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婆婆将菜园子打理得很好,里面没有一根杂草,每一寸土地都利用到位,连菜园子周围的篱笆上都缠绕着爬藤蔬菜。看着满园子的生机勃勃,白玉媞顿时有了做饭的**。
“大姐,晌午饭我来做,你在旁边教我,好不好嘛?”白玉媞软软地道,拿充满渴望的大眼睛瞧着白露儿。
白露儿被看得没了辙,只得答应下来。
“大姐,家里可有酵母?我打算做豇豆茄子包,再烧个黄花菜蛋汤。”白玉媞见黄花菜开得正艳,心头瞬时有了主意。
前世她回城后就再没吃过新鲜的黄花菜,还挺想念那个味道。
“酵母?你是说酵子吧,家里有的。我只唭过阿婆做的酸菜包和白菜包,都没有过年做的肉包子好唭。二妹,你以前做过豇豆茄子包吗?”
“没做过,是我琢磨出来的,我很喜欢琢磨吃食。有一日我还在梦里见到别人做了来吃,看着可好吃了!大姐你就放心吧,味道绝对不差!”白玉媞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原主平日里是很喜欢看阿娘做吃食,有时候也会学着做,但她不知道原主有没做过豇豆茄子包,记忆里对于很多琐碎的事情,都是没有印象的。
两人摘了些豇豆、茄子、黄花菜,掐了把小葱,随后提着竹篮回了灶屋。林秀娘正在舀杂面准备蒸馒头,一听两人要做包子,便把盛面粉的大碗递给白露儿,自己则拿了菜去洗,还说等下给两人烧火。
白玉媞上一世很喜欢捣鼓各种吃食,刷视频时看到的美食,都会买来食材自己学着做,虽然经常翻车,但依旧不改兴致地屡败屡战。
她总结过自己失败的原因,一是掌握不好分量,二是掌握不好火候,只有做饮品小吃之类的食物更得心应手。那是因为上班的地方会做这些,孰能生巧,久而久之不用借助电子秤,看一下抓一把就能估算出食材的分量。
白露儿将适量酵母和温水搅拌后倒入面粉里,接着用筷子将面粉搅拌成棉絮状,这时林秀娘端着洗好的菜进来,揉面团的力气活就交给了她。
待棉絮般的面粉,被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时,盖上木锅盖,放到灶头上温暖的地方发酵。
白玉媞开始给茄子削皮切丁。由于没有刮皮刀,白玉媞握着大菜刀削皮一点都不顺手,茄子皮削得一会儿轻一会儿重,有些削下的茄子皮上带有厚厚的茄瓤,可把白露儿心疼坏了,连忙把削皮切丁的工作接过。
豇豆的茎已经理好,白玉媞就指挥白露儿将茄子丁装碗,洒些盐拌匀静置一会儿,接着将豇豆、小葱切成小段。
这时茄子的水分被盐榨了出来,随后将茄子水分挤干,挤掉水分的茄子由最初的黄白色变成青黄色。最后将茄丁、葱花、豇豆段装入一个碗里,白玉媞掌握不好份量,就让白露儿来放盐和秘制土酱,再热些猪油泼在上面,将之拌匀,馅料便调好了。
此时面已醒发完毕,掺杂着麦麸的面团比先前膨胀了一半有余。林秀娘将案板擦拭干净,撒少许干面粉,才把面团从碗里拉扯出来,发好的面被扯成拉丝的蜂窝状,再揉面排气搓条,用刀切成大小相等的剂子。
一个个剂子再被擀面杖擀薄擀大,白玉媞和白露儿则拿过面皮,开始包包子。
“晌午饭唭包子呀?好安逸哟!”祥娃儿提着木桶飞奔进灶屋,欢喜地嚷道。不知去了哪里,浑身又是脏兮兮的,头上都沾了些泥巴浆浆,落后几步跑来的福豚身上却是干净的,完全是两极分化。
“你看看你,又把衣服整得嘞么脏!你大姐每日衣服都难得洗!”林秀娘脸上的恬淡立马破功,严词训斥起来。
“娘,我今日没把衣服弄烂,草鞋也没烂,你以前明明只叫我莫把衣服弄烂的。娘你快看,我和福豚挖了好多的曲鳝儿。”祥娃儿语气软软地撒娇,还将木桶举到林秀娘眼皮子底下。
只见木桶里全是红粉色、红褐色、红黑色、土棕色、灰色的,大小长短不一的蚯蚓,它们不停地蠕动着身子,看得白玉媞汗毛直竖。昨日木桶都是福豚拿着的,因为被吓到过,白玉媞倒没这样仔细地看过,所以都不知道那么多蚯蚓装在一起会这样的惊悚。
“啪”的一声,白玉媞手一哆嗦,手上的大包子一下子掉在地上。
“祥娃儿!把木桶拿到外面放起!看把你二姐吓得,克把自个收拾干净,不然晌午饭莫想唭包子!”林秀娘一边蹲下身将包子捡起,一边吼道,嗓门一下提高了好几个度。
见自家娘是真的怒了,祥娃儿赶忙提着木桶出了灶屋。
祥娃儿,是二姐对不起你,让你转移注意力失败了,白玉媞在心头默默道歉。
做好的包子放入铺有麻布的竹蒸笼里,将蒸笼放进大铁锅,隔水蒸一刻钟不到的时间,停火焖一会儿做为二次醒发。醒发完后再烧火蒸一刻钟,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大包子就新鲜出炉啦!
