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眉眼柔顺,神色温柔而眷恋,一副乖乖听话的模样。沈苏叶特别喜欢他不说话时,一双柔和的眼睛盯着她,整个人温润清绝的样子,她心下一动,整个人靠了过去,紧紧贴着叶见归。
“我们俩好久都没出去约会了。”她抱怨。
[对不起,最近忙得很,没能顾上你。]他低头看着她的脑袋,默默道歉。
沈苏叶原本只是轻微抱怨,并没有让他道歉的想法,他这一道歉,倒把沈苏叶整得愧疚起来。
“我没有这个意思啦,”她有些懊恼,“我只是感叹嘛。”
叶见归轻轻抚摸她的脑袋,[我也没有什么其他意思,只是觉得最近太忙了,忽视你了。]
她撑起身子摇摇头,想要说些什么,却撞进了一双清俊温柔的眼睛,如同无数个相处过的日夜那样,如涓涓细流的温泉水,一点点将人包裹,无声地温暖着她。半掩的情愫在眼里,欲语还休,那双夺目的眼睛会说话一般,看得人沉醉。
她有一瞬间的晃神,再回过神来时,对方俊俏的脸颊带着红晕,在自己眼前放大,刚刚还是清泉般的眼睛里全是震惊。她也有些呆住,这算不算为色所迷?
叶见归被她这个举动惊呆了,羞红了双脸,不敢直视她。
看着眼前都快冒烟的青年,沈苏叶张张嘴,只挤出来一句,“不,不好意思哈……”
便红着脸逃走了。
第二天两人都带着浅淡的黑眼圈出现在了四时堂的饭厅,互相对视,看见对方略带狼狈的样子,又默契地转开了头。
“你们俩昨晚干什么了?”黄医生左看看右看看,好奇地问。
原本都决定将昨晚的事默默放开,谁都不提,没想到却被别人盘问。刹那间,轻柔、温润的触感,以及对方温热体温带来的温暖空气,都一下子又浮现在两个人的脑子里,顿时双方的耳尖又泛起轻轻的红晕。
“你们……”黄医生陡然想到什么,把嘴闭上,只埋头吃饭。
“紧张的,紧张的,”沈苏叶疯狂找补,生怕她自己脑补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这不是要开业了嘛,不知道客流量怎么样,紧张。”
这是药膳馆开业第一天,虽然街坊四邻听说了,都说要来试试,但毕竟只是客套话,会不会来谁也不知道,今天有没有人来,让沈苏叶一直担心。怕没有人来,会打击他们的自信;来了人却觉得不合胃口,反馈不好也会打击到他们。来不来她都担心,这焦虑的情绪将她裹挟着。
[别担心,]叶见归宽慰她,[只是第一天而已,有没有人来都很正常的。放心啦,我们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击到。]
当事人都这么说了,她能说什么呢,只能将心里的担忧全部摁下去,专心上班。正值秋意凉爽之际,来看病的人也比以往多以一些,早就在一楼等着了。
进来的是一位女士,面色惨白,精神不振。她上周已经来就诊过一次,此次是来复诊。沈苏叶凝神专注地看着她的电子病例,平时玩笑的脸上现在全是专注与认真。
这位女士来看的是胎萎不长,用西医话来说就是胎儿停止发育。根据病史可知,这位女士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有两次怀孕史,但胎儿后续都停止发育。经过妇科检查,也只查出她的黄体功能不全,没有其他毛病。一开始接受了西医治疗,使用了激素药,但她自身对药物反应较大,没有能继续坚持。后来和家里商议过后,决定尝试中药调理。
“最近有出现新的不适症状吗?”和病人说话时,她总会放柔声音,让人如被温养泉水浸泡着,舒服又温暖,才不会紧张。
女士细长眉毛皱在一起,眼角露出细细纹路,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沮丧,她因为紧张和焦虑,双手在不自觉地扣弄自己背着的小皮包。
“没有出现,”女士原本低着头,倏而间她猛然抬起头,那双美丽的眼睛死死盯着沈苏叶,眼角带着泪光,眼里全是疲惫和挣扎,她有些着急,“医生,我这病是不是治不好了,不然为什么症状也没有减轻,吃什么药都不管用。”
沈苏叶将她有些冰凉的双手捂住,温柔地开解她,“别着急,这才一个疗程,看不出效果很正常。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听医嘱,放平自己的心态。在中医里,情绪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情绪太过强烈,就会导致我们的五脏六腑机气不流畅,破坏它们之间的平衡,这也不利于你养病哦。”
女士还是有些惶恐,努力在她的安慰下通过深呼吸来平静自己的情绪。
“是家里给你很大压力吗?”沈苏叶问,这其实已经涉及到了病人**,不应该这么问,但她看女士精神紧绷的样子,很担心现在安抚好了,回家如果受到压力来的压力,又会变成原样。
