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谣发烧了。
从工人文化宫空等的那天晚上开始,她的喉咙就隐隐作痛,第二天起床时,额头烫得能煎鸡蛋。姚春秀一边往她嘴里塞退烧药,一边絮絮叨叨地骂:“让你天天往外跑!现在好了,开学第一天就发烧!”
胡谣缩在被子里,脑袋昏沉沉的,眼前却总浮现出那个空荡荡的篮球场。
她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杨珩了。
晚上六点,南城一中开学报到。
王晓萱来家里接她时,胡谣的烧刚退了一点,但脸颊还是泛着不正常的潮红。
“你行不行啊?要不请个假?”王晓萱摸了摸她的额头,皱眉道。
“没事……”胡谣哑着嗓子,硬撑着爬起来,“开学第一天,不去不行。”
她套上薄外套,胡乱扒了两口饭,跟着王晓萱出了门。
南城一中的校门口挤满了新生和家长,公告栏前人头攒动,所有人都在找自己的分班表。胡谣的脑袋还是晕的,她眯着眼睛,顺着名单一点点往下看——
高一(6)班:
……
42. 张家辉
43. 杨珩
44. 马占诚
45. 胡谣
……
她的手指猛地顿住。
杨珩?
她眨了眨眼,怀疑自己烧糊涂了。可那个名字清清楚楚地印在纸上,就在她前面两位。
王晓萱凑过来,顺着她的视线一看,顿时瞪大眼睛:“我靠!杨珩跟你同班?!”
胡谣的心脏突然跳得飞快,喉咙干得发疼。
“他初中不是实验班的吗?”她小声问。
“谁知道呢,可能中考考砸了吧。”王晓萱耸耸肩,突然坏笑着捅了捅她,“哎,这下你不用天天蹲篮球场偷看了。”
胡谣的耳根瞬间烧了起来,她低头假装咳嗽,避开王晓萱揶揄的目光。
王晓萱自己在26班,在3级部,和6班隔了整整三层楼。分别前,她冲胡谣挤了挤眼睛:“加油啊,近水楼台先得月!”
胡谣想掐死她。
高一(6)班教室在一楼。
胡谣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才走进去。教室里已经坐了大半的人,嘈杂的交谈声混着桌椅挪动的声响,空气里飘着新课本的油墨味。
她的目光不自觉地扫向后排——
靠窗的倒数第二排,杨珩正歪着头和同桌说话。
他穿着校服,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和篮球场上张扬的样子不同,此刻的他看起来懒洋洋的,嘴角挂着漫不经心的笑。
胡谣的指尖无意识地掐进了掌心。
她低着头快步走向后排,在杨珩后面坐下,心跳声大得仿佛能盖过教室里的喧闹。
没过多久,班主任走了进来——一个戴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身材精瘦,手里拿着花名册。
“安静。”他敲了敲黑板,“我是武利,教物理,也是你们未来三年的班主任。”
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武利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全班:“现在按座位顺序,每个人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
胡谣这才发现,自己旁边还空着一个座位。
自我介绍从第一排开始,有人紧张得结结巴巴,有人自信满满,甚至还有人当场表演了一段街舞,引得全班哄笑。
轮到杨珩那排时,胡谣不自觉地绷直了背。
他的同桌先站了起来——一个浓眉大眼的男生,笑起来带着点痞气:“我叫周致远,学习不好,在班里就一定是倒数第一。”他顿了顿,咧嘴一笑,“所以有我在,大家就不用担心考倒数第一了。”
全班哄堂大笑。
杨珩站起来时,胡谣的呼吸微微一滞。
“杨珩。”他的声音很低,带着点懒散的调子,“学习也不好,就爱打篮球。体育课打球记得叫我。”
他说完就坐下了,甚至没多看其他人一眼。
胡谣悄悄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教室后门突然被推开——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校服上沾着灰尘。
“报、报告……”她的声音细若蚊蝇,脸颊涨得通红,“我……我从安远镇来的,大巴车晚点了……”
武利皱了皱眉,指了指胡谣旁边的空位:“先坐下吧。”
女生低着头快步走过来,蛇皮袋拖在地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她坐下时,胡谣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皂角香,混合着长途汽车特有的汽油味。
“我叫李芸。”轮到她自我介绍时,她声音发抖,“来自安远镇……以后请多指教。”
胡谣的自我介绍更简短:“胡谣,喜欢画画,以后想当美术生,做服装设计师。”
说完她就坐下了,余光却忍不住瞥向杨珩的方向。
他正低头转笔,似乎对前面的自我介绍毫无兴趣。
发校服的时候,武利让所有人按身高排队。
“原则上按身高排座位,”他说着,意味深长地扫了一眼全班,“不过——你们想和谁坐,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这话一出,教室里顿时骚动起来。几个男生已经勾肩搭背地凑到了一起,女生们也三三两两地挽着手去排队。
李芸站在原地没动,手指绞着衣角,眼神茫然。
胡谣犹豫了一下,走过去拉起她的手:“你比我矮一点,站我前面吧。”
李芸的眼睛亮了一下,小声说了句“谢谢”。
最终,胡谣和李芸坐在了靠窗第五排,而杨珩和周致远——就坐在她们正后方。
胡谣的后背僵得笔直,她能清晰地听到周致远在后面小声吐槽:“靠,这校服也太丑了吧?”
杨珩低笑了一声:“将就穿吧。”
他的声音很近,近到胡谣甚至能感受到他呼吸时带起的微弱气流。
她的发烧突然好了。
晚自习没有正式上课,武利交代完军训安排就走了,留下班干部维持纪律。
刘楚峰——那个自称“从小学就当班长”的男生——站在讲台上,一脸严肃地强调着军训注意事项。
胡谣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她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身后——杨珩和周致远在传纸条,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像羽毛一样挠着她的耳膜;杨珩的笔掉在了地上,他弯腰去捡时,手肘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椅背;周致远偷偷摸摸地从书包里掏出零食,塑料袋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你……没事吧?”李芸小声问,“脸好红。”
胡谣猛地回神,慌乱地摇头:“没、没事,就是……有点发烧。”
她强迫自己把注意力转回课本上,可脑子里全是身后那个人的存在感。
李芸似乎看出了什么,抿嘴笑了笑,没再追问。
放学铃响起时,胡谣才惊觉自己竟然和李芸聊了一整晚——从安远镇的风土人情,到南城一中的传闻轶事,再到她们共同喜欢的漫画。
走出校门时,夜风拂过滚烫的脸颊,胡谣突然意识到——
她的发烧,真的好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