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青云古庙逐渐成为传统机关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试验场,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有高校的教授带着科研团队探讨古籍中的力学原理,也有小学老师领着学生来上实践课。范阳依旧保持着低调的作风,每天早早来到庙里,打扫庭院、整理资料,闲暇时就坐在银杏树下折纸。
这天清晨,庙门被轻轻叩响。范阳打开门,看到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男人局促地站在门外,手里拎着一筐新鲜蔬菜。"我...我是隔壁村的老陈,"男人有些紧张地搓着手,"听说这里在研究老祖宗的玩意儿,俺家祖上传下来个古怪物件,想请你们给瞧瞧。"
范阳将老陈迎进厢房,老者和苏晴等人也围了过来。老陈小心翼翼地从布包里取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铜盒,盒盖上刻着缠枝莲纹,边缘还残留着些许朱砂痕迹。"这是俺爷爷临终前交给我的,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打开。"老陈咽了咽唾沫,"可俺儿子得了重病,急需用钱,听说古董能换钱..."
范阳戴上手套,轻轻转动铜盒侧面的暗扣。"咔嗒"一声,盒盖弹开,里面并非金银财宝,而是一卷泛黄的丝绸和几本手抄本。丝绸上画着精密的灌溉系统设计图,旁边用小楷写着:"水患之时,此器可救万民。"手抄本里则记录着古代工匠如何利用自然之力改造农具的故事。
"这不是古董,是宝贝!"苏晴激动地说,"这些设计图对现代农业灌溉很有启发!老陈大哥,这可比卖钱有意义多了!"老陈挠挠头,有些为难:"可俺儿子的病..."
范阳沉思片刻,从抽屉里取出一叠折纸书签:"这些书签...义卖的钱...给孩子治病。"原来,他和福利院的孩子们制作了许多带有传统图案的折纸书签,原本打算作为文化交流的小礼物。老者也点点头:"我认识些慈善机构的人,明天就联系他们。"
在众人的努力下,一场别开生面的义卖活动在古庙前的空地上举行。福利院的孩子们举着"爱心义卖,拯救小伙伴"的横幅,范阳现场展示折纸技艺,一张普通的彩纸在他手中翻飞,转眼就变成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李明则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微型机关模型进行拍卖。
"我要这个纸凤凰!"一个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指着范阳刚折好的作品,"它和博物馆里的一样漂亮!"人群中突然传来骚动,几个西装革履的人分开人群走了过来。为首的中年男人目光扫过展台上的古籍复刻本和折纸作品,嘴角露出一丝轻蔑:"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搞慈善,不过是博眼球罢了。"
范阳没有抬头,继续专注地折纸。直到完成手中的纸鹤,他才抬起头,将纸鹤递给男人身旁的小男孩:"送给...喜欢的人。"小男孩惊喜地接过纸鹤,中年男人的脸色缓和了些。这时,老陈匆匆赶来,眼里含着泪:"俺儿子的手术费有着落了!谢谢,谢谢你们!"
中年男人若有所思地看着热闹的义卖现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我是农业科技公司的负责人,想和你们谈谈合作。这些古籍里的灌溉技术,如果能转化为现代产品..."范阳摆摆手,指了指正在教孩子们折纸的福利院老师:"利润...给需要的人。"
义卖活动结束后,范阳收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反馈。有农村小学的老师写信来,希望能得到简单的农具改良方案;有国外的华人团体邀请他去展示传统机关术。但他依旧每天往返于福利院和古庙之间,教孩子们折纸,研究古籍,将复杂的机关原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手工教程。
这天傍晚,范阳坐在银杏树下,看着李明和苏晴带着孩子们调试新制作的水力风车模型。老周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递来一杯热茶:"听说你拒绝了好几个高价合作?"范阳点点头,望着远处的炊烟:"《计然篇》说...'平粜齐物',这些知识...不该被少数人占有。"
老周笑了笑,指着正在欢呼的孩子们:"你看,他们眼里有光。这大概就是你说的,让智慧像星火一样,慢慢燎原吧。"夕阳的余晖洒在古庙的飞檐上,范阳折出一只展翅欲飞的纸鸟,轻轻抛向空中。纸鸟乘着晚风,朝着霞光飞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