白露儿到隔壁仓库拿了个鸡蛋,把蛋壳磕碎,蛋液倒入碗里搅拌均匀。锅里水烧开后,白玉媞将蛋液倒入水里,拿筷子搅拌成蛋花,随后将半个筲箕的黄花倒进去,水开后洒些盐,蛋少黄花菜多的汤就烧好了,盛入陶盆后再洒些葱花。
白玉媞尝了尝,汤里没啥盐味,又洒了些盐进去,这下终于合适,汤里蛋味不浓,但胜在黄花菜鲜。
白老婆婆来到灶屋帮忙,神情已恢复如常,看着白白胖胖的包子和烧好的汤,一个劲儿地夸白玉媞能干。
“阿婆,你别夸我了,我都不好意思啦。菜是大姐切的,面是舅娘揉的,我就动了动嘴。”白玉媞被白老婆婆夸得脸皮发热,颇有些不好意思。
“嘞个菜是二妹想出来的,没想到豇豆茄子包成包子会嘞么香,唭进嘴里肯定更香。还有,嘞包子经过二次醒一下不但会大许多,还松软不少,阿婆您瞧,平日里唭一顿的杂面包了嘞么多的包子,晚饭都不用另做了。”
白露儿很开心,这下子又能节省不少的粮食出来。
一听还能省粮食,白老婆婆和林秀娘就更高兴了。这时节正是地里的瓜果陆续成熟的时候,往年都是水煮或凉拌后配着杂面馒头吃,久了总会腻的。
白老婆婆当即决定,以后隔几日就做次包子,既能换个口味、吃上带油星的包子,又不耗油和浪费粮食。
白玉媞也很开心,她会做菜这件事也算是过了明路,只是出个点子,有白老婆婆和白露儿做掩饰,也不会显得她太过突兀。
“福豚,克喊大家唭饭。”白老婆婆对全程守在灶旁的福豚吩咐了声。
“嗯!”终于开饭啦,福豚欢快地应了声,便跑去院子催促众人洗手。
几人将饭菜碗筷摆上桌,白老婆婆给每人舀了碗黄花菜蛋汤,众人便拿了包子就着汤吃起晌午饭来。
虽然没放白糖和其他佐料,但原汁原味的素包子也是很美味的,白玉媞很满意自己的杰作。
席间,大家对皮薄馅儿多的大包子赞不绝口,对想出这菜式的白玉媞是好一通夸赞。白玉媞装作不经意扫了眼白云岐,见他没啥异样才松了口气。
祥娃儿就着汤吃完一个包子后,还一边打饱嗝一边瞅着蒸笼,就差伸手去拿了。被林秀娘瞪几眼后才算老实,不甘不愿地下了桌,待白玉媞告诉他晚上还吃包子时,立马又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
晌午饭吃后,众人说笑一会儿,就各自回房歇下。
未时三刻,白老婆婆轻手轻脚地起身,看了眼另一张床上熟睡的两个女孩,轻轻掩上房门。没有惊动家里其他人,独自出了院子,向白家左边的一处小院走去。
小院布局和白家差不多,却要大上不少,院门没关,院子里静悄悄的。
这时一个头梳包髻,眉眼利落的老妇人从堂屋走出来,看到白老婆婆过来,有些惊讶:“小梅呀,可是出啥事了?”
“我就晓得老嫂子嘞个时辰该是起了,嫂子,族长大哥可是起来了?我找他问些事。”白老婆婆笑着走上前来。
“小梅,有啥子事进来说嘛。”白社长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白社长也是白氏家族的族长。
“大哥,我想给驴儿两兄妹上户口,就上在我名下。”白老婆婆进堂屋坐下后,开门见山地道。
白社长那日听了白云岐的遭遇,很心疼这两兄妹,上户也就是他去县里走一遭的事,直接就给应承下来。
白老婆婆踌躇一会儿,复才问道:“大哥,你家有三个小子在念书,俊才还考进了县学,很多事情应是都晓得。我准备供驴儿念书考科举,想听听你的想法。”
“小梅,咱俩是亲亲的堂兄妹,有些话,大哥就要给你讲明白了。”
白社长有些意外,在看到白老婆婆认真的神态时,才继续道:“送孩子念书是个好事,你做得对,士农工商,读书人的地位是最高的。我也是因着爹上过几年学,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而我跟着爹识了不少字,嘞才当上社长。”
“正因为我晓得念书带来的好处,所以才发了狠,要供家里所有年满九岁的孙子读书,就盼着能出个举人,好叫我白氏族人不被人欺负了克。”
“退一步来说,就算没一个人能考上,会识字也能找个轻松赚钱的活计,就是经商也不容易被人骗。总好过我们,一辈子在地里刨食,靠看天老爷脸色唭饭。”
社长:五十户为一社,选德高望重、通晓农事、家里有两个壮丁之人为社长。社长会免除赋税和杂役,并起到教化村民、传授种地经验、调解民事纠纷、协助收税等作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户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