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的气味充盈着工作室,程怀握站在画布前,画笔悬在半空,迟迟未能落下。
又是已经第三天了,《守护者》的底色层完成后,他就陷入了停滞。
脑海中那个画面如此清晰,郁嘉行跪在岩石上为金雕检查伤势的瞬间,人类与猛禽之间那种超越物种的理解,但每次试图将其转化为色彩和线条,总觉得差了什么。
窗外,初夏的阳光透过天窗洒在调色板上,那些精心调配的矿物颜料闪烁着微妙的光泽。
郁嘉行按色相环排列的颜料架就在旁边,整齐得像色谱仪里的样本,与程怀握随手丢弃的脏调色盘形成鲜明对比。
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Y"发来的消息:【中午带金雕去复查,两点回。冰箱有你喜欢的沙拉。别饿着肚子工作。】
程怀握微笑着放下画笔,回复:【找到灵感前我不会饿死的。给闪电带条鱼,它上次瞪我的样子像在谴责我抢了它的医生。】
回复几乎都是立刻到来:【它确实在吃醋。科学证明猛禽会形成情感依附。】
程怀握笑出声,能想象郁嘉行一本正经敲下这行字的样子。
自从山洞那晚后,他们之间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门,郁嘉行开始更多地分享他的感受,哪怕是透过"科学证明"这样的防护罩。
他走向厨房,取出郁嘉行准备的沙拉,蔬菜切成完美的一致大小,坚果和奶酪按黄金比例分布,连橄榄油都量得精确到毫升。
这种强迫症般的精确曾经让程怀握抓狂,现在却成了他生活中的一种安心常量。
吃完沙拉,程怀握回到工作室,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他拿出速写本,翻到山洞那晚画的郁嘉行,火光中的侧脸,专注而温柔的神情,不是作为野生动物专家的郁嘉行,而是那个讲述童年往事的男人,那个害怕失去的普通人。
画笔再次沾上颜料,这次程怀握不再试图完美复制记忆中的场景,而是捕捉那种感觉。
保护与被保护,脆弱与坚韧,野性与人性之间模糊的边界。
色彩在画布上流淌,渐渐形成两个相互呼应的形象:左侧是郁嘉行跪地的背影,双手捧着看不见的伤鸟;右侧是一只展开翅膀的金雕,羽翼下护着幼雏。
两者的姿态惊人地相似,仿佛在诉说着某种超越物种的共通语言。
当郁嘉行下午回到家时,发现工作室门紧闭,里面传来程怀握哼唱的声音,这是他创作顺利时的习惯。
郁嘉行轻轻敲门,等了一会儿才听到一声含糊的"进来"。
画架前的景象让他屏住呼吸,程怀握站在一幅近乎完成的画作前,衬衫和牛仔裤上溅满颜料,头发乱得像被风吹过的草丛。但那幅画...郁嘉行走近几步,感到胸口一阵奇异的紧缩。
画面上,人类与猛禽的形象以一种近乎神圣的姿态相互映照。
最令人震撼的是那个人物背影,郁嘉行从未以这种视角看过自己,那种专注的温柔,那种毫无保留的给予,被程怀握的画笔捕捉得如此准确。
"这……”郁嘉行罕见地语塞,一时间说不出来话,愣在了原地。
程怀握转身,脸上带着颜料和疲惫,眼睛却亮得惊人,分享着一件好事,兴奋的说道:“《守护者》,系列的核心作品。"
他指向画面细节,对着郁嘉行说:“看这里,你的手和鹰的爪子,同样的弧度……”
程怀握:“还有肩膀线条……”
郁嘉行静静地看着画,然后看向程怀握满是颜料的脸。
某种强烈的情感在胸中涌动,让他想紧紧拥抱眼前这个人,又怕弄脏自己刚换的干净衬衫。
最终,他只是轻轻握住程怀握的手腕,拇指摩挲着那里跳动的脉搏。
"你看到了我没看到的东西。"郁嘉行低声说,"就像……透过现象看本质。"
