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濠门,空气仿佛被无形的大手攥紧,沉甸甸地压在每个高三学子的心头。气温攀升,闷热潮湿,连偶尔吹过的风都带着黏腻的焦灼感。“启明高复”的教学楼像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被倒计时牌上那鲜红得刺目的、不断变小的数字紧紧包裹,弥漫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压抑氛围。
苏晚感觉自己像一根被拉到极限的橡皮筋,再多一分力就会彻底崩断。二模、三模接踵而至,成绩虽有波动,但总体稳定在冲击濠门大学的区间内。这本该是令人振奋的,但越是临近终点,那种“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恐惧感就越是强烈。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模糊,一次模拟考试的微小失误,都能在她心中放大成足以摧毁一切努力的灾难。
(起:高压锅内的窒息与林哲的“减压阀”)
教室里,咳嗽声、翻书声、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交织成一片令人神经衰弱的背景音。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睡眠不足的疲惫和背水一战的决绝。苏晚的课桌一角,堆着小山一样的试卷和错题本,她埋首其中,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蚁,疯狂地汲取、消化、反刍。黑眼圈浓重,嘴唇因为缺水而有些起皮,只有那双眼睛,因为极度的专注,燃烧着两簇幽深的火焰。
林哲的出现,成了她在这片高压缺氧环境里,唯一的“减压阀”。他不再频繁地带来新的习题,而是变成了一个更细致、更贴心的“后勤部长”。
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小巧的、可以定时的小风扇,在她学习时对着她吹拂,驱散闷热和困意。他会在她的铅笔盒里悄悄放几颗薄荷糖,在她感觉头脑昏沉时让她含一颗提神。他注意到她长时间握笔的手指有些变形红肿,下次来时便带了一盒舒缓疲劳的药膏,强硬地要求她每天涂抹。
“别把自己逼得太狠,”他看着她瘦削的侧脸,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心疼,“效率比时长重要。弦绷得太紧会断。”
他甚至开始严格管控她的作息。晚上十一点,无论她是否完成预定任务,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小屋门口,没收她的习题册和试卷,近乎强制地要求她休息。
“睡觉!”他言简意赅,眼神带着没得商量的坚决,“你现在需要的是保持最佳状态,而不是透□□点所剩无几的精力。”
(承:舌尖上的关怀与精神上的支撑)
在饮食上,林哲的照料更是无微不至。他知道超市员工餐没什么营养,便变着法儿地给她补充能量。有时是托学校食堂相熟的阿姨炖的冰糖雪梨,润肺止咳;有时是他在出租屋用小电锅偷偷熬的红枣桂圆汤,补气安神;更多的时候,是他从自家或学校食堂带来的、精心搭配的饭菜,总是荤素得当,还带着温热的烟火气。
“多吃点鱼,补脑。”
“这个青菜必须吃完,补充维生素。”
“汤喝完,一滴都不许剩。”
他像个唠叨的家长,看着她吃完,才心满意足。这些寻常的食物,在苏晚看来,却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珍贵。它们不仅滋养着她疲惫的身体,更温暖着她那颗在题海中几乎冻结的心。
除了生活上的照料,林哲更重要的角色是精神上的定海神针。当苏晚因为一道难题久攻不下而陷入自我怀疑时,他会用最清晰的思路帮她拆解,然后说:“看,不是你不会,只是被它的表象唬住了。”
当她在模拟考后因排名波动而焦虑不安时,他会拿出她历次考试的成绩单,用红笔标出稳步上升的趋势线,告诉她:“看,你在进步,一直在进步,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她在深夜里被“考不上怎么办”的噩梦惊醒,心慌意乱时,他会耐心地听她倾诉,然后握着她的手,声音沉稳而有力:“晚晚,相信我,也相信你自己。你付出的努力,足以配得上任何好的结果。退一万步讲,就算……万一……天也塌不下来,有我在。”
他的存在,他笃定的眼神,他温暖的手掌,成了苏晚对抗巨大压力和内心恐惧的最强武器。
(转:风暴前的宁静与未接的来电)
高考前三天,学校放假,让学生回家自主复习,调整状态。苏晚没有“家”可回,她的小屋成了最后的堡垒。
林哲几乎放下了自己所有的期末复习(他大一的期末考试就在高考后不久),全天候地陪着她。他没有再给她讲任何一道题,只是陪着她。两人并排坐在书桌前,各自看着书,偶尔交流几句,更多的时候是安静的陪伴。他会在她复习间隙,递上一杯温水;会在她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提醒她起来活动一下;会在傍晚,拉着她到附近的小公园散步十分钟,呼吸一下考场外的新鲜空气。
这是一种风暴来临前,极致的宁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紧张,却又因为彼此的陪伴而显得不那么可怕。
这天晚上,林哲陪苏晚吃完晚饭,仔细检查了她的准考证、身份证、文具是否都准备齐全,又反复叮嘱了明天考试的注意事项,看时间不早,便起身准备离开,让她好好休息。
“明天早上我来接你,送你去考场。”他站在门口,看着她,眼神里有鼓励,有期待,还有一丝难以捕捉的、复杂的情愫。
“嗯。”苏晚点头,心里被一种饱胀的情绪填满,有紧张,有激动,更有对他的无限依赖和感激。
就在林哲转身要走的瞬间,他口袋里的手机再次震动起来,屏幕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还是那个名字——“妈妈”。
林哲的动作顿住了,他看了一眼手机,眉头迅速蹙起,脸上闪过一丝极其明显的烦躁和……一丝无奈。他没有像上次那样立刻接听,而是直接按下了静音键,将手机塞回口袋,仿佛那是什么烫手的东西。
他回过头,对苏晚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但那笑容有些勉强,眼底深处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霾。
“没事,你早点睡,什么都别想。”他匆匆说完,便拉开门,快步离开了。
(合:暗流涌动与未知的明天)
门关上了,小屋重归寂静。
苏晚站在原地,心里那片刚刚被林哲营造出的宁静湖面,因为那个未接来电和他最后略显仓促离开的背影,而泛起了层层不安的涟漪。
他母亲最近打电话似乎很频繁?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吗?还是……和他之前偶尔流露出的凝重有关?
她甩了甩头,试图将这些杂念驱逐出去。明天就要高考了,这是她人生中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她不能分心。
她走到窗边,望向窗外。濠门的夜色繁华依旧,霓虹闪烁,车流如织。远处,隐约可见作为考点之一的中学教学楼轮廓,在夜色中沉默地矗立着,等待着明天涌入的、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考生。
她的梦想,她为之挣扎、奋斗了整整一年的目标,近在咫尺。
然而,林哲那通被静音的电话和他离开时眼底的阴霾,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荡开的涟漪久久不散。
明天,等待她的,会是得偿所愿的曙光,还是另一场无法预料的命运风暴?那个承诺永远在她身后的少年,是否也正独自面对着某种她尚未可知的压力?
苏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躺到床上,闭上眼睛。无论如何,她必须全力以赴,迎接明天的挑战。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只有心脏在胸腔里,为未知的明天,紧张而期待地搏动着。
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在命运洪流中不屈不挠、向光而生的女性的赞歌。献给所有在逆境中挣扎、不曾放弃希望的灵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高考前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