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
韩团东方神起、super junior火的时候,内地的娱乐传媒也抓住了这个商机,开始筹备女团选秀,“偶练女孩”。
在广州,湖南,广西,济南,西安等地都开通了赛区,那时候西安的夜晚还没有那个大唐风华巡演,没有营销号的时代,整座城市还是全然的古朴的千年老城的氛围。
当时已经是长沙赛区的三十进十,半决赛的时候了,节目组想着这些孩子们在封闭选拔前应该搞一搞团建,让大家先集体认识一下。
避免到时候这些从来没有录过真人秀的孩子们,摄像机前面紧张,找不到话说场面太尴尬冷场。
把孩子们聚起来,在一家兼具唱歌、蹦迪和酒水的店里,玩起了破冰游戏。
但节目组以男性居多的策划组显然猜错了这群刚刚经过、或者不完全经过青春期的女孩子之间熟起来的速度。
那天准备的游戏没有用上几个,年龄差最多也不过五六岁的女孩子们,很快就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的畅聊,正经的、不正经的,谈心的、跑火车的,啥都有。
还有七八个爬上舞台拿着麦就开始唱歌的,一个上去了,另一个也就跟着,很快就三五成群了,最后几乎一半的人都站在台上,唱起了《还珠格格》主题曲,一首动力火车的《当》燃爆全场。
三十个大女孩、小女孩,苏墨在其中,不算是最疯的,也不算最不疯的。
但她认同她的人生,是从那一天开始变得特别。
不是后来比完赛成功成团的时候,也不是更早的参加比赛一开始的时候,而是就那一天,长沙前三十名聚在那个店里的时候。
她早前遇见的那个特别的人,更加特别了,开始彻底地占据了一个特别的位置。
同学?同桌?朋友?
苏墨她第一次觉得,用这些词来形容她,她生命里的周若安。
都太轻了。
那一眼。
在当时的、那天的那家还不叫livehouse的livehouse里面,她就发现了,那个腿长长的,高高瘦瘦,看起来很温润的女孩,她叫周若安,唱起歌来不像她又不像她平时那样,有一种冷淡的温柔。
“靠脸就应该进决赛却还那么努力的”,超级可爱的“狐狸妹妹”,是狐狸姐姐们给的宣传语和爱称。
暑假很长,一开始是苏墨要陪周若安参赛的,她们前后脚报名,比赛报名号都只相差一位。
“周若安。”
“苏墨。”
“060723。”
“060724。”
“你们是一起来的吗?”
“嗯,我们是朋友。”
那时的周若安还不知道,她自己说出口的这一声朋友,她当了后来的十六年。
三十进十,一下子熟悉的人就走了二十个,十八岁半的苏墨靠着十九岁半的周若安的肩膀,在她的肩窝里止不住的哭。
眼泪不值钱地掉。
周若安抱着她,摩挲着她的脖子安抚她的情绪,哪怕当时的她也还挂着眼泪。不过一岁之差,亦姐亦友,在其她人看来,宠她几乎是周若安的本能。
她们赛区其他人淘汰都不忘打趣她说:“苏墨,周若安这怕不是拿你当女朋友了哟。”
长沙赛区十强的营地生活,一起准备舞台的日子,是她们打打闹闹的开始。
露营地宿舍、排练厅、食堂,两个人常常是上一秒还黏糊,下一秒又吵嘴了。
在苏墨身边的周若安,生动很多。
她们虽然总是小吵小闹不断,但一群人中总是自成结界的样子,让她们也是公认最好的人。
采访的时候,袁丽雅一句:“关系最好的吗?”
