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黑时,皇帝去圆明园接璎珞,看着璎珞抱着一个插着年息花的花瓶走了过来,皇帝先把璎珞送回了马车。
容音披着披风,手里捧着雕花熏炉由傅恒扶着,看着皇帝走过来,归家疗养多日,父母的呵护,女儿的陪伴,都让容音觉得她以前居然为了求一份真情,错过身边那么多的好时光。
阿玛,额娘早已老迈,转眼就要出嫁的昭瑾,也在提醒她,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莫负人生。
皇帝看着容音突然觉得她和刚嫁予他时给她他感觉类似,那个时候还没经历过丧女,她还是活泼的,可能就是从婚后入宫请安才开始改变的吧,只不过年轻时的他因为婉儿之死,无暇关注身边女子的真实面目,让她们时光错付,对容音是,对高宁馨也是。
容音对着皇帝慢慢的说,“皇上,我很感激您,让我只做富察·容音。”
毕竟那天的我,会做什么,谁也不知道,如今这样,挺好的。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平静,是曾经被迫丢掉的那些。”
“容音,朕如今见你,无比庆幸当日的选择。”她可以好端端的站在这,他不用愧疚终身了,再也没有上一世的遗憾了。
“四爷,容音祝你得偿所愿,记得告诉她,她配的上最好的,不要有顾虑。”容音指了指那边掀开帘子偷瞧他们的璎珞,
“魏璎珞,放下帘子,起风了!”璎珞听到冷风送来的皇帝的警告,迅速的把帘子放下。
皇帝敛眉浅笑,“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当年感受过,自然也知道她的忐忑,虽然以后她总能想明白,但我还是不愿意让她经历。”
容音调皮一笑“可能人就是这样,总是想得到,就没了自己,现在都想开了,居然也能看懂你了,想必你当初也是很为难吧!”
皇帝郑重的回答了容音,“有过为难,后来又变成了拷问自己做的不够多,再之后,觉得还是不要勉强你了!你是个完美的妻子,我却不是个好丈夫,既如此,不如放你自由!”
“四爷,咱们之间成不了兄妹,做挚友倒是还可以!”
“我也这么觉得,回吧,再不回,你额娘该担心了,告辞!”
皇帝转身离去,容音和傅恒看着马车驶离他们的目光。傅恒扶着容音上了马车,自己驾车回富察府。
他今天见了璎珞,上一次见她,还是她给弘昼报完仇,她和当年冷硬的样子完全不同,但行动间还是和当年一样率性而为,确实有被人好好爱着。
“姐姐,你真的释然了吗,就没有一丝嫉妒吗?”
容音笑着说,“当然,看着她,就会想起当年的我,只不过我没有坚守住而已,一步错步步错,她永远是她自己,真好,你觉得呢?”容音只是笑笑,就不再说了。
皇帝在他得疥疮时与她说过,璎珞入宫是为了替姐报仇,以身犯险试弘昼,还笑言得亏傅恒是清白的,要不然得被璎珞算计死。
容音便觉有些不对劲,好端端的提傅恒做什么,直到琬珠到她身边伺候,才得知了璎珞与弘昼,傅恒的渊源。
后来傅恒成亲有子,皇帝表现的着实不像一个姐夫,再到今天,开门的一瞬间,容音就发现皇帝立马挂脸,接着就把璎珞支走了,她与皇帝之间成婚十几载,还从没见过皇帝这样敏感的样子,傅恒就算当初真的有点想头,不也没能改变什么吗?真是小孩子脾气。
璎珞靠在皇帝怀里,问他“您是和娘娘说过什么吗?”
“朕没说过,真的都是她猜的,朕还不至于让你们相聚都带着小心思,璎珞,朕的心思,你应该明白,就算之前不明白,冬至的时候也该明白了。”
从前有容音在,他的那些想法便只是想法,安排也只是为了防止上一世的重演,但当他选择放容音自由,那一切就是另一个走向了。
“皇上,你是想等一切结束后立后?”璎珞不想跟皇帝打密语了,选择直接问他。
皇帝极其坦诚,到了这个时候,他必须得挑明,“是,后宫不可一日无主,朕需要你挑起这个担子,需要你帮着朕管理这一大家子。”
璎珞直起身子盯着皇帝,“皇上,你可真够直白的,就不怕我拒绝吗?”
