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野史之中 > 第14章 皓月流光1

第14章 皓月流光1

翌日清晨。

吴氏姐妹、刘媛秀和女学生们结伴进了自蹊斋,吴榆一指了指靠窗的位置,“原是一人一案的,如今我们还是两两同坐吧”。

姐妹俩和媛秀三人挤着坐一块儿,柳妍瑛与贺横波坐第二排,梁映淮与姜净在第三排。

方以贽进门,见一群姑娘坐着,神色不虞,却也未多说什么,只径自走到常坐的位置,把书扔到案上,泄愤般踹了桌子一脚。

“哎哟!”前面坐着的贺方裕冷不丁被硬物撞到后腰,疼得直呻吟,“方公子,你好端端的踢桌子作甚。”

侧边孙襄幸灾乐祸地大笑:“谁愿意听吴飞卿那个老女人上课,方公子生气情有可原。”

方以贽白了他一眼:“叽叽喳喳吵死了”。

这边纷争刚落,王戡、柳慎先和侯定生也说笑着来了。王戡见姜净坐在他的位置,心里默数了座位数量,只消再有四人各坐两席便正好,他与柳慎先一席,侯定生稍后与辜非育一道。

王戡拉了拉柳慎先衣角,指了指姜净身后的位置,柳慎先点点头,一下就明白王戡的用意,二人旋即坐下。

王戡拿出课本,轻声喊:“明愿。”

姜净正与贺横波说笑,闻言同时转头,姜净还未说话,贺横波眉开眼笑,音量略高:“是你!”

王戡看向她,:“贺姑娘好。”

姜净介绍:“横波姐姐,上次你同你家兄长一道,还没认识这些新友,这是王戡和柳慎先。这是贺横波姐姐。”

听到名字柳慎先挑眉,问:“贺姑娘是贺庭波的姊妹?”

贺横波点点头:“久闻柳公子大名,妍瑛时常提及你。”

王戡接着前头的话题:“明愿妹妹,今天是飞卿先生的第一堂课,她可有告诉你们要讲授什么吗?”

姜净摇摇头:“飞卿先生什么都没说。”

正说着,吴飞卿带着书本和竹鞭进门走上讲席,一身碧青长衫,衣袂翩翩,清了清嗓子,威严地扫视一圈台下学子。

众人噤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吴飞卿手拿着书本,环顾座下的学生们,“你们对这句话有什么想法。”

王戡举起手:“我认为,君子会将所学的知识融入日常的言行举止,修炼品德,指导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方法,他的容貌、神色、气质都会因所学改变,成为博文多智、深沉威严的人。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跳脱、没有定力,对待学习轻浮散漫,随得随失,实践时行时辍,其所学必不坚固。”

吴飞卿微笑,认可地点点头,“继续说说。”

“为人应当以忠诚、守信为重,”王戡正了正神色,语速加快,“愚以为,忠诚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对自己诚实,《大学》有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落在行为上,就是君子必慎其独也。”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我想孔先生的意思,是让我们善于观察身边友人的长处,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益友。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省修身、结交良友的基础上,发现自身不足、做出改变,自然也就接近君子之道了。”

王戡一口气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双眼亮晶晶看着吴飞卿,等待品评。

吴飞卿畅快大笑,毫不掩饰欣赏之情:“王戡,你有儒者风范。”

她看看其他人,“诸位还有什么想法吗?”

柳慎先和王戡对视一眼,在王戡鼓励的眼神下站起身:“先生,我想补充一点。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也表达了交友应当真诚、互信,身边的人总有自己的长处,没有谁是不如自己的,所谓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吴飞卿点点头,“柳慎先,你补充得很好。”

台下学者七嘴八舌、热烈地讨论。

方以贽嗤笑一声,满眼不屑。

吴飞卿挑眉,“方以贽,你有何见解?”

“平民百姓,未尝受过大儒教诲,胡言乱语,误了孔老夫子的意思。无友不如己者,是指不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

“家父亦常教诲,治学之道,在于亲贤远佞,择良友而交,方能切磋琢磨,日有所进。此乃修身立业之基石,学生深以为然。”

“故而学生心有困惑,不吐不快:若与学识浅薄、见识短浅者同席共读,终日耳濡目染,非但无益于进学,恐反受其累,犹如明珠暗投,瑾瑜蒙尘。敢问先生,今日之势,置我等于此地,岂非有违圣贤择友向学之本意?”

“我等寒窗苦读,所求者乃经世济国之大学问,非是闺阁中之雕虫戏笔。若与此辈……”方以贽的目光扫过女学生,略带停顿,似在斟酌用词,神色傲慢,“与此辈同窗,学问之神圣何在?书院百年清誉,又该置于何地?”

贺庭波扇了把火:“反对女子入学!”

座下士族子弟俱认同地点点头。

吴飞卿还未开口,女学生们群情激愤,姜净跳起来辩驳,杏眼圆睁,语气不急不徐,铿锵有力:“方公子好大的口气!孔子亦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不如己’,究竟是以何为标尺?是门第高低,还是男女之别?抑或是向学之心与求知之诚?”她目光如炬。

梁映淮与姜净站到同一阵线:“书院之内,首要为‘同窗’,其次方为‘朋友’。同窗者,共求学问之道侣。学问之道,在于求真,而非划地自限。与不同见解者砥砺,方知自身之不足;与不同境遇者交流,方能开阔视野。若只因预设他人‘不如己’便拒之千里,此非治学,实为傲慢与偏见,才是真正阻碍进步之尘垢!”