其她人马上就接:“周若安和苏墨呀。”
然后补充道:“她俩都快好成一个人了。”
这段后台采访还被一些粉丝转到“莫若周末”论坛,流传了好一阵子,巅峰时期的留言数量快破五千。
一个多月的集体露营宿舍生活,夹杂的紧张的排练和大大小小的考核后,长沙赛区的决赛,五进三,两人有一场合作表演。
一个呢,想要吉她弹唱,展现摇滚风采,另一个呢,觉得美声加小提琴的破格改编很有可能也是出奇制胜。
舞台设计有了分歧,两个人不光是排练室里面,还是露营地宿舍里面,都一直是你一句我一句的争执。
“话唠”和“碎碎念”的互呛,一直被打扰的是其他三个人的耳朵。
“就跟你说了要在这里啦。”
“老师说了,位置改了,改了,若安同学你又不听讲。”
“小霸王虽然脾气莽,但再生气也是乖乖叫若安同学。”这是她们剩下的长沙五强那三个,对这两人吵吵闹闹的评价。
后来她们还在后期采访里,不约而同地开玩笑说:“吉它也好,小提琴也罢,其实都是障眼法,她们真正的制胜绝招就是把她们其他人都吵死,就赢了。”
两人吵得最厉害的那天,苏墨摔了杯子,周若安打了墙壁。
其他的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都以为这那么年少傲气的俩人是彻底掰了。
但第二天执行导演们一进排练室,一看,还是那两个小孩儿。
一个呢,说是放弃了吉它,另一个呢,说是放弃了小提琴。
但谁都不先低头。
两个人坐在房间的两个角落,谁都不搭理谁,但练第一遍曲子的不一会儿,俩人就你看了我几眼,我瞧了你几次。
声乐老师无奈叹气,“都还是小孩子呀。”
果然,曲子才练到第二遍,两个人你挤我一下,我还你几下,噗通,周若安掉下了长椅,俩人噗呲一笑。
又很快黏黏糊糊地,你摸我一下,我刨你一下。
整个过程,声乐老师全程目睹,从十米到零米,谁都没有给谁递个台阶、说个软话,但就是你瞧我一眼,我望你一下,你搞我一下,我弄你一回,无言的交流。
见面还没过十分钟,很快就绷不住了,又凑在了一起。
执行经纪人在监视器里也围观到了全程,说:“咯,这就算和好了。”
执行导演们见状,都见怪不怪地相视一笑,默契领会。
“这两个小孩儿这就是又和好了,我们的耳朵又要遭罪了。”
排练了几天,虽然吵闹,但俩人也是真的超有默契,看她们在排练厅里拉练最后走位的时候,谁也不会相信这俩排练了几天就吵了几天,谁也不敢说这俩人不算是关系最好的。
当天彩排的时候,就是露营地支起来的框架舞台。
舞台设计也很简单,两个小孩儿的嗓音清澈如山泉,配合着山清水秀的露营地景致,歌曲别有一番味道。
虽然技巧上还有好多好多的不足,还一个带着粤语调子,一个带着长沙口音,多漏一点,都可能会打破观众的这个共情。
但一腔真情好像在两个人站在舞台其中,唱着的时候最自然流动,彩排下来,几个执行导演都说很打动人心,充满了年少的真挚,有可能真的是出奇制胜,会成为今晚的黑马。
两个小孩儿哪听得懂,想得懂那么多,只是知道这是夸她们,彩排一结束就像已经赢了一样,抱在一起转圈圈,
这天的这场比赛,上半场是五进三,下半场就直接决出前三名,而只有每个赛区的冠亚军才能进入总决赛,参与“偶像女孩”的卫视录制。
比赛赛程过半,苏墨和周若安自然都进入了决赛,但前三名的争夺还是很激烈的,一个个表演的过程中,观众们都还在一票票的投票,短信系统几乎全部占线,好多粉丝说当天短信都一度发不出去。
那天是长沙赛区的总决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们最少的都收获了近十万的短信投票。
观众歌迷们投票紧张,而两个半大孩子站在舞台上,接受被选择自然更是有紧张的。
灯光亮起,她向她走去,一束追光,追着她的脚步,追着她的眼神。
和歌曲歌词无关,那一瞬间,苏墨脑海里突然冒出来一句话:“周若安,真的好美喔。”
音乐节奏进入,周若安唱起,清亮柔和的女声,迷得现场的女生都开始尖叫,发挥得比担心的好多了。
她唱:“还记得风吹花开,还有你在,看你的微笑荡开,如清风近来。”
她接:“看风吹花开,你走你来,我只有一个如果,盼你一样,如我心爱。”
歌词的中间,她说:“爱的高空,皓月星海。”
她回:“如果是你,铭心刻骨的最爱。”
最后,她们一点点走近,一点点靠近,望着对方,唱着:“如果你好,只想你好,时时刻刻,唯愿你好。”
一曲终了,没有人在意她们曾经意见不合的吵闹,这是一次很完美的演出,很动人的合作。
也是当年“莫若周末”论坛里的经典永流传。
舞台灯光暗下,她抱着她,她抱住她,两个人用力地紧紧相拥,像音乐响起之前,像音乐从没响起,像音乐一直在她们彼此心里。
她说:“我们一起去广州吧。”
她回:“好。”
她说:“我带你,我们一起,回去我的家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