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异国情缘:温德米尔的暗恋 > 第15章 喜羊羊与梁祝

第15章 喜羊羊与梁祝

伦敦的午后,阳光难得慷慨地洒在泰晤士河上,粼粼波光映照着两岸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建筑。

唐施毓穿着一条素雅的浅杏色连衣裙,外罩一件薄薄的米白色针织开衫,长发松松挽起,露出清秀的颈项。

她手里捏着那张印有“莎德勒·威尔士剧院 (Sadler's Wells Theatre)”字样的、位置极佳的内场前排票,心中雀跃又带着一丝隐秘的期待——这是父亲托人辗转才购得的票,一场难得的来自江南的越剧演出。

推开剧院厚重华美的大门,喧嚣的人声和一种混合着香水、旧绒布的气息扑面而来。

穹顶高阔,枝形水晶吊灯洒下璀璨柔和的光芒,将深红色的丝绒座椅映照得华贵而温暖。她顺着引座员的手势走向内场前排,心脏随着脚步的靠近而微微加速。

找到位置,刚坐下,目光习惯性地扫向旁边的空位。下一刻,她的呼吸几乎停滞。

旁边座位上,那个穿着熨帖的深灰色休闲西装、姿态沉静地翻阅着演出宣传册的侧影,不是梁信堂又是谁?

他怎么会在这里?!

巨大的惊讶如同电流瞬间窜过全身,唐施毓只觉得脸颊“腾”地一下热了起来,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票根。

梁信堂似乎也感应到了注视,微微侧过头。那双颜色极深、近乎墨色的眼眸,在剧院璀璨的灯光下,清晰地映出了她的身影,里面似乎掠过一丝同样意外的微澜,随即沉淀为惯常的沉静。

“唐小姐?” 他低沉醇厚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确认的意味。

“梁…梁同学?” 唐施毓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却掩饰不住那份惊讶,“好巧,你也来看越剧?”

“嗯,”梁信堂微微颔首,合上手中的宣传册,姿态从容,“听闻是难得一见的中国越剧,便来感受一下。” 他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票根上,“唐小姐也喜欢?”

“非常喜欢!”唐施毓立刻点头,声音里带着真切的兴奋和自豪,“我奶奶是苏州人,从小听着越剧长大的。《梁祝》、《红楼梦》、《西厢记》……那些唱腔和水袖,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这份遇见同道中人的惊喜,暂时压过了之前的悸动和羞涩。

“原来如此。” 梁信堂的唇边似乎掠过一丝极其浅淡的、理解的弧度,“很期待今天的《梁祝》。” 他没有再多言,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灯光渐暗的舞台方向,那份沉静的姿态,无声地示意着演出即将开始。

唐施毓也连忙端正坐好,心头却如同揣了一只小鹿,砰砰直跳。这巧合太过于惊人!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巨大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欣喜和肯定——他真的喜欢中国文化!

不是为了学术研究,不是为了猎奇,他是真心实意地来欣赏这场源自江南水乡的古老戏曲!

这个认知,比之前在图书馆看到《明史》,在乐器室发现那张抄录着李贽诗句的羊皮纸笺,更让她感到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和难以言喻的开心。

因为她自己,就是这片璀璨文明最虔诚的女儿。

灯光彻底暗下,大幕缓缓拉开。丝竹管弦之声如清泉般流淌而出,瞬间将观众带入了那个缠绵悱恻的故事里。

英台清丽婉转的唱腔,山伯淳厚深情的演绎,水袖翻飞间的情意绵绵,一颦一笑中的欲语还休……唐施毓很快便沉浸其中,眼眶微热,仿佛回到了奶奶身边,听着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旧时光。

她偶尔用余光悄悄瞥向旁边。梁信堂坐姿依旧沉静,目光专注地凝视着舞台。虽然他显然无法完全听懂那些吴侬软语的唱词,但他看得极其认真,眉头时而微蹙,似乎在努力理解人物的情绪;时而又在某个优美的身段或水袖动作时,眼中流露出纯粹的欣赏。

当“十八相送”的哀婉旋律响起,英台借景寓情,字字泣血时,唐施毓清晰地看到他搁在扶手上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当最后“化蝶”的乐章恢弘悲怆地奏响,彩蝶翩跹于舞台之上,象征着重生与永恒的爱恋时,她甚至捕捉到他深潭般的眼底,似乎也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涟漪。

他并非只是礼貌性地欣赏。他在感受,在用他的方式,理解和共情着这份来自遥远东方的、含蓄而浓烈的情感表达。

这份认知,让唐施毓心中的欢喜和亲近感又深了一层。或许,他们真的能成为好朋友?跨越那堵“看不见的冰墙”,成为分享这份古老文明之美的同路人?

