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杜渊无奈地瞪了赵酒鸯一眼,又转向杜之妧,语气放得柔:“别听你娘胡闹,刚炖了燕窝,快进来喝。”
杜之妧还是没缓过神,眼睛死死盯着杜渊的裙摆,又猛地拽住身旁杜之妗的衣袖,力道大得差点把人拽倒:“你看见了吗?爹怎么变成女的了?是不是我昨天没睡好,眼花了?你快掐我一下,看看是不是在做梦!”
“没眼花,也没做梦。” 杜之妗稳稳站着,语气淡定得不像话。
“那你怎么一点都不惊讶?” 杜之妧更急了,眼眶都有点红,“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就瞒着我一个人?”
“我也没比你早多少。” 杜之妗拉着她往院里走,轻声解释,“而且,我已经问过了,我们是娘亲生的,就像陆云州姐妹俩那样,当年娘也是去扬州买了‘圣水’,才有了我们。以前爹女扮男装也是无奈,以后再也不用装了。”
杜之妧僵在原地,脑子里 “嗡嗡” 响,半天没反应过来。直到赵酒鸯走过来,把一块温热的桂花糕塞到她手里,她才愣愣地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忽然就笑了:“这么说……我也有两个娘?那以后,再也不用叫爹了?”
“傻丫头,叫什么都行。”杜渊走过来,轻轻摸了摸她的头,眼神里满是温柔。
赵焕琅身着朝服入殿议事不过半月,便在早朝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提出了 “女子可参加科考” 的提议。话音刚落,太极殿内先是一阵死寂,随即响起细碎的议论声 —— 放在往日,这般打破千年古制的提议,定会引来老臣们拍着朝笏激烈反对,可如今,经历了 “女子成婚”“公主议政”“郡主领兵” 一连串冲击后,大臣们脸上竟多了几分 “见怪不怪” 的淡然。
那些守旧的老臣们,此刻还攥着反对女子成婚的折子,满脑子想着如何在朝堂上据理力争,面对 “女子科考” 的提议,竟一时没反应过来 —— 毕竟公主与郡主已领公职,女子参与朝政已成定局,此时再反对科考,反倒显得有些徒劳。有几位官员甚至暗自琢磨:与其顽抗到底,不如静观其变,免得又被陛下与丞相驳回,落得个难堪的下场。
赵河明见群臣反应平静,当即拍板:“琳琅此提议甚佳!朕准了!着礼部即刻拟定女子科考章程,与男子科考并行,择优录取!”
这条法令一经颁布,比 “女子成婚令” 传播得更快,大召境内,凡有女子读书的人家,皆为之沸腾。以往女子读书多是为了知书达理,如今竟能凭学识入朝为官,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不少原本只教男儿读书的私塾,纷纷敞开大门招收女学生;偏远城镇的农户,也开始省吃俭用,送女儿去学堂识字,一时间,“女子向学” 成了大召最热闹的景象。
而杜之妗,却没心思关注这些热闹。她心里还惦记着拉陆云扬入局,陆家在商界根基深厚,若能得陆云扬助力,无论是推行新令,还是稳定地方商户,都能事半功倍。于是,她先遣人送了张烫金帖子到陆府,又亲自登门,以“商议扬香阁与官府合作事宜”为由,将陆云扬请去了杜府。
马车碾过青石板的声响刚停,陆云扬刚踏入杜府的垂花门,就见庭院的石榴树下坐着道身影 —— 一身月白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兰花纹,手里捧着盏茶,见她进来便抬眸一笑,温和里藏着几分不容置喙的气度。陆云扬心里 “咯噔” 一下,虽未见过真人,但看杜之妗下意识放轻的脚步,便知此人身份绝非寻常。她瞬间明白,杜之妗为了拉她入局,竟动了真格的。
“陆姑娘,久仰大名。” 赵焕琅放下茶盏起身,语气亲和却自带贵气,“在下赵焕琅。今日在此等候,是想同你聊聊女子科考之事,听闻陆姑娘商道通达,笔下亦有乾坤,想必对此事定有高见。”
“见过琳琅公主。” 陆云扬眼底的惊讶一闪而逝,连忙敛衽行礼,声音恭谨却不失分寸,“公主谬赞了。民女不过是识得几个字,怎敢在公主面前妄谈见解?”
“陆老板不必过谦。” 杜之妗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指尖的力道带着几分刻意的熟稔,“今日请你来,是想托你帮个忙。如今女子科考刚开,不少商户家的姑娘想读书,却连个识字的先生都找不到。陆家的铺子遍布大召,若能借你的人脉,在商铺旁设些义塾,既能帮了姑娘们,又能为陆家积些善名,岂不是两全其美?”
