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三招·总纲】
(这是一张单独的纸,字迹铁画银钩,力透纸背。似乎是锦娘写给自己的备忘。)
世事如格,谎言为径。若执着于楸枰之上寻真,必为人所惑。
当知棋盘、棋子,皆为表象,唯落子之心、胜负之念为根本。
屠龙三招,其一,曰“万径人踪”;其二,曰“投石问路”;其三,曰“空穴来风”。
求真无路,证伪有法。以心观心,以势破势。方可跳出棋盘,执子屠龙。
“龙”者,一为“一者化龙”之宿敌,二为“余眷皆殇”之宿命。
此二龙不除,吾不过笼中雀耳!
【第一封信】
(信纸是上好的花笺,墨迹带着淡淡的清香。)
【语儿亲启:
见字如面。
观你剑术日进,然心性仍如赤子,姊姊心中甚慰,亦有几分忧虑。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剑尚不足以自保。
姊姊教你一套心法,名为“慧剑三式”,望你能用心记下。
第一式,“鹤眼识瑕”。
语儿当知,仙鹤独立,一眼便能看破伪装,辨认水中鱼虾何在。此招便是教你如何识破他人的伪装。凡事凡人,皆有其“本相”与“伪装”。譬如那驿站跑堂的伙计,他的“本相”是伙计,他的“伪装”便是言行举止。若其言行举止皆天衣无缝,便无迹可寻。然人心非石,岂能无情?
下次你再见一人,不妨试试这般去看:他说的话,和他做的事,是否一致?他脸上的笑,和他眼底的光,是否一致?他身上衣裳的洁净处,与那藏在袖口、靴底的污渍,又是否一致?
世上没有完美的伪装。那不一致的地方,便是“瑕疵”,亦是破绽。寻常人或许视而不见,但你要学着像仙鹤一般,于千头万绪中,一眼便能盯住那处最不和谐的“瑕疵”。看透了瑕疵,便看透了人心。
第二式,“鹞子探巢”。
林中雀巢,难以寻觅。聪慧的鹞子却有办法,衔一小石投入林中,看那雀儿惊飞何处,便知巢穴何在。此招便是教你,在看不清敌人时,如何让他自己露出马脚。
日后若遇敌暗我明之局,如入深林,切不可莽撞。不妨学那鹞鸟,轻轻“啄”一下。可以是一句无心之言,可以是一个无意之举,甚至可以是一个眼神。你这“一啄”,便是入林的石头。
随后,你便静观其变。看谁因你这“一啄”而惊,谁因此而怒,谁又因此而喜,谁又故作镇定。众生百态,皆是涟漪。那反应最激烈、最不寻常之处,便是敌巢所在。
第三式,“心猿解环”。
此式最难,需你静心。语儿可还记得儿时玩的九连环?看似环环相扣,死结难解,实则必有一处“活扣”,一处可解。解开了此环,则余环皆可迎刃而解。人心诡计,亦复如是。
当你遇到一堆乱麻般的人和事,不知从何下手时,切莫心急。你且将所有的人和事,都当成一个个独立的环。然后,你便在心中,学那猿猴,将这些环试着串联起来,编成一个“故事”。
若你编的故事,能将所有的环都毫无滞涩地串联起来,且故事本身通顺、无有矛盾之处,那这个故事,便**不离十,是真相了。若故事中有环串联不上,或故事本身讲不通,那便是伪象,需推倒重来。
谎言再多,也无法将所有的环都完美串起。那个能解开所有死结的“活扣”,便是真相所在。
语儿,此三招非一日之功,需勤加练习。
愿吾妹闲语,剑法傍身,心法护命,从此慧剑高悬,斩尽天下宵小,得一生周全。
姊姊 庄锦 亲笔】
【第二封信】
(信纸是军机府的制式公文纸,但裁切得很整齐,字迹端正。)
【凡小姐台启:
前日一别,知小姐心有郁结,特书此信,或可解惑一二。
太尉大人命你学“一二机巧”,此非虚言。
然小姐身份尊贵,无需学我这等江湖人搏命术,只需学会三样东西,便足以在幽隐城立足。
此三样,我称为“缰、鞭、粮”。
其一,为“缰”,曰“两马并行”。
