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焉知非皇 > 第86章 安内(十一)傅容光案

第86章 安内(十一)傅容光案

“大姐姐!”

人还未见声先至。

刘安听闻逍遥王刘赞的声音,抬起头找寻着他的踪迹。

“大姐姐!”刘赞连跑带跳,脚步停在刘安面前。

面前的刘安,身形消瘦,面目忧愁,唇色发白,眉眼之间似有数不尽的烦恼,头上盘起的发髻也不如先前的饱满,屋里炭火足量却还是披着厚厚的衣服。

刘赞在刘安身边十余年,何时见过大姐姐这般憔悴伤神?

刘赞注视良久,才道了声:“一别数日,姐姐怎么比我离京前更显憔悴?”

刘安含泪带笑起身,伸手抚上刘赞耳旁的发带垂缨:“一别数日,赞儿看着也是瘦了,不过看着也长大不少、稳重许多。”

“可是前朝那些人欺负姐姐了?可是姐姐受了委屈?姐姐不必忧心,如今弟弟回京了,七弟不日也便会回京,定不会再让姐姐受他们欺负!”

“赞儿放心,我如今是抚政大长公主,仅一人之下,断不会让自己平白受到委屈的。”

刘赞点点头,回京路上,听到了不少关于大姐姐的言论,更是听闻大姐姐如今正为着一桩案子忧愁,便马不停蹄地先回了京,一刻不敢停歇,匆匆拜见过皇帝后便来了大姐姐的福康宫。

刘赞来不及喝口茶润喉,忙不迭道:“不知眼下是桩什么案子,竟让大姐姐忧愁至此?”

刘安笑道:“才回宫吧,你且歇歇,这事儿倒也不急。”

刘赞道:“姐姐正为了这事儿忧愁,我又怎能安得下心呢?能为姐姐分忧,我求之不得呢。”

刘安坐回到位置上,重新拾起让她头疼的折子,打开扫了一眼复又合上,无奈叹了口气道:“原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一桩假扮朝廷官员的案子,依着律法该怎么判处就怎么判处便是了。可偏偏……”

“我刚颁布了一场召令,一场应召女子入朝为官的召令,我原想着,历来女子没有当权理政的机会,若是今时今日在我当政期间,我能为天下女子提供这样的机会,她们必定会效忠于我。况且,又可凭借着世家女子的才华与她们背后的家族,助我清扫朝堂、收拢权利。”

“先前父皇、孝懿太子,乃至启盛帝、天启帝,不都是因为朝堂之上异己颇多,处处受到掣肘而无法施展吗?”

“倘若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朝堂之上再无人敢反驳之人,待到边市的资金充盈国库,开库练兵,什么胡蛮海寇,尽会拜倒在我们大江的铁骑之下,尽会臣服于我大江,乃至栾南的诚王,保管他兴不起什么风浪。别说收复漳州五城的失地,就连开拓疆土,也是不在话下。到那时,国库丰盈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末了,刘安又加了句:“也算是不辱父皇临终所托。”

既然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必定得有一定的政绩所支撑,方才所说的安内攘外、开疆拓土的种种,便是再好不过的政绩,有足够高的政绩傍身,别说什么权力,就算是帝位,也不过是手到擒来。

刘赞听得刘安这番言辞激昂的论调,有些迟疑,但也未曾多言,怕扫了大姐姐的兴致。大姐姐所说的这些,大江历代皇帝都想过,可这条路走起来却是难得很。不论别的,单就这钱财一方面,单靠个边市,是无法支撑连年的东征西讨、南定北安的,况且,连年的战争,百姓如何能安居乐业呢?

“只是……”刘安掂了掂手里的折子,怅然叹道:“这女子科考还有不足两个月就要在京都举行,这桩假扮朝廷命官的案子便呈到了御前。”

“若只是假扮朝廷命官也就罢了,可偏偏这是一桩……女扮男装假扮朝廷官员的案子,无论怎么去判,都会影响日后的女子科考,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我呢。”

女扮男装?假扮朝廷官员?怎么听着……倒是有些熟悉……刘赞倒吸一口凉气,总不至于是她吧?

