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星耀集团资金的注入,传统文化主题乐园项目正式进入筹备阶段。范阳将青云古庙作为临时指挥部,厢房里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资料、设计图纸和手工样品。每天清晨,他都会在院子里对着银杏树练习折纸,这不仅是他的习惯,更是在繁杂事务中沉淀思绪的方式。
这天,庙门外来了一队特殊的客人——二十多位来自不同职业的志愿者。为首的是位穿着工装裤的年轻女孩,她叫林西,是一名建筑设计师。"我们在网上看到项目招募志愿者,就自发组织过来了。"林西眼睛亮晶晶的,"我研究了您设计的古代建筑折纸模型,那些榫卯结构对现代建筑很有启发!"
范阳带着志愿者们参观古庙的研究成果。在展示厅里,姜老正在指导学徒制作大型铁皮机关装置,这个装置将模拟古代的水运仪象台;苏晴则和教育专家们讨论如何设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课程。当看到用折纸还原的《清明上河图》动态场景时,一位退休教师激动地说:"我教了一辈子历史,要是早有这样的教具,孩子们肯定更爱学!"
然而,项目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在主题乐园的选址问题上,团队产生了严重分歧。星耀集团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的城市近郊,认为这样能吸引更多游客;而范阳和非遗传承人们坚持要在具有文化底蕴的古镇附近建设,他们担心过度商业化会破坏传统文化的纯粹性。
"交通不便会影响客流量,成本也会大幅增加。"陆星遥在视频会议中皱眉说道,"董事会那边已经催促多次了。"范阳没有立刻反驳,而是让李明播放了一段视频:画面里,一群孩子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奔跑,老艺人坐在街边编制竹器,游客们饶有兴致地围观传统皮影戏。
"文化...需要土壤。"范阳指着视频中的场景,"就像这古镇的青石板,经过百年踩踏才会有独特的光泽。如果把传统文化放在钢筋水泥里,就像...把树苗种在沙漠。"他的话让会议室陷入沉默,陆星遥若有所思地摘下眼镜擦拭。
经过半个月的实地考察和协商,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在江南水乡周庄镇旁选址建设第一座主题乐园,同时保留古镇原有的生活气息,将乐园与古镇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特色,范阳邀请周庄镇的居民参与设计,组织孩子们绘制水乡主题的折纸作品,还专门设立了"居民文化顾问团"。
在建筑设计阶段,林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用现代建筑材料复刻古代建筑形态,但在内部融入智能科技。这个想法得到了范阳的认可,但具体实施时却遇到了难题。例如,如何在保证外观古朴的同时,安装现代化的通风和照明系统?
范阳带着团队走访了多位古建筑修复专家,又查阅了大量古籍。在一本明代的《营造法式》手抄本中,他们发现了古人利用天窗和回廊进行自然采光通风的智慧。受到启发,团队设计出"新中式智能天窗"——外观是传统的木质雕花窗棂,内部却暗藏感应装置,能根据光线和温度自动开合。
就在项目有条不紊推进时,一场意外打乱了计划。负责制作大型青铜雕塑的铸造厂突然停工,原因是工人对设计图中的古代纹样理解有误。范阳得知后,立刻带着姜老和几位纹样专家赶到铸造厂。
"这些云纹的走向不对,"姜老用粉笔在模具上勾勒,"古代纹样讲究'行云流水',每一笔都有寓意。"范阳则拿出折纸,现场折出立体云纹模型,向工人们讲解纹样的立体结构。经过三天的现场指导,铸造厂终于重新开工,工人们看着手中的折纸模型,感慨道:"原来老祖宗的东西这么讲究!"
主题乐园的建设现场逐渐热闹起来。每天都有当地居民和游客前来参观,看着古老的建筑形态在现代机械的轰鸣声中一点点成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工地旁的石凳上,看着正在搭建的飞檐翘角,喃喃自语:"和我小时候住的老房子一模一样..."
这天傍晚,范阳站在尚未完工的城墙上,看着夕阳将水乡染成金色。林西抱着新的设计图跑来:"范老师,我们把古镇的水道和乐园的水系连通了,以后游客可以坐着小船穿梭古今!"范阳笑着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彩纸,在风中折出一只展翅的纸雁。
远处,姜老带着学徒们在调试新制作的机械装置,李明和苏晴在和教育团队讨论体验课程,陆星遥正在和当地政府代表协商配套设施建设。范阳将纸雁抛向空中,看着它乘着晚风飞向远方。他知道,这座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主题乐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