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平安符
魏青琢留在小饭馆,其他人各自出门去办事。
陈策去办魏青琢的身份,胡临风去车马行,魏湘比了比魏青琢的身高,打算去给魏青琢弄两套厚实一点的衣物。
从成衣店里挑了两件衣服,魏湘想了想,让裁缝给衣服现场多缝制了一个内口袋,然后借了店里的笔墨写了一张办事特令,最后悄悄摸出了贴身藏着的公主印鉴,在上面盖了个章。
这样一来,这张纸就有了特别的含义。
虽然陈策说可以帮魏青琢搞定路引,但是魏湘还是有些担心,这个就算多一份保证吧。
目前定荣公主还活着,盖了她印鉴的手令或许有些用。虽然她比不得珍荣公主的权势和面子大,但是这次清州战事,崔琼的父亲也去了,杜相也在,这两个人是知道她的,要是魏青琢真的很倒霉被抓了,从他身上搜出这份手令,不管是出于怀疑还是谨慎,都要调查一番。
但魏青琢应该能活下来。
虽然此举有可能会暴露自己的身份,但是魏湘也不想魏青琢死。才见过两面,但是魏湘觉得魏青琢这小子人还不错,更何况,他姐姐魏青梧当初替嫁,虽然说是为了珍荣,其实和她也有几分干系。
她也算是欠了安平侯府一点人情的。
将手令用油纸包住,然后亲手小心藏进了缝制出来的内袋里,魏湘这才抱着衣服回饭馆。
魏青琢试过衣服后,也发现了内袋,伸手想掏东西,却发现内袋被缝死了。
“这是?”
魏湘:“这东西是平安符,若是你到了清州出事被抓,就把这袋子里的平安符拿出来,或许能保你一命。但你必须发誓,不会在你抵达清州前取出这东西,也不准在没有生命危险的时候把这东西取出来。”
魏青琢觉得魏湘这平安符的说法古古怪怪的,但是他笃定魏湘不会害他,便很干脆地在魏湘面前发誓了。
等陈策回来,他也在魏湘的叮嘱下没有提平安符的事儿。
陈策和胡临风找到了一户要去清州送药材的商队,然后把魏青琢塞了进去,花了一些钱,当然这事儿主要还是因为那商队是胡家的。
陈策原本想着找个商队办这事儿可以,只是他认识的几个熟人都是往南方去的,去北方的商队他并不熟悉,这事儿不熟就很难办。
胡临风原本去车马上,但是单找人去清州就犯了难,清州打仗,好人家谁去寻死。
最后两人一碰头,陈策便想到了胡家做药材生意,最后便找了胡家的药材商队。
“胡家的商队需要明日才能出发,不能提前。所以你还得在这里过一晚。至于给安平侯府报平安信,我们会等你出城之后再报。”
离开小饭馆,天都黑了,魏湘他们这才想到院长还在等着他们,急忙跑回去,又挨了一顿训斥。
次日天还没亮,魏湘他们三个便已经偷偷溜出了书院,要赶去城门口给魏青琢送行,晚些时候,他们还得回来上课。
但是等他们到了城门口,胡家的商队已经出城了,只能远远看到魏青琢在车边和他们挥手告别。
魏湘打了哈欠,从怀里掏出要送给安平侯府的平安信。
“得了,去送信吧。”
但是最后信不是魏湘亲自送的,他们到了安平侯府门口,正要进去呢,陈策便站住了。
他看到安平侯府附近有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似乎是在盯梢。
“盯梢安平侯府做什么?是因为魏青琢的姐姐?”魏湘有些疑惑,安平侯府没什么全是,也没听说惹了什么人。
胡临风看了两眼,瞪大了眼睛,立刻捂住了脸。
“我认得其中一个,那个人是薛家的家奴,之前薛宝印他们打我的时候,跟着的家奴就是这个!”
陈策,魏湘面面相觑。
既然其中有一个是薛宝印的人,那其他几个,怕是魏天楚和冯秉的人。
陈策:“应该是昨天我们帮魏青琢逃跑,他们发现魏青琢没回家,便派人在这里蹲守了。”
魏湘愤怒地说道:“这帮人真是,看来是昨天咱们行侠仗义的力度不够,他们竟然还想着要报复。不过魏青琢短期内不会回来,他们蹲不到魏青琢。”
“但要是你刚才没发现,我们三个去送信,那说不定他们就会怀疑到我们身上来。”
胡临风小鸡啄米地疯狂点头。
陈策带着魏湘他们走出了安平侯府所在的范围,然后带着他们去了一个摊子上吃早点,在周围看了一圈后,寻了一个路边的小乞丐,给了他几个包子,把平安信交给了他,让他送到安平侯府去。
魏湘咬着烫烫的肉包,说道:“没想到你干这一套还挺熟练。我以为你就是个实心瓜呢。”
陈策苦笑,说道:“我是跟王宗师兄学的,说起来,师兄之前去游学,也是在清江一带,不知道他是否安全。”
魏湘:“大师兄那么厉害,当然没事儿了,还是担心担心我们自己吧。年关前要考试呢,我考不好无所谓,胡临风考不好就没办法回家打脸,你考不好怎么给你娘报喜。”
一句话,直接让对面两个人苦了脸。
魏湘笑着,却突然想到,过年了,大家都有地方可回,她……去哪儿?
