着白天的趣事。谭明朝绘声绘色地讲着宋安川吃小笼包被烫到的样子,引得满桌人哈哈大笑。宋安川脸颊微红,轻轻瞪了谭明朝一眼,云逸辰却笑着给他夹了一块排骨:“别理他,快吃点肉。”
夜色渐深,宋安川和云逸辰坐在二楼的露台上,看着庭院里的红灯笼,听着远处传来的秦淮河游船的汽笛声。宋安川靠在云逸辰怀里,轻声说:“云哥,这几天真的太开心了,谢谢你和表哥表妹带我玩了这么多地方,吃了这么多好吃的。”
云逸辰收紧手臂,紧紧抱着他:“只要你开心就好。”他低头在宋安川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以后我们每年都来南京过年,每年都带你逛遍这里的大街小巷。”
宋安川点点头,往云逸辰怀里缩了缩,闭上眼睛,嘴角挂着满足的笑意。他知道,这份幸福会像秦淮河的流水一样,绵长而温暖,陪伴着他们走过岁岁年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