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寻找格陵兰岛 > 第38章 她的烤串会烙印生活的坚持

第38章 她的烤串会烙印生活的坚持

拍摄第六集的当天,从下午四点正式开始。下午三点四十五,沈确和李婧就已经到了施丽的烧烤店门口。

“施丽!”沈确老远便扬起声音打招呼,笑容带着熟络的亲切。这家店她再熟悉不过,早些年她和姜函经常光顾,就在她家附近,走几步路就到。

“沈老师,你来了。”施丽正在烤台前招呼客人,背上还背着她一岁的孩子。她听见声音立刻停下手上的动作,连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走过来。尽管沈确不止一次地说过“别叫我老师,叫我阿确就好”,但施丽每次都还是带着尊重地称呼她“沈老师”。

“这位是我实习生,李婧。”沈确介绍道。

“我是李婧,还在读大学,您可千万别叫我老师。”李婧赶紧摆手,笑得眼睛弯弯的,先发制人,逗得施丽和沈确都忍俊不禁。

“闻着好香啊。”李婧望着店里几张桌子上热气腾腾的烤肉,吞了吞口水,眼神明晃晃地流露出馋意。

“馋了?一会儿拍完就吃。”沈确笑道,其实她自己也有些想念这家烤肉电动额味道。

“那当然好!”施丽爽朗地说,“一会儿结束了,我请大家吃。随便吃,不客气。”

店里角落坐着施丽的另一个孩子,才三岁,正一边吃小点心一边看卡通。沈确向他挥了挥手,小家伙也奶声奶气地挥回手,圆圆的小脸藏不住的乖巧。

“可别,我这节目组男的多,你请得起一顿请不起第二顿,吃亏。”沈确笑着调侃。

施丽却摇摇头:“沈老师,你愿意请我上节目,我已经很感谢了。这顿饭是我应该请的。”

不一会儿,导演组一行人就到了。林既白走在前面,身后是曼婷,以及摄影组、灯光组几位工作人员,手上提着器材,身上挂着收音设备,动作利落有序。

“丽姐,我是曼婷,之前微信上和你对接过好几次的那个编导。”曼婷走上前,自来熟地伸手寒暄,又热情地帮她介绍林既白和后方的摄影灯光团队,一点都没有架子。

趁着这阵子热络,李婧轻声问沈确:“丽姐的老公不在吗?”

沈确轻轻摇了摇头:“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几乎不回来。”

李婧一愣,眼里露出一丝心疼,刚想接话,却看到沈确微微示意她别说下去。

那是个她和曼婷早就反复斟酌过的问题。采访提纲刚开始拟的时候,也曾考虑过要不要问施丽关于她丈夫的事。

后来听林既白讲起那个曾在管教所长大的小男孩,想起林既白那句“我们真的是在讲述别人的人生,还是在用他们的痛苦建造自己的创作理想?”沈确立刻删掉了那条问题。

她还记得有一次施丽私下说过:“他可能,是没做好做爸爸的准备。”

那一瞬间的平静背后,藏着多少咽下去的情绪,沈确不想再揭开。

摄影组与灯光师已经开始熟练地在店内架设机位与反光板,调整角度、测光、试拍。

“如果准备好了,我们就可以开始了。”林既白看向施丽,语气温和而不急迫。

施丽点点头,众人纷纷进入拍摄状态。

镜头中是傍晚时分熙熙攘攘的街头,夜市的灯光与落日余晖交叠,烧烤店前人声鼎沸。外头客人三三两两围坐在露天桌边,烟火味在空气中弥漫。

施丽背着一岁的孩子,来回穿梭在灶台与餐桌之间,三岁的孩子安安静静坐在角落,抱着玩具车,在折叠桌上自顾自玩着。

镜头缓缓推进,从门口挤满客人的场景转入店内厨房。摄影机沿着轨道滑动,扫过烤炉上滋滋作响的肉串、装得满满的冷藏柜、一排排色彩斑斓的佐料罐,再转向店内靠墙一角。

墙上贴着手绘菜单和几张童趣十足的画,那是她孩子画的,边角还贴着便利贴:“妈妈加油”。

夜渐深,食客却越聚越多。店里不大的空间几乎被占满,炭火将空气烘得滚烫。

一岁的孩子在婴儿车里迷迷糊糊地打盹,三岁的孩子趴在桌边的卡垫上,一边摆弄玩具,一边不时偷偷观察妈妈。

施丽站在烤台前翻着一串又一串,热汗顺着鬓角滑落,她抽空腾出一只手倒水递给孩子,又匆匆转回烤台继续忙碌。

为了尊重孩子**,摄影组并未拍正面,只拍下婴儿车上小手无意识地抓着肉串包装纸的画面、以及年幼孩子依偎在桌角熟睡的背影。

镜头拉成长镜头,从灶台那一排熊熊火焰慢慢平移到她蹲下轻拍孩子,再推回她重新起身站回炭炉前。

摄影机静静运转着,监视器前,林既白、沈确、曼婷死盯着屏幕。

“有点后悔设计让她坐着受采访的片段了。”曼婷说,“她根本坐不住。”

沈确倒不以为然:“这样才自然。你不觉得她背影有种力量感吗?那种一边扛着生活一边还护着孩子的感觉……感觉把生活一串一串地撑起来。”

林既白看了眼表:“等高峰期过了,让大家坐下来点几串,咱们假装客人边吃边聊。顺了她节奏,采访才出得来。”

曼婷补一句:“她孩子情绪一会儿估计会崩,我们得有人能接上手。”

沈确点头:“李婧愿意带孩子,让她带。”