原本以为在书院里混着混着就到年关了,但是还不等到书院年关大考,一个消息就席卷了整个平陵。
北周和南越正式开打了,双方死伤惨重不说,更轰动的是,北周皇帝司徒景湛竟然将之前南越送去的和亲公主魏青梧吊在了两军阵前,一箭穿心,以血祭旗!
这罄竹难书的卑劣行径震惊朝野,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谈论此事,义愤填膺,连书院里的所有人都没有了备考的心思,全部在议论纷纷。
然而,平时在书院里最喜欢热闹的魏湘却罕见地沉默了。
屋子里,魏湘,陈策,胡临风三个人脸色都十分凝重。
魏湘细细的眉头拧成了一条,说道:“你们说,魏青琢到清州了吗?”
陈策:“算算时间,五六日前,他就应该到清州了。胡临风,你们家商队怎么说?”
胡临风叹气:“商队的信要晚些呢,还没收到消息,但那批药材本就是为了清州打仗才送去的,这会儿仗都打了好几次了,他们应该早到了。”
魏湘:“那魏青琢是见到了他阿姊还是没见到?”
胡临风:“这情形他要是能见到他阿姊,怕不是亲眼目睹他阿姊的死,就是看到他阿姊的尸体……这,这还不如不见。”
陈策:“太荒唐了,北周这位新皇帝,太荒唐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是和亲的公主,两军开战,竟然先杀柔弱女子!”
魏湘也咬紧了呀,咒骂道:“这狗皇帝不得好死!”
陈策:“前方应该会收敛魏青琢阿姊的尸体,如果魏青琢已经在清州,应该会扶棺回来。我听说杜相也受了伤,要先行班师回朝。”
陈策:“这事儿朝廷必须得让北周给个说法,不能就这么轻易揭过!堂堂公主被这样对待,简直就是打南越的脸!”
魏湘却冷笑:“你们还记得魏青琢为什么在国子监里待不下去吗?因为好些人在开战前,觉得他阿姊叛变了,骂她阿姊这个和亲公主一点用都没有。”
“你们觉得,这些人,谁会站出来为他阿姊讨要公道?”
一阵沉默过后,陈策站了起来,说道:“若是没人愿意开口,那就让我们来开口。吾辈读书学习,不就为了这一日吗?”
“你想?”
“若是朝廷要揭过此事,那就由我们出头,去皇宫前请愿。”
陈策神色平静,但是这平静的话语之下去藏着惊雷的力量。
魏湘屏住了呼吸,也站了起来。
“我们一起。”
在等待朝廷消息的时间里,陈策和魏湘两个人写了许多的请愿文章,还四处奔走,不光在书院里,还想办法找到了外面的说书人,尽力去宣扬此事,好集结更多的力量。
但事态的发展与他们所想截然不同。
朝廷虽然有轻轻揭过此事的意愿,可是杜相回皇都后风向骤然发生反转,不光为魏青梧风光大葬,还不断往前线增加兵力,意图长期和北周打下去。
魏湘他们的准备没派上什么用途,倒是麻烦先找了上来。
那天魏湘和陈策准备去安平侯府打听下魏青琢回来没,但是出门就看到了一排士兵堵住了书院门口,两人还以为是之前他们到处宣扬拉帮结派的事儿被查了,陈策还挡在了魏湘面前。
却不想那士兵没动手,只是仔细看了看陈策和魏湘,最后把目光定在了魏湘身上,说道:“我们是安平侯府的士兵,我们小公子之前是在你们的帮助下去了清州对吧?”
“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带了一些谢礼给你们这些胆大包天的年轻人。还有,小公子身上有一个特别的平安符,小公子交代,要将这平安符亲手还给魏潇,所以,我们想魏潇跟我们走一趟。”
魏湘心里一咯噔。
眼前这些士兵,不可能是安平侯府的。
没落侯府,那里敢用如此士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