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是后半夜下起来的,月桥发了高热,花鸢急得团团转。她们只是奴婢,要求医问药是没法请医师过来。月桥手脚发软,别说走到太医署了,便是下床都难如登天。
"月桥姐姐,我去请贵妃,有贵妃在,她会为我们做主的。"花鸢握着月桥的手,只觉得掌心那几根手指捏起来软绵绵的,像被脱了骨头一样。她拔身就要往外走,不防被挣起身的月桥紧紧握住了手腕。
"不要去。"月桥一口气说尽这三个字,剩下的从肺腑间费力地挤出来,便仰摔下去,彻底没了力气,"熬一熬就是了。"
花鸢喊道: "这样下去你会死的……你想死吗?你想死吗!"
她当然不想——月桥已经有些神思迷离,但她却无端地羞愧,为着生死去求贵妃而羞愧。贵妃那个性子,花鸢去问,她肯定会答应的,而且会找最好的医师来。她对万春殿上下的人总是那么好,即便清楚阖宫上下难以求得一颗纯粹的忠心。而自己,才为虎作伥剥夺了一个新人的忠心,她让贵妃一无所有了。
月桥忽而生出一股埋怨:她为什么不能把奴婢都当小猫小狗看待?就像皇帝,像其他贵人那样!
"月桥,你怎么哭了?"
花鸢的声音响起来,这眼泪似乎也勾起她的心里那一点扭紧的劲,她说话也有哭腔了。
颊侧贴上花鸢的手,月桥才发现自己脸上已经**一片。她想说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还没到要死要活的地步。可月桥终究没能说出来,发热到这个时候,嗓子已经哑得不行。
"你是不是很难受?"
花鸢把脸凑过去,她不确定月桥是否还睁着眼睛,阿娘说发了高热的人千万警醒着不能睡着,有的人这样一睡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月桥没有回答,所幸一双眼还半睁着,只是瞳光涣散,口中呓语着。
花鸢想自己应该下这个决断,无论月桥醒来以后怎么怪罪,她都要去请贵妃。
然而先是院子里嚷动起来,然后声音挤进这间小小的配房。花鸢回神时已经站到不碍事的角落里,医师在给月桥把脉,接着几道银针下去,月桥的嘴唇终于透出血色。
花鸢回头,此时一顶月光如水,贵妃站在那道狭窄的殿门外,披着一件薄薄的纨衣,玉白的颜色浸染到她的手指、脖颈,把这道花栅站成一座神龛。
游探骊半夜心惊而醒,连叫了几次水却不见有人伺候时就知道不对劲了。
这夜应是花鸢当值,如今不知所踪。再兼以朱户告知自己的消息,游探骊当下便料想到是月桥出事,于是当机立断支使人去太医署请人。
游探骊看着女医剥开月桥的衣衫,袒露后背上触目惊心的伤痕。见了血肉,游探骊忍不住呲牙咧嘴,像那板子其实打到自己身上似的。月桥怎么说也是皇帝自己人,竟然能下得了如此狠手——她不由得正视李朝乾,那个狗一样的男人,到底是天子。
女医说,先前已施针止了发热,此刻只需重新上药包扎,再开一副药方让小厨房下去煎好了喂服即可。
这一夜终归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娘子,奴才先服侍您到主殿去歇着,免得病气过给娘子。"
月桥睡熟了,花鸢给她掖好被角,便来找游探骊——贵妃竟然一直在这里看着。
游探骊的确有些困倦了,前半夜梦魇,后半夜在配殿不过强打精神,便由着花鸢把自己送回主殿。
她没有睡很久,总之月桥又醒来时,游探骊已经在榻边了。
"若本宫不来,你打算如何?"游探骊问。
责问一个大病初愈的人实在有些无情,但游探骊想到昨夜情状就有些愠怒:月桥竟然如此轻慢自己的性命,而她断然不该是这样的人。
"奴才该死……"
月桥对游探骊的目光避之不及,却被贵妃一把捉住手腕。
她这下不得不直视那双明明如炬的眼睛。
"你是真的觉得自己该死,还是在求本宫恕罪?"游探骊说,"后者,本宫什么时候说你从前做错了事情?前者,若真按宫里的规矩,按我万春殿的规矩,你的生死是攥在本宫手里的,由得你擅自作主了么?"
