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以爱为名的圈养 > 第72章 虚拟净土,数据深渊

第72章 虚拟净土,数据深渊

硅谷的晨光透过“元界科技”总部巨大的玻璃幕墙,将整个展厅映照得如同未来神殿。程瀚站在展厅中央,佩戴着最新型的VR头盔,眼前是一片宁静的海滩——这是基金会与元界科技合作开发的“心灵静修岛”原型。

“感受到海风的湿度了吗?”元界科技的CEO马克·霍夫曼自豪地问,“我们模拟了马尔代夫最纯净海域的负离子浓度。还有这个——”他轻触控制板,周围瞬间变成开满野花的阿尔卑斯山麓,“每个场景都经过心理学家的精心设计,能最大程度激发用户的放松反应。”

程瀚摘下头盔,眼中难掩惊叹:“这确实超出了传统心理治疗的想象边界。”

当科技许诺一个完美的避世天堂,我们是否也该问一句:这天堂的代价是什么?

合作的消息在基金会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卢卡第一时间从布鲁塞尔发来视频会议请求。

“我研究了他们的用户协议,”卢卡的表情异常严肃,“里面有个条款允许‘为提升服务质量而收集必要的生理数据’。什么是‘必要的’?谁来定义?”

妮拉刚从北极圈回来,带来了更感性的观察:“原住民长者告诉我,真正的疗愈发生在真实的自然里,发生在人与人的温度传递中。这个虚拟世界,会不会让本就孤独的人更加远离现实?”

但卡迪尔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在加沙地带,在乌克兰战区,那些饱受创伤的人们可能一辈子都去不了马尔代夫。如果虚拟现实能给他们片刻的安宁,为什么不呢?”

面对分歧,程瀚做出了一个决定:亲自深度体验这个项目,同时让卢卡组建独立的伦理审查小组。

体验的第一周令人振奋。程瀚的团队在“心灵静修岛”上举办了首场线上团体治疗。来自战区的难民、大城市的焦虑症患者、行动不便的老人……这些在现实中难以获得帮助的人,在虚拟世界里第一次露出了放松的微笑。

“在这里,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一位来自战区的母亲在虚拟花海中流泪说道。

然而,转折发生在第三周的深夜。程瀚收到技术团队的一份紧急报告:他们在监测数据流时发现,“心灵静修岛”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着远超约定的数据——包括脑波模式、瞳孔变化、甚至情绪唤起时的微表情。

信任的崩塌,始于那些藏在细节里的背叛。

更令人不安的是,元界科技的首席科学家在私下交流中透露了他们的真实目的:“程先生,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建立全球最大的情绪数据库,就能预测甚至引导…”

程瀚没有让他说完那句话。当晚,他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他们想要的不只是帮助用户,”程瀚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他们想要的是掌控情绪的技术。”

卢卡调出法律文件:“根据欧盟的GDPR和我们的伦理准则,我们必须立即终止合作。”

“但那些用户怎么办?”卡迪尔反问,“那些在虚拟世界里找到唯一安宁的人?”

妮拉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我们能不能自己开发?一个完全符合伦理的版本?”

现实给了他们残酷的答案:预算评估显示,开发同等级别的虚拟疗愈系统需要投入基金会全年预算的60%,且需要三年时间。

在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前,妥协总是穿着“务实”的外衣前来敲门。

就在团队陷入僵局时,李晓雨意外地到访硅谷。她没有去元界科技的豪华总部,而是让程瀚带她去了一个地方——斯坦福大学旁边的老旧社区中心。

在那里,一群年轻人正在用最基础的VR设备,为养老院的老人们创建他们童年故居的虚拟场景。

“这个项目已经运行了五年,”李晓雨轻声说,“没有豪华的视觉效果,没有复杂的数据采集。但它让失智的老人找到了记忆的锚点。”

她转向程瀚:“科技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允许它成为什么。元界科技想要建造的是帝国,而我们需要的是花园。”

这句话点亮了程瀚。回到谈判桌时,他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方案:

1.

数据主权:所有用户数据由基金会托管,元界科技只能获得匿名化的聚合分析;

2.

3.

算法透明:情绪干预算法的每个决策都必须可解释、可追溯;

4.

5.

混合模式:虚拟体验必须与现实世界的社群活动相结合。

6.

不出所料,元界科技拒绝了这些条件。“你们太天真了,”霍夫曼冷笑着说,“在这个时代,数据就是石油,情绪数据就是精炼油。”

谈判破裂的那个下午,程瀚独自走在硅谷的街道上。夕阳将科技巨头的Logo映得金光闪闪,他却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就在他准备放弃时,手机里弹出一条消息。是那个在“心灵静修岛”上找到安宁的战区母亲,通过翻译软件发来的:

“谢谢你们创造的宁静之地。昨天,我在那片虚拟海滩上学会了深呼吸。今天,我在真实的防空洞里教给了我的孩子。这很有用。”

有时候,最微弱的光亮,恰恰照出了最该坚持的方向。

那一刻,程瀚明白了:他们不能因为恐惧而放弃探索,也不能因为困难而降低标准。

回到基金会,他启动了“净土计划”——一个完全开源、非营利的虚拟心理疗愈平台。没有元界科技的豪华配置,但他们有全球志愿者网络,有对伦理的坚持,有无数个愿意为理想贡献代码的工程师。

六个月后,第一个测试版上线了。画面简单,但每一个设计都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功能基础,但所有数据主权完全归用户所有。

在发布会的演示环节,程瀚特意邀请了一位特殊的体验者——李晓雨。她戴上简易的VR设备,在一片由志愿者手工建模的江南水乡中漫步。

“这里不如元界科技的精致,”程瀚有些抱歉地说,“但它是干净的。”

李晓雨摘下设备,眼中闪着泪光:“不,这里更美。因为我看到的不是代码,是无数颗想要帮助他人的心。”

当晚,程瀚在项目日志上写道:

我们或许永远造不出最完美的虚拟天堂,但我们可以确保,每一个我们建造的数字空间,都不会成为新的心灵牢笼。

窗外,硅谷的灯火依旧璀璨。但此刻在程瀚心中亮起的,是另一种光——不那么耀眼,却更加恒久,那是用原则和良知点燃的灯火,在数字时代的迷雾中,为无数心灵指引着方向。

“在数字世界建造天堂时,必须警惕它不会成为新的数据地狱。”

亲爱的书友们,

写完这一章,我的心情格外复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类似的抉择:是拥抱便利而让渡**,还是坚守原则而承受不便?

不知道你们是否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两难?比如在使用某个APP时,明明知道它在收集你的数据,却因为功能太实用而不得不接受。

这让我想起一位书友的留言,她说为了孩子的在线教育课程,不得不同意很多自己并不理解的数据条款。这种无奈,或许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在新的数字时代里,我们需要思考:

如何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心灵主权

如何辨别哪些数据交换是值得的,哪些是危险的

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在数字洪流中保持清醒

我很想知道你们的想法:

你们在数字生活中做过哪些取舍?

对于虚拟疗愈这样的新技术,你们持什么态度?

在数据**和便利性之间,你们的底线在哪里?

每次看到你们在评论区的真诚分享,都让我对科技与人性这个永恒命题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们继续这个重要的对话,一起寻找数字时代的心灵平衡点。

衷心感谢你们的陪伴,

你们的伙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2章 虚拟净土,数据深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狩心游戏

画皮鬼怎么哭

春坊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