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一觞一咏 > 第57章 舌战台城

第57章 舌战台城

那个二愣子,毕竟是当今的兖王殿下,多么骄傲的一个人啊,在他这里受了委屈,正不知道怎么出气呢?该不会冲动地做什么啥事吧?他那一往无前的性子,羊诚实在是有些担心。

慕容轩走的时候拿走了一块砖,那砖头应该拍不死他的吧?毕竟他已经半步封神了。但足以拍死别的什么人,比如他羊诚。

没有电话啊,实在不方便。要不然羊诚早就打电话过去了。慕容轩那脾性,定然是在哪里拍砖呢?

羊诚所料不差,慕容轩是在拍砖,他在京城尚书台拍砖。

匈奴部南下,逼近北境,军报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尚书台,可尚书台没有半点反应。慕容轩抡起青砖就进了尚书台,跟尚书台的几位老尚书,理论了不下半个时辰。

“哎呀,殿下,话不是这么说的。俗话说的好,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如今这不是正在筹备粮草,你知道的,这个需要时间。”羊暨看着这煞神,额头冒汗。捉襟见肘的国库哪里还有什么余粮,要打仗,只能筹集粮草。

慕容轩地看了羊暨一眼,这个左民尚书羊暨,人还不错,可这和稀泥的功夫要不得。

“时间,羊尚书跟本王要时间?”慕容轩笑了,一脸的玩世不恭:“本王的时间倒是可以给你,反正本王是一个闲散的王爷,整日咸吃萝卜淡操心。只是不知道那姓刘的,会不会给我们大燕时间?大人,你说会不会呢?不知道啊,那你猜猜!”

这怎么答?羊尚书其实心里明白的很,打仗吗,谁能不知道兵贵神速,可这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事儿吗?太尉完全没有点头的意思,他敢随意应承?

尚书台内鸦雀无声,端坐正位的太尉抬起了头,轻飘飘地说了一句:“殿下稍安勿躁!已经去请大将军了!”

慕容轩心道:哼,想用大将军压我。还当我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大将军的兵马一动,姓石的就会要我们好看!本王知道你们想要本王听话。这么多年,你们说的,本王可有一次违逆你们。这话本不该本王来说,陛下年纪小,本王就问一问各位大人,请各位大人扪心自问,南迁这么多年朝廷什么样?难道我们真要逃到那南蛮的莽荒之地去?”

太尉提高了声音,道:“殿下慎言!殿下不在其位,怎知各位大人艰辛。”

各位大人?他当自己是谁?皇帝吗?大燕沦落到如此地步,跟太尉一手遮天脱不了关系。慕容轩真想一拳头砸过去,可是,他不能。

他不傻,若不是太尉,这大燕在江东局势还不知道怎么收拾。太尉的王家大族几乎控制了整个京城。

慕容轩忍着怒意,道:“是,本王一个闲散的王爷是没有理由指责你们什么,本王这不正在跟你们商量吗?不错,本王姓慕容,所以你们一个个都忌惮着本王,本王都知道,你们也心知肚明。

“今天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本王在这里跟你们说清楚,太极殿的那把龙椅,本王半点兴趣也没有。要本王立誓立字据都可以。慕容轩首先是大燕的子民,然后才是慕容家的子孙。

“此诚危急存亡,国将不国,作为大燕的子民,本王只是想尽一份心力,即便死了,也对得起列祖列宗。

“本王这里有一块砖,稀罕物,你们没见过,你们有空的时候可以看一看!”慕容轩把一块青砖拍在羊尚书的书案上:

“它方正,坚实,还挺沉。现在,这块砖就压在本王心上。而本王只想把这砖砌到长城之上,把北蛮子赶到长城以外去,还大燕子民安定生活。让万千世家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而不是屈居在他人的淫威之下。

“本王想你们之中定然还有人能得到留在中原的那些世家的消息。他们本来也是打得好算盘,流水的皇朝,铁打的世家。可这一回,他们错了!来得是北蛮子,他们改了汉家的刘姓,石姓,可骨子里却不是礼仪之邦。

“装得再像也不过是表面的功夫。姓刘的称帝承诺给世家的那些,现在被匈奴的贵族们撕得支离破碎,姓刘的说什么了吗?他只能安抚匈奴的贵族们,毕竟他也是要自己人帮他打天下的。

“铁打的世家要散了,三百年的世家又如何?不照样连根拔起,各位大人你们一定听说了吧,要不要我给你们具体讲讲?太尉大人,应该深有体会吧!”

王家是大族,在北地被屠戮的何止大半?若不是这位太尉大人早年就在江左,怕是早就化成泥了。

尚书台的大人们面面相觑,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原来也是准备留在中原的,毕竟故土难离,可现在,他们是十分庆幸举家南迁的。当然,如果北蛮子不过淮河那是最好的。

慕容轩看着铺垫的差不多了,才道出本意: “咱们自己人中间,不管是什么鸡鸣狗盗,还是盛世昌隆,都好说。但姓刘的,姓石的要是真的破了北境,你们觉得尚书台能挡多少刀兵?今日本王把话撂在这里,要么给本王兵,要么给本王粮!”