刘赞接过折子,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啧”了一声,还真是她!

难怪这么多天一直没有她的消息,不成想竟被关进刑部监牢多时,他竟今日才知。

“莫不是赞儿有什么高见?不妨说来听听。”

刘赞有些慌乱地笑道:“一时间我倒也没什么法子,只是……这傅容光,我倒是认识。”

刘安撑着下巴,笑着看向刘赞:“你认识?怎么从未听你提起过?你详细说说。”

刘赞道:“傅容光,她的兄长傅士安,曾就任过永州的驻城官,傅士安在永州之时,曾与永州的驻防将领蔡桐政见上有过不合,后傅士安调离永州转任靖州驻城官,在去靖州途中,傅士安下落不明。傅容光也就是那时候,女扮男装,假扮的靖州驻城官。”

“大姐姐,容光她虽然是假扮的官员,依着律法该斩,可她为政期间,无不勤勉爱民,靖州的百姓也纷纷对她交口称赞,前年靖州干旱,是她亲自带着靖州的百姓们挖渠引水修建堤坝,缓解靖州干旱,若非她做出这些事,只怕靖州的灾情前年便爆发了。还望大姐姐看在她为政期间的政绩,从轻发落吧。”

刘安轻轻叩击着桌子,叹息道:“国有律法,当依律而行,倘若为着一个两个的特例坏了律法,日后法度还有何威严?还会有谁会信服呢?今日你在我面前为她求情,求我从轻发落,日后旁人效仿,又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如今刘安要组建自己的一套班子,需要的正是如傅容光这般胆大、无所畏惧、心怀民众又有能力的人,只是傅容光这桩案子不知有多少人盯着,稍有不慎便会落人口实,刘安也是犯难。

刘赞有些惋惜不忍,但还想再为傅容光多说些好话:“容光她是难得一见的好官,她只是被拘泥在女子的身份中,倘若她是男子,倘若她能参加大姐姐设立的女子科考场,则会是另一番光景。”

“容光她也深知假扮朝廷官员有违律法,在靖州水渠修建好后没多久,便辞了官,事后靖州新的驻城官到任,容光还亲自检举揭发自己,靖州新任驻城官深明大义,念在容光做官期间所施行之策均是益于百姓,便未再追究,缘何会闹得今日这样大的动静?”

“大姐姐难道不觉得可疑吗?”

刘安何尝不觉得此事可疑,依着刑部记档,傅容光早就被捕入狱,后又转入刑部监牢,关押至今。前几个月她才颁布了开设女子科考场的召令,今时傅容光的案子便被捅出来,若说没人布局谋划,她是断然不信的。

即便知道是有人布局谋划,可现在问题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该怎么做才好呢?

刘赞急得来回踱步,他也不知为何傅容光的事会闹得这么大,若是没闹到御前,他身为逍遥王,想要保下傅容光不成问题,只是如今连大姐姐都为难起来,又能有什么办法保下容光呢?

刘安看着眼前转了一圈又一圈的刘赞,多少有点眼晕,叹了口气,闭目养神道:“你歇会儿吧。”

“大姐姐,我如今急得不行,哪里还——”刘赞忽然想起,他明白傅容光为什么会入狱,他明白为什么那些人一定要置傅容光于死地了。

“大姐姐,我想到了,我明白了!”刘赞神神叨叨地上前一大步。

刘安抬眼看向莲音,莲音会意,带着在宫殿内侍奉的宫人下去。

刘赞凑近刘安,低声道:“当日孝懿太子在天牢中意外薨逝,后查出孝懿太子是被人毒害的,查验出孝懿太子真正死因的不是旁人,正是傅容光。大姐姐,会不会是毒害孝懿太子的人知道了此事?”