她嗤笑:“何况狐假虎威、借士族名义煽动对立的贺公子自身是商人出身,不过借了已故贺国公的尊荣……

“映淮妹妹!”贺横波与贺庭波同出一族、同气连枝,听到这番话颇有些难受,低声喊了句想止住梁映淮的话头

“……又有什么资格驱赶名将大儒之后?”梁映淮停顿了一下,并没有改变言辞,“书院本就是有教无类之所,方公子满口圣人言,却连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真是可笑!”

方以贽被噎得说不出话。

吴飞卿面上带着深邃平和的笑意:“诸位学子有自己的见解,能有如此激烈的辩论,吾心甚慰。”

“方公子以龙凤自比,志存高远,令人钦佩。然真正龙凤,当有海纳百川之胸襟。况且……”吴飞卿眼眸闪烁不同的光芒,“公子又如何断定,今日你眼中之‘雉鸡’,来日不会一鸣惊人,化为凤凰?以一时之见断终身之能,岂是智者所为?”

她看向女学生们以及坐在后座的王戡几人,又看了看方以贽、贺庭波,“方公子之惑在于学问之纯粹,王戡、柳慎先、姜净、梁映淮则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求学之义。最终都凝练为一个问题,那就是何谓真学问的求索之心,有此心者,均为读书人,无关身份、门第、性别。”

“那么也请诸位思考方公子提出的最初的问题,在这书院之中,我们究竟要共同创造一个怎样的‘学友’之境?是画地为牢,固守一隅?还是如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让不同的声音成为彼此进步的基石?”吴飞卿合上课本,“口说无凭,真知源于实践。今日课后,请诸位以‘同窗共友之境’为题,作一篇短论,不拘一格。而我们也将用未来一段时日的言行,来共同回答这个问题。是明珠蒙尘,还是百川归海,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话音落,掌声雷动,学子们无不钦佩信服。

门外,贺方裕和吴烁卿听完了整堂课。

吴烁卿看贺方裕神色,低声道:“方裕,随我走走吧。”

二人悄然离开窗边,向桃李堂走去。

“飞卿自小聪颖,是家族这一辈里最杰出的女郎,秦祭酒破格收了她做关门弟子。”吴烁卿背着手,缓缓走着,“方裕,你素来刚正不阿,对于书院的事情也是尽心尽力……”

“山长,”贺方裕立定,垂眸拱手,“飞卿的才学素来是第一流的。”

吴烁卿笑笑:“方裕,你商家出身,令祖以布衣之身官至三公,今日这堂课,你看到了什么?”

贺方裕微微蹙眉:“一堂经义课,竟成了市井驳杂之所。男女争锋,成何体统?我只看到规矩荡然无存。”

吴烁卿摇摇头,目光锋利起来:“我换个道理和你讲,你当比我更懂何为奇货可居,何为慧眼识珠。”

“昔日,阳翟巨贾吕不韦见秦公子异人于赵国为质,视为奇货,散尽千金,西入咸阳,为其经营归秦之路。当时多少人笑他痴傻?然其结果如何?位极人臣,权倾天下,更撰成《吕氏春秋》一字千金。”

“再说齐国之兴,始于管仲。可若无非同寻常的知己鲍叔牙,知其才、容其过、让其位,屡屡在桓公面前力荐,鲍叔牙对管仲的赏识,不是一己私利,而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伟业。此乃识人之明,更是容人之量!”

“而令祖上,商贾之家出身,终至位列三公,福泽后世。你今日能站在此地执掌学规,正是受益于此。那么试问,当初可有人因你祖上商贾出身,便断言他天生愚钝,不配读书为官吗?”

吴烁卿字字珠玑:“你只听得争吵,我却看到女学生思维活络,其辩才不在方以贽之下,而那平日你最为不喜的平民学子王戡,引经据典,逻辑清晰。试问,若姜净、梁映淮为男儿,王戡生于世家,你可还会觉得他们不成体统?他们所欠缺的,无非是一个如异人归秦的机遇,一个如鲍叔牙荐管仲的伯乐。”

“朝廷取士,常叹人才难得。可天下人才,岂只生于钟鸣鼎食之家?这堂课上,有一半的才智,仅仅因为身为女子或出身寒微,便如明珠投暗,永无出头之日。这不是她们的损失,是天下人的损失,更是我书院的损失。我们书院所求,当是集天下英才而教之,而非画地为牢,自断臂膀。我书院若能做这个伯乐,开天下风气之先,所获之回报,又岂是区区虚名可比?那将是青史留名,是为天下开太平之基啊!”

见贺方裕若有所思,吴烁卿继续道:“退一万步,单论你对飞卿的心思,这么多年我也看在眼里,可飞卿这样才情纵横的奇女子,在当今这世道,嫁人生子只会埋没她的才华!”

贺方裕面色一变。

“方裕啊,”吴飞卿叹息,拍拍他的肩膀,“你是否想过,你爱的正是她这份不肯屈从流俗的见识与魄力,不要非用那套陈腐的体统去束缚真正有才能的人,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平民还是士族。”

风吹叶落,草木丰茂,这座百年书院终将迎来新的变化成就新的风气,将相王侯的传奇从这一年的屹山书院开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画皮鬼怎么哭

春坊怨

宁得岁岁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