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穿越重生 > 以毒服人 > 第113章 市井流言

第113章 市井流言

能让莫云英和狄修成亲的法子,白逸轩是想好了,但这毕竟是他们两人的事儿,总得问过他们。

白逸轩还没去问,莫风华就做主替他们两个人拍板定了下来,表示一切按计划行事,不必告知两人。

一整天下来,莫风华总算觉得自己扬眉吐气了一把,这事儿有什么好问的,两人定然是有心思的,只是为了家国天下,这才蹉跎到了此时。

何况,成亲之事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用姐姐做主,他完全可以替老爷子拿这个主意。

“好,这主意不错。”三七很是赞同,这两人看着就是郎才女貌,十分般配不说,狄修在城外营地之时,她是接触过的,对百姓的那份心思若不是发自真心,完全可以不必进营地。更何况,那些时日,他压根就没摆架子,帮前帮后的,从未抱怨过一句。

至于莫云英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就更不用说了,为了百姓,为了年迈的祖父和保住弟弟,自动请缨,披甲上阵杀敌。

多年来,狄修在封地,早就可以娶妻生子,但却一直没有成婚,这便是还守着两人的婚约,摆明了娶不到莫云英,就终生不娶的架势。

要是能将这两个人凑到一起,让他们成婚,简直是好事一桩。

既然三七赞同,白逸轩自然就吩咐人去办了,反正到时若是东窗事发,当事人不高兴,还有这个拍板拿主意的莫风华背锅。

当天,老王爷病危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各处都在讨论此事。

“老景王出家都多少年了?听说是为了百姓祈福,谁知道宝华寺一场大火,受伤了。”

“伤倒是不严重,说是三七姑娘过府给他诊脉,这才知道他这些年身子一直不好,如若不然,都不知道老王爷已经不行了。”

“消息是真是假?”

“宫里头太医都去景王府好几拨了,这还能有假?”

“都没办法治了吗?”

“好像是没办法了,景王父子两这么多年没见,想不到见了面就……唉!”

“景王人不错,前阵子不是外头有疫症吗?景王在那儿照顾百姓,亲力亲为。”

“我看着景王风流倜傥,温文尔雅的,这次入京没带王妃,也不知道王妃是何模样?”

“王妃?景王没娶亲。”

“还没娶亲?年纪不小了吧?”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景王和莫将军有婚约的。”

“你是说……莫将军和景王?那倒是一段好姻缘啊,为何到现在两人还未成婚?”

“这不是景王早年就去了封地嘛!后来莫将军就去了边关,这如何成亲?”

“现在不是都回京了,可以成亲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对啊,该趁着现在成亲,说句不吉利的,倘若老王爷真的就这么走了,景王守孝三年,那不是又要蹉跎三年?”

“要我说啊,现在成亲最好,还能给老王爷冲冲喜,说不准这喜一冲,老王爷的病就好了。”

“光我们想有什么用?他们又成不了亲。”

“为何成不了?”

“是啊,婚约在那儿摆着,有什么成不了的?更何况,一个王爷,一个女将军,多般配啊。”

“欸,你这话就说到点子上了,正因为他们一个是王爷,一个是手里头有兵权的女将军,这才不能成亲!”

“这是为何?”

“是啊是啊,这是为何?这位老哥,你快说说说呗!”

“靠过来靠过来,我可就告诉你们,可别往外传……宫里头的皇上不让成亲,心里头忌讳着呐!”

“这有什么好忌讳的?”

“当今皇上爱民如子,不会如此的。”

“我看这说法很对,不然怎么到现在还没成亲?这可是大喜事。”

“其实这里头的水哪有你们想的这么浅?你想想,一将功成万骨枯,哪个登上帝位的,不是有过一番争斗?”

“你是想说,当今圣上继位之后,没多久,老景王就出家,是圣上逼的?”

“也对,你说说,谁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当,出家去当个和尚的?”

“好像有几分道理,要是当年老景王去了封地,也是能享几年清福的,总比在寺里好。”

“我听说,这宝华寺呀,就是牢房,变相的软禁的老景王。”

“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当年好像是老景王突然说出家,连妻儿都没见一面。”

“你还不让人突然就顿悟了想出家?既然出家,那就是斩断尘缘,一心向佛。”

“当时老景王可是和皇上聊了几句就出家的,你这意思是和当今圣上聊着天就能想出家,大彻大悟呗。”

“王爷的福没享,当和尚也没成佛,眼瞅着人就要不行了,还看不到自己儿子成家,着实太惨。”

“说白了,就是当今圣上不放心这些个人,要坐稳龙椅,就得防着他们。”