“是她?”刘安陷入沉思,若是这么说,整件案子倒也能说得通。当初刘仲以巫蛊之事陷害孝懿太子,后孝懿太子毒发身亡,种种证据都指向刘仲,父皇因此发怒,处置了不少与此事有关、与刘仲交好的官员,当时父皇看中程显,并未深究他。如今这傅容光的案子是程显捅出来的,莫不是他发现傅容光曾为孝懿太子验尸一事?

刘安一拍桌子:“赞儿,你去城南,查程显有没有私下去见过刘仲,查程显私下的行踪,看是否有可疑之处,一定要查清楚查仔细,一丝一毫都不能放过。”

程显此举,除了让女子入朝为官的政策推行不下去,恐怕还有别的企图。

总不至于程显会逼宫谋反从而推刘仲上位吧?先前绥弟登基时,也是他带头在闹,若不是拿出刘仲的信物做要挟,程显不会跪得那么快。可刘仲已然贬为庶人,如今绥弟登基为帝一年有余,刘仲全然没了指望。可若不是刘仲,那能是谁?诚王?

刘安起身取来放在高架上的一个落灰的匣子,取出刘仲当日赠与她的那支笔,也不知时至今日,这支笔是否还能再派上用场。

刘安合上匣子,唤来莲音:“莲音,你去将这个匣子送到程尚书府上。若是他问起来,便答你什么都不知。”

莲音疑惑:“殿下,若是程尚书继续追问,那又该如何作答?”

刘安深吸一口气,笑道:“若他再问,记得告诉他,本宫派了金中堂去城南,其余不用再说什么。”

望着莲音手中的那个匣子,刘安道:“若是程显忧心,此事倒还有转圜的余地。”

若是程显心中还有刘仲,必然会有所担忧,一旦他忧心,那倒好办了。如今刘仲圈进在京城京南,一举一动皆在眼皮子底下,程显为了保住刘仲必定会有所妥协。怕就怕在,程显为的是诚王。

刘安问:“定北王可有消息?”

莲音回道:“定北王殿下说,待他操练好永济的士兵后,便会返京,约莫也就这个月了吧。”

“快去吧。”刘安点点头,待刘昶回京,兵权回拢,她便更有把握了。

莲音没有丝毫耽搁,出宫前去程显府上。

程显正与谏议大夫裴纶、袁正二人闲谈,听闻大长公主身边的掌事宫女前来,也甚是纳闷。

程显安排裴纶与袁正二人躲入后室屏风之后,方才起身迎见。

程显施礼拜过莲音后,接过匣子纳罕道:“内官大人,不知大长公主殿下这是何意?”

莲音摇头不语,眼神瞟向程显手中那匣子,道:“尚书大人,殿下只是让将这个匣子送过来,并未多说什么。大人不妨打开看看殿下赐了什么。”

程显带着疑虑打开匣子,待看到刘仲的那支笔之后,心脏漏跳半拍,脸色闪过一丝紧张,而后很快恢复如常,问道:“殿下赏赐这支笔,可有什么深意?”

莲音依旧笑着摇头道:“殿下的心思我又何尝而知呢?尚书大人若是不解,不如进宫去问殿下。”

程显尬笑两声,心却揪在一起。

当初康佑帝登基,大长公主便用得这一招,以刘仲的性命来要挟他就范,如今又要用同样的招数吗?真是可笑。

看来傅容光的案子,大长公主是没招了,先前他还以为大长公主很了不得呢,今日看来,也不过是一介女子,掀不起什么风浪。

程显心中了然,胸有成竹地跪地谢恩:“臣程显恭谢殿下赏赐。”

莲音见程显不再追问,有些惊诧,退后半步,神色恢复如常,笑道:“殿下的赏赐已送达,大人若无他事,下官便告退了。”

程显道:“有劳内官。”

莲音却行数步,转身迈出门槛,看向日头,同身边的女官低声闲聊道:“约莫着金将军也该从城南回宫向殿下复命了。”

程显上前半步,心中焦急,嘴张了又张,还是止住了。

莲音转身,余光飞速扫了眼程显,瞥见程显忧心的神色,嘴角上扬,殿下猜得不错,程尚书果然忧心。

直至莲音离开,裴纶与袁正二人方才从屏风之后走出,二人看着程显依旧盯着莲音离开的方向,见他手中紧紧握着那支毛笔,甚是疑惑:“程大人,这支笔……可有什么特殊之处?”

