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数日,羊诚忙着赚钱,秦超带着部曲练武,陈焕跟着向来安排启山书院事宜。
羊诚原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平和地过了,等筹够足够的粮草,就可以计划下一步。可天有不测风云,春耕结束不久,骤然降温,下起了雪,这倒春寒刚过,就接连下了十日的雨。
按说,春雨贵如油,原本应当是好事,可天气太冷,这雨也没有停下来的趋势,急得有经验的老乡民们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望天兴叹。
寒冷的阴雨绵绵的日子又过十日,种下去的苗一颗都没有长出来,村民们坐不住了,这种子定然是冻坏了。这春时已过,天公不作美,今年怕是要颗粒无收了。
羊家前院议事厅里挤满了人,有不少人还是从东平郡赶来的。
初一将各路消息汇总,向众人道:“兖州一带不只我们东平和启山两郡遭宰,其他郡县也都是倒春寒,不长苗。而三吴和会稽等地春耕时间早,出了苗,可近一月发了大水,苗淹没在水中近一月,所以情况不会比我们兖州好多少。其他各州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从北边传来的消息是,北边大旱,土地龟裂。家主,今年的粮食,不容乐观。”
没有粮食羊家就没有生意。
没有粮食老百姓就没有活路。
羊诚这几日都没有睡好,阎罗门收集上来的信息确实如此。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没有因为战争而延误,却因为天时而葬送。
整体而言是北旱南涝,而局部地区是异常极端天气,都发生在春耕时期,这是大灾之年的征兆啊。天灾面前,无论匈奴,羯人,还是汉人都是一样的。华夏大地,数万万民众将面临饥荒。
一路往北那些日子,所见所闻已经够凄凉的了。
如若兵祸再加上天灾,接下来的日子,羊诚有一些不敢想像。
祸不单行又如何,总会有办法的,羊诚打起精神,问:“家中粮仓存量还有多少?”
羊诚在此刻当众问这个问题,是想大家心中有数,不要恐慌,只要主家有粮,绝不饿着大家。
阿九回禀:“昨日量了粮仓高度,我们还剩下约一千石谷,五百石米。”
种粮绝对够,但这些粮食即便不出售,也不足以挨到夏收。毕竟目前几个流民村的人数只增不减。
羊诚看向初一,初一道:“预定的十万石粮食,只交付了三分之一,若按现在这个情况,剩下的三分之二怕是收不上来。” 有钱也没有地方买粮食。做粮食生意的人都不笨,若是春耕出了问题,粮食定然会涨价,怎会轻易出手。
初一问:“家主,不若我们现在加资购买?”
“不行,这将从现在开始就抬高粮价,引起恐慌。”别到时候饥荒没有来,被恐慌闹得不得安宁。
一众人看到主家这样睿智又殚精竭虑,又是感激又是心焦,但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一位老人家感叹道:“要是能补种,那该多好。”
另一位老人说道: “这天太冷了,千金衣一直脱不掉,就算补种也是冻死。”
“补种?” 羊诚脑海中火花一闪:“初一,你去把宝来叔,韩虎叔,吕娘子和初四找回来。阿九你去请贵掌柜的。七七你让厨房给我们送点吃得来,各位都是种地的好手,都别拘着,我们就讨论讨论这补种之法。”
“家主,就如老王头刚才说得,就算补种也会冻死啊,这天实在冷了。”
人怎么可以跟天争呢?
这是君王无道,百姓流离,如今又降下天罚啊!
这话老刘头不敢说出口啊!
“若是能出苗,可还能赶得上?” 羊诚对种地不在行啊,这什么时节种什么完全不懂,但要短暂解决温度什么的,他还是有办法的,不过就是烧银子嘛。
老刘头道:“这也要看老天给不给活路,若是能出苗,天气能转暖,自然也能赶得上。怕只怕到了五月,依然寒冷。”
老王头比较乐观,道:“家主,只要能育出苗,准行。老话说得,春寒寒不过五月。我看行!即便到时候天公依然不作美,最多就是收成差一些,总比颗粒无收好。”
“是这个道理,那我们就试试!跟老天爷乞一乞这活路。”羊诚边说边画,把搭建棚子的想法跟众人一说。
老刘头道:“如果,按照这个方法,那每家每户这稻田可就成本大了啊。”
搭棚子是得花钱,还没有塑料薄膜,可得花不少银子,可为了吃上饭,也顾不上了,羊诚道:“是得花银子,但不用抛种法,而是集中育苗,等苗长到两三寸高时,再分苗插秧。可行?”
老王头道:“行,不过是花些人力,自然行!”
