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纽约的展览,范阳踏上归国的航班。飞机舷窗外的云层翻涌,他轻轻抚摸着口袋里那张被折角的《艺术东方》报道截图,上面印着自己与小男孩共同创作的画面。这次远行带给他的不仅是眼界的开阔,更让他对《计然篇》中"择人而任时"的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无论是中村拓真的援手,还是罗伯特态度的转变,都印证着在合适的时机遇到对的人,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
回到福利院时,迎接他的是漫天飘洒的彩色纸花。小芳带着弟弟妹妹们站在门口,每个人手中都举着自己折的纸鹤。"小阳哥哥是大英雄!"扎着冲天辫的豆豆扑进他怀里,奶声奶气的声音让范阳眼眶发热。陈妈妈红着眼眶为他整理衣领:"瘦了,在国外肯定没好好吃饭。"
还没等范阳好好休息,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找上门来。"范阳同学,我们想邀请您担任手工艺术课的课外辅导员。"负责人递上邀请函,"您在国际展览上的表现给孩子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范阳有些犹豫,他从未想过自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但看到陈妈妈鼓励的眼神,他想起《计然篇》中"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未雨绸缪,或许这正是将所学回馈社会的机会,于是点头答应下来。
第一次走进课堂时,范阳紧张得手心冒汗。台下坐着三十多个叽叽喳喳的孩子,最小的不过七八岁,最大的已经上初中。"范老师好!"孩子们整齐的问候声让他瞬间放松下来。他从最简单的折纸船教起,一边示范一边说:"折纸就像...盖房子,要一步一步来,不能着急。"
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突然举手:"老师,我在网上看过您的作品,那些会动的纸鸢是怎么做到的?"这个问题引发了其他孩子的共鸣,教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提问声。范阳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竹条和彩纸:"我们先...学做风筝骨架。"
正当课堂气氛热烈时,教室后门突然传来咳嗽声。一位穿着考究的中年女士走了进来,她身后跟着摄影师和助理。"抱歉打扰,我是'东方雅韵'文化公司的负责人林婉清。"女士递上名片,"我们正在筹备一档传统文化传承类节目,想邀请您作为嘉宾。"
范阳刚要婉拒,林婉清却继续说道:"我们注意到,您不仅擅长传统手工艺,更懂得用现代方式进行创新。节目里会有来自不同领域的匠人,你们可以互相交流。"她的话让范阳想起在纽约与中村拓真的相遇,或许这样的交流能带来新的灵感。
节目录制当天,演播厅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传统工艺品。范阳的展位上,摆放着未完成的立体纸雕和风筝部件。他对面是一位制作糖画的老师傅,转盘上的生肖图案色彩鲜艳。"小伙子,来尝尝?"老师傅递过一个糖画蝴蝶,"做手艺啊,就得像熬糖稀,火候到了自然香。"
录制过程中,主持人提出让嘉宾们合作完成一件作品。其他嘉宾很快组成小组,唯独范阳和一位沉默寡言的木雕匠人被剩下。"要不...我们试试?"范阳主动开口。木雕匠人点点头,从工具箱里取出一块阴沉木。
两人没有过多交谈,却在创作中形成了奇妙的默契。范阳用折纸做出缠绕的藤蔓,木雕匠人则在木头上雕刻出古朴的花盆。当纸藤与木雕结合的瞬间,原本普通的木料仿佛焕发了生机。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连一向严苛的评委都露出赞赏的表情。
节目播出后,范阳的生活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社区邀请他开展讲座,还有出版社寄来合作邀约。但他依然保持着规律的生活:每周固定去福利院帮忙,按时到青少年活动中心上课,闲暇时就待在工作室钻研新的创作。
这天,他正在教孩子们做纸灯笼,李明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卫衣男孩如今已是艺术院校的学生,手里抱着一个精致的礼盒:"范阳,我毕业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你。"打开礼盒,里面是一个融合了机械与折纸元素的音乐盒,旋转时会展开不同的折纸图案。
两人正说着,教室的电视突然播放新闻:"我市将举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届时将有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参展..."屏幕上闪过博览会的宣传海报,范阳的目光被"非遗创新展区"几个字吸引。他想起周师傅日渐苍老的双手,想起那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
"李明,我们...一起参加博览会吧。"范阳突然说。男孩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灿烂的笑容:"好啊!这次换我当你的助手!"夕阳透过教室窗户洒进来,照在两人充满期待的笑脸上。新的挑战与机遇正在前方等待,而范阳已经准备好用更成熟的姿态,继续书写属于他的传承与创新故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