程显回神,收好那支笔:“这是二殿下的。”

“二殿下?”裴纶与袁正二人相互对视一眼,甚是不解:“二殿下……不是被圈禁在城南了吗?怎么……”

程显哼了一声,眼中阴鸷尽显:“这是二殿下最喜欢的一支笔,却落在了大长公主手里,如今又转赐于我,是在以二殿下做要挟吗?”

裴纶道:“程大人,先帝生前已废二殿下为庶人,况如今新帝登基一年有余,这二殿下哪里还有什么指望?程卿还是……”

程显一记眼神扫过,裴纶不敢再多言,与旁边的袁正眼神交织,轻微摇头示意,低头噤声。

程显盯着那支笔,道:“当日若不是二殿下伸以援手,今日朝堂之上又哪里还有我们这些寒门学子的出路?”

“知遇之恩,无以为报。”

当日得知二皇子刘仲有意于帝位,程显费心费力去帮他谋划,为刘仲扫去太子这个阻碍,

可怎知先帝竟那般偏心,竟将这一切的过错都算在二殿下头上,宁愿将皇位传给一个黄口小儿也不愿考虑二殿下,明明二殿下才是最合适的即位人选,明明二殿下才是!

“只要二殿下一声令下,即便是他让我死,我也心甘情愿无所怨言。”

袁正看了眼程显,又看了眼裴纶,道:“可是,如今二殿下在大长公主手里,京中驻城军的将领金中堂,原是大长公主身边的贴身护卫,宫里的禁卫军、羽林军也都在大长公主手里,不久定北王也会归京。”

“如今又给大长公主捅了一桩案子,坏了她的事,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程显想了想,原本还想借着傅容光的案子好好挫一挫大长公主的威风,却忘了刘仲还在她手上,因而只能咬着牙道:“那桩案子只能拖了。”

傅容光的事急不得,得拖。

拖到悄无声息,拖到无人在意,想怎么处置不过是刘安一纸诏书的事,死刑改做流放,再随便找个什么由头特赦即可。

如今最紧要的是稳住朝纲,快速招揽自己的势力,日后也才好处置程显之流。

“莲房,你去取来挂在我床头的那柄弓,送与嘉诚,待到科举过后,待到她登科及第之后,本宫与她同去京郊狩猎,为她庆贺。”

“是。”莲房应声退下。

“温姑娘,殿下提前恭贺姑娘金榜题名。”

温嘉诚接过那柄弓,有些犹豫,眨巴下眼睛:“这……”

莲房笑道:“温姑娘,殿下的心思想来姑娘最是清楚,还望姑娘不要辜负殿下的一片心意。”

温嘉诚抚摸着弓身,道:“让殿下放心,我愿与殿下共进退。”

先前期与她约好一同参与科考的李淑华、王润蕾二人,一个远嫁海州见不到人,一个闭门不出不见人,皆放弃了这次的科考。

唯余她一人。

莲房道:“有姑娘这句话,想来殿下也可安心许多。”

温嘉诚问:“殿下近来……是在为那桩案子烦心吗?”

何止刘安烦心,凡是有意参与科考的女子,皆关心着那桩案子。

莲房点点头,无奈叹息道:“何止呢,近来事务繁多,按下这个又浮起那个,一项接一项地压向殿下,可又没有真正忠心于殿下的,即便殿下是满心的抱负也无处可施展,殿下已经愁得数夜都睡不安稳了。”

温嘉诚道:“士为知己者死,无论前路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只要殿下吩咐,温嘉诚在所不惜。”

莲房道:“那便等着姑娘来日在朝堂之上大展宏图了。”

温嘉诚道:“不止我,还有天下千千万万的女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女主并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