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春阳心心念念从未清醒时见过的秦王子楚并不是没有去见过自己的三子,在太子回来前他对这个小儿子还是挺上心的。
毕竟太子被神召请一直都在沉睡中,他这个太子一母同胞的兄弟身份可是贵重的很。不管是为了安抚王后,还是避开别的势力送来的美人,这一年中,他待在甘泉正宫的时间可是最多的。
只是秦王子楚稀罕亲近时,春阳的眼睛当时又看不清人脸,睡的又多,人又不是对声音特别敏感,自然是觉得父亲从没有出现过。
现在太子醒来了,醒来后的太子依然是以前秦王子楚期待的儿子,而且比期待中更另他满意。
秦王子楚自然转移了关注,不会把注意力放在一个连话都不会说,还听不懂的婴孩身上。
他可是秦王,忙的很,真的没有时间把精力放在小三身上。
有休息的时间可以去找夫人们玩玩放松放松,享受爱子承欢可以看看成蟜,小三?连身为王后的赵姬都不觉得秦王不过问小三有什么不对。
与在赵国不同,秦王子楚和赵姬为三公子准备的奶娘,护卫侍女,为了足足十二人,就是为了看护养好他。
对二人来说这已经是爱子的表现,在赵国时他们都没能给小政准备这么多人。
一点都没想要去看三子的秦王子楚,在陪着赵姬逛了会后就分开各自忙去了,赵姬回去继续偷偷练习画写,而他则返回咸阳宫东殿办公。
秦王子楚叹气,他是想要休息的啊!
奈何,太子政走的时候已经把兰池宫的改建后续交给他把关了,现在有了事他也不好留到明日。而且,今天夫人听成蟜问起太子政,晚上一起的时候要是想起再问他又得想借口搪塞了。
嗯,近日就歇在咸阳宫西殿吧。
回到咸阳东殿,秦王子楚挥退侍者,跽坐几前,拿出纸笔,自己给砚台中加了点水,拿着墨锭慢慢的磨着。
事情有些多,他需要慢慢缕清思路。
这样安静的空间,能让人的思绪更加清明,也更容易发散。
正身跽坐方一会,秦王子楚就想到太子政观景亭中,那些坐着方便也挺舒服的座椅,考虑什么时候让李敖使人做几组新形式的送给几位年纪大的臣子,在家中可放松些。
他这边也能另置一间安排了新家具的宫室,以后大家有事商议的时候,没事聊天的时候能坐坐,休息休息。
等大家习惯了,就都换了,以后廷议时间长了再也不会腿麻了。
嗯,也不必脱履了。
如此,秦王子楚起笔把这点记下,心中忍不住为纸赞叹:有了纸真方便啊!
成蟜六岁了,确实要开始读书了。
按理说,不给公子请老师就会让公子去宗室的学堂进行启蒙学习。
但是现在秦王子楚有了一点别的想法,他想到太子政对兰池宫的规划,东侧配殿要改成书馆,收集天下文书,宫室要安排属官抄书人。
想到太子政想要从孩子开始教育的想法,秦王子楚觉得兰池宫的南配宫可以给太子改成学宫,而且南边空地大,学宫要是想扩建也方便。
他可以先把成蟜送得到宗室那边,等太子那的学宫建好了,再把成蟜和宗室子弟一起迁过来。小孩子留给宗室教育,不如交给政儿试试?
只是这样,兰池宫就得从秦王宫中划分出去了,不过也就是提前了几年。等太子成年后,他是准备把兰池宫从秦王宫分出去方便政儿招揽有才有用之人。
秦王子楚想到太子政要作的事,为底层黔首开智,这会触及朝臣的利益,并不能拿到明面上说,但是他们可以作。
就像纸张的事,由少府出面,做都做出来了,也没谁敢动念头跑秦王这里说什么的。
这个月中旬,纸的事就有少府出面为朝臣分发部分用纸,告知练习书写后回收废纸的事。大家拿到‘纸’这种新事物,并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帛也是一种书写用具,只不过太贵一般人用不起。
而且少府说练习后的废纸要回收,如果不想让别人看到内容可以先泡水晕染后再交还。有些人猜测,这东西可能能洗去墨迹反复利用,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价格,毕竟需要回收反复用的东西,可能价格并不便宜。
就是这样,即使猜出来纸会代替帛的人也没有太大反应。
毕竟,众人皆知帛也出现了那么多年了,一直因为制造和价格的原因不能成为常用流通工具。
大概要等明年少府的纸张能大量生产,能看到质量更好的纸,那时候才会有人试探。
不过,也没有人敢明着打秦王的注意,秦王的东西,给朝臣用是秦王给朝臣的赏赐,不给也没人会说什么。
即使大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已经对纸有了猜测,也从未对秦王下发的纸有什么询问的意向,毕竟越重要,越需谨慎。
吕不韦拿到纸张时就猜测少府搞出这新的书写用具,价格可能十分低廉,也猜测过东西和太子的关系。正是因为猜到了价值,他才决定装聋作哑,静等后续。
吕不韦相信如此打算的人必不少,朝堂上那个不是聪明人?拿到少府给练字纸,谁没个想法,谁第一个念头不是抄学典籍卷册?
但是谁敢提纸能作什么?谁敢打听纸的产出?
法、墨、农、儒,又有哪家敢提出来,请秦王多发下些纸,他们要用纸换下简牍,抄写名家典籍?
就是因为大有用处,所以众人才保持沉默:秦王不说,还是不要问询的好。
属于少府的东西,那是秦王的私产,秦王的东西是能让人拿去分享的吗?
