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一觉醒来,系统逼我当顶流 > 第3章 签合同

第3章 签合同

星辉娱乐的会议室门口,柳荣捏着手里的艺人资料,指节都快泛白了。

不是资料上的内容多离谱,是她刚跟总裁白文吵完架,一肚子火气没处撒——要知道她柳荣在圈内摸爬滚打二十年,从公司初创就跟着白文干,手里握着10%的股权,连影帝陆承泽都得敬她三分,如今却要被迫接一个“祖宗级”新人,换谁谁不气?

正烦着呢,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柳荣抬头一瞧,瞬间愣了——走过来的男生穿着白衬衫卡其裤,黑发没怎么打理,垂在额前软乎乎的,鼻梁上架着副细框眼镜,远看像刚从图书馆出来的学霸。

近看……比资料里那张“居委会普查风”证件照好看了不止一点半点。

尤其是那股子洗练的书卷气,跟娱乐圈常见的精致爱豆完全不是一个路子,倒让她心里的火气莫名消了几分。

这就是白文硬塞给她的新人,孟星河。

柳荣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想起昨天的场景——白文那语气罕见的郑重,跟要她接什么国家级项目似的。

“阿荣,这个新人你必须接,不准恶意炒作,不准安排酒局,公司资源无条件倾斜,三年内必须把他捧成顶流!”

气的柳荣差点没把牙给咬碎了:“老白你没睡醒吧?这哪是给我新人,是给我送了个祖宗!要捧你自己捧,我还等着陪我女儿备孕呢!”

她柳荣早就过了要靠新人冲业绩的年纪,手里只剩半隐退的陆承泽,正好能减少工作量,专心照顾家里。结果白文一个安排,全给打乱了。

作为公司核心创始人,她有底气跟白文拍桌子,事实上她也真拍了。

她把资料往桌上一摔:“这新人谁爱要谁要,我不接!”说着就要起身走。

白文却一点不着急,慢悠悠地劝:“阿荣,你这暴脾气,这么多年没改,当初因为这脾气错失多少好机会忘了?”

柳荣翻了个白眼:“少跟我扯这些,有话快说,别吞吞吐吐的。”

白文这才从抽屉里拿出孟星河的完整履历,递了过来:“你先看看这个,看完再决定。”

柳荣半信半疑地翻开,越看越恍惚——照片上的孟星河看着清秀,在娱乐圈只能算中等偏上,可往下看,满页的成就差点闪瞎她的眼:

18岁考入华清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跳过硕士直接本博连读,28岁拿博士学位,求学期间拿遍国内外医学奖项。

读博时还创办了自己的生物医药公司,前几天她还在财经频道看到过报道,那公司估值早就破十亿了!

“财富自由了来娱乐圈玩票?”柳荣反复确认了三遍,实在想不通——放着好好的医药大亨不当,来混这鱼龙混杂的圈子,图啥?图曝光率还是图新鲜?更想不通的是,白文为啥要为这么个新人下血本。

白文却没多解释,只说:“阿荣,有了他,后面的资源会主动送上门。

你看,这几个国家出品的本子已经递过来了。咱们当年创办公司,不就是想把中国艺人推向世界吗?

这么多年闯美多少次都没成功,现在国家强大了,国际项目都愿意用中国人,孟星河就是那个能搭起世界舞台的人,他会是咱们第一个世界级偶像。”

看着白文郑重的神色,柳荣犹豫了。她跟白文认识这么多年,知道他从不是冲动的人,既然敢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最终她咬了咬牙:“行,这新人我接了,但要是出了岔子,你可别找我麻烦!”

回忆到这儿,孟星河已经走到跟前,柳荣收敛思绪,率先伸出手:“孟先生,我是你的经纪人柳荣。”

“叫我星河就好。”孟星河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力度刚好,声音比想象中更温和,一点没有“富家子弟”的傲气。

两人进了会议室落座,柳荣将手中的合同交给孟星河。

在孟星河查看合同时,忍不住为公司邀功,“这份合同几乎是公司待遇最好的合同了,对每年要接的项目没有约束,分成也是九一分成,解约主动权也是掌握在你手里。”

听着柳荣的话,孟星河笑了笑没回答。

趁着孟星河看合同的间隙,柳荣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问道:“星河,你为啥想进娱乐圈啊?以你的条件,在医药行业不是更有前途吗?”