女士愁眉苦脸地摇头,“因为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说,这个问题其实不大,好好养着,把病养好了就行,家里人就没说啥,只让我好好看病。但是西医治疗没成,中药调理又没看见成效,我就开始埋怨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
“这怎么行呢?”沈苏叶不赞同,“这个病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西药治疗不行,那也是因为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您对西药反应大,那就吃中药。只要有治疗手段,那都不是事,您说是吧。”
确实,能够发现病因,并且找到治疗手段,那就不是大事。
“那我为什么吃了药还没有效果呢?”女士还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地问她。
“中医调理是个相对来说比较漫长的过程,”沈苏叶耐心解释,“药材在慢慢温养您的病症,不用着急的。您定期来复诊,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病的变化,修改方子,对症下药。”
她的语气柔和似春风,但安慰的话语却又像清冷的雪水,浇在了女士那颗因为焦虑而躁动不安的心,驱走了烦躁,让她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看她情绪稳定下来,沈苏叶才开始给她看诊。
刚刚安慰她时,沈苏叶就察觉,她和上次来就诊时一样,四肢冰凉,切脉发现脉象如同一根丝线一般,呈现细脉特点。细观舌苔,舌淡红而苔薄白。还是气血两虚之证,需要补血养气,益肾安胎。
她仔细查看了上次为她开的药房,思索片刻后又加上了金樱子、覆盆子、菟丝子三味补肾益气的药。
“按照这个方子再吃七日,再来复诊,我们再看看情况怎么样。”她眼含鼓励。
“好,”女士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毅,“谢谢大夫。”
“不客气,您慢走。”
友好地将病人送出去以后,迎来了一位趴在自己母亲怀里的小姑娘。穿着粉色的裙子和外套,配着一条厚实的白腿袜,踩着一双黑色小皮鞋,扎着双马尾,只是脸上全是委屈,眼角还带着泪花,嘴巴向下耷拉着,一副受欺负的模样。
可爱死了。沈苏叶面上挂起温柔的笑,心却被这个小姑娘萌化了,“哎呦,咱们小乖乖这是怎么了呀?”
……
忙碌了一上午,终于可以在吃午饭的时候放松一下,沈苏叶慵懒地伸了个懒腰,就看见叶见归从新打的那个门钻出来,快速地拿起餐具给自己打好饭,环顾饭厅四周,锁定了她的位置,提步走了过来。
“这到了饭点,生意怎么样啊?”沈苏叶一边唆骨头一边问,意外发现药膳馆开门了,但是四时堂的午饭质量并没有下降,还是一如既往和她胃口。
[不算特别忙,现在有两桌客人在,所以我们就打算趁着人少分批把午饭吃了。]叶见归打完手语,就立即低下头,猛猛往嘴里扒饭。
和他相识这么多年的沈苏叶很少见到他这样,很是震惊,没想到有一天她眼里清朗如月的人,也会这么不顾形象地吃饭。
“你好像很饿的样子。”她试探地问。
叶见归点头。
沈苏叶:“不是不忙吗?怎么饿成这样?”
叶见归又往嘴里塞了口菜,才回她:[在大堂吃饭的人不多,但是打包的还是有好些。快到中午的时候,来了好些街坊要求打包回去,说是想给家里年纪大的买来试试。]
“哇,”沈苏叶感叹,“我还以为大家都只是客套一下,没想到真来了。”
“那么多年的老邻居了,肯定能来就来,再说了是卖的药膳,很多老年人肯定很想尝试。”黄医生喝了口菌子汤,被鲜得眯起了双眼,摇头晃脑地好不惬意。
“有当归在,我们药膳馆肯定能蒸蒸日上!”沈苏叶胸有成竹地肯定。
叶见归很快吃完饭,又灌了点水,立马回到药膳馆后厨忙碌。沈苏叶吃完饭,走到相连的门前,发现这个间隙,又来了一桌客人,还有好几个邻居也在等着打包,后厨的人被热气蒸腾红了脸颊。
她想了想,借用四时堂的后厨,用白梅肉、白檀、甘草、盐做了一瓶白梅汤,放在了药膳馆的后厨。
“你们记得喝啊。”走之前她嘱咐道。
后厨被灶台的热气笼罩着,像个蒸笼,就算是凉爽的深秋也能被热得出汗,她只能做些驱除燥意的茶饮给他们。
毕竟这可是四时堂未来的又一块招牌,可得爱护着。
注:案例改自蔺友良老先生的《医案求真》
白梅汤来自中医中药方剂软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杏苏散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