小姐当知,一车双马,若齐头并进,则车行安稳。若一马快、一马慢,则车必倾覆。驭下之道,亦是如此。你手下若有两人,切不可独信一人,亦不可偏袒一人。让他们做同样的事,给他们同样的赏赐,让他们知晓,彼此便是对方的镜子。如此,他们便会互相牵制,互相监督,而你,只需稳坐车中,便可知晓两匹马的真实气力。
其二,为“鞭”,曰“无声之威”。
小姐乃太尉之女,此便是你手中最响亮的鞭子。然鞭子不需时时挥舞,只需偶尔亮出,便已足够。平日里,你可对下人施以小恩小惠,让他们知你仁善。然当有人触犯规矩,你只需一言不发,用太尉看你的眼神,去看他。他便知晓,仁善之下,是不可触碰的雷霆。恩威并施,方能让他们既敬你,又畏你。
其三,为“粮”,曰“分而饲之”。
饿马不前,驭下需赏罚分明。然赏赐亦有道。切不可将所有粮草一次喂尽,亦不可让所有马同食一槽。你要学会分辨,谁是能拉车的骏马,谁是只会嘶鸣的劣马。对骏马,你要给他最好的草料;对劣马,只需让他饿不死便可。更要让他们知晓,所有的粮草,都出自你手。如此,他们才会为你奔走,而非为粮草奔走。
缰、鞭、粮三术,看似驭马,实则驭人。小姐聪慧,一点即通。望好自为之。
庄锦 具名】
【第三封信】
(信纸是最普通的黄麻纸,字迹凌厉,篇幅极短。)
【墨陌:
你问,什么是天经地义。
这三招,就是这里的规则。不是天地定的,是人定的。是活人为了不变成死人,定下的规矩。
第一招,剥皮。
野兽会用皮毛伪装自己,躲在草丛里。猎人不会去看皮毛,猎人只听心跳。
一个人,他说的话、做的事,是他的“皮毛”。
他脸上的肉会不会跳,手会不会抖,眼睛会不会乱看,这是他的“心跳”。
皮毛会骗人,心跳不会。
当皮毛和心跳对不上的时候,就说明这只猎物心里有鬼。
找到那个对不上的地方,撕开它,就能看到里面的肉。
第二招,惊鸟。
一片林子,你不知道鸟藏在哪棵树上。
你不用去找。
你捡一块石头,扔进去。
哪棵树上的鸟被惊得飞起来,鸟巢就在哪里。
敌人藏在暗处,你也不知道他在哪。
你就学我,故意做一件小事,说一句蠢话,当那块“石头”。
看谁被你惊动了,谁在笑你,谁在悄悄盯着你。
被惊动的,就是敌人。
第三招,寻骨。
一头野兽死在陷阱里。你想知道它是怎么死的。
你不能只看伤口。
你要把它所有的骨头都拆出来,一根一根地摆在地上。
然后,你试着把这些骨头重新拼成原来的样子。
如果有一根骨头断得莫名其妙,或者少了一根肋骨,那就说明,它在掉进陷阱之前,就已经受过伤,或者被别的野兽咬过。
一件事,有很多线索,有真有假。
你就把所有线索,当成一根根“骨头”。
然后,你试着把它们拼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如果哪个故事,能把所有的“骨头”都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地用上,那这个故事,就是当下的真相。
用不上的骨头,就是别人扔给你的假线索。
这三招,就是这里的规矩。
我教你。
因为你我都不想再当猎物。
庄锦】
【作者解说】
屠龙三招·总纲
核心理念:源自锦娘在第四十回的顿悟——“去其表象,观其根本”。
当所有信息都可能被污染时,真相不再是“寻找”出来的,而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方法“构建”出来的。
第一招:万径人踪(演绎推理)
“凡有言,必有迹;凡有迹,必循理。”
“万径”:由官方记录、公开情报、普遍规律等构成的、看似错综复杂但有章可循的“道理”或“规则”。(对应演绎推理的大前提)
“人踪”:个体的、具体的、可以被观察到的行为或事件。(对应演绎推理的小前提)
核心:以一个普遍为真的“大前提”(规则、常识),去推导一个具体的“小前提”(事件、行为)必然会产生的结果。从一般到特殊,由因至果。
应用场景:
【凡宅家宴破局】:此招的初次悟道。
万径(大前提): “凡太尉爱女心切,必须维护慈父与军机府的颜面。”