陆云扬看着眼前两人一唱一和,心里跟明镜似的,杜之妗特意请出公主施压,根本没给她留拒绝的余地。设义塾确实能赚好名声,可师资、笔墨、校舍哪样不要钱?这笔开销绝非小数。可若是拒绝,便是明着与推行新令的朝廷作对,陆家的生意怕是要处处碰壁。她垂眸沉吟片刻,再抬眼时已换上得体的笑容:“两位殿下既有这份心,民女自当效力。只是义塾的师资与经费,还需官府多费心支持。”
“这……” 赵焕琅面露难色,下意识看向杜之妗,“我定会在父皇面前多争取些款项。”
杜之妗却上前一步,目光坦诚地望着陆云扬:“不妨同陆老板直说,琳琅刚入朝堂,非议本就不少,义塾之事耗时长、花钱多,官府一时难以全包,还需陆老板搭把手。你放心,等琳琅在朝中站稳脚跟,定不会让陆家白白付出。”
陆云扬沉默着捻了捻袖口的盘扣,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殿下也知这笔费用不菲,民女处处受长辈掣肘,做不了主。”
杜之妗指尖微微一顿,余光扫过赵焕琅,又落回陆云扬脸上,声音轻却带着分量:“其实曜华与云洲情投意合,如今女子亦可成婚,她们的好事怕是不远了。陆家与我们,早就摘不干净了。”
“民女绝无推诿之意!” 陆云扬立刻抬眼,摆出一副委屈模样,眼眶微微泛红,“殿下想来知晓民女对殿下的心意,只是陆家并非我一人说了算,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义塾一事不止是为了琳琅。” 杜之妗忽然叹了口气,声音里添了几分沉重,“如今女子能科举,是圣上宽厚,可百年之后呢?若被迂腐之人推翻旧令,姑娘们又要回到只能相夫教子的日子。你我能得自由,是沾了母辈的光,可千千万万的姑娘,凭什么要被困在深宅里?女子科举只是第一步,要想走得稳、走得远,我们必须握有足够的权力。” 这话字字恳切,正是她与赵焕琅深夜议事时的肺腑之言。
陆云扬心头猛地一震,她一直以为杜之妗只是想施展抱负,却没料到对方竟有这般格局。杜之妗眼中的坚毅像团火,烧得她胸口发烫,不知是被话语打动,还是被这人眼里那份赤诚感染。她沉默片刻,抬眼时眼神已然坚定:“殿下之志,民女敬佩不已。陆家我虽不能完全做主,但我能做的,定当肝脑涂地。义塾全面铺开确有难度,不如先在金陵、临安试点,两地商户集中,姑娘们求学之心也盛。”
“这想法竟和凌华不谋而合!” 赵焕琅瞬间兴奋起来,拍着石桌道,“她早说京城试点太招摇,江南风气开明,最是合适!”
陆云扬闻言,忍不住抬眼看向杜之妗,两人视线相撞,杜之妗眼里的温柔笑意像春日暖阳,晒得她心口微微发鼓。她连忙低下头,语气带着几分赧然:“只是民女误打误撞,比不上殿下心思缜密。”
“如今既已合作,便不必这般见外。” 杜之妗眉眼弯起,语气轻快了不少,能让陆云扬松口试点,已是超出预期,“你唤我凌华便好,我叫你云扬,如何?”
陆云扬温顺地点头,刻意放缓了声音,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娇羞:“我都听你的。”她自己也捉摸不清这里面有几分真几分假。
三人又细细商议了试点的细节,从校舍选址到师资选聘,一一敲定。陆云扬起身告辞时,杜之妗连忙跟上:“我送你。”
陆云扬没有拒绝,两人并肩穿过庭院。桂花的甜香漫在空气里,一路无话,直到走到府门口,杜之妗才轻声开口:“若有什么为难之处,只管跟我说,别自己扛着。”
陆云扬回头,笑容里的客套淡了许多,多了几分真心:“能为凌华分忧,我自然尽全力。当真做不到的,定会如实告知。” 她说完便转身踏上轿凳,单薄的背影隐入轿帘后。
杜之妗站在原地,看着轿子缓缓驶远,先前的兴奋渐渐褪去,心头涌上一阵复杂的滋味。她抬手负在身后,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将陆云扬硬拉入局,是不是太自私了?她所求的是万千女子的自由,可刚启程,就先禁锢了一个姑娘的自由。陆云扬的顾虑她怎会不懂?毕竟这摊浑水一旦掺和进来,往后若是一着不慎,极有可能连累了家人。她家不一般,届时可以将事情一力扛下不累及家人,可陆云扬呢?哪能说一句“一人承担”,就能真的护得住家人。况且,倘若真如她所言,她的一举一动皆被长辈钳制,那自己此举无疑是火上浇油。
可若是没有陆云扬的助力,她与赵焕琅的路,又能走多远?
秋风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绕着她的脚边打转,凉意顺着衣缝钻进骨子里。杜之妗站了许久,直到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铺满了府门前的青石板,才缓缓转身回府。背影在余晖里透着几分孤绝,满是理想与现实拉扯的沉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