孟星河指尖轻轻敲了敲合同,无奈地叹了口气,语气特认真:“为人民服务?”

柳荣刚喝进嘴里的水差点喷出来,憋了半天才笑出声:“星河啊,咱这行不兴说这么官方的话,你还挺幽默。”

孟星河摊了摊手,眼底闪过一丝坦然:“说实话也没人信。”

柳荣见他不愿多谈,也不勉强,看着孟星河签完合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日程表。

“行,你不想说就不说。不过娱乐圈讲究真本事,我请了两位资深老师,先给你做个全方位测试,之后再定制发展规划,现在带你去测试场地?”

孟星河点头应允,跟着柳荣穿过星辉的办公区。

沿途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频频侧目,小声议论——毕竟柳荣平时很少带新人,更别说这么个气质独特的陌生面孔,大家都好奇这是谁家的关系户。

可孟星河跟没听见也没看见似的,偶尔把目光落在墙上的艺人海报上,眼神里没什么波澜,倒像在看实验室里的样品标签。

测试场地在三楼的训练室,柳荣请来的两位老师都是圈内响当当的人物。

乐理老师张洪,曾为多位歌王制作过专辑,耳朵刁得很;表演老师李之桃,是话剧界的老戏骨,对演员的要求格外严格。

两人跟老师打了招呼,测试就开始了。

第一个是乐理测试,张洪拿出一张基础乐谱,推了推眼镜:“星河,你看看这个谱子,试着哼唱一下简单的旋律。”

孟星河凑过去看了两眼,纸上的音符跟小蝌蚪似的,他咳嗽了一声,特实诚地说:“老师,我不认识乐谱。”

张洪愣了一下,倒也没生气,又问:“那最近有没有听什么歌?随便哼两句也行,不用太复杂。”

孟星河想了想:“我平时不怎么听歌,不过小时候我妈妈经常唱歌哄我睡觉,我唱首我妈的摇篮曲可以吗?”

张洪点头:“当然可以,随便唱。”

孟星河清了清嗓子,开口就是:“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漂亮~”

一嗓子出来,屋里瞬间安静了。本来是首怀旧小情歌,被他压低嗓子一唱,愣是唱出了重金属摇滚的味儿,节奏还没找对,跟喊口号似的。

张洪手里的笔差点没拿稳,要不是歌词熟悉,他都没听出来这是自己年轻时流行过的歌。

张洪尴尬地咳了两声,打断他:“星河啊,你这歌……确实挺有年代感的,哈哈。”

孟星河也知道自己唱得一般,耳尖有点红——他平时连KTV都很少去,在这方面还真有点包袱。

柳荣赶紧打圆场:“没事没事,很多演员也不是专业歌手,咱们先测下一项。”

心里却暗自记下:音乐这条路,暂时可以pass了。

接下来是“声台形表”里的台词测试。

李之桃老师拿出一段情绪激烈的台词,是一段恋人诀别时的告白,要求带点撕心裂肺的痛感。她递给孟星河:“你先看看,试着念一下,注意情绪的起伏。”

孟星河接过台词本,认真地看了几遍,然后抬起头,一开口——字正腔圆,语调平稳,跟在课堂上念课文似的,别说撕心裂肺了,连一点波澜都没有,比他刚才聊天时的语气还平淡。

柳荣闭了闭眼,在心里安慰自己:没事,台词可以练,多找老师指导指导,总能好起来的。

到了形体测试,柳荣的心理防线又被击垮了。

李老师让孟星河做个简单的下腰抱膝测试柔软度,结果他腰杆挺得笔直,膝盖先软了,整个人往前一倾,差点以“平板支撑失败”的姿势摔在地上。

李老师眼疾手快,赶紧扶住了他。

柳荣站在旁边,看着孟星河略显僵硬的动作,心里已经有点绝望了,却还得硬着头皮安慰自己。

没事,形体也能练,找个好点的形体老师,慢慢纠正总能行的。

就在柳荣快要放弃希望的时候,表演测试终于带来了点惊喜。

李之桃老师给出的即兴题目是“在实验室发现重大研究成果”,没给任何台词,只让他自由发挥。

孟星河听到题目的瞬间,眼神突然变了——刚才还带着点拘谨的模样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到极致的神态。