演出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满场“Bravo!”的赞叹声中落幕。灯光亮起,观众们意犹未尽地起身,掌声依旧热烈。唐施毓和梁信堂也随着人流缓缓向外走去。

“太美了……”唐施毓忍不住轻声感叹,声音里还带着一丝未散的感动,“英台的唱腔,那种欲说还休的哀婉,真是把‘情’之一字唱到了骨子里。还有‘化蝶’的意境,用西方的交响乐来呈现,竟也如此震撼。”

“确实震撼,”梁信堂走在她身侧,声音低沉而认真,“即使不能完全理解语言,但音乐、身段、表情,传递的情感力量是共通的。水袖的翻飞,像情绪的具象化,非常精妙。‘楼台会’那段,梁山伯的眼神……那种得知真相后的震惊、痛苦和难以置信,演绎得极具穿透力。”

唐施毓惊喜地看向他:“你注意到了!那段的眼神戏最是考验功力!还有‘十八相送’,英台一路上的暗示,那种想挑明又不能、欲言又止的煎熬……”

“用沿途的景物隐喻心意,很东方的表达方式,含蓄而深刻。”梁信堂接道,眼中带着思索,“‘井中双影’、‘观音堂前拜堂’……这些意象的运用,将内心的挣扎外化得极具意境。”

两人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边走边聊,从《梁祝》聊到越剧特点与表现力,再延伸到中国戏曲的写意美学与西方戏剧的写实传统之对比……话题如同流畅的溪水,在剧院外伦敦傍晚微凉的空气中流淌。

唐施毓惊讶地发现,梁信堂不仅感受力惊人,而且知识面极广。他的声音依旧沉稳,但那份属于学者的专注和偶尔流露出的、对精妙之处的纯粹欣赏,让他身上那层“冰墙”似乎悄然消融了许多。他并非不善言辞,只是选择性地表达。

而当话题触及他感兴趣且了解的领域时,他的见解清晰、深刻,偶尔还会带上一两句极其冷峻却精准的幽默点评,逗得唐施毓忍不住轻笑出声。

“感觉……你挺好相处的。”唐施毓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笑容真诚,“而且懂得好多。”

梁信堂的脚步微微一顿,侧头看了她一眼,深潭般的眼眸里似乎闪过一丝微光,唇角那抹极淡的弧度似乎加深了一点点。“谢谢。”他的回应依旧简洁,但那份温和却清晰地传递了出来。

不知不觉,两人已走到了剧院附近的街口。唐施毓想起还要去哈罗德百货(Harrods)给朋友们和国内的家人挑选礼物。

“我正要去哈罗德的‘东方瑰宝’区看看,”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给朋友们带点小礼物,还有寄回国的……”

“顺路。”梁信堂极其自然地接口,姿态带着无可挑剔的绅士风度,“不介意的话,我可以陪你过去。这个时间点,哈罗德的人流会比较密集。”

“啊?那…那麻烦你了。”唐施毓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然接受。有他同行,似乎连拥挤的百货公司也变得不那么令人头疼了。

走进哈罗德金碧辉煌、宛如宫殿般的大厅,浓郁的商品气息和熙攘的人流扑面而来。

梁信堂并未多言,只是安静地走在她身侧稍后一点的位置,既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感,又在她需要查看指示牌或被人流阻挡时,不着痕迹地用手臂或身体为她隔开一点空间。

他的存在感很强,却又奇异地不给人压迫感,像一道沉静而可靠的影子。

在“东方瑰宝”区,琳琅满目的中国工艺品、茶叶、丝绸制品令人目不暇接。唐施毓仔细地挑选着:给奶奶的上好祁门红茶和一块苏绣丝巾;给爷爷的一套景德镇手绘青花瓷茶具;给国内好友的京剧脸谱书签;给艾米丽她们带的则是包装精美的英式红茶和哈罗德标志性的小熊玩偶。