“唉,这就叫皇权,要制衡,处处制约大臣们。”

“我不懂这些个弯弯绕绕,我就知道当爹的要死了,当儿子的成亲冲喜是好事儿,是孝顺。”

“我就知道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夕之间,对于让狄修和莫云英成亲的消息传遍了京城,这其中还有不少埋怨皇上的言辞。

这些话当天就一字不漏的全传到了皇帝的耳里,谁知道翌日的早朝上,他又听了一遍。

只不过官员上奏,自然不敢说的太过放肆,挑肥拣瘦的说,倒是十分圆滑,意在朝堂上提起狄修和莫云英的婚事。

这时若是莫云英喝狄修在朝堂上,定然会有些尴尬,说什么都不对,幸好两人多年在外,本就不上早朝,此次进京倒也没有上朝,故而任凭他人如何说,这两人倒不是十分清楚外头的这些个说法。

民望所归,又有婚约在身,若是不让成亲,似乎说不过去。

只不过,这是皇帝最不愿意瞧见的一段婚事,在龙椅上端坐着,微微拧着眉,嘴唇紧抿,一言不发。

吕相见皇上脸色不对,立即站出来说话,“刘大人,兵部最近是很闲?管起了市井小民的流言,还操心起别人家的婚事来了?”

此话一出,皇上的脸稍稍缓和了一些。

吕相正打算奏请旁的事,将此事给打岔了,就听见文武百官中响起了一道有些年迈苍老的声音。

“丞相大人此言差矣!”

话落,就见一位白发老者颤巍巍的走出来站定,虽然年事已高,但腰杆挺的很直,不卑不亢的继续说道:“民乃立国之本,百姓所言必是民心所向,虽有不实不尽之言,但百姓关心之事,必然是重中之重,老臣以为在朝堂上说起并无不妥,吕相用一句市井流言便打发了,是何意?”

看到站出来的老者,朝堂上的许多人不由得一惊,这可是先帝的授业恩师,曾教先帝读书的周巍,年届八十有二,眼下挂着内阁的闲职,好些年未见其上朝,基本只在府中养花逗鸟,编撰诗集文书,今日居然来上朝了?

单单就是教先帝读书这一点,周巍便不是好惹的,且先帝生前十分敬重这位老师,即便先帝已不在,满朝文武还真没人敢动他,别说满朝文武,就是当今圣上,也得对他礼遇有加。

“周阁老今日怎么来上朝了?近来身子可好?”皇帝立即展现关心。

“有劳圣上挂念,老臣愧不敢当,今日醒得早,便上朝来看看。”周巍说的轻描淡写,仿佛真如他所言这般来早朝转转,正好听到了狄修和莫云英的婚事,才站出来随口叨叨几句。

别人不知道,皇帝是很清楚的,昨天周阁老便去过景王府探病,今日便来上早朝了,若说是巧合,这也太巧了些。

只不过,周阁老句句说的都是百姓,只字未提狄修和莫云英的婚事,但是人人皆知,吕相显然是想将话题打岔开,但是周阁老的话放在那儿,这话题就不好在岔开了。

看来,周阁老是赞同狄修和莫云英成亲的,只是周阁老精的很,明面上对于他们的婚事,什么都不表态,但是想绕开不谈,别做梦。

皇帝挑了挑眉,他倒是真忘记了京里头还有这号人物,昨天听到暗卫禀告去景王府探病的一干人等,虽然听到了周阁老,但还真没到他能为了这事儿特意来上早朝。

想当初,他登基时,朝局并不太稳当,虽然有当年的白丞相替他稳住朝臣,但他还是想请周阁老来助自己一臂之力的。

谁知,周阁老以年事已高为由,要向皇帝辞官,是皇帝好说歹说才将他留下来,挂了一个闲职养老,既然不为他所用,便投闲置散,又能博个好名声,没成想今日倒是让他给将了一军。

皇帝面上笑嘻嘻,心里头那叫一个气,老不死的东西,这时候跳出来搅局。

既然老不死的不正面提狄修和莫云英的婚事,将他糊弄过去,先退朝再说,正想着,就听见周阁老说话了。

“原本男婚女嫁便是他们的私事,既然百姓们对此事上心,他们二人本就是父母订下的婚约,圣上不如成全此事,以安民心,堵住悠悠众口。”周阁老可不是来早朝闲逛的,来都来了,这事儿,他得办好。

老白还是有些暗搓搓的人和本事的,并不是太无用。

毕竟是个文人,打打杀杀是注定没他份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3章 市井流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金吾夜

穿书后在王府的摆烂人生

[清穿+红楼]皇子宠妻指南

姑母撩人

炮灰重生后只想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