“凭什么是我?”李婧站在一边觉得不服气。

四人都偷偷的笑了。

林既白看向厨房:“再等十分钟。咱们进去吃串,别装,真吃。别让她觉得她是在拍节目,让她觉得我们是她今天的客人。”

拍摄接近晚上八点,天已全黑,夜市的灯牌次第亮起。

除了摄影组的两人仍在机动拍摄,其他人陆续在靠墙的两张长桌围坐下来。林既白、沈确、李婧、曼婷和灯光组把两张桌子拼成一张,气氛松下来,像一场普通朋友的聚餐。

“我还点那个全家福串拼盘,什么牛肉鸡胗猪五花都来一点。我之前每次来都吃。”沈确说着翻菜单。

“我想试试这个麻辣孜然的鸡翅,看着就好吃。”曼婷一边看着隔壁桌食客端着热乎乎的铁盘走过,一边举手施丽。

“给我加两个烤玉米,还有烤茄子。”李婧接话,“哦对,还有烤韭菜,补铁。”

“酸梅汤两杯,可乐三杯,橙汁三杯,啤酒就别上了,待会回去还得和剪辑开会。”林既白说着递出点单小程序的二维码。

他们一边点餐一边聊着拍摄和白天的趣事,沈确干脆走去后厨帮她端菜。三岁的小朋友很快和曼婷玩起了纸飞机,婴儿车里的小宝宝也在李婧轻声哼唱下安静下来。

施丽终于忙完最后一桌客人,脱下围裙,擦了擦额角的汗,走过来坐下。她坐在沈确对面,还带着刚从炉火前退下来的热气。

“来,喝点水。”沈确递过去一杯酸梅汤,“你真是站了四个小时了吧。”

镜头此时对准了施丽。

施丽接过杯子,抿了一口:“太解渴了,谢谢啊。”

沈确趁机轻声问:“每天带着孩子在店里,又要照顾客人,会不会觉得撑不住?”

施丽点点头,苦笑一下:“有时候会很崩溃啊。真的,有一阵,老二感冒发烧,我一边抱着他,一边还得烤串、接单子……那时候感觉人快散架了。但就算那样,一边烤一边听见他们在角落里玩耍的声音,我就知道,我不是一个人扛着这事。我还是个妈妈,有人在等我,靠着我。”

沈确看着她,语气慢了下来:“那有没有什么特别让你感动、或者让你坚持下来的瞬间?”

施丽想了想,神情微微一动,眼里像是浮出一点回忆的亮光。

“有一次下大雨,连外卖平台都没一单。我当时都想早点收摊了。结果一个老客人撑着伞跑过来,还淋得一身湿,说,‘今天想吃你家那口味儿,别人家替代不了’。我听着那话……真的一下子心就暖了。那天生意虽然很差,但我觉得我没白做。”

沈确听着她的话,也沉默了一秒,然后轻声问出最后一个问题,那是策划组最早设定、却始终没有轻易开口的一句:

“如果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格陵兰岛……你觉得你找到了吗?”

施丽听到这句话,微微愣住,低头看了看不远处正一笔一画画着小恐龙的三岁儿子,又听见婴儿车里咿呀的轻哼。她沉默了一会儿,慢慢开口,声音带着点沙哑,却很坚定。

“我觉得,这家店,就是我现在的格陵兰岛。它小,但它能让我活下去,不那么害怕明天。它是我能落脚的地方,是我努力的意义。等他们再大点,我还想往前走一步……带他们去看看更远的地方,看看世界是什么样。”

“好,收工!”沈确轻轻一笑,按下了录音笔的暂停键。

林既白朝摄影组点了点头,低声示意:“收机。”

两位摄影小哥立刻收起镜头,走向一旁整理设备。

沈确、曼婷和李婧终于放下了节目制作的状态,开始安心吃起桌上的烧烤。

“你们……”施丽有些愣住,语气里透着一丝不好意思,“怎么还真吃上了?”

“你以为我们是假吃啊?”沈确笑了起来,顺手从盘子里夹了个鸡翅放到她碗里,“我们这可是认认真真下单付了钱的,就当是我们今天的工作餐了。”

施丽接过鸡翅,有点感动地低声说:“谢谢你们。”

“谢什么呀。”李婧一边吃一边说,“我们才该谢你,今天真的挺辛苦。你一个人撑下这一整家店,还带着两个小宝贝,真不容易。”

这时,林既白也带着摄影组坐下了。两个摄影小哥明显已经饿极了,风卷残云般吃起来。

曼婷瞥了菜单一眼,直接挥手叫道:“再来两份招牌五花肉,还有香辣年糕、干锅土豆片!”

“好咧!”施丽立马答应,“没想到你们节目拍完还能留下来一起吃饭。”

“是不是和你想象中不太一样?”沈确一边擦着手一边问。

施丽点点头:“我以为你们拍完就走,挺冷的那种。”

“那岂不是太不讲人情了。”林既白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个圆筒包装,“不过我们还有一件正事。”

“这是什么?”施丽接过,拆开来一看,是一张节目宣传海报,上面是她在翻烤肉串的剪影,背后是昏黄灯光下两个孩子的模糊身影。

“我们都给你带来了,”曼婷帮她展开贴好,“你就贴在店门口,来吃饭的客人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你那一期节目上线了。”

“那……贴这里可以吗?”施丽指着门口点餐的小窗玻璃,“客人排队的时候能看到。”

“当然可以。”李婧笑着说,“你看,多好看啊。”

施丽小心翼翼地贴好那张节目海报,还特意用抹布擦了擦玻璃,才把角压紧。

“我真心祝你们节目收视率好,能一直拍下去。”她回头看着众人,语气真诚,“能让更多像我这样的人被看见,被听见。”

“借你吉言。”林既白举杯酸梅汤,众人纷纷跟着碰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