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州的清晨,是在鸟鸣与若有若无的茶香中醒来的。不同于濠门那种被海风与汽笛声撕裂的、带着紧迫感的黎明,这里的苏醒温吞而宁静。苏晚住在表姐家朝南的小房间里,晨曦透过薄纱窗帘,将柔和的光斑投在浅色的木地板上。她醒得很早,或者说,她并未真正深眠。陌生的环境,剥离了所有社会身份后的虚空感,以及内心深处那份不愿触碰、却始终存在的隐痛,都让她的睡眠变得浅薄而警觉。
(起:慢节奏的浸润与内心的疏离)
她轻手轻脚地起床,没有惊动还在熟睡的表姐一家。阳台上的绿萝经过一夜,叶片舒展,挂着晶莹的露珠。她推开窗,湿润清甜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泥土和植物根茎被阳光蒸腾前特有的气息。楼下,已有早起的老人在慢悠悠地打着太极,偶尔传来几声自行车的铃响,清脆却不刺耳。
这是一种与濠门截然不同的生命节奏。在濠门,时间像被无形的手鞭打着向前狂奔,每个人都是洪流中不敢停歇的沙粒。而在这里,时间仿佛是一条宽阔平缓的河流,从容地流淌,允许人们驻足,发呆,甚至偶尔逆流回想。
苏晚给自己泡了杯淡淡的绿茶,靠在阳台栏杆上,静静地观察着这个陌生的城市。街道不算宽阔,但干净整洁,两旁是有些年头的榕树,气根垂落,如同岁月的帘幕。街角的早餐店升起袅袅炊烟,食物的香气质朴而真实。
她感到一种奇异的割裂。身体处在这片平和之中,灵魂却仿佛还停留在濠门那片硝烟尚未散尽的战场上,带着激战后的疲惫与麻木。她像是一个误入桃花源的士兵,卸下了铠甲,却不知该如何安放那双习惯了握剑的手。
(承:有意的“放空”与潜意识的“扫描”)
表姐李静体贴地没有给她任何压力,只是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可口的家常菜,跟她聊些邻里间的琐碎趣事。表姐夫周明辉话不多,但会在饭后给她泡一杯功夫茶,偶尔提及一些球场上的见闻。
苏晚顺从着这份善意,刻意地让自己“放空”。她不再强迫自己思考未来,不再审视每一个可能的商业机会。她去附近的公园散步,一看就是一下午,看孩子们追逐嬉戏,看老人们下棋聊天;她去逛本地最大的菜市场,感受那种充满生命力的、喧闹的市井气息;她甚至坐在社区的阅览室里,翻看一些与商业毫无关系的闲书,试图让那个过度活跃、精于计算的大脑彻底休息。
然而,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
当周明辉再次带她去球场,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散心的旁观者。她的目光开始不由自主地“扫描”:
她观察那些会员的衣着、谈吐、彼此间的互动方式,试图解读这个特定圈层的社交密码和潜在需求;
她留意球场的运营细节——预约流程、球童服务、餐饮品质、附属设施的利用情况;
她甚至在心里默默评估一场标准高尔夫赛事所涉及的环节——场地规划、品牌赞助、媒体宣传、嘉宾邀请、流程管控……这与她过去做的活动策划,在底层逻辑上,似乎有某种奇妙的共通之处,只是披上了一层截然不同的、名为“高尔夫”的外衣。
她发现自己无法真正停止“思考”,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只是这种思考,不再是为了生存的搏杀,而更像是一种纯粹的好奇与探索。
(转:偶然的对话与思路的撬动)
一个周末的下午,周明辉带着苏晚在球场会所外的露台休息区喝茶。旁边一桌,似乎是几个本地企业家模样的人,正在边喝茶边抱怨。
“老张,下个月那个慈善杯,场地是定了,可这活动搞得每年都差不多,没什么新意,媒体都懒得来报道了。”
“是啊,不就是开球、比赛、颁奖、晚宴,老一套。想找家靠谱的策划公司弄点花样出来,找了几家,要么不懂高尔夫瞎搞,要么报价高得离谱。”
“关键是得懂行啊,不能把夜店那套搬过来吧?还得能调动资源,光靠我们几个吆喝,影响力有限……”
那几人唉声叹气一阵,便转移了话题。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苏晚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住了。
慈善杯……缺乏新意……懂行的策划公司……调动资源……
这几个关键词,像几块零散的拼图,突然在她脑海中碰撞了一下。
她意识到,在禄州这个看似平和、高端高尔夫球场林立的城市,这个特定的圈层里,可能存在一个被她忽略的、精准的细分市场缺口。
他们需要的,不是泛泛的活动策划,而是深度理解高尔夫文化、能为其注入新鲜创意、并能有效整合高端资源的专业化定制服务。
这不正是她过去在“晩哲”所擅长,却又可以在一个全新领域里摆脱过往阴影、重新施展的方向吗?
“废墟新生”的,或许不仅仅是她个人,也可以是她的职业路径——将过去的核心能力,移植到一片全新的土壤上,生长出不同的形态。
(合:微光与第一步)
回去的路上,苏晚比往常更加沉默。但周明辉能感觉到,她身上那种刻意维持的、近乎停滞的平静被打破了,一种极其微弱的、属于思考者的灵动气息,重新回到了她的眼底。
晚上,苏晚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上床。她坐在书桌前,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笔记本——这是她来到禄州后,第一次主动想要记录些什么。
她没有写下宏大的计划,只是在第一页的顶端,写下了两个字:
观察。
然后,在下面分列了几个简单的方向:
·高尔夫圈子生态(人、规则、需求痛点)
·本地活动策划市场现状(竞争对手、服务水平)
·可能的切入点(赛事升级?定制服务?内容创新?)
她合上笔记本,没有强迫自己立刻得出答案。
她知道,急不得。她需要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这个陌生的领域,需要时间让这个初步的念头沉淀、发酵。
禄州,这座平和的城市,在她眼中不再仅仅是一个疗伤的避风港。
它开始显露出其平静水面之下,所潜藏的、等待被有识之士发掘的机遇。
她还没有准备好奔跑,但她已经抬起了脚,准备迈出小心翼翼的第一步。
这第一步,是会踏入一片崭新的沃土,还是会踩入另一个未知的泥沼?
苏晚关上台灯,在禄州宁静的夜色里,闭上了眼睛。
前方的迷雾尚未散尽,但她的手中,似乎已经握住了一根若隐若现的、名为“可能”的丝线。
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在命运洪流中不屈不挠、向光而生的女性的赞歌。献给所有在逆境中挣扎、不曾放弃希望的灵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6章 禄州初印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