月桥不语,只想:若贵妃知道了自己做的事情,也会觉得自己该死的。
"你如今的确做错了事。"游探骊道,"你轻慢了自己的性命!昨夜你忘记自己在宫外的父母姊妹,全然不顾他人记挂着你。这么多年辛苦,月桥,你该死得如此轻易吗?"
月桥轻轻摇头,她静下一颗心,往日的苦水涌挤到胸口。
她入宫数载,从小宫女摸爬滚打到御前侍奉,再被指到万春殿给贵妃做事。她以为自己终于心肠冷硬了,奈何山崩面前,人如鸿羽。
"说你错了!"游探骊不依她的沉默。
"奴才错了……"月桥顺从,反握住游探骊的手,轻轻地哄着她说话,"奴才不敢了。"
"……奴才不会了。"月桥说着,才从支开窄隙间发现苑中银装素裹一片,"娘子不要生气,这时节早雪,金水河边一定很漂亮了,让花鸢陪着娘子去玩一玩吧?要是因着奴才,让娘子错过了这样好的景色,那真是罪该万死了……"
"什么死不死的,你还在病中,快讲呸呸呸。让花鸢留在这里照顾你,她在,本宫才放心不会出什么差错。"游探骊说,"你且安心歇息着,朱户已经回殿里了,有她陪着我呢。"
虽然晚间下雪,但临近晌午时也已经停了。金水河还没上冻,只是零星飘着些冰凌,鱼都伏在水下,安静地倚住一片水草或者石头。积雪只是到了踩下去见不着地会湿鞋子的地步,并没有不利于行。
雪是在游探骊快到和珠亭时下起来的。她急匆匆地先闯进去,低着头皱眉懊恼鞋袜都浸湿了。
朱户迟了两步,正要和游探骊说话便怔住了,而后向着亭中一礼:"崔大人。"
游探骊愕然回头,才发觉崔玉京坐在亭角,手边一抱长弓。看这架势,应是回司宝库途中下了这场急雪,怕雪水浸湿弓木坏了这一批好弓,于是在亭中歇脚。
他听见朱户拜礼,只是轻轻点头,一双眼睛漫不经心地扫过游探骊,将手边的弓往身后推,用黑氅挡住了。
游探骊想起方才自说自话,顿时有种当着崔玉京的面出了丑的尴尬,而后心中立刻不忿起来:这也不能怪她!
这个人一声不响,在这里听她抱怨雪抱怨路,什么癖好?她没看见也是情有可原,谁叫他总是穿得黑漆漆的,跟这亭中的柱子一样!
眼见雪没有要停的样子,朱户便提议回去取伞,她看了一眼崔玉京,把怀珠暂且托付给这位老东家,她是很放心的。
"我也是可以冒雪回去的。"游探骊说。
"娘子,身上淋了雪生病就要喝药吃稀粥。"朱户好言相劝两句,便立刻肃色,"娘子。"
游探骊不反驳了,前世怀珠受着朱户管束,早已养成习性。
朱户走了,这一座四角亭立刻安安静静,只有雪簌簌的声音。
游探骊也不坐下,抱着一只手炉倚在亭柱边,抬头看看,又低头看看。
这天可真天啊,这地也很地嘛……
"你很讨厌我吗,贵妃。"崔玉京说话了。
游探骊立刻否认:"没有,怎么会呢,崔大人把内廷打理得井井有条,万春殿受您照拂,本宫过得好极了,喜欢大人还来不及怎么会讨厌你!"
为了佐证,她把身子转过去,一张脸迎上崔玉京的目光,眼睛眨呀眨的,以表真心实意。
游探骊起初也不懂自己为什么不想靠近崔玉京,虽然怀珠的确受了他一箭之仇,但后来崔玉京善待朱户,也算是恩怨相消。后来大概知道为着这一世的筹谋,崔玉京这个人是一定要死的,要是真的接触多了怕会不忍。小不忍可是要乱大谋的!
