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高三的起点
九月的校园,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地面上,斑驳的光影随风摇曳。
高三的铃声比以往更急促,走廊里少了嬉闹声,取而代之的是匆匆的脚步声和翻书声。
302宿舍的早晨依旧安静。
苏砚起床时,发现陆寻野已经洗漱完毕,正坐在书桌前背单词。
“早。”陆寻野抬头,笑得灿烂,“今天是高三第一天,我们要加油。”
“嗯。”苏砚点头,“一起加油。”
第一节是班主任的课。
“欢迎大家进入高三。”班主任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每一个学生,“这一年,我们要以学业为重,暂时放下一切杂念。”
说到“杂念”两个字时,班主任的目光在苏砚和陆寻野身上停留了一瞬。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
下课铃响后,班主任叫住了他们,“你们两个,来办公室一下。”
办公室里,班主任递给他们一份计划表,“这是你们的学习计划。我知道你们在各自的艺术领域很出色,但文化课同样重要。”
“我们明白。”苏砚点头。
“老师相信你们。”班主任看着他们,“但我也希望你们能处理好学习和其他事情的关系。”
走出办公室,陆寻野轻声说,“他是在暗示我们分开吗?”
“不是。”苏砚摇头,“他是希望我们能平衡好。”
“那我们就证明给他看。”陆寻野握紧拳头,“我们既能在一起,也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高三的学习节奏比想象中更紧张。
每天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晚自习延长到十点半。
艺术生们还要在完成文化课的同时,抽出时间练习专业。
“你今天还去练琴吗?”晚自习后,苏砚收拾书包问。
“去。”陆寻野点头,“但只练一个小时,然后回来复习数学。”
“我也是。”苏砚说,“画两个小时,然后背英语单词。”
他们在走廊尽头分开,一个走向艺术楼,一个走向画室。
虽然方向不同,但目标一致——考上同一所大学,中央美院。
十月中旬,学校组织了第一次模拟考试。
考试前一周,两人都调整了学习计划。
“这周我减少练琴时间。”陆寻野说,“多做几套数学卷子。”
“我也是。”苏砚点头,“减少画画时间,复习文化课。”
每天晚上,他们会在宿舍里互相抽查知识点。
“这个化学方程式怎么写?”陆寻野拿着笔记本问。
苏砚接过笔,在纸上写下答案,“你要注意配平。”
“谢谢老师。”陆寻野笑着说。
轮到苏砚时,他问,“这个英语语法是什么意思?”
陆寻野耐心解释,“这是虚拟语气,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
“嗯。”苏砚点头,“我记住了。”
模拟考试的第一天,天空阴沉,偶尔飘下几滴雨。
“别紧张。”进考场前,陆寻野握住苏砚的手,“你可以的。”
“你也是。”苏砚回握,“加油。”
两天的考试很快结束。
走出最后一个考场时,苏砚长长地舒了口气。
“感觉怎么样?”陆寻野迎上来问。
“还行。”苏砚想了想,“数学最后一道题可能做错了。”
“没关系。”陆寻野安慰道,“我们尽力了。”
成绩公布那天,教室里气氛紧张。
“苏砚,年级排名第15。”班主任念到,“进步很大,继续保持。”
苏砚松了口气,嘴角微微上扬。
“陆寻野,年级排名第48。”班主任继续念道,“比上次进步了20名,不错。”
放学后,陆寻野却有些失落,“我还是离你有差距。”
“你进步了。”苏砚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可我想和你考进同一所大学。”陆寻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焦虑,“如果我的文化课拖后腿怎么办?”