皇帝突然笑了,“你会拒绝吗?你不会,尤其是你看到了因为不作为而受到伤害的孩子们,他们何其无辜啊,所以你注定要答应朕,按着朕的要求来。”
“皇上未免也太霸道了,您明知我不喜欢管理那些,真要是管了,您就不怕我把天捅个窟窿啊!”
“真捅了窟窿,朕就给你补上,况且你不是管的很好的吗,无论是后宫,还是宗室,都说不出半个不字来,这就够了!”
璎珞眼睛一转,突然想到了个好主意,“从前嫁出去的公主不理庶务,总有亏空,过得不好,内务府都要添补,现如今,正好两位公主都大了,就让她们帮着我和舒妃打理吧!”
“你倒是会抓壮丁,公主也确实应该让她们自己学学了,省得将来开了府,两眼一抹黑,万事不懂,再被人糊弄。”
李玉在外头喊着,“主子,到了。”璎珞下了马车一看,停在了养心殿门口,璎珞突然想起她昨晚好像答应了什么,正要准备悄悄溜走,却被人逮了个正着。
皇帝打横抱起璎珞就往体顺堂走去,吩咐李玉上点小食,对着璎珞耳边说,“跑什么呢,养心殿留不住你了?还记得你答应过什么吗,朕可专门找出来了压箱底的宝贝,正等着你配合呢?”
“皇上,璎珞今天累了,想回永寿宫了,您就饶了我吧!”
“魏璎珞,你想得到挺美,你还能累着?李玉都说了,你就没怎么到处跑,最多走了两步。”
“皇上,我们先用膳吧。”
??
乾隆十一年二月
皇帝让礼部议亲蚕礼,礼部上奏,“若遇不行亲祭之年。自应遣妃嫔内一人代行。”
皇帝把奏疏里的嫔划掉,直接发了明旨。
上谕:朕思从前建立蚕祠。未议皇后亲蚕之礼。是以照祭祀例遣官。今既举行皇后亲蚕典礼。若遇不行亲祭之年。自应遣妃内一人。其致祭前期斋戒二日。不进铜人。行礼位次应照先农坛遣官恭代之例。
设拜位于坛阶下正中。不设幄次。升坛由西阶登降。除仍用先蚕坛乐章、不饮福受胙外。一切赞引、导引、拜跪、奠献、仪注。俱照遣官例行。再遣妃恭代行礼。
应令文武大臣命妇、照例陪祀。其需用执事女官、及所用祭品。由各该衙门预备。
妃位及其以上,位次最高的当属璎珞,和冬至,过年一样,遣妃代祭这样的事又一次落到了璎珞身上。
《春秋·谷梁传》中说:“天子亲耕,王后亲蚕”。是以先蚕礼的意义重大,作为我国古代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由皇后主持的国家祭祀典礼。
率领众妃及内在命妇去寿康宫拜见太后与此不能比较,前者是在真正的内廷,不为外人知晓。后者虽然在宫苑内举行,但一应事由交各衙门筹备,彰显了先蚕礼表率妇德、联系桑蚕的重要意义。
太后对此却没有反应,让身边伺候的刘姑姑很是疑惑,不禁问起了太后,“主子,往日里您都反对皇上抬举魏氏,怎么现在就轻轻放过了呢,难不成被她收买了?”
往日里太后这只有舒妃,娴嫔,庆贵人来的勤,现在又多了个令贵妃,
太后笑了笑,“冬至前我反对是因为高位上还有娴妃压制,现在她被降位,魏氏封了贵妃,如今的后宫里资历比她早的,没她位分高,我又有何理由反对,再说下去,皇帝就要拿我作比当年的孝惠太后了!”
皇帝下旨不就是在说这遣妃代行照遣官例行,不让她插手吗,她还能怎么说。
吴书来从前是太后的人,是以前朝后宫许多事太后都能知晓,但皇帝发了话,说内外有分,岂见孝惠太后干预外事,而内廷之事,自有主位处理,奏与令贵妃即可,何须让太后劳心,是以片语不得入寿康宫。
?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