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留下的那份沉甸甸的“遗产”,并没有如他所期望的那样,立刻化为苏晚前进的澎湃动力。恰恰相反,它在苏晚本已千疮百孔的心上,又压上了一座名为“期望”和“使命”的大山,沉重得让她几乎窒息。
那份冷静到近乎残酷的个人分析,像一面纤毫毕现的镜子,强迫她直面自己所有隐藏在坚韧外壳下的脆弱、缺陷与不堪。而那份周密的发展路径建议,以及那张承载着过往时光与未来希望的银行卡,则像一套精密却冰冷的程序,试图将她未来的人生,编码进一个他预设好的“最优解”轨道里。
她无法承受。
(起:逃避与隔绝)
葬礼结束后的一周,苏晚没有去上课。她向辅导员递交了简单的假条,理由是“亲属去世,需要调整”,然后便将自己彻底封闭在了宿舍那张狭小的床铺上。
窗帘终日紧闭,阻隔着外面那个依旧喧嚣、却与她再无关系的世界。她像一只受伤的蜗牛,蜷缩在自以为安全的壳里,用沉默和静止,对抗着内心汹涌的惊涛骇浪。
室友们起初还尝试安慰,送来饭菜,轻声细语地劝解。但苏晚要么毫无反应,如同没有灵魂的木偶,要么在被迫进食时,会因为一点点味觉的刺激而控制不住地干呕。她的身体和精神,都在本能地排斥着一切外界的输入,包括食物,包括关怀。
渐渐地,室友们也无可奈何,只能尽量保持安静,为她留出这片被悲伤浸透的空间。她们投向她的目光,从同情慢慢变成了担忧,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万念俱灰的死寂,让人心悸。
苏晚的世界,时间失去了意义。白天与黑夜的交替,仅仅体现在窗帘缝隙透入光线的明暗变化上。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但睡眠从不是休息,而是无数光怪陆离、支离破碎梦魇的温床。梦里,有时是林哲温暖的笑容,有时是他躺在棺木里苍白的脸,有时是那份分析报告上的文字像蚂蚁一样爬满全身,有时是他浑身是血地在雨夜里质问她为什么不带伞……
每一次从噩梦中惊醒,她都浑身冷汗,心脏狂跳,需要花费极大的力气,才能确认自己还活着,而那个给予她生命色彩的人,已经永远不在了。巨大的虚无感和悲痛,便会再次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
(承:无法触碰的“遗产”与失控的感官)
那封装着信、分析报告和银行卡的信封,被她塞在了枕头底下最深的角落,仿佛那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触碰,就会释放出更无法承受的痛苦与压力。
她不敢再看那份分析报告。里面每一个理性的词语,此刻在她看来,都像是在无声地鞭挞她——“情感信任壁垒”?是的,她现在谁都不想见,谁的话都不想听。“过度防御性独立”?没错,她正用最极端的方式实践着这一点。“价值感焦虑”?当唯一的观众已经离席,她的表演还有什么意义?
她也不敢去动那张银行卡。那是林哲用他年轻的生命,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她觉得自己不配。不配使用这笔带着他体温和期望的钱。每一次产生哪怕一丝动用它的念头,都会引发强烈的罪恶感和自我厌恶。她甚至偏执地认为,如果她用了这笔钱,就等于承认了他的死亡,并用他的死亡来为自己的生存铺路。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她陷入了更深的自我折磨。
她的感官也变得异常敏感和扭曲。食堂饭菜的油烟味会让她恶心;楼道里同学的欢笑声像针一样刺耳;甚至连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的那一道光柱,都显得过于刺眼和残忍——它提醒着她,外面还有一个正常运转的世界,而她的世界,已经随着林哲一同崩塌了。
她开始出现幻听。有时会恍惚听到林哲在门外叫她“晚晚”,她会猛地从床上坐起,屏息倾听,但门外只有一片死寂。有时,又会觉得枕头下的那个信封在发烫,灼烧着她的神经。
(转:崩溃的边缘与徒劳的自救)
这种行尸走肉的状态持续了将近十天。苏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原本清亮的眼眸变得浑浊而空洞,里面只剩下无边无际的荒芜。
她知道不能这样下去。
林哲希望她“好好活”、“要开心”。她记得他的嘱托。
于是,在一个午后,她强迫自己从床上爬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到书桌前,试图打开电脑,重新看看“废墟新生”的策划案。她告诉自己,这是哥哥支持的事情,她必须去做。
可是,当电脑屏幕亮起,文档打开,那些曾经让她热血沸腾的文字,此刻却变得如此陌生而苍白。她看着自己写下的关于“毁灭与新生”的构想,只觉得无比讽刺。真正的毁灭降临在她身上,而她,哪里还有新生的力量?
她尝试着敲击键盘,想修改一个段落,但手指僵硬,大脑一片空白。努力了半个小时,文档上只多了几个毫无意义的字符。
挫败感像一只冰冷的手,扼住了她的喉咙。
她又拿出林哲做的可行性分析,试图用他的理性来武装自己。然而,那些关于成本核算、政府许可、风险评估的条目,此刻在她眼里,都变成了无法逾越的、冰冷高大的围墙,将她牢牢困在原地。
“我做不了……哥……我做不到……”她对着冰冷的屏幕,无声地嘶喊,泪水终于再次决堤,却不再是纯粹的悲伤,而是混合了绝望、无助和自我否定的复杂液体。
她猛地合上电脑,像是躲避瘟疫一样,重新缩回了床上,用被子蒙住头,在黑暗中剧烈地喘息。这一次的尝试,耗光了她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点力气,也彻底击碎了她试图“振作”的假象。
她连他留下的“地图”都看不懂,连他铺设的“道路”都走不上去。
(合:黑暗中滋生的念头与未卜的前路)
夜深人静,宿舍里只剩下室友们均匀的呼吸声。苏晚睁着干涩的双眼,望着天花板模糊的轮廓。
一个危险的、阴暗的念头,如同沼泽里的气泡,悄无声息地浮现在她的脑海——
或许,彻底的放弃,才是唯一的解脱?
不再背负他的期望,不再面对自己的无能,不再忍受这无时无刻不在啃噬心脏的疼痛。就这样,让一切结束,是不是就能见到他了?是不是就能问他,为什么要把这么沉重的担子,留给她一个人?
这个念头让她打了个寒颤,随即涌起更深的自我厌恶。她怎么可以这么想?他怎么可能会希望看到这样的她?
可是,活着,真的太痛了。
她蜷缩起来,紧紧抱住自己,指甲深深掐入手臂的皮肉,试图用生理上的疼痛,来转移精神上那无法忍受的煎熬。
枕头下的那个信封,像一块烧红的烙铁,即使在黑暗中,也散发着无法忽视的存在感。
它既是救赎的绳索,也是勒紧脖颈的绞索。
是抓住它,背负着这甜蜜而沉重的枷锁,在他规划好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还是彻底抛开它,任由自己在这无边的黑暗中沉沦,直至毁灭?
苏晚站在了自我意志彻底崩塌的边缘。林哲用他最后的爱,为她搭建了一座通往未来的桥,但她却连迈步走上桥头的勇气,都在极致的悲痛和自我怀疑中,丧失殆尽。
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浓重。
而苏晚的黎明,似乎遥遥无期。
她能否熬过这场精神的严冬,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而非他人规划的力量?那笔遗产,最终会成为她的救赎,还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所有的答案,都悬在她下一次心跳之间,脆弱得不堪一击。
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在命运洪流中不屈不挠、向光而生的女性的赞歌。献给所有在逆境中挣扎、不曾放弃希望的灵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行尸走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