羊诚道:“各位去砖窑附近整理一些苗田。”
老刘头犹豫:“那就是旱地了,水稻怕是不好长。”
老王头道:“浇水嘛,如果是放在一起育苗,不就一两亩地,我们浇水轮着来,一家还轮不上一次呢。”
厨房的饭菜送来了,众人不好意思在主家吃饭,都起了身:“家主放心,我们这就去把苗地整饬好。”
“各位阿叔不着急,吃饭,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不差这一会儿。” 羊诚让大伙儿吃饭,自己拿起碗,夹了几筷子酸萝卜条,吃了几口,就想到了些点子,开始拿起纸笔开始写写画画。
后世那些暖棚是搭不起来的,而且太浪费空间了。但低矮的篷子是可以有的,或者能不能搭个像塔一样的,在养蚕的蔑盘上放几层秧苗。羊诚把想到的都画了出来。
想到一处,他拿了一张纸,蹲到老王头身旁去问老王头:“老王叔,这苗可不可以这样放在篾盘里,就跟你们平时养蚕似的。”
老王头放下碗筷,站了起来。
羊诚赶紧让他坐下:“坐着,坐着说。 ”
老王头道:“篾盘不利于水稻苗扎根,且竹篾边沿锋利,若是苗扎下根,取苗时,根也容易被隔断,可以改用芦苇席。”
“好,我记下了。试试!”羊诚记下一笔。
老王头看着羊诚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众人在吃饭。他抹了一把泪,主家这样用心,自己若不尽力,就对不起这一顿饭,以后还有什么脸留在羊家。
“家主先吃饭吧!” 七七趁羊诚写完,收走了羊诚的纸和笔。
羊诚看着小姑娘一脸严肃:“好好好,吃饭!初一他们快回来了,你去让厨房给他们留一份。”
“哟,羊公子还没吃饭呢,那我晚一点再来!” 羊诚刚拿起饭碗,初九带着乔贵进来了。
羊诚赶紧相迎:“贵掌柜的,你可不能走,就找你呢,来一起吃饭!”
乔贵实在人,道:“我吃过了,有事说事吧!是什么事儿把你急成这样!”
“自然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这不是春耕苗不长嘛,这不,大家都急坏了。”羊诚叹气。
“这事儿也不止你一家,可这事儿,我也帮不上忙啊!你找我来也是无用。”
羊诚道:“帮得上,怎会帮不上!贵掌柜的就是我羊某的贵人!”
“公子要我做什么,你爽快说。我家女公子刚从你这里回去,有什么我能做的,绝不推迟。”
“我要做雨伞的布,你可有?越多越好,要白色的。”
“这个还真没有,不过我可以给你浆些麻布,一样可以做雨伞。”
“多久?”
“看你要多少匹?”
“盖一亩地,大概要多少匹?”
“这要算算,一匹十丈,宽两尺……”
阿九道:“ 三十匹。”
羊诚满意地看了阿九一眼,小家伙又长进了,道:“那就一百匹布,你看要多久。”
“三天。”
搭棚子,消毒泡种子什么也要时间:“好,三天刚好,阿九带贵掌柜的去账房,七七可能在厨房。”
“几匹麻布,怎好叫你付钱,你给我一套细瓷茶具,如何?”
“贵掌柜的,你要不要这么会做生意,你都说了几匹麻布,哪里值得上我这一套细瓷茶具?” 羊诚这话把贵掌柜的堵住了,这百匹麻布不过几两银子的事,那茶具可真是几百两都未必能买到啊。
羊诚看他愣着,笑了:“跟你开玩笑呢。麻布的钱要付。茶具等烧出来了,准送你一套。你家女公子抢回去那一套是唯一一套成品,我这里都还没有用上呢。”
哈哈哈,贵掌柜的笑出声,这像是女公子会做的事情:“那我就不客气了!你赶紧吃饭!我回去浆布。”
“行,那我就不送你了!” 羊诚这才端起饭碗吃饭。
饭后,老阿叔们一部分带着家主给的纸去砖窑附近整饬苗地了,另一部分人开了谷仓去筛选谷子,挑种粮去了。
老人们挑了半日,已然不少:“够了吧?”
老王头道:“不够,继续挑。家主说了,宁可多,不可少。这可不是一回不成可以再来一回的事儿,跟老天爷抢时间呢!”
“那万一多了岂不浪费?这可是粮食呢!”
“怎会浪费,又不是只有我们家的出不来,这附近郡县,多少农户大家不都是一样的。我们家主心善,有多的就给别家去种了。 ”
而羊诚则和竺宝来,吕娘子和韩虎等讨论搭棚的事情,就怎么把砖窑的热气传送到苗地的事儿,讨论来讨论去发现都不可行。
吕娘子道:“不过,砖窑附近本身就很热,也许不加热,苗也可以长。家主若是不放心,可以砌一个临时的简单土灶,支起一大口锅子,烧水,也能成。”
“只能这样了,各种方法都试一试,看看哪一种好用吧。不要怕浪费,要保证出苗。苗量可以多,不能少。剩下的就拜托各位了。你们负责把棚子搭好,剩下苗的事情,听老刘叔和老王叔他们的。” 到傍晚时分,总算把这事儿给你弄好了。
感激收藏的亲,我这么透明都能看到文,真是缘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1章 跟老天爷抢时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