程怀握微笑,用没拿画笔的那只手抚过郁嘉行的脸颊,留下一道蓝色痕迹,嘴唇微微上扬,笑着说:“这就是艺术家的专长,郁医生。”
程怀握:“现在去换衣服吧,你身上有医院的味道。"
郁嘉行点点头,不舍地松开手。
离开工作室前,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幅画,在专业角度,他能指出十几处解剖学上的精确细节,但更震撼的是那种情感的真实,那种他很少允许自己表达的内在。
晚上,程怀握洗完澡出来,发现郁嘉行正坐在书房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守护者》的高清照片,他不知何时偷偷拍了下来。
"侵犯版权啊,郁医生。"程怀握靠在门框上调侃,郁嘉行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耸了耸肩。
但郁嘉行没有回头,继续在键盘上敲打,认真而专业的说:“我在分析画面中的动物行为学元素。"
他指向屏幕一侧的数据,叫他过来,道:“你看,这种护雏姿态在猛禽中非常典型,但人类类似的保护性肢体语言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程怀握走近,看到郁嘉行正在做一个详细的对比图表,将画中的每个细节与真实的动物行为数据对应起来。
这种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曾经让他觉得过于机械,现在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郁嘉行在用他的语言理解并赞美这幅画。
"所以……你喜欢?"程怀握轻声问,下巴搁在郁嘉行肩上。
郁嘉行停下打字,转过椅子面对他:"我想把它用在保护站的新宣传项目里。"
他顿了顿,罕见地显得有些不确定,但郁嘉行是真的喜欢,他没说。
郁嘉行:“如果你同意的话。"
程怀握笑了,爽然答应了““当然,只要署我名。"
他伸手抚平郁嘉行皱起的眉头,好奇的说:“不过你得解释给林小雨听,为什么她的偶像科学家突然开始推崇艺术了。"
郁嘉行抓住那只捣乱的手:"科学和艺术都是认知世界的方式。"
他认真地说:“只是路径不同。"
这句话让程怀握心头一热。
曾几何时,郁嘉行坚持认为只有可量化、可重复的才是真理,而现在……
"进步不小啊,郁医生。"程怀握笑着凑近,"接下来是不是要承认直觉也有科学价值了?"
郁嘉行挑眉:"事实上,直觉是大脑基于经验形成的快速判断模式,有确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郁嘉行还没把话说完,就被程怀握用一个手指堵住了他的科普,程怀握不喜欢听科普,一听就头晕,和郁嘉行呆在一起,他感觉整个人都得了晕症。
随后,程怀握就静静地看着郁嘉行用电脑设计属于程怀握为郁嘉行专属定制的海报。
.
次日清晨,程怀握被工作室里的动静吵醒。
他迷迷糊糊走过去,发现郁嘉行正在角落里设置一个小型工作站,笔记本电脑、几本专业期刊,甚至还有一个便携式显微镜。
"这是什么?"程怀握揉着眼睛问。
"我的新研究点。"郁嘉行调整着显微镜焦距,"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试试……在你工作时也工作。"
程怀握挑眉,感觉郁嘉行的突然惹的他不太习惯,挑着眉说:“在我充满'混乱创造力'的空间里?"