他先是俯身,像是在观察显微镜下的样品,眉头微蹙,像是在思考数据;过了几秒,他眼神一亮,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不是夸张的激动,而是那种“终于突破瓶颈”的克制喜悦;

接着他拿出笔和纸,快速记录着什么,动作流畅自然,连握笔的姿势都透着股科研人员的严谨。

整个过程没有一句台词,却把“科研人员发现成果”的场景演活了,尤其是眼神里的专业感,让在场的人都眼前一亮。

李之桃悄悄拉过柳荣,小声说:“这孩子有表演天赋,尤其是塑造专业人士的时候,代入感特别强!就是有点放不开,包袱太重,情绪表达不够外放,不过这些都能通过训练改善。”

柳荣心里总算松了口气,看着孟星河的眼神都柔和了些——还好,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测试结束时已经快下午四点,柳荣拿着老师们的评价表,坐在办公室里沉思。

表格上“乐理:不合格”“台词:待提升”“形体:待提升”几个字格外醒目,只有“表演:有潜力”算是个亮点。

想起白文给的目标——三年内把孟星河捧成国际巨星,柳荣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这起点,说是地狱难度都不为过。

可她柳荣从来不是轻易认输的人,越有挑战的事,她越有干劲。

“从优势入手或许是条捷径。”她摩挲着评价表上“专业感强”的批注,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她立刻打开电脑,调出白文给的资源清单,目光在众多项目里扫过,最终停留在一个特殊的项目上——央视正在筹备的建党百年纪录片《延安星火》。

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根据地的历史,目前还有部分角色没定下来。

“如果能拿下这个纪录片的角色,既能避开流量竞争,又能利用他的医学背景,简直是量身定做!”柳荣眼前一亮,抓起手机就拨通了央视纪录片导演王导的电话。

电话接通,寒暄了几句,柳荣直接切入正题:“王导,我听说《延安星火》还有角色没定,想问问具体情况。”

王导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愁绪:“大部分角色都定了,就剩一个叫苏际中的爱国青年角色,难住我了。

这个角色是留德医学博士,得展现出医学专业性,试了好几个演员,要么没那个学历背景演不出那股劲儿,要么连听诊器都拿不对,实在不满意。”

“医学专业性……”柳荣心里一动,赶紧追问:“王导,您给说说这个角色具体情况呗?”

王导详细介绍起来:“苏际中是抗战时期的留德医学博士,放弃了国外的优渥生活,毅然回到延安。

他不仅给根据地编写了第一部医疗救助手册,还手把手教当地妇女抢救伤员的技术,大大降低了伤员的死亡率,可惜最后在敌军轰炸中牺牲了,是个既有专业素养又有家国情怀的角色。”

挂了电话,柳荣激动地拿起孟星河的资料,越看越觉得契合——同样的医学背景,同样的高学历,连那份沉静的气质都莫名相似。

这简直是为孟星河量身打造的角色!

她立刻给孟星河打电话,告知他试镜的消息。电话那头的孟星河明显愣了一下,惊讶地问:“这么快?需要做什么准备吗?比如背医学名词或者练仪态?”

柳荣忍不住笑了:“不用这么紧张,我让助理把苏际中的人物小传和剧本片段发给你,你先熟悉一下角色背景。

试镜在两周后,这段时间你先到公司来培训,重点练台词和形体。

对了,这个角色专业性要求高,你的医学知识肯定能帮上大忙。”

“好,我知道了,明天我会准时去公司。”孟星河的声音依旧温和,却能听出一丝期待。

挂了电话,柳荣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原本沉重的心情轻松了许多。

她知道,这只是孟星河星途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无数挑战在等着他们——比如怎么把他的台词练得有情绪,怎么让他的形体更舒展,怎么让他在镜头前更放得开。

但此刻,这个充满希望的开头,让她有了信心。

或许,白文说的“进军国际的机会”,真的藏在这个看似格格不入的医学博士身上。

柳荣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孟星河发展规划”几个字,开始认真构思起来——她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有干劲了。

或许带这个“特殊新人”,会是她职业生涯里最有趣的一次挑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