而且现在无人敢把它当成传播思想的利器,不是因为帛与简牍的价格,而是因为知识本的授予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和限制。
在秦国是不能私自传播学说,开创私学的。法不允许,而且只想着上战场砍头晋升爵位的黔首也无心与此。他们只要战场上多立功,爵位有了如果想当管理郡县的官吏自然有人教他们如何做。
知识授予黔首,另一个阻力来自宗亲贵族,他们已经因为军功爵被挤占了权柄,若是开民智,只怕对王权的抵抗更激励。
不过,即使宗亲贵族抵抗,也问题不大。已经连续一百多年的消弱,秦王对这些贵族就不带妥协的,也不能妥协。只要秦王软弱,那些人就会像豺狼一般撕咬分食秦王的权利,得寸进尺。
现在的秦国,秦王拥有绝对的权利。
商君变法前,秦三任国君为庶长(后改名:国尉)所杀的境况,让秦王和旧贵族阶级的关系简直如同水火。
当商君的军功爵制在秦国成功后,秦王就彻底掌握着底层黔首的人心,与世卿世禄的贵族阶级对立。
连最低等的隶臣妾都可以通过戍边战功恢复平民的身份,杀敌获得秦王赐予的爵位。虽然功爵本人死后,置后继承会让嫡长子降级继承,次子再降级,让功勋爵阶级有所下降。
但是这样既保证了下层的进取之心,也杜绝了想要子孙后代躺在先人功绩上堕落。对秦王来说功勋爵成就了秦国,树立的秦王的绝对权利,对下层黔首来说是一项非常公正的晋升方法。
但是现他们看到了这个法的极限。
这是战时法,当六国没有了,军功爵面临的是将士无功可立,以往抑制军功太快怕造成无爵可受设下的惩罚机制就成为矛盾的起因之一。
在秦国,即使是大良造的嫡长子,也是要降级继承,而且是降九级继承公乘爵。越高的爵位降的越多。
若是有朝一日,华夏一统,再无大战事,现在的军士们将如何呢?
秦人没有了杀敌晋升的基础,自商君起秦用了一百多年不断完善的军功爵阿……
秦王子楚想到修练法,不知道秦国多久能打下六国,如果活到大父,不、活到父王那个年纪能不能看到呢?
若是没有提前准备,试行实验,贸然面对,恐怕力有不逮,现在就要开始为军功爵找代替补充之法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秦王子楚叹息着:怎么能才找到一位愿意为秦量身打造新法的大家呢?寡人难道不贤明吗?为何没有法家大才来投呢?
虽然秦王想作什么,秦国的贵族是很难在明面上阻拦的。
但是秦王子楚现在并不想明面上和贵族对立,毕竟现在华夏还没有一统,他们还想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还是那句话,他们可以做,但是没必要说出来。
要准备另一种‘军功爵’让黔首可以继续为秦国效力,获得晋升。
秦王子楚在纸上写了四个字,分了两行。
武攻、文治。
把学宫放在太子,先把孩子集中起来试试,让太子看着些。
就拿抄书的事通告朝臣把孩子送到太子宫中吧,陪太子、成蟜公子读书,抄书。这样送来的孩子年纪不会大,也可令朝臣安心。
学宫的事确定后,秦王子楚先提笔记下再开始思考其它。
西北两宫按照太子政的想法是想让出一宫,给在兰池附近种田的田啬夫居住,方便他们就近研究植物种植,不过这个他会让少府在田地附近见里舍供田啬夫居住,就不用占用政儿的宫室了。
兰池宫因为是作为王家观赏宫苑目的修建的,划出去倒是不难,不过这样就需要在咸阳宫和兰池宫后面加修一条路了,作为单独的太子属宫还要给兰池宫修一个正经的宫门。
秦王子楚在纸上从新计划了一下兰池宫的分配问题,想着做好了就可以让李敖直接开始干了。
对了李敖好像在骊山,也不知道骊山的营建弄的怎么样了?
不过应该没事,李敖的事可以找属官安排下去。
刚回咸阳城的少府李敖又接到了秦王指派的新任务。
少府李敖:让我来数数现在手上已经接了几个营建的活了,兰池宫东殿的书馆改建,西面的农舍和围墙、北面附属牧草种植牲畜区的改建,骊山营地、南配殿学馆和附属宫室的扩建,再加一个修路和宫门。
哦,他还有在为王上选择陵寝的修建位置。
也没多少,反正不用本少府亲自动手,只是需要看着点,两头跑一跑而已。
荷月的少府李敖忙的飞起,幸而手下人才多。
少府工坊一直无休,营建很多。
荷月的丞相也很忙,要打仗了,统筹得做好,事多。
荷月的治粟内史很忙,农具的改制和推广。
荷月的大司农和被征调来咸阳的田啬夫们也很忙,新物种的研究试种。
荷月的军队忙着推广太子政从‘神’那学来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忙着准备和四国联军干仗,事多,真的很忙。
荷月的常奉宗正也很忙,接到了秦王子楚的新活:整理秦宗室典籍,统计在读书的少年男女,等太子宫中的学馆建成后一起搬迁。
荷月,大家都挺忙的。
太子政没有出场,他在的时候不好施展时间跳跃**。所以,就这样。荷月:六月。
要不,我发章节的时候在内容提要:正文:填太子政今天不在?方便不喜欢看配角的人跳章吧?不过,免费的文不看白不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1章 第五十章 兰池改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