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你且抬起头来,细细说说你发现尸体之时的细节。”
大安县衙内,一衣衫滥芋,瑟瑟发抖的中年男人正低着头跪在其中,只见他缓缓抬起头,神色慌张。
“回,回知县,小的那日上山采药,想着越往深处走,药材越珍贵,可行至深处,却隐约听到求救声,小人原以为是听错了,可没过多久,又一次听到了一声微弱的救命。”
“你且说说这声音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高台之下,桌案旁一男子手中正拿着笔记录着,在他的身旁站着一位身材高挑的人,这声询问正是由他问出。
“那声音很小,似乎是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小的听不真切,不敢乱说。”张氏神色依旧紧张,皱着眉极力回想当时的场景。
“继续。”这一次开口的是正坐主位的知县。
“小人朝声音来源初寻,可突然山林中起了雾,小人不敢多做停留,连忙往山下跑去,可就在这时小人似乎被什么东西拌了一脚,向前扑去。”
张氏说到此处,竟然开始浑身剧烈颤抖,掩面哭泣,但他知道自己现在若是在这公堂之上情绪崩溃,怕是会惹了这些个大人物不快,于是他连忙掩去泪水,继续未说完的话。
“小人只觉得双手触摸到一滩湿润粘稠的东西,抬手一看,竟然满是鲜血,小人这才回过头看绊倒小人的东西,那竟然是一具无头尸!”
“大人啊,小的哪里见过这样的场景,也不敢细看,就连忙下山向兵马司报案了。”张氏连忙磕头,生怕自己被当作杀人凶手。
"小的绝不敢隐瞒,所言句句属实,求大人明查啊!"
就在这时,堂下来了个身着官服的人,他将手中的信纸交到了高挑男人手中,男人看过后,来到了知县面前。
“大人,仵作验尸结果出来了。”
知县接过信纸,仔细看过后神色大惊,似乎看到了什么不可置信的东西,他抬眼看了眼堂下的人,确见其手上还残留血污。
深吸一口气对着高挑男人低声说道:“陆县丞,此事诡谲,内脏腐烂程度已有半月有余,那为何皮肉不烂,若张氏撒谎,那这血液又要如何解释。”
“大人,此时说来怪异,正逢大理寺少卿正在本县刷卷,不如将此案交给他来查。”被称作陆县丞的男人悄声在知县耳边回复着。
“大理寺少卿,你是说最近声名大造的司序?”
知县显然听说过这个名字。
“是,此人破获案件无数,尤其对这种不合常理的案件及其擅长。”
“派人去请他,酉时于议事堂相谈。”知县思忖良久,片刻道。
“是。”
时至午后。
陆玉书推开架阁库,目之所及全是案宗,踏进门中,他的目光扫视一圈,停留在了一堆案宗后,似有翻书声音从中传出。
走进了看,司序正襟危坐,案前的卷宗堆积如山。
“哎呦,司序老弟,您还在看呢,这都看了几天了,咋不让跟着你来的那俩个帮你一块看。”陆玉书看着司序认真严肃的样子,心中气不打一处来。
“刷卷是每一个大理寺官员都需要做的事情,复查纠错本就是民生大事,当亲历亲为。”
司序面容清秀俊朗,皮肤白皙,体型偏瘦,让陆玉书来说从外表上看倒像个小姑娘。
在他眼中,司序算得上天才二字,司序同他比小了六岁,但却是一同参加乡试,司序一举中第,一打听才知道这小子一路都是榜首。
不出意外本该是状元之才,但却只跻身二甲,被分至大理寺后,协助审查案件,破获多起陈年旧案,不出两年,就当上了大理寺少卿,但就是这样的天才,却自请巡回阅宗。
陆玉书看着司序,像极了老父亲看儿子一般,越看越喜欢,仿佛刚刚怒其不争的人不是他一般。
“你来有什么事?”