人踪(小前提): “正派名宗青樊阁高徒,慰问保护他女儿而惨死的护卫家眷,是挑不出毛病的提议。”
推导结果:“他同意我的提议,并且要让这场慰问‘尽善尽美’,因此他会派人监视。而监视者的行为,以及家眷们的反应,就会暴露他想掩盖的真相。”
招式特点:正攻,结论的确定性最高。适合掌握了敌人明确的行事规律或动机后,进行布局预判。
第二招:投石问路(归纳推理)
“一叶落而知秋,三言合而成真。”
“投石”:指主动制造事端,或观察一系列看似孤立、零散的特殊事件。(对应归纳推理的多个个案)
“问路”:指从这些零散的事件中,总结、归纳出其背后隐藏的普遍规律或共同动机。(对应归纳推理的一般性结论)
核心:收集大量的、具体的“小证据”,从中提炼出一个可能为真的“大规律”。从特殊到一般,由果至因。
应用场景示例:
【柯猎王愿者上钩】:此招的雏形应用。
投石(个案):散播“青樊阁仙师斩妖”的故事。
问路(归纳):观察谁对这个故事反应最激烈、谁会因此被吸引而来。最终“钓”出了柯浪这条大鱼,并从他身上归纳出“剑中道猎户圈存在一个独立的情报与利益网络”这一规律。
招式特点:虚招,结论不一定为真,但却是打破僵局、在信息不足时获取新情报的最有效手段。
第三招:空穴来风(溯因推理)
“事出反常必有妖,果现有因必可寻。”
“空穴”:指一个已经发生的、令人困惑的、反常的结果或现象。(对应溯因推理的观察结果)
“来风”:指为了解释这个反常结果,提出一个最可能、最简洁、最合理的“假设性”原因。(对应溯因推理的最佳解释)
核心:面对一个结果,反向推导其最有可能的原因。它不是严格的逻辑推导,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基于直觉和经验的“最佳猜测”。由果寻因,大胆假设。
应用场景示例:
【推断魔头身份】:此招的初次演练。
空穴(观察结果):那个鬼面魔头对庄家血脉了如指掌,并且执着于“成为最后一个”。
来风(最佳解释):他也是摩罗血脉的后裔,并且正在执行“嗣自相戕”的宿命。这个“同族相残”的假设,是解释他所有奇怪行为的“最佳解释”。
【鸟道顿悟】:此招的正式开悟。
空穴(观察结果):敌人明明有更简单的方法获取《燔石篇》,却要大费周章地炮制出“齐枫榜文”这个复杂的谎言。
来风(最佳解释):敌人真正的目的不是书和人,而是为了用这个谎言来掩盖榜文上唯一无法移动的地理要素——“鸟道”!这个假设,是当时能够最好地解释所有矛盾点的“最佳答案”。
招式特点:奇兵,能在困局中提供全新的思考方向,但结论的正确性完全依赖于知识储备、直觉和想象力。“大胆假设”之后,还需要用前两招去“小心求证”。
【作者有话说】
这是阿锦,亲手锻造的,“屠龙之剑”。
【关于“屠龙三招”】
这三封信,是阿锦经历“世事欺瞒”后,为自己立下的“道”。
它们不教人如何“求真”,只教人如何“证伪”。
第一招:【万径人踪】
识破伪装,直指人心。
第二招:【投石问路】
制造变数,引敌现身。
第三招:【空穴来风】
重构碎片,勘破真相。
【慧剑锋芒,赠予朋辈】
予苏闲语:慧剑三式,守护至纯,亦能洞察险恶。
予凡乐:驭下三术,握住自保的缰绳。
予墨陌:从猎物,到猎人。
【最后的最后】
本回,献给所有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执剑人。
你的【收藏】,是为她们举起的信仰之火。
你的【评论】,是她们磨砺慧剑的淬炼之声。
愿你,亦能在此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设定二:几张信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