“要兵没有,要粮食也没有!” 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落地,正是大将军:

“北境绵延八千多里,守城的将士要多少?那还有什么多余的兵等着你来要?你堂堂一个王爷,竟在尚书台撒野,像什么话?你可知,你这一闹,耽误大人们多少工夫?全国上下又有多少事情亟待解决?”

大将军这话说得句句在理,几位尚书大人的脸上缓和了许多。

大将军来了又如何?还怕了不成,慕容轩指责道:“此时此刻,北境匈奴进犯是重中之重,大将军尚在京城,就说明这北境的问题就没有提上日程。若是北境的问题不解决,全国上下所有的其他问题也就没有必要解决了。打包行囊,赶紧往南才是正经。”

“慕容轩,你敢动摇民心,我可立斩了你!”这话大将军可不是恐吓,有慕容轩的儿子在手,他慕容轩死与不死都算不得什么。

慕容轩本就是心灰意冷,带着鱼死网破的心来的:“不能疆场杀敌,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大将军斩了我也好。我,慕容轩,愿意为北伐祭旗!” 慕容轩被激得王爷的架子也不端了,直接我啊我的说着。

太尉语气平缓,不咸不淡地劝道:“大将军息怒,殿下你也少说两句,国难当头,现在说死尚早。与来犯刘部是战,是和,还请大将军拿个主意!”

“和?” 慕容轩算是明白了,尚书台打的竟是这个主意,怪不得没有动静!“梦不是这么做得,寒石散少吃一点。”

“住口,一边去!”大将军这语气是斥责自家子弟的语气,看来还把慕容轩当成婿郎。

大将军对着尚书台众位道:“就算是‘和’,也要打到他们没话说才能谈和,现在说‘和’为时尚早。而且,从古至今,匈奴就从来没有臣服过,即便是‘和’也不过是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罢了。他们此战的目的很明显,破坏春耕。

“江南已经开始播种,江左再过小半个月也要春耕,若是延误春耕,那么接下来的一年举国上下就会缺粮,届时饿殍遍野,大燕不攻自破。太尉觉得,他们会有‘和’的诚意?”

太尉没有说话,看了一眼左民尚书,羊尚书道:“大将军所言甚是,只是大将军是否考虑过:若是集结征兵,也一样会耽误春耕。一旦战事胶着,大燕境内所有库存的粮食将耗尽,无法应对之后的任何状况。”

“所以,此战,必须速战速决!” 大将军掷地有声。

慕容轩有些想笑,已经丢了六个城池了,粮草未动,兵马未行,谈什么速战速决。

更好笑的是,太尉居然说道:“也只能这样了。羊尚书,调拨粮草。石部由刘谦将军坚守。从京畿二十营中抽调十二营由大将军统帅,委屈大将军了!另外世家各家部曲尽数交由兖王统领,事急从权,这是诏书和虎符,明日早朝,尚书台会禀明陛下。”

慕容轩冷哼,心道:做什么官样文章,谁还不知道,大燕的权柄全在太尉手中。而且这只老狐狸早就准备好了虎符和诏书,想来是早有打算。就看着自己像跳梁小丑一样表演,逼着自己把心底的话都掏了出来。

就这么点兵马,打什么打?这点兵,赶走要上门来的狗都不够吧!说好的北伐呢?

世家的部曲听上去很多,能凑一凑的不过是在京城的这些,至多也就一万,这种临时凑起来的军队能把匈奴兵打退吗?显然不能!

京畿十二营也就三万人,不多,也不足与抵挡十万的匈奴骑兵,慕容轩看向大将军。

大将军皱着眉,但也没说什么,向那太极殿皇座的方向拱了拱手道:“领命!”

慕容轩没办法,只得拱手:“领命!”口干舌燥说了半天,就得了这么一万兵,而且有兵相当于无兵,这些部曲只忠于世家,打完仗各归各家,落不到他手里。

太尉轻飘飘地再补充了一句:“部曲的军粮就由各家出各家的吧,给羊大人减轻减轻负担,大家也体谅体谅,朝廷不容易,国难当头,且同舟共济,把这难关过了。”

南迁三年,太尉每年都要说一遍:“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可完全没有见到一匡九合的实际行动。每日竟只知道笼络南士,和辑侨姓,以图苟安。

去年那小胜的北伐,要不是慕容轩捅了石勒的马蜂窝,也定然是将疯狗赶跑了事,定然不会去收复淮河以北的城池。因为,守城需要兵力,守淮河以北的城池需要的兵力就更多。毕竟淮河也算是一道天险,守住关键的几个城池,就可以将北蛮子挡住。

大概在太尉眼中,淮河以北的老百姓已经不是大燕的了。

现如今出兵不给粮饷,还要各世家自己贴补粮饷,傻子才干这样的事。各大世家都是鬼精鬼精的,这下子怕是一万兵都凑不齐了。可这冠冕堂皇的理由,慕容轩还真到不到可以反驳的地方。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舌战台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贵妃娘娘千千岁

岁岁平安

陨落的大师兄

春盼莺来

鬼怪游乐场[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