郁嘉行嘴角微微上扬:"科学需要适应不同环境,何况……”
他指了指那个严格按色标排列的颜料架,说““我已经在这里留下了我的印记。"
程怀握突然明白了,这是郁嘉行的妥协,也是他的尝试。不再试图改变对方,而是寻找一种共存的方式,就像画中的人类与猛禽。
"成交。"程怀握说,"但有个条件,你得忍受我工作时放的爵士乐。"
郁嘉行假装思考了一下:"可以接受,只要音量不超过60分贝。"
就这样,一种新的日常开始了。
程怀握在画架前创作,郁嘉行在角落研究;程怀握听爵士乐,郁嘉行戴降噪耳机。
偶尔,指尖会不经意间触碰,但都习以为常。
一周后,程怀握完成了《边界》系列的初稿,五幅大型画作,探索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画廊老板林女士来看稿时,站在《守护者》前久久不语。
"这……太震撼了。"她最终说道,声音有些哽咽,一时间不知改用什么词来形容,“怒我用词不当,我从没看过这样的表达方式,不是人类观察动物,也不是动物映照人类……而是两者本质的相通。"
程怀握看向角落里的郁嘉行,后者假装专注于显微镜,但耳尖已经红了。
"有个科学家朋友给了我不少启发。"程怀握轻声说。
林女士敏锐地注意到两人之间的眼神交流:"看来科学与艺术的联姻确实能产生杰作。"
她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想要去程怀握,说:“画展定在下个月如何?我想把中央展厅留给这个系列。"
送走林女士后,程怀握兴奋地转向郁嘉行,开心的分享喜事:“听到了吗?中央展厅!"
郁嘉行放下显微镜,走到画前:"它们值得。"
他轻轻触碰画框:“你捕捉到了……我一直想表达但找不到方式的东西。"
程怀握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那个宣传项目怎么样了?"
郁嘉行领他来到电脑前,展示了一个正在进行中的PPT:"将你的画与真实动物行为数据并列展示,帮助公众理解野生动物的情感和智慧。"
他点开一页,《守护者》与一组金雕护雏的照片并置,旁边是详细的行为分析。
"我们给这个项目起了名字,《看见彼此》。"郁嘉行说,语气中有一丝罕见的兴奋,"已经有三家保护区表示有兴趣。"
程怀握看着屏幕,突然意识到他们的工作正在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交融,他的艺术为郁嘉行的科学提供了情感维度,而郁嘉行的专业知识为他的创作增添了深度。就像两股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后产生了全新的色调。
那天晚上,他们坐在露台上,分享着一壶薄荷茶。
金雕"闪电"在笼中安静地栖息——它的伤势已经痊愈,但郁嘉行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夜空中繁星点点,远处传来几声模糊的虫鸣。
"德国那边来消息了。"郁嘉行突然说,声音平静,"邀请函已经正式发出,下个月开始,为期半年的联合研究项目。"
程怀握的手指在茶杯上停顿了一下:"你打算接受吗?"
郁嘉行看向他:"我想……如果我们一起去的话。"
程怀握惊讶地抬头:"他们邀请我了?"
"不。"郁嘉行难得地显得有些紧张,"是我要求的条件,他们需要动物行为专家,我需要……你。"
星光下,程怀握看到郁嘉行眼中闪烁的不确定性,这个习惯掌控一切的男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提出一个可能被拒绝的请求。
"半年够学基础德语吗?"程怀握笑着问。
郁嘉行的肩膀明显放松下来:"我已经整理了一份常用短语列表。"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早已密密麻麻地写着德文词汇和发音标注:“按场景分类,包括艺术用品商店和画廊。"
程怀握接过本子,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边界》的海外首展可以安排在柏林。"程怀握轻声说,"正好配合你的项目。"
郁嘉行点点头。
等他们出来时,目光投向星空下的远方。
程怀握知道,那个严谨的大脑已经在规划行程、整理资料、列出清单。
而他自己,则已经开始想象德国的森林、博物馆,以及他们的公寓会是什么样子,肯定会有郁嘉行精心整理的书籍和工具,也一定会有他随意丢弃的画笔和颜料管。
金雕在笼中轻轻抖动羽毛,发出一声低沉的鸣叫,仿佛在为这个即将展开的新篇章作注。
程怀握伸手握住郁嘉行的手,十指相扣。
不同的世界,同样的守护,这就是他们找到的,最完美的边界。
学习好难,两个人太聪明了,脑子跟不上他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想和你一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