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的春天,社区里的紫藤花开得正盛。吴森却坐在社区办公室,面对一个意想不到的邀请。
“小吴啊,咱们社区想搞个新节目,”社区主任王阿姨热切地说,“现在婆媳关系、亲子矛盾多,想请你用搞笑的方式,帮大家化解化解。”
吴森愣住了。他擅长的是市井段子,调解家庭矛盾?这可不是拍短视频那么简单。
“我……能行吗?”
“怎么不行?”王阿姨拍拍他,“你那些视频,把菜场砍价都能演得那么逗,家里那点事还不是手到擒来?”
第一次录制《笑解百家愁》,选题是“婆媳战争”。剧本来自社区真实的投诉信:婆婆嫌媳妇乱花钱,媳妇嫌婆婆管太宽。
吴森决定用“角色互换”的夸张表演来呈现:他先是扮演一个唠叨的婆婆,用弋阳话念叨:“哎哟,这件衣服五百块?够我买半年菜了!”接着又扮演一个叛逆的媳妇,翻着白眼说:“管天管地,还管我穿什么?”
现场观众笑成一片,但吴森注意到,坐在前排的李奶奶和她儿媳,表情格外复杂。
表演完,吴森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给出“幽默化解方案”:“下次婆婆嫌你买衣服贵,你就说:‘妈,我这是投资!穿得好才能升职加薪,给您买更多好东西!’”
“要是媳妇嫌你管太多,你就说:‘我不管谁管?等我老了,你想管我都没机会咯!’”
录制结束,李奶奶的儿媳突然站起来,眼眶发红:“笑哥,你演的就是我们家……但我今天才发现,原来这些事可以笑着解决。”
更让吴森意外的是,李奶奶也开口了:“其实……我也是怕他们年轻人不会过日子。”
一场积怨已久的矛盾,竟然在笑声中出现了转机。
第二期讲“父子矛盾”。吴森扮演一个沉迷手机的儿子,和一个只会说“我都是为了你好”的父亲。最精彩的桥段是,当父亲唠叨时,儿子突然用弋阳rap回怼:“就知道说为我好,可知道我想要什么?”
表演结束,吴森给出建议:“下次再吵架,不如试试用唱歌的方式表达?比如:‘爸,我知道你爱我,但我也想要点空间~’”
节目播出后,社区竟然真的兴起一股“唱歌吵架”的风气。有粉丝留言:“昨天和我爸吵架,突然想起笑哥的rap,没忍住笑场了,结果架也没吵成!”
最让吴森有成就感的,是第三期“兄弟争产”的特辑。来自一个真实的案例:两兄弟为父母留下的一栋老屋闹得不可开交。
吴森没有直接评判对错,而是用夸张的方式演绎了二十年后的场景:老屋因为城市改造要拆迁,两兄弟却因为多年不来往,连签字的人都凑不齐,最后眼睁睁看着补偿款打水漂。
表演结束,兄弟俩都沉默了。录制后,他们竟然第一次心平气和地坐了下来,商量出一个解决方案。
节目播出后,一个老观众留言:“笑哥,你让我们明白了,吵架解决不了问题,但笑声可以。”
更让吴森欣慰的是,社区工作人员反馈,自从节目开播后,社区调解室的投诉量明显下降。很多居民学会了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小矛盾。
“原来,喜剧真的可以治愈人心。”吴森在日记中写道,“不只是让人笑,更是让人在笑声中学会理解和包容。”
随着节目影响力扩大,吴森开始收到更多社区的邀请。他意识到,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搞笑节目,更成了一种新型的社区调解方式。
在最新一期节目中,吴森增加了一个新环节:“笑哥的逗梗上头小课堂”,教大家如何用幽默化解日常矛盾。比如,当对方生气时,可以突然用弋阳话卖个萌:“莫生气嘛,生气会变丑咯~”
没想到,这个环节特别受欢迎,甚至衍生出“弋阳笑哥的逗梗上头”系列表情包,在社区居民的微信群里疯传。
“原来,幽默真的是一种能力。”社区王主任感慨地说,“而吴森,你把这种能力带给了我们每个普通人。”
夜幕降临,吴森看着社区里亮起的万家灯火,想起爷爷说过的话:“一家人,吵吵闹闹才是烟火气。”而现在,他正在用特别的方式,让这烟火气变得更温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