生死一念的事,游探骊容不得有差池。
崔玉京把眼移开,又接着看雪压弯的一处花枝。
他不说话了,可游探骊的兴致已经被挑起来,嘴巴根本没办法接着闲住。
"你在看什么?"游探骊循着他视线往外看,只看到白茫茫一片。
"雪。"崔玉京回答,顿一顿,又说:"那根花枝已经被雪压弯了,我在看,这雪几时会塌。"
"有意思在哪?"游探骊问。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崔玉京仿佛料到她会这样问,便说:"游探骊,处处禅机,净心可会至道……"
游探骊盯着他,忽然说:"崔大人,你好像我认识的一个人。"
崔玉京本还有话要讲,听到这句,两片唇只微微张开就立刻抿住了,片刻才慢慢吐出两个字:"是吗?"
"那个人也老像你这么说话,明明没比我大多少,偏跟我的老师一样……崔大人也修过佛法么?"游探骊问。
"……没有。"崔玉京答,"只读过几卷佛经。"
游探骊笑道:"这样,若按那人的话讲,崔大人是顶顶有悟性的了。"
"还有呢?"崔玉京问。
"还有什么?"游探骊迷惘一时,又立刻明白崔玉京意思,"你说这个人?他呀,木头一个,有时候又跟一盏温茶似的,但我却总觉得他是最适合穿红色的,那种烈的,山茶的红色,奇怪吧?……崔大人你为什么总穿黑色,我觉得红色应也很衬你的。"
崔玉京没有接话,只是问:"能得贵妃如此赞誉,他是你什么人?"
游探骊正要回答,便听近处一声"贵妃",两人转头去看,原是朱户已经取伞回来。
崔玉京问的,游探骊本来想答,但心中一时断不出个确切的回答来,又惦记着万春殿炉子上的火腿肘子,只好暂且搁置下来,匆匆抛下一句:“下次再说吧!”
这样撂下崔玉京,游探骊有些过意不去。她已经跑出亭子几步,又忽然回头,看着被黑氅密不透风围在中间的崔玉京问:“你很冷吗崔玉京?这个留给你。”
讲完,把一直捧在手里的红铜手炉塞进崔玉京掌心。
游探骊走了。
像一只狸花般跳走了,轻盈地在雪地中留下不明的痕迹。雪簌簌地落在她的鬓发、睫毛,很快被她的体温融化成水珠,雾气蒙蒙地盖在那一双眼睛上。
她和朱户说话,笑意盈盈的。
仿佛这并非宫闱之内,只是一条寻常小道,贴身侍女来接待字闺中的小姐。
而他们只是一双在角亭中有了这样一面之缘的陌生人。
又或者,她是山林精怪,而自己心甘情愿叫了她的名姓,是聊斋里可供消遣的书生。
游探骊是一段先前包裹在铜炉上的丝绢,被金石敷得滚热,此时匆匆路过崔玉京的脖颈,毫不留情地走了。
崔玉京握着手炉,终于体味到这地方只剩下自己的那种空寂,霎时被这种柔软又滚烫的东西伤得不轻。
他好像看得有些久了。
明知道游探骊不会回头,崔玉京还是垂下眼睛,欲盖弥彰地盯住脚下一面在大雪里幸免的青阶。
大地一片白茫茫。
崔玉京走出那座角亭,轻轻踩住游探骊留下的那个小巧的足迹——雪下得太急,游探骊又太轻,他要费些心力才能看清。
他慢吞吞地去追,雪落在他身上,不多时候便压住他的衣袖。
一层薄薄的雪,只把手里那只暖炉弄得**,温水覆在他的掌心,肖似成了他的体温。
"大人,你怎么出来了。"
一支伞急急地迎到崔玉京头上,好歹没叫这个人在雪里被埋个干净。耳边噼啪一声,雪压断那根梅枝,残花摔落下来,淋了一地的香血。
崔玉京漫不经心抖掉氅衣上的积雪,对张进宝说:"走吧。"
这夜料理完奇珍会事务并新递上来的奏折,崔玉京却还没法歇下,他疑心是方才那杯浓茶的缘故。看着青碧的茶汤,他想起早前游探骊和他说:那个人有时候又跟一盏温茶似的。
崔玉京很想找人问一问,自己当真变了很多吗,比起做崔家长公子的时间,他的确判若两人了吗?
他漫不经心拨弄着手中的玉棋,最后轻掷到面前的棋盘上——黑檀木的,到底是水火不侵,遭了那么大的火也只是留下半片燎烧的痕迹。
那么大的火,竟只救了一个棋盘。
(^^)写爽了,美滋滋地躺下了……点错发早了啊啊啊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二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