司序没有抬头,语气平淡,但他显然被陆玉书灼热的目光看的有些不自在。
陆玉书这才正了正神色,表情严肃,缓慢吐出四个字:“算是好事。”
从议事堂出来以后,二人便来到了停尸房查验尸体。
“无头尸体,身份未知,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死亡时间约十五天前,满身泥泞,浑身上下多处伤痕,有勒痕,殴打痕迹,怀疑生前早受虐待,脖颈处伤口不连续,模糊,骨头上有刀痕,判断应是利器多次将其砍下,死因初步断定为窒息而亡,死后将其头颅砍下。”
陆玉书强忍恶心,捂着口鼻像司序传达仵作的验尸结果。
司序目光紧紧锁定在这具尸体上,腐烂的味道弥漫在整个房间里,但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具尸体的皮肤竟然没有腐烂,只是略长了些尸斑,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尸体锁骨上一个极其小的印记。
“你是不是也觉得奇怪?内脏已经烂透了,但从外形上竟然看不出来,现下刚入春,虽然还冷,但气温逐渐回暖,这尸体一点都不像死了半个月的。”
陆玉书瞧这司序不说话,只盯着尸体,以为他也因为这种离奇的事而感到好奇。
“这是什么?”司序开口道。
陆玉书这才顺着司序的目光靠近尸体,一靠近浓烈的腐臭味便扑面而来,抬头见司序面无表情的盯着,陆玉书简直要怀疑这小子嗅觉失灵了吧,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像是被什么东西硌到了一样,这印记虽小,但是有点眼熟,像余氏宝铺的印记。”陆玉书仔细辨认后,想起来自己好像在家里见过,似乎是前不久夫人买回来的耳环上,有着相同的印记。
“尸体表面经过特殊处理,是一种防腐材料,凶手,或者是有人故意保持尸身表面不烂。”虽然味道极其微弱,但司序仍然从腐烂的腥臭味中闻到了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陆玉书捏住鼻子强忍着反胃,又朝着尸体走进了一步:“你怎么看出来的?再说了,这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司序没有回答,拿起白布将尸体盖了起来。
从停尸房出来时,太阳已经快要落下山去。
“带我去宝铺,现在就去。”
二人看着眼前余氏宝铺门前的字样,一时陷入了沉思。
“奸商?还钱?退货?这里发生了什么?余氏宝铺不是盛行于京师吗?我娘子前不久还买了他家的首饰呢。”
短短几日,怎么就成这幅光景了。
司序观察过后来到了一旁的小贩前,递给他几纹银钱,买了两碗云吞。
天才都这么与众不同吗,这还能吃得下饭?想起刚刚经历过的场景,陆玉书没吐都算好了,虽然他们经常接触这样的案件,但无论如何他都没办法习惯那种味道。
“小哥,这余氏宝铺发生什么事了?”司序并没有找个位置坐下,而是站在摊子前询问起了卖云吞的小贩。
“这您可问对人了,从前些天开始,就有人陆陆续续来余氏宝铺退货了,来的人是越来越多,这老板今日直接关门大吉了。”小贩一脸的神秘莫测,看样子是的确知道些东西的。
“为什么呢?”陆玉书不知何时也来到了摊子前,好奇的问道。
“你们凑近点。”小贩对着二人招招手,放低了声音。
“因为有鬼!”
“小哥,别吓唬人啊。”
“啧,你们别不信啊,据说这买了首饰的人回家,午夜时分首饰上会溢出血液,你说这不是鬼怪作祟还能是什么。”
回衙门的路上,二人心思各异。
陆玉书:回家后可得让我媳妇儿把那首饰扔了。
司序:我该花多少钱,才能从陆玉书夫人那里买下这个首饰。
“司序。”“陆县丞。”
二人同时开口,陆玉书连忙摆手:“你先说。”
“可否将您夫人的首饰借于我看看?”
拿到首饰的司序独自一人返回大安县衙。
“就是他了。”虚空中两个透明的身影正漂浮着,谢平灵拿着往事录正核对着司序的信息。
“司序,河内汝水人士,家境贫寒,自幼喜听「包公案」等公案小说,长蹲于县衙旁听审案,入学后不好八股,独爱钻研「洗冤集录」。九岁丧父,十六岁丧母,因协助官府破获案件无数,年少成名,当地乡绅对其颇为欣赏,举荐其入仕,一路升至大理寺少卿。”
谢平灵越读越觉得司序真不愧是身负大功德之人,这样的人太适合来鬼界当差了。
“我算是知道了,为什么恶鬼都要来找他了。”
谢平灵看着黑暗中浑身散发金色光辉的司序感叹道,功德加身原来是这么个加身啊。
一旁的毕娆看着谢平灵目瞪口呆的神情,缓缓开口:“一个人好事做的越多,功德自然就越多,可别小瞧这些金光,它们会吸引恶妖怨鬼,却也能防止其近身。”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让你保护他?”谢平灵不明所以,看着眼前宛如火炉般明亮的司序,心中疑惑这样岂不是多此一举了。
“因为在这世上愿意赌一把的大有人在,更何况鬼呢?若是真取了他身上的功德,可就一步登天了。”
谢平灵似懂非懂,在她的思维里,过好当下比什么都重要,若是她,绝不会冒着魂飞魄散的风险去害人。
“奥对了,阎罗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谢平灵取出一把通体玉白色的伞,毕娆见到此伞眼前一亮,这样的话她就可以用凡人的身份出现在人间了,能省去太多不必要的麻烦。
“阎罗这次怪大方了啊,替我谢谢他了。”
毕娆接过白玉宝盖,温润的手感让她爱不释手,谢平灵看着面前的司序,不知为何竟然生出了一丝惧意,正当她疑惑之际,毕娆不知何时飞到了司序面前,细细打量着。
皓月盈辉,弱柳扶风。
“长的倒是好看,气质也不错,就是太单薄了,感觉我一只手都能把他折了。”
她正认真观察着司序,却不曾想他竟突然顿住脚步,眼神正好与毕娆对上。
刹那间,毕娆好像在司序等眼底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她只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暂停了,她的心脏好像都漏了半拍,虽然鬼没有心跳,但她就是有这种感觉,难不成司序看的到她?
好在司序只停留一瞬,就转了个方向朝着一旁的巷子走了进去。
毕娆看着他的背影久久不能回神,不放心的她化出鬼脸,猛的出现在司序面前,司序并没有任何的反应,只顾着朝前走,只是凑巧吗?终于放下心来,原是虚惊一场。
或许她想到办法接近司序了:“谢平灵。”
没有回应,毕娆又喊了一声却仍未得到回应,她转头看向身后的谢平灵,只见她目光呆滞,似乎陷入了沉思。
“想什么呢?这么认真。”
谢平灵被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的毕娆吓了一跳,连忙道:“没什么?”
毕娆饶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随后继续说道:“帮我个忙。”
“什么?”
“装鬼,吓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