苏砚看着他,“我们还有时间。只要我们坚持现在的学习计划,一定可以的。”
“你会一直陪我吗?”陆寻野问。
“会。”苏砚点头,“一直到高考结束。”
十一月,艺术生的专业集训开始了。
每天下午最后两节课,他们会去各自的专业教室练习。
晚上回到宿舍,继续复习文化课。
“你手受伤了?”一天晚上,苏砚发现陆寻野的指尖有一道伤口。
“练琴太用力了。”陆寻野不以为意,“小伤。”
“给我看看。”苏砚拿出医药箱,小心地为他消毒、包扎,“以后要注意。”
“遵命,苏医生。”陆寻野笑着说。
轮到苏砚时,陆寻野发现他的手腕有些红肿,“你也受伤了。”
“长时间画画,有点劳损。”苏砚说。
陆寻野轻轻握住他的手,“那我们约定,每周都要休息一天,不练专业,只放松。”
“好。”苏砚点头。
十二月初,学校组织了家长会。
会后,班主任留下了几位家长,其中包括苏砚的母亲和陆寻野的父母。
“这两个孩子都很优秀。”班主任说,“但我担心他们会影响彼此。”
“您是说他们在谈恋爱?”陆寻野的母亲问。
“是的。”班主任点头,“我不反对学生谈恋爱,但高三这个阶段,我希望他们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
四位家长沉默了几秒。
“老师,我知道您的担心。”苏砚的母亲开口,“但据我观察,他们在一起后反而更努力了。”
“是啊。”陆寻野的父亲附和道,“寻野以前很贪玩,现在每天都在学习。”
班主任有些惊讶,“真的吗?”
“是的。”陆寻野的母亲点头,“我觉得只要他们能平衡好,谈恋爱也不一定是坏事。”
晚上,陆寻野的母亲在电话里告诉了他家长会的内容。
“我和你爸都支持你们。”母亲说,“但你们要记住,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我们会的。”陆寻野坚定地说,“我们要一起考上中央美院。”
挂掉电话后,陆寻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苏砚。
“他们不反对?”苏砚有些惊讶。
“不反对。”陆寻野笑了,“但我们要更加努力,不能让他们失望。”
“嗯。”苏砚点头,“一起努力。”
寒假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两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苏砚,年级第10。”
“陆寻野,年级第35。”
班主任在班上表扬了他们,“这两位同学不仅专业优秀,文化课也在稳步提升。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放学后,陆寻野兴奋地说,“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是啊。”苏砚微笑着说,“但不能松懈。”
“我知道。”陆寻野点头,“我们要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寒假期间,他们没有像去年那样见面,而是各自在家复习。
每天晚上,他们会视频通话一小时,互相检查学习进度。
“今天我做了五套数学卷子。”陆寻野说。
“我背了五十个英语单词。”苏砚说,“还画了两幅素描。”
“真棒。”陆寻野竖起大拇指,“我们继续保持。”
新学期开始后,学校进入了高考冲刺阶段。
每天的学习节奏更快,考试也更频繁。
有一次,陆寻野因为连续几天熬夜练琴和复习,在课堂上睡着了。
下课后,苏砚走到他身边,轻声说,“你需要休息。”
“我没事。”陆寻野揉了揉眼睛,“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休息不好,学习效率也会降低。”苏砚递给他一瓶水,“今晚早点睡。”
那天晚上,陆寻野发现苏砚为他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减少了练琴时间,增加了休息时间。
“你总是替我着想。”陆寻野感动地说。
“我们是一个团队。”苏砚说,“要互相照顾。”
四月的一次模拟考试,陆寻野的成绩有了突破性进展。
“陆寻野,年级第22。”班主任念到,“恭喜你,进入了年级前25。”
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
苏砚回头看了他一眼,眼底满是骄傲。
放学后,陆寻野兴奋地说,“我做到了!”
“我就知道你可以的。”苏砚微笑着说。
“这都是你的功劳。”陆寻野抱住他,“谢谢你一直陪着我。”
“我们是一起努力的结果。”苏砚轻声说。
五月,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
学校的氛围越来越紧张,每个人都在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天晚上,陆寻野躺在床上说,“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因为这一年我们一起努力过。”
“嗯。”苏砚点头,“我也是。”
陆寻野侧过身,握住苏砚的手,“谢谢你,苏砚。谢谢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我。”
“我也谢谢你。”苏砚说,“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两人相视一笑,在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了坚定和信任。
他们知道,无论未来如何,这段共同奋斗的时光,将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高考前一天,学校放假。
两人一起在宿舍里整理考试用品。
“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橡皮、尺子……”苏砚逐一检查。
“都齐了。”陆寻野点头,“明天我们一起去考场。”
“好。”苏砚说,“一起加油。”
晚上,他们比平时早睡。
躺在床上,陆寻野轻声说,“晚安,苏砚。明天见。”
“晚安。”苏砚回应,“明天见。”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两个少年的脸庞。
他们都知道,明天将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但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会携手面对未来的每一个挑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