她挑选时,偶尔会询问梁信堂的意见:“你觉得这个青花瓷的釉色够不够正?” 或者“艾米丽会喜欢这个泰迪熊的蓝色围巾吗?”梁信堂总是认真地观察片刻,给出简洁而中肯的建议:“釉色清透,发色沉稳,是上品。”或者“蓝色很衬她的眼睛。”

每每挑选给异国朋友们的礼物时他总能结合个人特色给出适逢的意见,看来他是有观察过各位同学的,也对,艾米丽只说他厉害有距离感又没说他没有朋友是独行侠看来是她自己多想了。

梁信堂偶尔也会指着某个造型别致的紫砂壶或一幅仿古山水画,低声评论其工艺或画风,见解独到,显示出深厚的鉴赏力。

话题也从礼物延伸开来。唐施毓聊起奶奶对《红楼梦》的热爱,梁信堂便自然地接上对书中人物命运的见解;她提到爷爷书房里那些法学典籍,他竟也能就中西方法律思想的源头差异聊上几句;她说起自己喜欢加缪的《局外人》里那种荒诞的清醒感,他沉吟片刻,便引用了萨特的存在主义观点进行呼应;她赞叹《百年孤独》的魔幻与现实交织,他立刻提到了拉丁美洲“爆炸文学”的历史背景……

从中国古代文学到西方哲学,从近代小说到历史变迁,两人的思维如同两条频率高度契合的弦,轻轻拨动,便能引发和谐的共鸣。唐施毓惊讶于他阅读范围之广、思考之深,也沉醉于这种思想碰撞带来的愉悦。

她渐渐发现,褪去“全A 战神”和“高岭之花”的光环,眼前的梁信堂,其实是一个温和、博学、偶尔流露出冷峻幽默感、并且对世界充满好奇与理解力的男生。

只是……在聊到童年趣事时,他的回应总是很简短,带着一种近乎刻意的轻描淡写。

“小时候?嗯……家教比较严格,时间大多花在课业和……各种课程上。” 当唐施毓说起自己小时候在北大校园里跟着奶奶的学生们偷摘未名湖莲蓬的“壮举”时,梁信堂只是淡淡地笑了笑,眼神里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捕捉的怅然。

这份细微的落寞,被唐施毓敏感地捕捉到了。她想起艾米丽她们提过的,他显赫却似乎并不亲密的家庭背景,心中莫名地泛起一丝柔软的心疼。

在一个摆满各种可爱小玩意的货架前,唐施毓的目光被一个憨态可掬的中国产“喜羊羊”毛绒挂件吸引住了。

那圆圆的脑袋,弯弯的笑眼,温和又透着机灵的模样,不知怎地,竟让她联想起了身边这个人——一样的聪明,一样的温和(虽然外表冷峻),一样的……好像没有太多属于普通孩子的、无忧无虑的嬉闹时光。

一个念头倏然闪过。她几乎没有犹豫,拿起那个喜羊羊挂件,转身递到梁信堂面前,脸上带着明媚而真诚的笑容:“送给你!”

梁信堂明显愣了一下,深潭般的眼眸里清晰地映出那个咧嘴傻笑的系着铃铛小羊,以及女孩灿烂的笑颜。他显然没料到这个举动。

“这个……喜羊羊是中国的动画片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唐施毓晃了晃手里的小东西,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自然,“我觉得它跟你挺像的。” 她顿了顿,看着他那双带着询问的深邃眼睛,鼓起勇气补充道,“一样的聪明,一样的温和。”

至于那后半句“一样的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童年”,被她小心翼翼地、温柔地藏在了心底,没有说出口。

梁信堂的目光在那个可爱的系铃铛的小羊和她明亮的笑眼之间停留了几秒。剧院里感受越剧时的沉静,哈罗德中讨论书籍时的共鸣,此刻都化作了眼前这个带着体温的小小礼物和一句简单却直击心灵的“跟你挺像的”。

他深潭般的眼底,似乎有极其复杂的情绪飞快地掠过——惊讶、困惑,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被某种纯粹暖意触碰到的微澜。

最终,他伸出手,动作带着一种近乎郑重的意味,接过了那个喜羊羊挂件。冰凉的指尖不可避免地触碰到她温热的掌心,带来一瞬细微的电流感。

“谢谢。”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了些,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喜羊羊毛茸茸的脑袋,目光再次抬起,落在唐施毓脸上,那沉静的眼眸深处,仿佛有什么东西悄然融化了一角,流淌出极其罕见的、真实的温和,“我很喜欢。”

付完款,走出哈罗德那灯火辉煌的大门,伦敦的夜色已温柔地降临。街灯亮起,车流如织。

“我家的车在那边。”梁信堂指了指不远处一辆低调奢华的黑色轿车。

“我爸爸应该也快到了。”唐施毓看了看时间。

两人在哈罗德璀璨的橱窗光影下站定。晚风带着城市的气息拂过。

“今天……谢谢你陪我。”唐施毓抱着给朋友们买的礼物袋,仰头看他,路灯的光晕在她清亮的眸子里跳跃。

“我的荣幸。”梁信堂微微颔首,手中还握着那个小小的喜羊羊挂件,“越剧很美,讨论也很有收获。”

“嗯!”唐施毓用力点头,笑容灿烂,“下次……有机会再聊?”

“好。”他应道,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黑色的轿车无声地滑到梁信堂身边。他拉开车门,再次看向她,目光沉静而温和:“周一见,唐小姐。”

“周一见,梁同学。”唐施毓笑着挥手。

车门关上,轿车汇入车流。唐施毓站在原地,看着车尾灯消失在街角,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脸颊依旧有些发烫,心底却充盈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轻盈而满足的快乐。

今晚的每一幕——剧院的偶遇,丝弦的共鸣,思想的碰撞,哈罗德的同行,还有那个被送出去的、带着她笨拙心意的小小喜羊羊——都如同璀璨的碎片,在她心湖中折射出迷人的光彩。

很快,父亲唐远铮的车也到了。他降下车窗,儒雅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在女儿泛着红晕却神采飞扬的脸颊上停留了一瞬,又掠过她怀中明显多出来的、印着哈罗德标志的购物袋,深邃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欣慰。

“收获颇丰啊,施毓。”他笑着替她拉开车门。

“嗯!给大家都买了礼物!”唐施毓雀跃地钻进温暖的车厢,将大包小包放在脚边,迫不及待地开始清点,“这是给奶奶的茶和丝巾,给爷爷的茶具,这是索菲亚的,贝丝的,艾米丽的,伊莎贝拉的……” 她一样样拿出来展示,声音轻快得像只百灵鸟。

唐远铮平稳地驾驶着车辆,透过后视镜,看着女儿在柔和的车内灯光下,仔细地整理、挑选着那些寄托着心意的礼物。她的眉眼间跳跃着纯粹的快乐和一种初绽的光彩,那是属于分享的喜悦,或许……也掺杂着一点别的、更隐秘的甜蜜。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女儿小心翼翼拿起的一个包装格外精美的、装着哈罗德经典司康饼的小盒子上。那盒子,似乎比其他的……多了一份?

唐远铮没有点破,只是唇边的笑意更深了些,温和地问道:“挑得这么仔细,要不要……也给那位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的梁同学,带一份特别的茶点?哈罗德新到了一批不错的正山小种。”

车窗外的伦敦夜色流光溢彩,车厢内弥漫着新烤司康饼的甜香和属于家的温暖静谧。唐施毓整理礼物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一个明亮得如同窗外霓虹的笑容,在她清丽的脸上缓缓绽开,如同夜空中最温柔的星。

“好呀,爸爸。”她轻声应道,指尖轻轻拂过那个装着额外司康饼的盒子,心湖里,那只名为“喜羊羊”的小船,正载着朦胧的期待和初生的勇气,悄然驶向下一月温德米尔的晨光。

顺不顺路,梁 公子你自己心里清楚[三花猫头][三花猫头][三花猫头][三花猫头]

梁信堂同学有父母却如同没有,人生要做的只有完美的完成家人布置的任务。

唐施毓同学,年少时虽有父亲的爱但是她10岁开始父亲常年开始驻外,母爱更是由姑姑和奶奶去替代,唐同学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见到妈妈说一句我好想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喜羊羊与梁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夫君是纯爱文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